闾丘露薇:回避过去 在哈佛听美国人聊中国的事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3:52:22
到哈佛的中国研究,很多人会想到费正清中心和燕京学社。不过来了这里快两个月,还是第一次到费正清中心,燕京的活动参加过一次,都是中国来的学者和学生,而且研究的题目比较古典,所以再也没有参与。
这次费正清中心请来了华盛顿邮报的前驻北京站长潘文(John Pomfret)介绍他的新书,“chinese lessons:Five Classmates, and the Story of the New China".John在1981年在南京大学学习中文,89年在北京的美联社工作,98年开始在华盛顿邮报北京站工作。还没有看这本书,听很多人讲起过,因为几乎每个在中国工作过的美国记者,都已经或者正在写关于中国的书。不过John的写法和别人不同,因为他写的,是自己当年在南京大学的四位同班同学,他们不同的人生轨迹,希望从里面来展现中国的变化。
来听他的讲座的人非常得多,基本上哈佛的中国专家都来了,还有就是来自中国的学生。不过有意思的是,专家们基本上都上了年纪,学生们基本上都非常的年轻,绝大部分是八十年代生人,不过正好是书里面那几位主人公的子女的年纪。这些人的孩子,基本上都在国外读书,用 John的话说,他的同学们,把自己因为文革而没有实现的愿望,全部放在了自己的孩子的身上。
在座的人最关心的是文革的话题,而这也是这本书的重点,因为他认为,文革改变了中国一代人的命运,给了这些人太多的负担,他们虽然向前看,但是在他们的心理面充满了愤怒和不满。而这样的心态,这样的过去,影响着中国的未来。
这是很多美国人的看法,尤其是研究中国问题的专家。如果来看哈佛很多关于中国的研讨会或者演讲,最接近现代的,就是这个话题。他们关心,中国人到底如何看待这个话题,如何谈论这个话题,而政府的态度的转变,则成为他们判断政府目前的政策走向的一个风向标。
John在他的书里面提出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为何现在的中国人出现价值真空,他认为其实正是来自于四十年前的这场运动。
对于目前中国政府努力重建价值观和道德观,这里的中国专家们和John一样都留意到了,因为他们的研究资料,绝大部分来自中国的官方媒体,比如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所以对于政府的政策走向,和宣传口径他们相当的熟悉。
不过这些专家并不了解中国真正的民间,民众到底看什麽,哪些媒体才是民众真正欢迎的,他们并不了解。这些在座的专家,没有看到超女在中国引发的轰动,在一位专家的眼里面,中国的电视台还是在播放那些很枯燥的纪录片和教育片,我想他看的应该是某个官方频道,他没有把遥控器转到那些,中国民众大部分在看的频道上面。他们也没有看到网络在中国的影响力,没有看到新科技为中国社会带来的信息流通的改变。对于这些老专家来说,这些事情发生的太快,而且在官方媒体上,他们看不到这样的报道。
但是他们的研究方法,或者思考问题的方法还是值得借鉴的,那就是从现在追述到过去,这是为何他们如此关注文革这个话题。而在中国,现在要求大家要从现在看到将来,忘记了,没有过去,就不会有现在,也不会有将来。
现在的中国是怎样的,对于不了解中国的人来说,从这个四个中国人的命运里面,可以看到一些中国社会变化的轨迹,而且从写书的角度,这是很吸引人的一个切入点,可以增加可读性。不过有一点我非常同意,那就是回避过去,或者现在的年轻人忘记过去,那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因为我们的现在,我们的很多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是从过去潜移默化过来的。而且,记得过去,是为了避免再次发生。
*****************************************************************************
北京于小星信息咨询部提供以下签约服务:
受托对各类信息开展搜集、加工、整理,提供方案、策略、建议、规划或措施。参谋、磋商、评议、会诊或顾问投资行为的可行性;大型会议文档及档案整理;科技成果密级评价;受托为外地客户在北京筹办大型新闻发布会,产品推介会和相关推广工作。受托在北京代办各项合法事宜。
地址:北京朝阳区麦子店街14-7-001    邮政编码/PC:100026   电话/Tel:13801068992                电子信箱/E-mail:bjyuxxzxb@sina.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