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之树常青,政策之树常青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7:05:17
2005-09-01 08:37:34  来源: 南方日报  作者:李昌平
今年6月,安徽大学三农研究中心张德元先生去云南的一个国家级贫困县调研,贫困县的贫困程度虽在张先生意料之外,但他认为可以理解。然而山上光秃秃的没有树,让张先生大感意外了,不可理解。为什么没有树呢?张先生深入群众进行了专门的调查,得出的结论是山林承包期50-70年不变的政策导致了当地农民大规模砍树,树砍光了之后,农民并没有积极栽树。光秃秃的山与土壤、气候、劳动力等等因素无关。这个结论让张先生感慨万千,于是他专门写了一篇《感想》,文章贴在网上后,引发了一场争论——到底是大跃进砍树多还是因为承包50-70年不变的政策导致砍树多。
在争论中,我关注的是承包50-70年不变的政策的有效性。这个政策的用意是激励农民增强对山地林地的拥有感,以增加投入,使山更绿树更多,为什么实际结果却大相径庭?尽管网络上很多人怀疑张先生的调查结论,坚信50-70年不变的政策所导致的结果一定是山更绿树更多,但我还是相信张先生的调查,因为他去的那个贫困县我也去过三次。我自己跑的很多贫困山区,不少地方的情况也大致和张先生描述的差不多。
为什么学者和富人“天经地义”地相信50-70年不变的政策会让山更绿树更多呢?这是基于他们自身的条件和生存背景的必然逻辑。对于一个有余钱的承包者而言,如果承包期是50-70年,就会不停地将节余的钱投入到山上;即使投入不够,承包者也会向银行或亲友借钱投资;即使借不到钱,承包者也会拉人入股合伙保护或开发山林。如果有一天承包者有急用,可以将“更绿的山、更多的树”抵押贷款或转让转租给他人。也就是说,“天经地义”的背后有两个前提条件:一是有“闲钱”,二是可以用“未来的钱”——融资、抵押、转让等。这两个前提条件在学者和富人看来根本不是问题,就像有水就会有生命一样自然。
而对于生活在贫困大山里的农民来说,人均年收入1000元以下,温饱问题还没有解决,买种子肥料没有钱,买牲口没有钱,孩子读书没有钱,看病没有钱,盖房子没有钱,用电没有钱,引水没有钱,修路没有钱……也许一辈子也没有“闲钱”;这些贫困的山民虽然有了50-70年不变的林权,一不可以抵押贷款,二不可能转让收租,三没有人入股开发……无法实现城里人预期的产权收益。对贫困的山里人来说,50-70年不变的好政策最大的好处是——砍树卖钱解决燃眉之急!50-70年不变的政策导致大规模砍树有什么不合逻辑的?这不就和肚子饿了就吃饭一样的“天经地义”吗?
对生活在城里或发达地区相对富裕的人来说,延长承包期激发的是承包者的投资欲望,承包者追求的是获得最大的投资回报——长期收益;对贫困山区的农民而言,延长承包期激发的是承包者财产占有欲望,承包者追求的是最大可能的财产变现以解燃眉之急——短期收益。如果生活在现代制度体系覆盖区域之内的城里人,基于自己的背景为生活在这一覆盖区域之外的贫困人决定承包制度,期待贫困山民得到和自己生活环境中一样的预期结果,岂不是现代版的刻舟求剑?
我不知道我上述笨拙的解读是不是可以帮助学者和富裕的人增进对穷人的“愚昧”行为和“上面的好经何以被下面的歪嘴和尚念歪了”的理解。
政策要从群众中来,从基层中来,再到群众和基层中去;研究和制定政策的人一定要先当群众的学生,再当群众的先生;政策要先跟中国的国情接轨,再跟国际接轨;本本的东西要先拿到实际中检验和修正,再去指导实践。学者和城里人认为“天经地义”的正确,在乡下也许会“天经地义”的荒谬;在甲地“天经地义”正确的东西,也许在乙地“天经地义”的错误。因为生活的背景不一样,思想的基础和行为逻辑起点就不一样,所以才有了“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常青”这句话。
一些人不深入调查,就敢于断言和决策,真以为“秀才不出门,能懂天下事”。而更多的人下去调查了,就认为真理在手了,就有了发言权,其实也未必!我现在有机会经常下乡调查,有的点一年就会去好几次,但每次都有新的感受和收获,经常会出现这一次对上一次的否定。
我相信,真正的“三农”专家是农民的,政策研究和制定者只有生活在农民之中,生活之树才能常青。只有生活之树常青,才能保证政策之树常青。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