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时报 国际长期资本“逡巡”中国初露疲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7:47:42
这是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一方面,国际短期资本对中国情有独钟,人民币和中国外汇储备在源源流入的 “热钱”推动下节节攀升。另一方面,此前一直高歌猛进的国际长期资本却开始露出疲态,无论是投资金额还是新设立企业都在一步三回头。
据中国商务部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至8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同比下降2.11%;外商投资新设立企业同比下降7.63%。8月当月外商投资新设立企业同比下降7.65%,外商实际投入金额同比下降8.49%。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国际长期资本逐步减少的趋势或许还将持续下去。这对于因“高储蓄、低消费”引致的内外经济失衡的中国来说,未必就是坏事,相反,如果中国在外资减少的同时,积极调整产业结构,这不仅有利于人民币减缓升值压力,而且还将优化目前中国的经济结构。
事实上,外商直接投资下降,早在2004年就拉开了序幕,自2004年6月份外商直接投资创下自2002年6月以来的单月新高后,中国实际外商直接投资无论是绝对金额还是单月同比增幅均在明显回落,而去年4月份的增幅更是一个“分水岭”。
国际长期资本进入中国的脚步放缓,原因复杂。一个直接的原因是,2004年6月以来,美联储拉开全球中央银行升息的序幕后,尤其是美联储连续17次升息,全球流动性急剧收缩,进入中国的国际资本自然减少。
部分外币资产走强也直接分流了国际资本。近二年来,全球经济轰轰前行,尤其是美元走强直接提升了美元资产的吸引力,此外,欧洲、日本经济也在复苏中,更为更要的是,印度、俄罗斯、巴西等国在全球经济中崛起,在如此多的竞争对手中,国际资本当然货比三家。
而在中国内部,近二年也逐步加大了清理假外资的力度,尤其是外管局直接介入了外商直接投资的验资,从而使一些假外资闻风而逃,这在一定程度上挤走了以前外商投资的泡沫。
此外,在目前人民币升值的情况下,人民币资产的吸引力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国内资本外逃,从而使大量“出口转内销”的外商直接投资缩水。另一方面,人民币持续升值,也使国际资本预期中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受到侵蚀,从而却步中国。
当然,自2004年初以来的宏观调控,尤其是今年以来的宏观调控,无论是投资规模、产业壁垒,还是项目立项,或是土地审批,都使一些技术资本含量较低的外资侧目,使其欲进其门而不得。事实上,相关数据显示,每次宏观调控后,外商直接投资都会接踵减少。
近年来,中国调整外资政策,也部分动摇了国际资本的信心,尤其是目前积极推进的两税合并和外资的“国民待遇”,更使外资徘徊再三。
国际长期资本的持续减少,对于目前正处于流动性过剩、高储蓄的中国经济来说,并无大碍,但对于“GDP崇拜”的地方政府,可能不是个好消息。长期以来,一些地方政策为抓政绩,在招商引资方面重“量”轻“质”,盲目抢抓外资,如今一旦“断奶”,其经济增长就会捉襟见肘。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中国不需要继续引进外资,事实上,虽然中国已连续15年成为吸收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但从人均吸收外商投资、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等指标来看,中国吸收外商投资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对于中国来说,清理低质量和虚假的外资固然重要,但是如果结合经济整理布局,有选择地吸引资,尤其是高附加值、高新技术的外资企业,这将对中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善莫大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