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辞》新解之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08:11:15
“三极”的秘密
文章类型:来稿照登 文章加入时间:2008年11月30日13:37
《系辞》不容易读通,难题之一是难以区分《系辞》谈的到底是六爻的卦、还是三爻的卦。不解决这个问题,就难以准确把握《系辞》的内容。
举一个例子,《说卦》里有这样一段话:“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分阴分阳、迭用柔刚,故易六位而成章,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乍看之下,前后根本是矛盾的:前半部分好像讲六爻的卦,而后半部分又的的确确讲的是三爻的卦。考虑到语境的统一,是否前半部分说的也是三爻的卦?且慢,不妨再看看《系辞》里的一段话:
“二与四同功而异位,其善不同,二多誉、四多惧,近也,柔之为道,不利远者,其要无咎、其用柔中也。三与五同功而异位,三多凶、五多功,贵贱之等也,其柔危、其刚胜邪。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这里也谈到了三才,但前后是一致的,好像所讲的都是六爻的卦。
因此是不是就下结论这两段话讲的都是六爻的卦?不能下这个结论。因为“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这几句话已有定论,讲的是三爻卦的排列,就是《先天八卦图》,这几句话说的肯定不是六爻卦。通过逻辑分析可知,在认可《系辞》表达的正确性的前提下,唯一可取且可靠的结论是:《系辞》是将我们现在所认为的“六爻卦”和“三爻卦”当成同一个东西来相提并论的。以此为“钥匙”,再来解读上面的两段话,我们打开的是这样一扇神奇的门:
1 、我们现在所称的“三爻卦”,《系辞》叫它“八卦”,或者叫“三才”、“三极”;而我们所称的“六爻卦”,《系辞》也叫它“六爻”,或者叫“卦”;《系辞》统称“三极”、“六爻”这二者为“易”(当然“易”还包含有其它的内容)。
2 、“六爻”是“三极”的另一种形式,或者说,“六爻”是“三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与“三极”同质异象。正是基于这个原因,《系辞》才告诉我们:“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六爻不是另外的什么新东西,而是三极的一种表达。”
3 、“三极”表达为“六爻”的过程,是“兼三才而两之”;而“兼三才而两之”的具体方法,则是“分阴分阳,迭用柔刚”。
关于“兼三才而两之”的涵义,古人已经有确切的认识。《周易集解》引用崔憬的话说:“言重卦六爻,亦兼天、地、人道。两爻为一才,六爻为三才,则是‘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即三才之道也。”《周易集解纂疏》也明确指出:“初、二为地道,三、四为人道,五、上为天道。”但是,有必要说明的是,我们的理解虽然表面上同样是“两爻为一才,六爻为三才”,却在本质上有不同的内涵。我们不仅认为“两爻为一才,六爻为三才”,同时还认为六爻源于三极,六爻就是三极。我们不是以一个既在的六爻卦为前提,认为这个六爻卦里含有三极,我们是以一个既在的三极卦为前提,认为将三极的每一极“两之”,就是一个六爻卦。
要证明我们的观点,关键是要能够真实、有效的再现“兼三才而两之”的方法。对此,《系辞》有一个纲领性的提示:“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我们的解释是:用“求象得极”的方法来卜得一个“三极卦”,再将所得到的“三极卦”依“极”的次序排列下来,其中就已经包含了“象”;而以“求象得极”的方法为依据,将这三个“象”重叠在一起,“六爻”自然而然就在其中了。《系辞》在这里要告诉我们的是:“八卦”,即“三极卦”的每一“极”,都是通过取“象”来得到的,具体而言,就是通过得到“  ”、“  ”、“  ”、“  ”这“四象”,来得到“三极”的每一“极”。例如,得到一、“  ”或者三、“  ”,即“阳”或者“刚”,就得到一“极”:一个“阳”或者说一个“易”;得到一个二、“  ”或者四、“  ”,即“阴”或者“柔”,也得到一“极”:一个“阴”或者说一个“简”;如此重复三次就得到了三个“极”,这样就组成了一个“三极卦”。假设得到的三个“极”分别由“阳”、“刚”、“柔”构成,那么,所组成的“三极卦”就是两个阳、一个阴,为“巽”卦;但同时也可以用刚才用于求极的“象”作为依据,将三个“象”用“阴”、“阳”分开表达为:“阴”、“阳”;“阳”、“阳”;“阴”、“阴”,然后将它们“重合”到一起,就自然形成了六个“爻”的组合,组成为六爻的“咸”卦。所谓的“分阴分阳,迭用柔刚”,指的就是将“三极卦”的每一极分出阴、阳、柔、刚,并且分开来用“阴”、“阳”两爻的形式来表达,成为六爻卦;按《系辞》的体例,在这里,六爻的“咸”卦与三极的“巽”卦是等值的,是同一个东西。
“爻者,言乎变者也”、“爻也者,效天下之动者也”,《系辞》为什么反复强调“爻”就是“动”?原因就在于,“六爻之动,三极之道也”,“爻”是“三极卦”的动态表达所形成的。“三极卦”的动态就是六爻卦,或者也可以说得到“三极卦”的动态方法就是得到六个爻。所谓“易有四象,所以示也。”所说的就是“三极”是由三个“四象”构成的,这三个“四象”的作用就是用来展示“三极卦”为“六爻卦”的。
这里涉及到“四象”,而“四象”又是什么?“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两仪”就是“一”和“二”,就是“易”和“简”,就是“  ”和“  ”;“两仪”生“四象”,就是“  ”和“  ”生成“  ”、“  ”、“  ”、“  ”,这就是“四象”。《系辞》给出了“四象”的名称:就是“阴”、“阳”、“柔”、“刚”。它们的对应关系是:“阴”指“  ”、“阳”指“  ”、“柔”指“  ”、“刚”指“  ”。
我们将具有三个爻的卦称为“三极卦”,是对《系辞》里“八卦”、“三才”、“三极”这三个名称的择优录用。首先,“八卦”不易与“六爻卦”、“卦”区分,容易混淆;其次,“三极”见于《系辞》上篇,即“六爻之动,三极之道也。”这是“总则”;再次,“三才”见于《系辞》下篇,是“分则”,而且就内容看,“三才”应该是为了说明“三极卦”与“六爻卦”的关系而专门“引进”的,其哲学涵义较重,不宜作为名称;最后,更重要的是,“三极”与“无极”、“太极”一脉相承,符合《易》的体例。因此,我们选择了“三极”。
“三极”、“三才“,在《系辞》里都只出现了一次,很显然它们的出现实际上仅仅是为说明“六爻”与“三极”的关系服务的。当然也不能排除另一个可能,就是在《系辞》的年代,“三极”是一个非常普及的概念,无需赘述。无论当时是什么情况,现在看来,《系辞》在谈“易”的时候,并不过多涉及“六爻卦”,而是以“三极卦”为主流,也可以说,除了在特别需要解释“六爻卦”的场合,《系辞》谈的仅仅是“三极卦”。这就给后人读《系辞》留下了一个困惑,《系辞》好像并没有说明“三极卦”是怎么演变为“六爻卦”的。主流的猜测,就是“重卦说”,认为将“三极卦”两两重迭就产生出“六爻卦”,并且将这个猜测说成是周文王演绎的,以图成为毋庸置疑的定论,这是古人惯用的伎俩。但是,《系辞》作为《易》的说明书,肯定不能遗留“六爻卦”的来历这样一个重大课题。因此,要搞清楚“六爻卦”的来历,还是应该在《系辞》里找答案,而不应该在《系辞》之外去制造假说。
“重卦说”的证据,就是“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以及 《史记·日者列传》的记载:“自伏羲作八卦,周文王演三百八十四爻,而天下治。”这些证据,一是本身根本就没有直接提到两个八卦相重的问题;二是也没有提及“六爻卦”,而只是提到了“爻”或者三百六十四爻。因此,无论在过程还是结果这两方面,均无法指向“重卦说”。
我们的看法是“八卦成列,象在其中”,与“分阴分阳,迭用柔刚”说的是同一码事。因为“象”就是“阴”、“阳”、“柔”、“刚”;“象在其中”就是“阴”、“阳”、“柔”、“刚”“在其中”; “分阴分阳,迭用柔刚”就是将“其中”的“象”分解开来。这么一说,问题已经简单化了:“因而重之”就是将“象”的“阴”、“阳”、“柔”、“刚”分开来写,即“分别”,即“迭用”。如果“象”为“阴”、“阳”,就分别写出它的“象”;如果“象”为“柔”、“刚”,也分别写出它的“象”,这是两个一样的“爻”的“迭用”;实际上,“阴”、“阳”需要“分别”,而“柔”、“刚”则必然“迭用”,《系辞》的解说十分具体、形象。总之,“八卦成列”就是将“三极卦”写成上下排列的“象”,这样,就自然出现了“六爻”。 《周礼·太卜》说: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其经卦皆八,其别皆六十有四。”“经卦”就是“三极卦”,六十四卦是“三极卦”的“别卦”,这里的“别”就是“分别”,就是“分阴分阳,迭用柔刚”的“分别”;更为重要的是,“经卦”与“别卦”是两位一体的东西,二者密不可分。
将“三极卦”按照其“四象”的构成分解为“六爻卦”,不仅是“三极卦”产生“六爻卦”的方式,同时也是“三极卦”演变成“六十四卦”的方式,而且还能由此建立“三极卦”的各“宫”(只是对这个名词的借用)。以“三极卦”的“乾”卦为例,如果其“象”全部由“刚”组成,就得到第一个六爻的卦:“乾”卦;第二卦,上一极,即仅“天”极的“象”由“刚”构成,其它极的“象”全部是“阳”,则得到“ 家人 ”卦;第三卦,中一极,即“人”极的“象”为“刚”,“革”卦;第四卦,下一极,即“地”极的“象”为“刚”,“ 需 ”卦;接下来,“人”极、“地”极的“象”都为“刚”,仅“天”极的“象”为“阳”,就出现第五卦“ 夬 ”卦;而“天”极、“地”极的“象”都为“刚”,“人”极的“象”为“阳”,则得到第六卦“小畜”卦;“天”极、“人”极的“象”都为“刚”,“地”极的“象”为“阳”,是第七卦“同人”卦;最后,“天”、“地”、“人”三极都为“阳”,是第八卦“既济”卦。仿照此例,凡为“阳”的极以“阳”、“刚”为“象”,凡为“阴”的极以“阴”、“柔”为“象”,这样,每一个“三极卦”都能够表现为八个六爻卦。据此我们制作了全部八个“三极卦”表现成六十四卦的图表 ,也就是概括了用“四象”来展开“三极卦”得到“六爻卦”的全部情况 , 称之为《三极爻展图》。
极 全动爻 天极动 地极动 人极动 人极静 地极静 天极静 全静爻
乾 乾为天 风火家人 水天需 泽火革 风天小畜 天火同人 泽天 夬 水火既济
震 地泽临 震为雷 火泽睽 山雷颐 雷泽归妹 地雷复 山泽损 火雷噬嗑
坎 雷山小过 地风升 艮为山 火风鼎 地山谦 雷风恒 火山旅 山风蛊
艮 风地观 天水讼 泽地萃 坎为水 天地否 风水涣 水地比 泽水困
兑 雷天大壮 地火明夷 山天大畜 离为火 地天泰 雷火丰 火天大有 山火贲
离 山泽中孚 天雷无妄 兑为泽 水雷屯 天泽履 风雷益 水泽节 泽雷随
巽 天山遁 巽为风 水山蹇 泽风大过 风山渐 天风 姤 泽山咸 水风井
坤 坤为地 雷水解 火地晋 山水蒙 雷地预 地水师 山地剥 火水未济
《三极爻展图》
《三极爻展图》中的“动”指的是“柔”、“刚”这两种情况;“静”则指“阴”、“阳”这两种情况。《三极爻展图》,同《分宫卦象次序》图相比,无论是“宫”的构成和“卦”的次序都不相同,也不像《分宫卦象次序》那样有较强的规律可循;而且还同《易》本身的卦序以及《帛书易》的卦序也不相同,因此,也许没有任何的实际价值。但是,如果仔细推敲《三极爻展图》,的确有很多有趣的现象有必要加以注意:
一、在《三极爻展图》里,通常所说的“八纯卦”,并不都是由本身的“三极卦”产生的。“乾”、“坤”、“震”、“巽”这四个“三极卦”可以产生本身的“八纯卦”,但“坎”、“离”与“艮”、“兑”这两对“三极卦”则互换产生“八纯卦”,即三极卦“坎”产生纯卦“艮”,三极卦“离”产生纯卦“兑”,三极卦“兑”产生纯卦“离”,三极卦“艮”产生纯卦“坎”。
二、“震”、“巽”的“纯卦”产生于“天极动”,“坎”、“离”的“纯卦”产生于“人极动”,“艮”、“兑”的“纯卦”产生于“地极动”;“动”产生八纯卦,“静”则不产生八纯卦;风雷因天动、水火因人动、山泽因地动,是十分奇妙的现象,也是一种自然哲理的体现。
三、“既济”为三极卦“乾”的“全静爻”,“未济”为三极卦“坤”的“全静爻”,而“乾”、“坤”为《易》之首,“既济”、“未济”为《易》之终。结合下面的分析就可以知道,这并非是一种偶然的巧合,而是一种规律的体现。
四、“全静爻”这一列,“随”、“蛊”;“噬嗑”、“贲”;“困”、“井”;“既济”、“未济”这八个卦,在《易》里恰恰是两两放在一起的,依《易》中出现的先后,卦序为“ 17 、 18 、 21 、 22 、 47 、 48 、 63 、 64 ”。
五、“全动爻”这一列,“乾”、“坤”;“临”、“观”;“遁”、“大壮”;“中孚”、“小过”这八个卦,在《易》里也是两两放在一起的,依《易》中出现的先后,卦序为“ 1 、 2 , 19 、 20 , 33 、 34 , 61 、 62 ”。
六、“人极动”这一列,“屯”、“蒙”;“颐”、“大过”;“水”、“火”;“革”、“鼎”这八个卦在《易》中也两两相处,依《易》中出现的先后,卦序为“ 3 、 4 , 27 、 28 、 29 、 30 , 49 、 50 ”。
七、“人极静”这一列,“小畜”、“履”;“泰”、“否”;“谦”、“预”;“渐”、“归妹”这八个卦在《易》中同样两两放在一起,依《易》中出现的先后,卦序为“ 9 、 10 、 11 、 12 , 15 、 16 , 53 、 54 ”。
八、还有另外四列,其中,“天极动”和“地极动”为一组,“需”、“讼”;“无妄”、“大畜”;“晋”、“明夷”;“家人”、“睽”;“蹇”、“解”;“萃”、“升”;“雷”、“山”;“风”、“泽”这十六个卦在《易》中两两相处,卦序为“ 5 、 6 , 25 、 26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45 、 46 , 51 、 52 , 57 、 58 ”。
九、“天极静”与“地极静”为另一组,“师”、“比”;“同人”、“大有”;“剥”、“复”;“咸”、“恒”;“损”、“益”;“ 夬 ”、“ 姤 ”;“丰”、“旅”;“涣”、“节”这十六个卦在《易》里两两相处,卦序为“ 7 、 8 , 13 、 14 , 23 、 24 , 31 、 32 , 41 、 42 、 43 、 44 , 55 、 56 , 59 、 60 ”。
由此可见,《三极爻展图》的确揭示了一定的规律,《易》的卦序也许与之有某种未知的联系。同时,由于《三极爻展图》是运用《系辞》所给的方法演化得出的结果,因此我们还认为,《系辞》必然对这一结果有相应的表述。
我们找到了这些表述:“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其出入以度内外,使知惧,又明于忧患与故:无有师保,如临父母。初率其辞而揆其方,既有典常,苟非其人,道不虚行。易之为书也,原始要终以为质也。六爻相杂,唯其时物也。其初难知,其上易知,本末也。初辞拟之,卒成之终。若夫杂物撰德,辨是与非,则非其中爻不备。噫,亦要存亡吉凶,则居可知矣。知者观其彖辞则思过半矣。
二与四同功而异位,其善不同,二多誉、四多惧,近也。柔之为道,不利远者,其要无咎,其用柔中也。三与五同功而异位,三多凶、五多功,贵贱之等也。其柔危,其刚胜邪。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
我们给出了自己的翻译:“《易》作为‘卦象'来表达,不可远离‘三极卦'的结构;但其表达“卦象”的方法则有无数的变迁。其‘卦象'中的‘爻'不仅自身阴阳变动,而且位置不定,在六个‘爻位'上循环流动,‘爻'在上一极,还是在下一极,没有固定的模式,是‘阴阳'还是‘刚柔'也不确定,互相交换。不可用其中的任何一个表达方式作为准则,而只能看具体的变化结果来决定是何种‘卦象'。其中,‘人'极的二爻,要根据是在内卦,还是在外卦,来决定是‘出',还是‘入';这样,就使人知道其涵义是‘恐惧',又明白了代表‘忧患'的位置和‘忧患'的缘故。这个缘故好比是:没有师长的保护,就像面临父母。初爻统帅整个‘卦'的彖辞,同时揣度表达整个‘卦'的涵义,这样就有了一定的规则。如果不是把握了这一规则的人,‘人极'的这一番道理就不能得到施行。《易》作为‘卦象'来表达,复原事态开始的情形,把握事态发展的结果,就是它的本质意义之所在。至于六爻的‘阴'、‘阳'、‘柔'、‘刚'相互杂错,所表达的只是一时的物象而已。‘卦象'初爻的涵义难以知晓,‘卦象'上爻的涵义容易知晓,因为前者是本始,后者是末尾罢了。初爻的辞拟好了,就直接成就了结果的表述。如果在杂乱无章的‘物象'中描述事态的本质涵义,辨明是非,则不是‘人极'就不可能解释得完整。是啊,这样也就把握了事态的存亡和吉凶,即使平居在家也可以知道啊。明智的人只要看看彖辞,‘卦象'的涵义也就明白一多半了。
二爻与四爻同具‘阴柔'的功能,而位置不同,其内涵不同。二爻多吉言,四爻多恶语,是因为四爻离五爻近的缘故。‘柔'的处事之道,不利于有远大作为,它的要旨在于‘无咎';它的用处在于柔和、守中。三爻与五爻同具‘阳刚'的功能,而位置不同,三爻多见凶象,五爻多见功绩,是因为有贵贱的等级差别。它处于阴柔的位置就有危难,它处于阳刚的位置就有胜筹。《易》作为‘卦象'来表达,包罗万象,有‘天道'、有‘人道'、有‘地道'。兼顾三极而用‘象'来一分为二,所以就是六爻。六爻不是别的什么新东西,就是‘三极'的表达。……”
我们给出的翻译,有些地方不同于以往。首先,“易之为书”的“书”不是书籍,而是“书写”,就是将《易》用“卦象”记录下来,这是任何占卜的必经步骤。这个解释与整个篇幅所谈的都是“卦象”是一致的,翻译成“书籍”反而游离于主题之外了。“易之为书”之所以有“天道”、“人道”、“地道”,是因为六爻里边有三极,如果将它解释为“书籍”也明显与“六爻之动,三极之道也”的本质内涵不吻合。
其次,“为道也屡迁”的“道”与“六爻之动,三极之道也”的“道”是同一的,是“表达”或者“说明”的意思。之所以后面谈的全部是“卦象”,是因为“卦象”就是三极的“道”。
再次,“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谈的都是“卦象”,具体的说是“爻象”,这与《三极爻展图》中“六爻”表达“三极”的情况完全吻合。
第四,“其出入以度内外,使知惧,又明于忧患与故:无有师保,如临父母。”我们认为这谈的是“人极”,有五个理由:一是“惧”和“忧患”,实际上就是下文“四”多“惧”、三多“凶”的总纲,下文是为进一步说明而作出的特别解释。因此这里的“使知惧”,指的就是四爻,“明于忧患与故”,指的就是三爻,合起来说的只能是“人极”。二是《系辞》说“作易者其有忧患乎”,“惧以始终,其要无咎。此之谓易之道也。”这些话不是凭空来的,都是有实指的,其实指就是“人极”在《易》里边含有“恐惧”和“忧患”的内涵,“人极”是《易》的主要对象和基本意义之所在。三是《系辞》先谈“人极”,再谈其它,这符合体例。否则,似乎这一段话将“初”、“上”作为重点,而不谈“人极”,当然是误解。四是《系辞》在专门讲二、三、四、五爻之后,紧接着讲“三极”,其实质不是别的,就是在讲“人极”。五是“苟非其人,道不虚行”,这里的“道”,仅指“人极”的道,是“知惧”和“明于忧患与故”的“道”。
由此可见,《系辞》的确对“三极”表达为“六爻”的情况作出了说明,而且与《三极爻展图》是吻合的,究其原因,《三极爻展图》同样来源于《系辞》,所以这种吻合是必然的。
《系辞》唯一介绍的求筮法是“大衍之数法”,而“大衍之数法”的实质,是“求象得爻”。通过蓍草“四营”、“三变”而得到一个“象”,也就是一爻,重复六次,十八变得到六爻。所以《系辞》说“十有八变而成卦,八卦而小成”。对这句话的解释,以往多认为:十六变得到六爻卦,而九变只得到三爻卦,所以是“小成”。这种解释立足于“三极”的生成方式,其实这里毫无必要谈三爻卦的生成方式,这种强行的链接很生硬,不是《系辞》的风格。只要改变一下,将立足点放在《系辞》对这两种方法进行比较上来,解释就顺当多了。《系辞》在“十有八变而成卦”之后,突然转向“八卦而小成”,主要是为了说明“大衍之数”的得卦法,也就是求“象”得到六爻的方法,与“三极”即“八卦”通过“象”的展示得到六爻的方法相比,二者之间有很大区别,前者是“大成”之法,后者是“小成”之法,也就是前者“精密”,后者“粗略”。同时,《系辞》也借此暗示“三极”生成的方式是“求象得极”,这与我们的推测完全一致。因此“八卦而小成”的准确解释应当是:“八卦通过‘象'展示为六爻的方法(与‘求象得爻'的方法比较),只是一种简单的得到六爻的方法”,正因其如此,所以“引而申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就是说“求象得爻”法只是“求象得极”法的引申,可以参照“三极”用“象”展示为六爻的方法,“求象得爻”通过爻的“动”变就能够得出全部的六十四卦,这样,当然“天下能事毕矣”。
此外,“八卦成列,象在其中”与“分阴分阳,迭用柔刚”的内涵完全一致,实际上也已经说明,在《系辞》的年代,“八卦”,即“三极卦”卜得的方法,就是“求象得极”,人们通过求取“四象”,每求取一象就得到“三极卦”的一极。但是,这时候《易》已经发展到“六爻”的阶段,过去的“求象得极”法在《系辞》里很自然的演化成“求象得爻”法,人们把所求取的“象”不看成一极,而看成两爻,在完成“三极卦”的同时,也就完成了“六爻卦”。这是《易》历史发展的特定阶段所产生的一个现象,在这个特定的阶段,“三极”和“四象”还占据着主导的地位,“六爻卦”和《易》本身还处于发展过程中,而且这个阶段很快又成为了历史,直接用“求象得爻”法求取六爻成为主流,并影响至今。于是,《系辞》认为它无需解释为什么“三极卦”就是“六爻卦”,结果却给后人学《易》造成了非常大的困惑。从现实的角度看,“三极卦”是否与“六爻卦”同质异象、“三极卦”是怎么卜得的,“六爻卦”又是怎样形成的,以及“三极”和“四象”在《易》里居于何种地位等等,所有这些,也许并不妨碍《易》的内容完整和实际运用。我们的探索,一开始无非为了尽可能澄清《系辞》的原意,以解决我们自己学《易》所遇到的难题而已。现在提供出来,则是希望互通有无,共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