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分封制到郡县制的转变意义何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22:51:34
问题:秦始皇在是否实行郡县制还是沿袭分封制,采取众人商议的方式,经过论证,尤其是李斯的据理力争,最后决定实行郡县制,实行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请问从分封制到郡县制的转变的重大意义何在 我对此认识还不是很深刻,请老师赐教.
回答:秦始皇实行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与其让我做解释,不如看看古人是如何评价的.柳宗元曾写过一篇《封建论》,文中赞扬了自秦朝开始普遍推行的郡县制度,肯定了秦始皇实行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统一中国的重大的历史进步作用.柳宗元写作《封建论》,正是对那些企图复辟分封制的保守势力的有力回击,表达了坚持前进,反对倒退,坚持统一,反对分裂的政治态度.他以犀利和笔锋驳斥了形形色色的企图恢复分封制的反动谬论论,以典型的历史事例论证了郡县制的优越性,明确提出历史不能倒退.他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人类社会的发展是有客观规律的,就是"圣人"也没有办法按自己的主观愿望决定一种制度的兴废.他断然地说:"断汉而帝者,虽百代可千也"看到了郡县制取代分封制这个历史发展的趋势.事实也正是如此,秦始皇死了,秦朝灭亡了,但郡县制却一直产行了两千年之久.
当然,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柳宗元不可能真正理解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因而也就不能正确地说明国家起源的问题.国家是阶级斗争不可调和的产物,当然不是柳宗元文中所说的是什么由于物质生活资料不能满足社会需要的结果.在历史上,郡县制是比分封制进步的,但它也是为剥削阶级利益服务的,因此,封建统治阶级无论怎样地"善制兵","谨择守",在波澜壮阔的农民起义运动冲击之下,也是不可能长治久安的.此外对秦朝所采取的专政措施应作历史的,阶级的分析,而柳宗元一概认为是暴政,加以否定,这也是不正确的.
现将《封建论》的原文和译文提供给大家.
《封建论》柳宗元 钟成注译
天地果无初乎 吾不得而知之也.生人果有初乎 吾不得而知之也.然则孰为近 曰:"有初为近.孰明之 由封建而明之也.彼封建者,更古圣王尧,舜,禹,汤,文,武而莫能去之.盖非不欲去之也,势不可也.势之来,其生人之初乎 不初,无以有封
建.封建,非圣人意也.
彼其初与万物皆生,莫木榛榛,鹿豕披披,人不能搏噬,而且无毛羽,莫克自奉自卫,荀卿有言,必将假物以为用者也.夫假物者必争,争而不已,必就其能断曲直者而听命焉.其智而明者,所伏必众;告之以直而不改,必痛之而后畏;由是君长刑政生焉.故近者聚而为群.群之分,其争必大,大则后有兵有德.又有大者,众群之长又就而听命焉,以安其属.于是有诸侯之列,则其争又有大者焉.德又大者,诸侯之列,又就而听命焉,以安其封.于是有方伯,连帅之类,则其争又有大者焉.德又大者,方伯,连帅之类,又就而听命焉,以安其人,然后天下会于一.是故有里胥而后有县大夫,有县大夫而后有诸侯,有诸侯而后有方伯,连帅,有方伯,连帅而后有天子.自天子至于里胥,其德人者,死必求其嗣而奉之.故封建非圣人意也,势也.
夫尧,舜,禹,汤之事远矣,及有周而甚详.周有天下,裂土田而瓜分之,设五等,邦群后,布履星罗,四周于天下,轮运而辐集.合为朝进会同,离为守臣汗城.然而降于夷王,害礼伤尊,下堂而迎进者.历于宣王,挟中兴复古之德,雄南征北伐之威,卒不能定鲁侯之嗣.陵夷迄幽,平,王室东徙,而自列为诸侯.厥后,问鼎之轻重者有之,射王中肩者有之,伐凡伯,诛苌弘者用之,天下乖戾,无君君之心.余以为周之丧久矣,徒建空名于公侯之上耳!得非诸侯之盛强,末大不掉之咎欤 遂判为十二,合为七国,威分于陪臣之邦,国殄于后封之秦.则周之败端,其在乎此矣.
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据天下之雄图,都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不数载而天下大坏,其有由矣.气役万人,暴其威刑,竭其货贿.负锄挺谪戍之徒,圜视而合从,大呼而成群.时则有叛人而无叛吏,人怨于下而吏畏于上,天下相合,杀守动令而并起.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
没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数年之间,奔命扶伤而不暇,困平城,病流矢,陵迟不救者三代.后乃谋臣献民者,无如之何.及夫郡邑,可谓理且安矣.何以言之 且汉知孟郐于田叔,得魏尚于冯唐,闻黄霸之明审,睹汲黯之简靖,拜之可也,复其位可也,卧而委之以辑一方可也.有罪得以黜,有能得以赏.朝拜而不道,夕斥之矣;夕受而法,朝斥之矣.设使汉室尽城邑而侯王之,纵令其乱人,戚之而已.孟郐,魏尚之术,莫得而施;黄霸,汲黯之化,莫得而行.明谴而导之,拜受而退已违矣.下令而削之,缔交合从之谋,周于同列,则相顾裂眦,勃然而起;幸而不起,则削其半,削其半,民犹瘁矣,曷若举而移之以全其人乎 汉事然也.
今国家尽制郡邑,连置守宰,其不可变也固矣.善制兵,谨择守,则理平矣.
或者又曰:"夏,商,周,汉封建而延,秦郡邑而促."尤非所谓知理者也.魏之承汉也,封爵犹建,晋之承魏也,因循不革,而二姓陵替,不闻延祚.今矫而变之,垂二百祀,大业弥固,何系于诸侯哉
或者又以为:"殷,周圣王也,而不革其制,固不当复议也."是大不然.夫殷,周之不革者,是不得已也.盖以诸侯归殷者三千焉,资以黜夏,汤不得而废;归周者八百焉,资以胜殷,武王不得而易.徇之以为安,仍之以为俗,汤,武之所不得已也.夫不得已,非公之大者也,私其力于已也,私其卫于子孙也.秦之所以革之者,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其情私也,私其一已之威也,私其尽臣畜于我也.然而公天下之端自秦始.
夫天下之道,理安,斯得人者也.使贤者居上,不肖者居下,而后可以理安.今夫封建者,继世而理.继世而理者,上果贤乎 下果不肖乎 则生人之理乱未可千也.将欲利其社稷,以一其人之视听,则又有世大夫世食禄邑,以尽其封略.圣贤生于其时,亦无以立于天下,封建者为之也.岂圣人之制使至于是乎 吾固曰:"非圣人之意也,势也."
译文
自然界果真没有个原始阶段吗 我没法知道.人类果真有个原始阶段吗 我没法知道.那么,有或者没有原始阶段,哪一种说法比较接近事实呢 我认为:有个原始阶段这种说法更接近事实.怎样证明这一点呢 从分封制就可以证明.那种分封制,经历了古代贤明的帝王唐尧,虞,舜,夏禹,商汤,周文王和周武王都不能把它废除.大概不是不想去掉它,而是形势不许可.这种形势的产生,大概就在为类的原始阶段吧 不是原始阶段的那种形势,就不会产生分封制.分封制的产生,并不是圣人的本意.
人类在原始阶段,是生活在其它万物中间的,那时野草树木杂乱丛生,野兽成群四处奔走,人不能象野兽那样用爪牙来博斗,而且身上也没有毛羽来抵御严寒,不能光靠自身的力量来供养自己,保卫自己,正如荀卿曾经说过的,"人类一定要利用外物作为自己求生的工具".利用外物来求生的一定要相争,争个不停,一定去找那些能判断是非的人而听从他的命令.那又有智慧又明白事理的人,服从他的人一定很多;他把正确的道理告诉要求判断是非的人,那些不肯改悔的,一定在吃了苦头之后才惧怕;因此君长和刑法,政令就产生了.这样,居处相近的人便结成群.分成了许多群以后,群和群之间相争的规模一定会大,这样就产生了用武器来镇压和用道德来安抚的统治.又出现了比一群之长更有威德的人,各个群的首领又到他那里去听从命令,来安定自己管辖的部属.于是产生了许多诸侯,他们相争的规模就更大了.又有比诸侯威德更大的人,许多诸侯又到他那里去听从命令,来安定他们的封国.于是又产生了"方伯","连帅"这样一些诸侯领袖,那么他们相争的规模就更大了.这样就又出现了比"方伯","连帅"威德更大的人,"方伯",连帅"一类的诸侯领袖,又到他那里去听从命令,来安定他们的百姓,这样天下就统一于天子一个人了.因此先有乡里的长官而后有县的长官,有了县的长官而后有诸侯,有了诸侯而后才有"方伯","连帅",有了"方伯","连帅"而后才有天子.从最高的天子到乡里的长官,他们有德于百姓的,死后人们一定拥护他们的子孙继续作为首领.所以说分封制的产生不是圣人的本意,而是形势发展的必然结果.
尧,舜,禹,汤的事迹距我们很远了,对于周朝我们知道的才很详备.周朝占有天下,把土地分割开来,设立了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分封了许多诸侯,诸侯国象繁星罗列,布满天下,集结在天子周围,就象车轮运转时辐条总绕着车毂转那样.诸侯聚合起来去朝见天子或自行集会,分开来则成为镇守各自封国的臣子,保卫朝廷的屏障.但是下传到了周夷王的时候,破坏了礼法,损害了天子的尊严,竟出现周夷王亲自下堂迎接朝见的诸侯的事情.直到周宣王的时候,他虽然仗恃着复兴周王朝的功德,显示出南征北伐的威风,结果还是无力决定鲁君的继承人.这样渐渐衰落下去,直到周幽王被犬戎所杀,周平王迁都洛阳,才不得不自居于诸侯的地位.从那以后,问周天子传国九鼎的轻重而想压权的事情出现了,射伤周天子肩膀的事情出现了,甚至讨伐周天子大臣凡伯,逼迫周天子杀死大夫苌弘这样的事情也出现了,天下违反了常规,没有人再尊重天子了.我认为周王朝失去统治诸侯的衽力量已经很久了,只不过还在公侯之上保存着一个空名罢了!这岂不是诸侯力量太强大,就象枝叶太多要压折树干,蚝巴太大以至于摇摆不动所造成的过失吗 于是周王朝的统治权分散到十二个诸侯国,后来十二国又合并或分化而成为七个强国,周朝的权力分散到韩,赵,魏,齐等这些陪臣掌政的国家里,最后周王朝被后封为诸侯的秦因灭掉.周朝所以灭亡的症结,大概就在这里了.
秦朝统一了中国,把侯国的都城土地分成郡县,废掉了分封制而任命郡守县令等地方长官,占据了天下的险要地势,建都于全国的上游,居高临下,控制着全境,把整个天下掌握在自己手里,这就是秦朝所以能够得到成功的缘故.没有经过几年而秦朝对天下的统治即告崩溃,那是有原因的.频繁地征发数以万计的百姓去服兵役,劳役,刑法越来越残暴,搜刮尽百姓的财货.于是那些背着锄头,木棍被流放去防守边境的人们,十分警惕地聚集起来,怒吼着汇合成起义的大军.那时有反叛的百姓而没有反叛的官吏,在下的老百姓怨恨秦王朝,在上的官吏惧怕秦王朝.四面八方相互配合,杀郡守抓县令的事情在各地同时发生.错误在于秦王朝引起了人们的怨恨,并不是郡县制有什么流弊.
汉朝统一了全国之后,想纠正秦朝的偏差,于是遵从周朝的分封制,分割天下,封自己的子弟和功臣为诸侯王.没有几年,便为了平息诸侯国的叛乱,连闻命奔走,救死扶伤都来不及,以至于汉高祖剂邦被围困在平城,又被飞箭射伤,就这样汉代衰落不振达三代之久.后来由于谋臣献策,诸侯王的势力遭到分散削弱,他们才安分自守了.但是,汉朝在开始恢复分封制的时候,全国还有一斗地区实行郡县制,当时只有反叛的诸侯王,却没有反叛的郡县,那么秦朝郡县制的正确,又由此得到证明.继汉朝而称帝的人,就是再过一百代,我们也可以知道他必然是实行郡县制的.
唐朝建立以后,设置了州县,任命了州县的长官,这就是唐朝所以发达的原因.但还是有凶恶狡猾的藩镇不时起来叛乱,残害地方,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不是因为设置了州县,而是因为藩镇拥兵割据,那时有反叛的藩镇将领而没有反叛的州县长官.郡县制的建立,确实是不能改变的.
有人说:"分封制下的世袭君长,一定会把他管辖下的地区当作自己的土地尽心治理,一定把他管辖下的百姓当作自己女一样地受护,改革那里的风俗,搞好那里的政治,这样施行教化就比较容易.郡县制下的州县地方官,抱着得过且过的心理,只想升官罢了,怎么能把地方治理好呢 "我认为这种说法也是不对的.
周朝的情况,今天确实可以看清楚了.诸侯骄横,贪财好战.大体上来说,政治混乱的国家多,政治修明的国家少.诸侯之长不能改变它的暴政,天子不能撤换不称职的诸侯.真正能做到受惜土地,爱护人民的,一百个中间也没有一个.造成这种弊病的原因在于分封制,不在于朝廷政治.周朝的情况就是如此.
秦朝的情况,也确实可以看得清楚了.有管理人民的郡县制,可是不把地方政权交给郡县,正是这种情况;有管理人民的地方官,可是不让郡县官进行管理,也正是这种情况.郡县不能发挥郡县制的作用,地方官不能行使职权,残酷的刑罚,痛苦的劳役,使万民怨恨.问题的根源在于朝廷的暴政,不在于郡县制,秦朝的情况就是这样.
汉朝建立的时候,天子的政令只能推行到郡县,不能推行到诸侯国;天子只能控制郡县长官,不能控制诸侯王.诸侯王虽然胡作非为,天子也不能改变这种情况.那里的百姓虽然非常痛苦,也无法解除.只有等到诸侯王发动叛乱,这才能把他们逮捕流放到别处去,或者派兵把他们消灭掉.要是他们的罪恶未弃分暴露,尽管他们非法牟利,搜刮钱财,依仗权势,作威作福,给百姓造成了严重的危害,但朝廷对他们也没有办法.至于说到那实行郡县制的地方,真可以说是政治清明,社会安定.根据什么这样讲呢 汉文帝从田叔那里了解到孟舒,从冯唐那里了解到魏尚,汉宣帝听说黄霸看事情和处理事情很有眼光,很周密,汉武帝看到极黯为政简易安静,那么就可以任命黄霸做地方官,可以恢复孟舒,魏尚原来的官职,甚至可以让汲黯躺着养病,只凭他的威望便委任他去安抚一个地区.独生子了罪的可以罢免,有了成绩的可以奖励.早晨任命的官吏,如果发现他不按正道做,晚上就可以撤他的职;晚上接受任命的官吏,如果发现他违法乱纪,明天早晨就 `可以罢他的官.假使汉王朝把郡县都改成诸侯王国,即使他们侵扰百姓,也没有其它办法,只能对这种情况发悉罢了.孟舒,魏尚的法术,不能施行;黄霸,汲黯的教化,没法开展.如果公开谴责并劝导他们,他们当面表示接受,过后又违反了.如果下令削减他们的封地,他们互相串通,联合行动的阴谋,就会在诸侯国之间普遍酝酿起来,大家对朝廷怒目而视,顿时气势汹汹,发动叛乱;如果万一他们不起来闹事,就削减了他们的一半封地,即使削减一半封地,百姓还是受害了,何不就把诸侯王完全废掉以保全那些百姓呢 汉朝的情况就是这样.
今天国家完全实行郡县制,不断地任命州县长官,这种情况是一定不能改变的了.朝廷只要很好地掌握军队,慎重地选择地方官吏,那么国家就可以治理好了.
有人又说:"夏,商,周,汉四代实行分封制,他们统治的时间都很长匀,而秦朝实行郡县制,统治的时间却很短呢."说这种话的人,更不懂治理国家的道理.魏继承汉朝,分封制还存在,西晋继承魏,分封制沿袭不改,但魏的曹氏,西晋的司马氏都很快就衰亡了,没听说统治了多久.今天唐朝矫正了汉以来的分封制,改为郡县制,从开国到现在将近二百年,国家基业愈加巩固,这与分封诸侯又有什么关系呢
有人又认为:"治理商,周二代的是圣王啊,他们都没有改变分封制,那么,本来就不应该再议论这件事了."这种说法是非常错误的.商,周二代没有废除分封制,是不得已的.因为有三千个诸侯归附商朝,商朝靠了他们的力量才灭掉了夏,所以商汤不能废掉他们;归附周朝的诸侯有八百个,周朝靠了他们才战胜了商朝,所以周武王不能废掉他们.屈从这个制度以安定国家,因袭这个制度以形成习俗,商汤,周武王这样做都是不得已的.他们是不得已,而不是出于什么大公无私的动机,相反,正是要诸侯为自己出力,借诸侯的力量保卫自己的子孙后代.秦朝所以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从制度本身来说,是最大的公;从动机来看,则是出于私心的,他们的私心就在于想要巩固个人的权威,就在于想使天下的人都臣服于自己的统治.但是废除分封的私土,使天下归公众治理,却是从秦朝开始的.
按照天下的道理,国家安定,才能够得到人民的拥护.使贤明的人居上位,不肖的人居下位,然后可以安定.分封制下的统治者,是一代继承一代地统治下去的.在这种世袭的制度下,居上位的人果趄贤明吗 居下位的人果趄不肖吗 那么百姓究竟是得到了太平还是遭遇到祸乱,就无法知道了.诸侯王想要巩固自己的统治,以便于统一百姓的认识,而世大夫们世世代代享有的封地,却又布满了全国.即使有圣人贤人生于那个时代,也没有立足之地,这就是分封制所造成的后果.难道是圣人的制度要造成这样的结果吗 所以我肯定地说:"这不是圣人的本意,而是由形势决定的."
《封建论》的尊法反儒精神
北京师范学院 史众
把分封同郡县的论争推到了新的高度
在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是实行适应统一集权要求的郡县制,还是实行有利于分裂割据的分封制,一直是个长其争论不休的问题.这场争论是同儒法斗争和对秦始皇的评价联系在一起的.但是,两汉以来直至柳宗元以前,历代论战者都没有突破儒家传统思想的框子.只是到了一千年后的唐朝后期,富有尊法反儒精神的柳宗元写出《封建论》,才第一次冲破了儒家传统思想的束缚,把论战推到了新的高度.
分封制是在中国奴隶制经济和宗法血绿关系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政权组织形式.战国时,随着奴隶制的崩溃和封建制的确立,奴隶社会遗留下来的分封制及与此相联系的分裂割据局面逐渐被封建的统一集权所战胜.在这场历史的大变革中,适应封建统一集权需要的政权组织形式——郡县制逐渐取代了分封制.这样,在思想领域里,分封同郡县的争论成了战国到秦时儒法斗争的一个重要内容.企图复辟奴隶制的儒家主张分封,维护新兴封建制的法家积极要求行郡县.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把郡县制推行到全国,接着又打击鼓吹分封并妄图借此复辟奴隶制的反动儒生.这场斗争,以儒家的失败和法家的胜利告终.
历代多行秦政法.秦始皇所建立的,包括郡县制在内的各种适应统一集权需要的制度终于确定下来.按说,分封同郡县优劣的争论应当结束了.但是不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地方阶级各派间,争论还在继续.这是因为,地主阶级保守派中有些人妄图用开倒车的办法来维护封建统治,把秦的速亡归咎于不依古制,改行郡县;也是因为,封建社会内部割据势力的代表们要从历史上为他们的分裂割据活动寻找根据和有利的组织形式.这些人都站在保守复古的反动政治立场上,把奴隶制时期的分封制这具历史僵尸抬出来,当成封建政治应当效法的榜样,并且咒骂废分封,行郡县的秦始皇和法家.
历史终究不会倒退.郡县制实行多年,一再证明适合统一集权封建国家的需要.地主阶级保守派和割据势力尽管也在复古旗号下搞过一些封建式的分封,却从来没能完全废除郡县制,更不可能恢复奴隶制式和分封制.但是,在思想领域里,在柳宗元以前,鼓吹奴隶制时期的分封制的议论却占了上风.
其所以如此,是由于存在着尊儒反法这股强大的保守反动思潮.分封制的鼓吹者正是打着尊儒反法的旗号,宣称分封制是儒家所谓的古代"圣人"——尧舜禹汤文武所制定实行,又为儒家祖师爷孔,孟所赞美维护的制度,才显得貌似强大,声势逼人.同样,由于尊儒反法思潮的影响,郡县制的拥护者在争论中却显得软弱无力.
肯定郡县制,自然应当肯定秦始皇,批判儒家.但是在柳宗元以前,肯定郡县制的论者没有一个敢于这样做.这正说明儒家这个传统的保守力量是何等强大.
《封建论》是第一篇敢于冲破儒家传统思想束缚,尖锐地批判了历代分封制鼓吹者的主要论据,高度地评价了秦始皇和法家,并把他们同儒家的"圣人"对立起来,进而隐晦曲折地批评了儒家及其"圣人"的文章.
对儒家传统思想的批判和对秦始皇及法家的肯定
分封制鼓吹者的第一个论据是:分封制是儒家所谓的古代"圣人"制定的制度,是出于"圣人"的意志,当然应当垂之万世,不可更改.秦始皇改革了,简直是"荡灭先王之制","忘经国之大德",大逆不道.
柳宗元提出了"势"的概念,从历史进化的角度,驳斥了这种保守复古的谬论.他说:"封建非圣人意也,势也."分封制并不是哪个"圣人"根据自己的意志制定出来的,而是客观形势造成的.柳宗元进一步论述了分封制如何在历史进化过程中逐步形成,因此,"更古圣王尧舜禹汤文武而莫能去之,盖非不欲去之也,势不可也"."圣人"只能接受这个历史形成的客观现实,就是想改也改不了.引伸开去,分封制让位给郡县制,也同样是"势"的作用.历史潮流不可阻当.孔孟这些儒家的"圣贤"不是会极力想维持和复辟奴隶制的分封制吗 但终于失败了.郡县制的确立,也是"非圣人意","其不可变也固矣".正因为这样,顺应历史潮流,实行变革的秦始皇和法家是进步的.这是柳宗元肯定秦始皇和法家的基本根据.
当然,柳宗元不可能对历史作真正的唯物主义解释.他所说的"势",只是一种抽象的概念;他对分封制的起源(实际说的是阶级和国家的起源)的解释,也不是正确的.但是,他肯定历史的进化,从而反对复古,支持变革,正同儒家的"天不变,道亦不变"的保守复古观点对立.另外,他强调"封建非圣人意",也是对儒家宣扬的"圣人"定制,制礼作乐的一种批判.柳宗元这些思想,正继承了法家的进步传统.
柳宗元对"圣人"还有一些回护,即想摆脱"圣人"同他所否定的分封制的关系,说"封建非圣人意","非不欲去之也",好象"圣人"也不赞成分封似的.这是他的不彻底处.但是,这种回护实际上起了批判"圣人"的作用.你看,既然商汤周武不想分封而被迫实行,孔孟反对郡县又终于失败,那末被儒家吹捧得名气那么大的"圣人",岂不都成了想反历史潮流而不可得的可怜虫!柳宗元的思想大约没有走得这样远.但是,在他心目中,那个乘"势"变革的秦始皇,是超出这些"圣人"之上的.
分封制的古吹者的第二个论据是:周朝实行分封做到了"信重亲戚","万国相维",结果延续了八百年;而行郡县的秦,"内无宗子以自毗辅,外无诸侯以为蕃卫","颠沛之衅,实由孤立",结果二世而亡.在他们看来,秦的速亡主要是由于实行郡县制,只有恢复奴隶制式的分封制,才能够确保封建统治的长治久安.
柳宗元反驳说,秦行郡县,做到了"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正是"其所以为得".就是说,实行适应统一集权需要的郡县制,是秦的一大贡献.秦"失在于政,不在于制".秦的迅速覆亡,"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即不是由于行郡县,而是由于对农民残酷的剥削和压迫,促使阶级矛盾迅速激化的结果.分封制鼓吹者把两个不同的问题混淆了.
柳宗元认为,周倒是"失在于制".就是说,已经不适应历史潮流的分封制,促成了"诸侯盛强,末大不掉"的分裂动乱的局面,这就是周灭秦兴的原因.
今天来看,从春秋战国到秦的统一,经历了一场社会制度的大变革.周制之失和秦制之得,应当从先进的封建制优胜于腐配的奴隶制的意义上,也就是从"国体"的变化上来理解.柳宗元当然看不到这点.他只是把周秦制度的得失归之为郡县制优胜于分封制,也就是仅从"政体"的变化上来理解,这不能说是抓住了问题的要害.
但是,把奴隶制时期遗留下来的分封制改革为封建的郡县制是一大进步.在封建社会中,一般情况下,统一集权较之分裂割据也更有利于社会的发展.斯大林指出:"如果不能摆脱封建分散和诸侯混乱的状态,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指望保持自己的独立和真正发展经济和文化.只有联合为统一集中的国家,才能指望有可能真正发展文化和经济,有可能确立自己的独立."柳宗元从郡县制有利于封建的统一集权的角度肯定秦制之得,肯定秦始皇和法家的历史地位,还是正确的.
柳宗元关于周秦制度得失的议论,也是针对唐后期严重的藩镇割据问题而发的.在他看来,唐朝承袭秦制,"制州邑,立守宰,此其所以为宜也".至于藩镇割据局面的出现,"失不在州,而在于兵",即在于地方军阀拥兵自立,而不在于郡县制本身有弊病.因此,"州县之设,固不可革也".消灭藩镇割据,不在于改变郡县制,更不能象安史之乱时的唐朝宰相房琯那样,企图用分封诸王的办法,即以一种分裂割据对抗另一种分裂割据的办法来解决,而应当"善制兵,谨择守",加强中央集权,加强郡县制.
藩镇割据自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柳宗元的分析是肤浅的,解决的方案也是空洞的.但是,他驳斥了借此攻击郡县制,主张恢复分封制的谬论,并且表达了加强统一集权,消灭分裂割据的愿望,这还是有其积极意义的.
分封制鼓吹者的第三个论据是:"圣人"行分封,是与诸侯共治共守,也就是"公天下".秦行郡县,则是"不能分尺寸之地,欲尽自有之耳"."高下在心,天下制在一人","殊非至公".即完全出于私心,不符合儒家及其"圣人"的道德标准.
柳宗元反驳说,不对,分封制并非出于"圣人"的意志,"圣人"接受它是出于不得已,怎么能因为"圣人"接受了它,就认定它符合"圣人"的道德标准呢 不仅如此,分封制倒是至私的,因为它"私其力于已,私其卫于子孙",其实是"家天下".实行这种制度的"圣人",岂不是在行私!即便出于不得已,那么不免是徇私.因此,分封制"非公之大者也".儒家吹捧为至公无私,完美无缺的"圣人"的假象,就这样被柳宗元戳穿了.
相反,在柳宗元看来,实行郡县制的秦始皇,倒是"公之大者","公天下之端自秦始".这是因为,郡县制摆脱了世袭分封制的层层束缚,便于中央直接控制官吏的选择和罢黜,有利于统一集权的封建统治,符合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因为,中央集权的郡县制有利于推行进步的政治改革,官吏任用能做到"有罪得以黜,有能得以赏",这就可使"贤者居上,不肖者居下",于是天下可以"理安".它不象分封制,层层世袭,处处限制,贤者不能行其道,不肖者又无法撤换,"圣贤生于其时,亦无以立于天下".柳宗元政治上是革新派,早年参加过唐顺宗时期(八0五年)以王伾,王叔文为首的改革活动,但很快遭到宦官集团的打击而失败.《封建论》是他改革失败遭受贬斥后的作品,其中对这点一再致意,应当是有所感而发的.
柳宗元并没有否定秦始皇的私欲,但他反对分封制的鼓吹者借此把秦始皇骂倒.他看到了所谓"公天下"同秦始皇的私欲之间的矛盾.他说:"秦之所以革之者(指废分封行郡县),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其情私也,私其一已之威也,私其尽臣畜于我也.然而公天下之端自秦."这是一种有见地的分析.柳宗元看到秦始皇的私欲,但是他不是简单地否定它,而是指出了它的二重性.按照柳宗元的分析,秦始皇废分封行郡县,诚然是出于一已的贪欲和权势,即"其情私也",而更主要的则是适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即"其为制,公之大者也".秦始皇进行的这种有利于历史发展的改革,正是同秦始皇的地主阶级的私欲相联系的.应当说,柳宗元是多少猜测到了一些历史的辩证法的.
柳宗元终究不过是地主阶级的进步思想家,他讲的只是地主阶级的公私观.他所谓的"公天下",至多不过是公封建政权于地主阶级全体.他只看到个人的私欲,根本不可能认识到秦始皇私欲的阶级性质,更不可能认识到剥削阶级最大的私欲,就在于对劳动人民残酷的剥削和压迫.但是,他摒弃了传统的道德原则,把是否有利于历史发展的政治改革作为公私的标准,从而否定了儒家吹捧为至公楷模的"圣人",肯定了被儒家咒骂为贪残诈伪的秦始皇是大公的典范.这样的论点,已经接近地主阶级进步思想家所能达到的限度了.后来,有人评论柳宗元这段话是"石破天惊,小儒咋舌",把柳宗元当成了高出"小儒"的"大儒".这种评价没有跳出儒家传统的框子,并不是对柳宗元的正确肯定.宣扬应当回到文武周公之世去的"大儒",怎能具有这样尖锐大胆的进步见解!只有站在儒家传统的对立方面,继承了法家要求变革的进步传统,具有反潮流的识见和魄力,才能做到这点.
《封建论》对传统的儒家思想和怀疑和批判,贯串在柳宗元整个政治学术思想体系中.例如:
对于儒家尊奉的经书,如《诗经》,《书经》中一些有关古代氏族起源的神话传说或迷信符瑞之谈,儒家认为是实事,并借以宣扬帝王统治出于天命的神权思想.但是,柳宗元继承了法家反天命论的朴素唯物主义观点,斥之为"后世妖淫嚣昏好怪之徒"所焦造,甚为可羞.他还指斥宣扬这套东西的儒家"大贤"董仲郐等,"其言类淫巫瞽史,诳乱后代".
对于所传的儒家尊奉的"圣人"的言论行事,柳宗元常常表示怀疑,甚至干脆明白宣示"圣人之道,不益于民用!"
至于他论著中同儒家传统思想相对立的观点,那就更在在皆是了.
当然,柳宗元不可能完全摆脱儒家传统思想的束缚.《封建论》中就有若干儒家的陈说.他对儒家传统思想的批判,也只是采取隐晦曲折的形式,而且不都是正确的.这是他那个时代进步思想家的共同局限.但是,在儒家的外衣下,却处处闪现着反对儒家传统思想的光辉.同欧洲中世纪的其督教异端披着基督教外衣反对基督教相似,披着儒家外衣反对儒家传统思想,大约可算做中国封建时代断承了法家传统的进步思想家的一个特点吧.
几点有益的启示
《封建论》写成已经一千多年了,今天读起来,仍然能给人有益的启示.
第一,历史上革命反革命,革新同保守两种势力的斗争,在思想领域里,常常表现为尊法反儒同尊儒反法的斗争.秦朝如此,柳宗元所在的唐朝如此,近代史上也是如此.今天,尊儒反法思想也仍然存在.我们必须彻底批判儒家思想,对秦始皇和法家的进步作用作出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评价,批判林彪等反动派尊儒反法的种种谬论.读《封建论》可以进一步领会到,把批孔同批林结合起来,为什么是批判林彪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的一个重要内容.
第二,柳宗元的时代去秦已一千年,郡县制"其不可变也固矣",而思想领域中分封制的鼓吹者却喧嚣一时,《封建论》给了他们沈重的一击,把论争的形势变了过来.以至北宋苏轼说:"宗元之论出,而诸子之论废矣.虽圣人复起,不能易也."但苏轼估计借了,这场论争竟然同封建社会相终始.从这里可以看到,保守反动势力和儒家传统是何等顽强.从这里也可以进一步领会到,当前开展的这场思想领域里的斗争,必须长期地深入地反复地进行,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
第三,只有站在革命或者进步的方面,并且具有敢于反潮流的精神,才能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封建论》的成就所以大大超出前代郡县制拥护者的议论,根源就在于此.它对我们今天怎样深入开展思想领域内的斗争,仍有借鉴的作用.但是,只有无产阶级才能"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并从而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这是地主阶级的进步思想家根本做不到的.《封建论》的局限,根源也正在于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封建论》对我们怎样把思想领域内的斗争进行到底,同样能起借鉴作用.
(原载一九七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