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尚无共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1:50:40
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尚无共识                                   澳新银行(ANZ)中国经济研究总监刘利刚 撰稿2009-12-14
在中共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前后,经济结构的调整也成为一个热门的话题。但是如何进行结构调整似乎还没有共识。事实上,此次国际金融危机也给中国提供了一个重要机会来调结构。从中国经济改革的周期来看,结构改革往往是由外部力量推动的。
最好的一个例子是在1997-98亚洲金融危机中推动的国有银行的改革。在此次金融危机之前,出口是带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过高的投资,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与出口有关。出口的下降和产能的过剩将使失业率飚升,可能造成社会不稳定。外需的急剧减少将迫使中国进行经济结构的转型。所以,如果世界经济在今后的一两年当中不能实现强劲的复苏,这段时间,对中国经济转型其实是一段最好的时间。
那么,如何进行结构调整? 笔者认为应具体在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应该重新建立健全基本的社会保障体系,减少国内居民的预防性储蓄动机。中国居民消费意愿不高,一个重要原因储蓄欲望很高。具体是体现在教育、养老金以及医疗等方面。所以,养老金制度的改革和医疗制度的健全刻不容缓。其实一些重要改革步骤已经在进行。比如,政府已决定今后3年将投资8500亿来建全一个基本的医疗保障体系。这将刺激消费,特别是农村消费。同时中国政府也可以效仿罗斯福新政,建立全国性的最低养老金体系。这些体制的健全也会促进人口流动,从而促进中国城市化进程。城市化进程也会刺激服务业的发展。这也会帮助中国经济的结构调整。如果有很强的政治意愿,政府也有充分的财力来解决这些结构的问题。
其次应该增加行业竞争,减少垄断。国内有很多服务产业,存在很强的垄断,比如,电信、铁路航空,金融、教育、医疗卫生等。如果民营资本能进入这些行业,第一会增加竞争,第二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第三会提高服务质量。很多人认为,放松管制 (deregulation)是这次美国金融危机的一个主要原因。但放松管制应该是中国近一步改革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这些被垄断的行业,应该让民营机构进入,从而能提高生产率,增加整个社会的生产力。在此前,国有企业因为经济增长很快,而账面利润相当高。我们的一些实证研究发现:国有企业的高利润和它支付比市场要低的利息有很大关系。模拟测算的结果是,如果让国有企业支付和私有企业一样的高额利息,那么大概一半的国有企业利润就没有了。这说明国有企业利润的提高不是由其竞争力的提高而形成的。在一些服务型行业,民进国退将有效提高效益,可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最后应该继续推进金融改革。金融改革使资金调动更加有效率。像养老金、教育和医疗都需要资金,如果没有一个比较有效率的金融系统的话,是不可能支撑国内的结构调整的。因此,中国的金融改革,应该继续推进,而不是像很多人说的那样应该停止。现在中国金融改革是远远不够的。笔者认为利率的自由化和金融机构准入的自由化将是下一步的重要改革步骤。利率的自由化会使资本配置更市场化和优化,从而提高资本汇报率和社会整体要素生产率(TFP)。同时,其他要素价格如水电能源价格也应加速市场定价。这些要素价格的市场化会迫使企业生产方式的转变,使“中国制造”从粗加工模式到“中国智造”的质的转变。
但是也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在推进的金融自由化的过程中也存在很多风险。从世界银行和IMF的一些关于金融改革与金融危机的研究来看,新兴国家在进行如利率自由化、混业经营等国内金融改革的时候,在某种程度上都会出现银行系统的危机。如果这些国家又同时进行资本账户的自由化,那么这种危机的可能性就会更高。上海在2020年要建成国际金融中心,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必须进行国内的金融自由化和资本账户的自由化改革。在今后的10年当中,如果金融监管能力跟不上的话,我们也许会进入一个金融危机的状况,这也是政策决策者应注意的。
这次全球危机在某种意义上也给中国一个很大的机会:中国暂时躲过了一个日本式资产泡沫的风险,同时也有时间和动力来进行经济结构的调整。如果中国不能掌握这次经济结构的调整的机会,世界经济回升后,中国经济又可能会回到一个由于大量资本和贸易顺差而导致的国内资产价格快速飙升,宏观经济失控,人民币快速升值,国际竞争力丧失,从而步入一个由资产泡沫而造成的日本式资产泡沫引起的经济危机与衰退。
(作者联系方式:ligang.liu@anz.com,注: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