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应就余秋雨碑文强奸中山先生的丑闻向国人道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4:43:22
南京应就余秋雨碑文强奸中山先生的丑闻向国人道歉
作者:慕容寒 2009-12-10 16:05:35 发表于:博客中国


含泪劝告南京市政府:立即就余秋雨碑文羞辱中山先生丑闻向国人道歉
慕 容 寒
钦命大师余秋雨注定是个生命与喧闹为伍、名声与新闻齐飞的文化商人,最近闹得遍地烽烟的“钟山碑文”丑闻就是一个例证。但凭心而论,这次丑闻的矛盾主要方不在余秋雨,而在南京市当局及有关部门。作为社会文化产品,碑文的好坏优劣,人们自有公论。但如此“惨”不忍睹、俗不可耐的谀词媚文将永久性地戳卧在神圣庄严的钟山风景区,没完没了地羞辱、嘲弄甚至强奸着长眠于此的中山先生,南京市当局的错误乃至罪过显而易见。
首先是“选人”之错。钟山碑文撰写人在遴选出来之前,余秋雨就一直丑闻不断,“门”缘难了,从“忏悔门”到“硬伤门”、“歌赛门”、“大师门”、“祖屋门”、“含泪门”、“侮辱门”、“诈捐门”,一路“苦旅”,质疑“无疆”。而伴随着这一系列丑闻一路走来的则是余秋雨执拗的御用人格和犬儒风骨,选用这样一个封建意识根深蒂固、对集权体制顶礼膜拜的过气没落文人为中国现代民主之父的中山先生撰写碑文,实乃莫大的讽刺,真可谓滑天下之大稽!
其次是“程序”之错。撰写钟山碑文,应该算得上南京市文化界一桩庄严神圣的事情,本应通过广泛征集、民主评选的方式进行。泱泱神州,巍巍中华,不乏集深厚古典文学功底和清醒现代意识为一体的碑文高手,只要遴选程序到位,不愁没有佳作出现。而不知何故,南京市当局的有关部门却选中了根本无法完成这项工作的余秋雨,致使缘木求鱼,酿成苦果。或许南京市当局看重的正是短期的眼球效应,追求的正是余秋雨的高知名度,高曝光率,而不管他这个知名是臭名昭著,还是声名狼籍,抑或是恶名远播。只要“眼球经济”丰盈,即便玷污、羞辱伟大的中山先生也在所不惜。
再次是“文过”之错。余秋雨钟山碑文一经面世,便恶评如潮。碑文的硬伤十分明显:一是铺排奢华,与中山陵“天下为公”的主旨相悖。“斥资五十亿,搬迁十三村,移民两万余,增绿七千亩”,极尽奢华和铺排的文字,占据碑文很大的分量。二是远离主题,对中国民主之父的中山先生毫无涉猎。正如网友痛批,真正具有时代意义的是一代伟人孙中山先生长眠于此,碑文却独漏孙氏功业。 三是自恋自淫,“满纸烟霞”之类的自我赞叹令人作呕。四是碑文粗鄙毛糙,连起码的“文从字顺”也没做到。无怪乎网民直批该碑文“从主体上,空洞乏味;从形式上,非骈非散;从结构上看,牛头马尾,上下脱节。一篇地道的烂文章。”很显然,矗立的碑文已经成为一处当代中国“劣质无厘头搞笑文化景观”,其负面影响不可低估。然而,直到现在,南京市的有关部门还文过饰非,不肯果断纠错,拆除碑文,聘请高人重新撰写。在这里,敝人真诚呼吁南京市政府,应向在《望海楼记》的撰写过程中知错便改的江苏泰州市政府学习。余秋雨曾为泰州市作《望海楼新记》,因舆论汹涌质疑,荒谬之处太多,在学者专家们的一片挞伐声中予以撤换。应泰州市人民政府之邀,北宋著名诗人范仲淹第28代子孙范敬宜,为重建的望海楼作了碑文。
最后,窃以为,面对滚滚质疑,滔滔舆论,南京市政府的明智之举应该是:首先向国人真诚道歉,拆除余氏碑文;其次尽快责成中山陵园管理局公开向社会征集钟山碑文,遴选佳作,以免世人授以“中国特级犬儒”桂冠的余秋雨的媚文亵渎伟人,污染环境,让承载着深厚文化传统的金陵古城长久蒙羞。
二〇〇九年十二月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