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助推中国机电业大跨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0:27:55
在国家的重大决策和相关配套政策支持下,以三峡工程为平台,通过三峡左岸电站14台70万千瓦巨型机组面向国际公开招标,国内的水电设备制造商站在世界水电设备制造巨头的肩膀上自主创新,实现跨越式发展――
三峡助推中国机电业大跨越
□ 本报记者 于翔汉
记者前言:中国三峡总公司总经理李永安,谈起依托国家重点工程,实现科技自主创新及创新所带来的变化,总是如数家珍。
回望三峡工程十余年建设历程,建设者攻克了诸如大江截流、船闸高边坡施工、大坝混凝土连续高强度浇筑等一系列世界级重大科技难题。尤让李永安难忘的是,在国家的重大决策和相关配套政策支持下,以三峡工程为平台,国内的水电设备制造商在三峡巨型水轮发电机组等重大装备的设计制造过程中,通过引进、消化、吸收,站在世界水电设备制造巨头的肩膀上自主创新,实现跨越式发展。
2005年9月16日,初秋的三峡天高云淡,人们的脸上洋溢着喜悦。这一天,三峡左岸电站最后一台70万千瓦机组--9号机组,一台由中国人参与联合设计、自己制造的巨型机组正式投入运行。自此,三峡左岸电站14台机组全部并网发电。
人们的喜悦,还有更深一层的含义:随着三峡工程左岸电站14台机组全部投产,标志着三峡工程70万千瓦巨型水轮发电机组国产化取得突破性进展。对此,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做出批示:三峡工程通过技贸结合,实现特大型水轮发电机组、直流输变电设备国产化,一举跃居国际先进水平,意义重大。要认真借鉴这一经验,搞好“十一五”期间重大工程建设。
人们没有理由不兴奋。就在2004年3月27日,三峡工程右岸电站12台机组采购合同签订仪式在湖北宜昌举行。通过激烈的竞争,法国阿尔斯通、中国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和中国东方电机股份有限公司三家制造厂家各自承担4台机组的制造任务。
与1996年三峡左岸14台机组招标比较,这次招标出现了两个可喜的变化:一是中方厂商由原来联合设计、合作制造机组变为独立设计、自主制造机组;二是两家中方厂商承制的机组份额由原来的不到三分之一上升到三分之二以上。这意味着世界上70万千瓦的巨型水力发电机组,终于有了真正的中国制造。
从1996年到2004年,在三峡工程,我国发电设备制造企业由“配角”一跃为“主角”。而实现这一转变,仅用了七年时间。
“两难”抉择下的科学决策
26台机组,单机额定容量70万千瓦,发电机最大容量840兆伏安。机组既要满足在高水头下运行,也要满足在低水头下运行。这几个数据和技术难题告诉人们,无论是从数量、容量、规模,还是从技术难度上,三峡机组都是当之无愧的世界之最。
如此庞大的发电设备的制造,是立足于国内?还是引进国际上一流的制造厂家?这一看似简单的问题,成为三峡总公司,甚至是我国政府的“两难”选择。
李永安在接受采访时说,立足于国内厂家制造,符合“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能为企业提供较多的就业机会,但是由于缺乏设计、制造巨型水电机组的成熟技术和经验,不仅三峡工程要冒工程进度和质量的风险,而且国内发电设备制造企业也难以达到世界先进技术;选择国际一流的制造厂家,可以引进先进的设备,有利于三峡工程如期投产和实现一流质量目标,但要花费不菲的外汇,而且中国人将难以摆脱对国外技术的依赖。
专家称:由于我国巨型发电机组设备设计、制造起步较晚,与国外百年老字号的同行企业相比,在设计和制造水平上至少落后30年。
为了既确保三峡工程的质量达到一流,又不失时机地扶持民族工业,党中央、国务院制定了“技贸结合,技术转让,联合设计,合作生产”的战略方针,明确提出依托三峡工程,走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相结合的道路。
实践证明,这一决策发挥了它的重大作用。
一份让外商瞠目结舌的合同“清单”
在“技贸结合,技术转让,联合设计,合作生产”的16字战略方针中,技术转让是核心。对此,李永安深有感触。建国以来,国内很多行业都引进过国外技术,但往往是交了“学费”,却没有得到核心技术,更谈不上在此基础上的自主创新。以湖北省清江隔河岩水电站为例,当年在采购机组时也考虑到技术引进,但外商最多只给一些加工图纸了事,中方在技术上仍改变不了受制于人的尴尬局面。
那么,引进三峡机组是否还要重蹈覆辙?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但如何才能不重蹈覆辙呢?
1995年初, 三峡机组采购招标标书的编制工作全面启动。
李永安介绍说,在广泛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中国三峡总公司将需要引进的核心技术项目开出详细的“清单”,并在招标文件中明确提出“三个必须”:投标者必须同意与中国企业联合设计、合作制造,并对供货设备的技术和经济负全部责任;投标者必k向中?企业全面转让核心与关键技术,并负责培训中方技术人员;中国企业分包份额的比例不低于总价合同的25%,三峡左岸14台机组中的最后两台机组必须以中国企业为主制造。
值得一提的是,在外商需要转让的核心技术中,包括有关机组设计的重要参数、机组制造的关键技术、计算软件和源程序、通用程序等。
客观地说,中方所提的让投标外商瞠目结舌的“条件”,的确有些“苛刻”。有外商在谈判时说:中国的颐和园好,是不是就可以卖给别人呢?
三峡机组招标--
全球机电“大腕”的角斗场
20世纪90年代,国际水电市场正处于萧条阶段。从三峡工程开工那天起,三峡机组这一巨大的“蛋糕”,就成为全球机电“大腕”们竞相追逐的目标。
对来自世界上众多著名机电设备制造厂家而言,如果签订了三峡机组的制造合同,不仅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有了“制造世界上最大机组”这张“名片”,会给企业带来不可以用金钱来衡量的价值。
对中国政府而言,通过三峡机组国际招标,在为三峡电站引进一流机电设备的同时,还能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进而提高国内机电行业的设计和制造水平,打破技术垄断,为今后长江上游和其他大江大河的水电开发、立足国内制造巨型水电机组打下基础。与此同时,中国三峡总公司还可以得到国外银行的政策性贷款。可谓一举多得。
然而,对来投标的外商而言,如果要制造三峡机组,就意味着必须出让机组制造的核心技术,在中国这一巨大市场上培养自己的竞争对手。
用参与组织三峡机组招标工作的中国三峡总公司总经理助理张诚的话说:这是一场艰难而痛苦的谈判。然而,面对单机容量70万千瓦的巨型机组,而且一下子就是14台,又有哪家企业能够拒绝如此巨大的商业“诱惑”呢?
激烈紧张的谈判就是高手智慧的博弈。在那些日子里,各国政要及驻京大使频频造访三峡。外交攻势,也成了这些外商所在国的重要武器。
1997年9月2日,三峡工程左岸电站14台水轮发电机组的国际招标采购合同及贷款协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正式签字。
至此,这场引起全球机电制造业震荡的“水电奥运会”,终于尘埃落定。
我们收获了什么?
显然,在这场震荡全球的“水电奥运会”中,最大的赢家是中标的外商和中国东方、哈尔滨两家发电设备制造企业。那么,作为这场“水电奥运会”的主办方--中国三峡总公司,从工程投资款中拿出1635万美元作为技术转让费支付给外商,这个“学费”出得是否值得?
对此,李永安在接受CCTV“创新中国”采访时说,他认为付这个“学费”是值得的。他给记者算了三笔账:
技术受让方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国内水电设备制造业在三峡工程之前,只设计制造过32万千瓦的水轮机组,从32万到70万千瓦大约需要30年过渡。通过引进技术和自主创新,两厂只用了7年的时间就掌握了70万千瓦水电机组制造的核心技术,具备了与世界一流水电设备制造商同台竞争的能力。
外商也从中受益。国外两个联营体在左岸获得了14台机组价值60亿元人民币的合同,在中国水电设备高端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同时,为三峡工程提供设备产生巨大的品牌效益,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力。1635万美元技术转让费的获得,使企业有资金加大科研投入。
作为采购方,从长远看,中国三峡总公司降低了采购成本。左岸电站每台机组平均价格约4.4亿元,而右岸电站国内企业供货的机组平均每台价格为3.7亿元。仅右岸的8台机组就比左岸约少5.6亿元。在今后的几年内,三峡总公司还需求32台70万千瓦以上的机组。
至于由三峡总公司支付的1635万美元的技术转让费,李永安说:引进机组技术也是三峡总公司为实现水电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一步。三峡工程建设离不开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而推动国内机电装备制造企业做大、做强,也是三峡总公司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
此外,通过三峡机组国际招标,三峡总公司成功地引进国际银行政策性贷款。仅以三峡左岸机组为例,就为三峡工程建设成功引进11.2亿美元的出口信贷和配套的优惠商业贷款。
回顾三峡工程11年的建设历程,科学、理性、创新,一直做为主线贯穿于工程建设当中。而科学、理性、创新,在三峡机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过程中,更是被演绎得淋漓尽致,精彩纷呈。三峡成功推动了中国机电业的大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