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院学者谈民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03:22:04
作者:鹏博
来源:本站编辑部
来源日期:2009-11-13
本站发布时间:2009-11-13 7:21:22
阅读量:1607次

相关链接:党校学者论政改
最近,一些学者对于中国民主、选举和政改等问题喊出了口号:汪玉凯:政改的最佳切入点在哪里,蔡定剑:全民直接普选是中国选举制度的一个发展方向,  王长江:中国到了非大力推进民主不可的地步。大家对于民主的讨论不可谓不热闹。继上期本网纵深观察专栏推出了《党校学者论政改》,就中央党校部份学者的政改思路进行了梳理,本期我们就中国社会科学院几位学者对民主的看法作了一个总结。众所周知,中国社科院和中央党校是国家最重要的两个官方智库,这些正牌官方学者的言论也受到大家的更高的关注和期待。在这两个官方智库之中,学者对于同一个问题的看法也是各有不同,细细看来很容易产生激辩的火花。但是这些学者的论见是否有益于中国的民主政治发展,最终还要由事实和读者评判。
1、对民主的理解和判断
说到民主,不得不想起西方民主理论,民主首先是从西方起源的。房宁教授对西方民主的起源问题有不同的看法,他以历史事实为依据,得出了近现代西方民主并非溯源于古希腊的雅典民主,而是欧洲中世纪封建制度下政治斗争的产物与流变的结论。西方近现代的民主政治是从不同社会阶级、阶层、集团,围绕着社会重大经济政治问题进行的政治斗争中产生出来的。
房教授基于对西方民主的研究,认为当前中国对于西方民主有着很深情结,而对现实的中国民主政治实践视而不见,这样西方民主强势话语已经干扰了对中国问题的认识,患上“民主色盲症”。因此,为了澄清中国民主同西方民主的差别,他认为现在至少流行着五种误解:第一个是把选举等同于民主;第二个,也是人们常说的:民主可能不是最好的,但可以防止最坏的;第三个是认为民主是普适性的政治制度;在这三种关于民主观念方面的误解之外,还有两种比较具体的知识方面的误解:一个是认为多党制能够遏制腐败;再有一个是认为:在当前情况下扩大党内民主是一种稳健的政治体制改革路径。
不同的人对于民主有不同的判断标准,房教授如此,其它教授理解也不相同。辛向阳教授认为,评价民主发展有三条客观标准:第一、它是否促进了国家利益的实现。第二、是不是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第三,是不是促进了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所以,评价民主不能仅仅就民主而论民主,必须结合一个国家的经济、社会等诸方面发展来看待。陈红太教授则指出,衡量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是否是民主的,主要标准是看这个国家的人民能否真正当家作主。具体说来主要看这个国家的政治制度能否真正满足人民的知情权、表达权、监督权、选举权、自治权以及权利救济和有序参与等方面的需要,这些政治权利是否能够得到有效的制度和法律保障。
2、中国民主的特点与优势
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突出并理解这个“特”字,并且这个“特”也是区别西方民主的优势所在。总结三十年中国政治体制改革,房宁教授认为,以问题推动制度完善是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最大特点。中国政治制度,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主政治发展最基本的内容是:通过政治体制改革,使人民的权利与自由得到了保障,为中国工业化、现代化提供了制度动员机制。在这一制度下,单一的权力中心能够代表全民族利益,最大限度地降低社会内部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利益交换成本,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矛盾带来的内耗,使国家整体利益超越各种利益群体的个别利益,实现全民族、全体人民的利益最大化。保障权利与集中力量的双重功能构成了当代中国民主政治模式基本特征,这应当是中国崛起的制度奥秘。因此当代中国的民主政治模式具有双重功效:一方面,它为人民提供权利保障,焕发社会活力,使中国工业化、现代化获得源源不断的推动力;另一方面,它能够集中民力、民智,集中资源、合理规划、统筹兼顾,实现国家稳定而有效的发展。
陈红太认为中国民主发展的最大特点是人民民主,这也是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主题所在。他指出,西方资本主义自由民主的基本特征可以用“一次性授权的多元竞争型的精英民主”来概括;而“人民当家作主”,从我国的制度框架和目前正在探索的典型经验出发,则是追求“在选举、决策、管理、监督全程参与型的大众民主与党政统合的有效政府体制相结合”。“全程参与”和“有效政府”是人民民主不同于自由民主的两个关键区别点。
陈教授指出,我国民主政治的最大优势与党的领导和执政相关联。在追求和保障人民民主的过程中,中国的党政统合体制将会发挥重大作用。中国党政统合的政权体制不仅可以保证“政府有效性”,还可以使对执政党的先进性要求贯彻到国家政权建设体系。因此,看待改革开放三十年经济发展奇迹不能脱离政治视角,解开中国经济奇迹的钥匙要在政治领域寻找。
党国英教授在总结三十年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经验后认为, 30 年来,中国政治发展在两个方面有突出变化,一是中国共产党的治国理念发生了巨大变化, 二是中国社会逐步走向法治社会。具体体现在:1、树立以人为本的核心治国理念。2、以法治国。3、保护私人财产权,维护公民劳动权。4、逐步发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5、理顺中央和地方关系,扩大地方自主权。
3、基层民主
史卫民教授是中国基层民主研究的代表人物。他在回顾中国基层民主政治发展时,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21世纪初,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1978—1985年,是基层民主政治发展的第一个阶段,其特点是确定了使民主制度化、法制化的基本思路。1986—1995年,是基层民主政治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其特点是以村民委员会选举的突破带动基层民主政治的发展。1996-1999年,是基层民主政治发展的第三个阶段,其特点是在乡镇长选举中出现了一些新做法,使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有了新的着力点。从2000年开始,基层民主政治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第四阶段),其突出特点是“公选”的逐步普及和社区居委会直接选举的出现,以及对基层选举“规范”性举措的出台。
对于中国基层民主的发展方向,史教授对此作了几点认识。第一,就基层民主政治发展而言,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显然是一个“渐进”过程,而不是“急进”过程。综观24年的发展历程,整体上就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第二,基层民主政治发展的“渐进”,当然不是裹步不前,更不是倒退,以往的“以点带面”的做法,即先试点,取得经验后逐步推广,恰是“渐进”过程中的优选办法。第三,就中国基层民主政治发展的整体历程而言,过于关注“直接选举”现在已经成为一种“时髦”,自下而上地推动“直接选举”成为一些人的唯一选择路径,而恰恰忽视了在中国现实政治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的“间接选举”;间接选举还会与直接选举并存,间接选举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第四,基层民主政治的发展,已不得不面临一个大的制度选择问题,即乡镇和街道的政权形式是否还能维持下去。第五,基层民主政治的发展,日益显示出整体联动的必要性。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的关联关系,在基层已经充分显示出来。
党国英教授对我国乡村民主政治发展进行了回顾和展望。他指出,当前乡村民主政治发展还存在许多问题,包括农民参与选举活动还不普遍、选举方式还不规范,竞选还不普遍以及贿选等等。他尤其驳斥了把中国农民的教育素质当成中国实行民主政治的障碍的观点,基于此,他呼吁,当前还有问题要解决,民主政治何处起步都是进步
4、中国民主的走向
关于中国民主未来的发展走向,各学者意见不一。房宁的观点是实行扩大参与、推进协商、加强监督的民主政治模式,即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发挥政治协商特色和完善权力监督体系三者相结合。他认为,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及政治体制改革的动力从根本上说来自实践,来自解决现实问题和矛盾的需要,而不能从概念、观念出发。现阶段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不宜采取扩大竞争性的路子。竞争型民主具有扩大社会分歧的倾向。多党竞争必然要争夺选民,争夺选民首先要“切割”选民,将选民的利益分歧公开化、对立化,从而形成竞争党派各自的政治基础。对于现阶段发展党内民主,房宁认为是十分必要的,但正确的思路应当是扩大参与、落实权利和加强监督,而不是加强选举的竞争性。另外,房宁指出,中国政治体制改革未来怎么改,应该多听听老百姓的话,多听听基层干部的话。第一,让弱势群体有机会说话;第二,当官的要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党国英对中国民主未来走向有不同看法。他认为,当年邓小平规划政治体制改革的时候也没有反对选举、竞争和代议制这些现代民主政治的基本元素。党国英给我们描绘的民主政治规划主要是:1、现代民主政治体制拥有体现民主政治的宪法秩序;2、现代民主政治体制不排除公共职位的竞争性;3、现代民主政治体制拥有权利边界清晰、职业分工明确的社会权威结构。最后,他提出政治体制改革的路径还是要坚持渐进改革道路,不能一蹴而就。
陈红太教授则从人民民主角度提出了我国政治建设的基本走向:既要通过党的自身建设使党的执政成为最大的政治优势,建立优越于西方的有效执政和有效政府;又要保证人民的多数参与、全程参与、有序参与和真正当家作主。这种趋势已经显示,我国已经走上了一条不同于西方民主制度的政治发展道路。他认为,要实行人民民主的制度化和法律化,既要从消极的方面对权利和权力加以规范和制约,更为重要的是从积极的方面把政治制度创新成果用规范化、程序化的制度和法律确定下来。政治体制改革的过程,是政治制度存量资源的优化利用和增量资源的开发创新的有机统一,实质就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注:相关文章可参见党国英、房宁、史卫民的学人专栏。上述学术观点的整理是根据本网转载的文章为依据,如有疏误,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