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训练讲讲究三个层次见形神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8:22:31
写景训练讲讲究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境中之景
境中之景独立存在于我们的生活环境中,是纯粹客观的,如四季轮回、春华秋实,日月星辰、风雨雷电,宇宙之大、昆虫之微等,它们不以人的意志和情感而转移或改变。如果学生不自觉地对此关闭各种感知器官,听而不闻,视而不见,在习作中就会出现言之无物、闭门造车等现象。
习作片段(1)
午 后
在一个温暖的午后,我坐在窗前做作业。一阵凉爽的夏风拂面而来,风中夹杂着淡淡的桂花香,似有似无,窗台像笼上了轻纱的梦,使人浮想联翩。在这个无“丝竹之乱耳”却有桂花飘香的环境中读书,岂不快哉!
这位学生犯了一个常识性错误——让桂花开放提前了一个季节。类似的错误,常常在学生习作中出现,这说明不会“看景”的学生为数不少。目前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存在这样的现状:完全忽视或只讲授一些观察知识,学生的整体观察能力比较薄弱,写景常处于失真状态。
为此,在写景训练时必须让学生首先达到第一层次,即要求学生打开各种感知器官,用眼观之,用耳闻之,用鼻嗅之,用舌品之,用体触之,用心思之,达到写景的第一要求——求真。如朱光潜先生在《谈美》中所说的对古松的第二种科学态度那样:“把自己的成见和情感完全丢开,专以‘无所为而为’的精神去探求真理。”训练方式是写观察小日记,用科学素描法,真实客观地、合乎逻辑地记录下来。
第二层次眼中之景
在第一层次写景训练的基础上,逐步进入第二层次:写眼中之景。“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王国维语)以我观景,则景皆着我之色彩。色彩即我的情,在景中注入“我”的情绪,凸现“我”的情趣,沉淀“我”的思考,简言之则为——有我。新课标也指出:写作应“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当景进入我们的视野后,景已经不是纯粹的客观之景,而是自我情感的触发点,是自我生命的体验,是自我个性的体现。应对学生特别强调:要写出由眼中之景而触发的自我的独特感悟。贾平凹先生说:“好的语言不在于你描写得多么华丽,用词多么丰富,比喻多么恰贴。啥都不是。只是准确地传达特殊环境的真实情绪。”他还说,不要用人们已经说滥的词语,陈词滥调使人厌倦。而我们的学生写出来的景,以及由景触发的情,常常是何其的相似:晴空万里,春光明媚,那是心情一片大好;秋风萧瑟,黄叶遍地,总是情绪低落。
其实,同一景,可以因看景人不同而情异。如面对落花之景:“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江南逢李龟年》),杜甫与当年名满京城的音乐家在江南落花时节黯然相逢的场面,暗示着对于繁华盛世一去不返的深沉慨叹。“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欧阳修《蝶恋花》),暮春花落,佳人落泪,醉翁抒发的是迟暮伤感之情。清末龚自珍则翻出“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己亥杂诗》)的异调,明朗嘹亮,乐观奋进。
随着写景进入第二层次,观察小日记的写作训练也进入第二个阶段——改用艺术素描法,即用生动的语言,把观察到的景物的主要特征描述出来,并融入观察者触景而生的情。
习作片段(2)
失落的梧桐
这两天走在家附近的塔山路上,突然觉得有点变化,马路变宽了。我正在纳闷时,旁边同学提醒到,路旁的法国梧桐树被砍掉了!原来如此,马路拓宽了,郁郁葱葱的大树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柏油马路!马路变宽容易,而大树长成却不容易,陪伴我们风风雨雨许多年的树就这样被砍掉了!!
这位学生在看到梧桐被砍的景象后触发了惋惜之情。我们先不去说他写景是否细腻,抒情是否含蓄,就第二个层次的训练要求而言,他已经基本达到“有我”的目标。而下面这个片段写得更有趣。
习作片段(3)
落叶轻舞
梧桐的落叶铺满了道路两旁,有车驰过,落叶便和尘土一起随风轻舞。它们沙沙地欢唱着,窃窃地低语着,像许多蝴蝶在空中开舞会,热闹极了。没多久,舞会结束了,卷边的那片大叶子静静地躺在马路中央,在美美地回味那场舞会的乐趣,又似乎在嗔怪刚才那辆车没带走它。
很显然,习作片段(3)比片段(2)多了几分童趣。细读文字,习作片段(3)在写景中渗入了自我的情感和想象,用了“沙沙地欢唱”“窃窃地低语”“回味”“舞会”等词语,给人以美感和遐想。
第二层次的写作基于第一层次如实客观的记录,写出了由看景而触动的微妙情愫。至于要写出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文字,那是第三层次所要努力的方向。
第三层次心中之景
写景的第三个层次是写心中之景。首先作者心中要“动情”,即情动于衷,然后再根据情感的表达需要去选择相应的具体形象之景。情为主,景为客,景是情的依托物,情是景的主心骨。这以情驭景有别于第二层次的触景生情。
例如对于“秋”,古往今来,或讴歌,或诅咒;或因它而寓之于意,或借它而寄之以情。时有古今,地有南北,意有厚薄,于是“秋”也就有了不同的姿、色、声、味。而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中是这样描绘“秋”的:“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这“清”“静”“悲凉”,便是故都北平的秋在郁达夫意念上的总投影,它构成了文章的基调和底色。正因为如此,作者所观察到的富有暖色的香山红叶,他不写;游人如织的熙和园,他也不写。由于情的驱使,他选择了最能表现自己感受的载体:清晨院子里所见的景物、槐树的落蕊、秋蝉的残声、秋风秋雨等等。郁达夫用他的情感绘出了一幅细腻深沉的主观意境图,表现了一位富有才情的知识分子在动乱社会里的苦闷心境。
清代著名画家、文学家郑板桥在谈到画竹时,曾用“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来描述自己的创作过程:“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总之,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此机也。独画云乎哉!”
艺术是相通的,写景也是如此。情在笔先,以情驭景,借景传情,丰富的情感体验是文章丰满生动的土壤,即使最常见的景也能成为情的涌发点。
习作片段(4)
阳光蹦进来
拉开布帘,推开窗,阳光立刻像小精灵挥着翅,扑腾进来。它在防盗窗上绕了一个弯,一蹦,轻轻地落在书桌上,站定,对着我咧嘴一笑。笑得很不自然,原来被防盗窗硬生生地割成一块块,一片片。窗外的阳光,一团团,在草坪上打滚,时有笑声入耳。
从这段文字中我们读到了什么?文字极有张力,迫使你透过文字去捕捉作者微妙的情绪。而这些景物之所以着上了作者的情感色彩,那完全是作者以情为文,因情设景所致。
在第三层次的写景训练中,最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用心去体验多彩生活,在生活中孕育丰富情感。也只有这样,才能在情感的枝头结出最丰美的写景之果。
习作片段(5)
故 乡
读鲁迅的《故乡》,我不禁也想起了自己的故乡,离县城不远的一个小村岙。
我敬爱的爷爷奶奶身体还是那么硬朗吗?是否能挡住赤日炎炎在农田里干活?老家院墙外的小河还是那么澄澈吗?是否常有一群光屁股的孩童在河里翻腾?黄昏桥头的梧桐树下还是那么温馨吗?是否夜夜围聚着从村头到村尾赶来纳凉的乡亲?大人们高谈发生在自己周围的趣事,小孩在梧桐树下、草丛中追捕一亮一亮的萤火虫,月儿不知何时爬上树梢,躲在婆娑的树影后微笑着,而桥下的河面上正泛着点点银光……
作者在浓浓乡情的驱使下,选择了梧桐、明月、桥、小河等景物,构成了一幅田园牧歌图,营造了柔和清丽、朦胧如诗的意境。可见,只要学生的情感闸门一打开,自然情到笔至,妙笔生花。而如果仅靠他们在第二层次写景训练中浅尝辄止得来的那么一点情感体验,是很难写出灵动感人的文字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