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7:46:33
2007年05月21日 08:16
第一章           绪论
一、教师、教学和教育心理学
1、  教学
1)  教学的本质特点——科学和艺术的统一性;
2)  教学过程的宏观模式——教学过程的四种变量、教学过程的三种过程;
3)  教学过程的微观模式——微观教学过程的三阶段、教学目标确定、学校过程特点分析、教学方法选择、教学过程执行、教学评价反思;
2、  教师
1)教师成长阶段;  2)专家教师;  3)舒尔曼(L.Shulman)的专家教师理论;
3、  教育心理学
1)  教育心理学的性质——教育心理学的学科特性、教育心理学的教育学基础;
2)  教育心理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
3)  教育心理学的作用——学校教育目的的三元一体化观;
4)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5)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的量的研究和质的研究方法、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新取向-三化取向、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全人化;
第二章           教育与心理发展
1、  心理发展的实质和一般过程:
1)心理发展的概念;   2)心理发展的动力;  3)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
2、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
3、教育与心理发展的关系;
4、认知发展理论与教育;
1)认知发展基本内涵;
2)皮亚杰认知发展观——同化与顺应、平衡与失衡、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影响认知发展的因素、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评述、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教育意义;
3)维果斯基社会文化发展观——最近发展区、社会文化发展理论、维果斯基社会文化发展理论的教育意义;
5、社会化发展理论与教育
1)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人格构成理论、弗洛伊德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2)艾里克森社会发展理论——个体社会发展、艾里克森社会发展理论、艾里克森社会发展理论的教育意义;
3)社会化发展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
第三章   学习心理
1、学习的定义、性质、意义和作用
2、人类学习特点
3、学生学习特点
4、学习与大脑——影响大脑发展的因素;
5、学习分类
1)加涅(R.Gagne)的学习分类 ;  2)布鲁姆(B.Bloom)的学习分类;
3)奥苏贝尔(D.Ausubal)的学习分类;
6、学习理论
1)学习理论研究的意义;
2)行为-联想主义学习理论——强化与强化物、类化与辨别、消弱与自然恢复、经典条件作用和操作条件作用、巴甫洛夫的学习理论、华生的学习理论、桑代克的学习理论、斯金纳的学习理论、班杜拉的学习理论;
3)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知结构、格式塔学习理论、托尔曼学习理论、布鲁纳学习理论、奥苏贝尔学习理论、认知心理学的发展演变;
4)信息加工学习理论——信息加工的心理历程、加涅学习模式论、信息加工学习理论的教育意义;
5)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中心主张、马斯洛的学习理论、罗杰斯的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教育意义;
6)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对学习的基本解释、建构主义对教学的基本解释;
7、学习迁移
1)迁移定义、分类、意义和作用;
2)早期迁移理论——形式训练说、相同元素说、概括化说、学习定势与迁移;
3)现代迁移理论——布鲁纳迁移理论、奥苏贝尔的迁移理论、鲁宾斯坦的迁移理论;
4)迁移影响因素;
第四章   学习动机
1、动机概述
1)动机与学习动机;
2)动机相关概念——动机与需要、驱力、诱因关系;态度与兴趣;好奇与习惯;意志与价值观;
3)动机类别;
4)学习动机对学习的影响;
2、学习动机理论
1)强化说;2)需要层次说;3)自我效能感理论;4)成就动机理论;5)归因理论;
3、影响动机形成的因素
4、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
第五章   几种具体的学习
1、概念学习:概念;概念结构;概念分类;概念获得和运用;概念学习;
2、原理学习:原理学习;影响原理学习的因素;
3、问题解决:问题及其类别;问题解决;问题解决理论——试误说、顿悟说、信息加工说;解决问题的过程;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4、思维培养
1)思维——思维性质、思维相关概念;
2)批判性思维——定义;训练途径与方法;
3)创造性思维——定义;影响创造性思维的因素;创造的人格特征;创造力的培养;
第六章   学习策略:
1、学习策略的定义、内容
2、认知策略
1)陈述性知识的认知策略——复述策略、排除干扰、抑制和促进、首位和近因效应;复习策略、过度学习、自动化、精加工策略;
2)过程性(程序性)知识的认知策略——模式再认识、动作系列知识;
3、元认知——元认知结构;元认知策略;
4、学习策略应用——学习策略原则;常见学习策略;
第七章  品德形成与培养
1、品德定义
2、品德心理结构
3、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1)皮亚杰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2)柯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柯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理论;柯尔伯格道德两难问题情境;
4、道德情感的形成与培养
5、道德行为的形成与培养
6、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教育意义
第七章   个体差异
1、心理个体差异
2、心理个体差异的起因
3、学生个体差异表现
4、智力
1)智力定义;
2)智力理论——智力二因论、智力群因论、智力结构论、多元智力论;
3)智力形成的影响因素;
4)智力测验——智力测验的基本条件、智力测验的发展历程;
5)智力的个体差异;
5、非智力因素
1)非智力因素与性别差异——学术性向和成就的性别差异、学术性向和成就性别差异的影响因素(传统文化与教育客观环境因素、性别角色刻板化的主观心理因素、身体成熟度性别差异的生理因素);
2)性格差异——成就动机的个体差异、自我观念的个体差异——罗杰斯的自我观念;
3)认知和学习方式差异——认知风格、荣格的认知风格分类、威特金的认知风格分类;
第八章 教师心理
1、教师角色
2、教师专业品质
3、教师与学生的互动
4、教师评定
第九章  学习测量与评定
1、测量定义及分类
1)学习测量定义;2)测验分类;3)测验功能;4)测验指标;5)标准化测验;6)能力与成就标准化测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