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外治法 功似四两拨千斤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08:14:53
前不久,我的门诊接待了一位新病人,她一坐下就说:“朱医生,我来配药粉!”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一问才知道,有个病人叫胡××,因为严重失眠,影响工作,到我这来就诊,我仅用了一味价廉的外敷药粉,她的失眠就神奇地好了。现在在南京路一家商店做营业员,一天站几个小时都没问题!而这位是她又介绍的新病人。
那名胡姓病人是一位55岁的女性患者,自诉月经停止近一年,乏力,面部常有烘热感,汗出阵阵,汗后微有怕冷,晚上睡觉不踏实,上半部热,下半身冷,白天没精神,常伴咽喉干燥,大便先干后溏,胃有饥饿感,又不能多吃,吃多反而不舒服。舌质暗,舌苔白,脉沉。病人吃过中药,苦寒药吃了胃也不舒服,温热药吃了口干咽燥,病人还告诉我,她家庭负担重,最好药便宜些,疗效快些。我思忖片刻,决定用外治法。给她配了2克一包的肉桂粉共7包,叫她每天晚上洗脚后外敷于足底涌泉穴,7天为1个疗程。
中医中药的神奇功效,就在这一个个活生生的医案中体现出来了!
记得在我大学读书期间,经常发作胃痛,以至于听课时手捂着胃脘部,愁眉紧锁,讲课的老师何传毅见了,很关心,他问清楚我喜暖喜按,病已十年,住校期间,又不方便吃中药,就给我配了个方子。有高良姜、附子、三棱、莪术等捣碎后用纱布做成肚兜,紧贴中脘。印象最深的是内有肉桂,因为一用,我的身上就散发浓郁的桂香,敷上以后,胃脘就辘辘有声,明显地感觉里面在蠕动,多年的胃脘痛就神奇地治愈了。何老师用玉簪花捣烂外敷治带状疱疹,也屡试屡效。后来,我跟刘树农老师在诊治病人时,常常看他用外敷法。如,对哮喘肺寒病人,在大伏天将生姜捣汁浸透布质的汗衫,在太阳下晒干后,嘱患者穿在身上以散寒化痰;又如,对鼓胀腹水的病人,用鲜蟾皮外敷缓解症状等。越来越多的耳闻目睹和切身体会让我对外治法有了强烈的兴趣。查阅医学文献,中药外治法历史悠久,可以说最早开拓中医药神奇功效的就是外治法。相传很久以前,古人在养牧、狩猎中发现动物自己疗伤,在植物中采取药汁来止血和消炎,受到启发,才有中医学的起源。
中医学认为,外用药物切近皮肤,通彻于肌肉纹理之中,将药物的气味透达皮肤以至肌肉纹理而直达经络,传入脏腑,以调节脏腑气血阴阳,扶正驱邪,从而治愈疾病。现代医学研究认为:皮肤作为一个给药入口,局部给药后,大部分直接进入给药部位发生药效,同时药物可以经血液循环对全身发生作用。据做跌打膏透皮吸收研究报道:膏药贴用3小时后,其有效成分士的宁在大鼠体内血药浓度即达稳定值范围,100小时内血药浓度维持在45~49.2滋g/ml;膏药作用于离体小鼠皮肤上,8小时内士的宁平均渗透速率为每小时40滋g/cm2。这说明外用药起效快,缓释效果好,作用时间长。同时测得用药部位皮肤士的宁含量是非用药部位的7.5倍。
再说穴位的选取,这也很重要。涌泉,有水如泉涌之意。是足少阴肾经第一穴,肾经的井穴。位于足底前部凹陷处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为全身俞穴的最下部,是肾经的首穴。有人提出,足底按摩首要之穴就是涌泉,作用是开窍苏厥,降逆通络。还可以充足肾精,耳聪目明,精力充沛,腰膝壮实,行走有力。所以,涌泉穴在人体养生、防治、保健等方面显得很重要。
最后说说肉桂,肉桂为樟科植物肉桂和大叶清化桂的干皮和枝皮。辛、甘、大热,归肾、脾、心、肝经,具有补火助阳,引火归原,散寒止痛,活血通经之功效。用于阳痿、宫冷、腰膝冷痛、肾虚作喘,阳虚眩晕,心腹冷痛,虚寒吐泻,寒证痛经等。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肉桂可以扩张末梢血管,促进血液循环,帮助肠胃蠕动,缓解肠胃痉挛。
所以在临床上,对一些虚火上炎,下元虚亏的病人,特别是表现为口腔溃疡、失眠、足冷的,我经常给予肉桂粉敷涌泉穴,可以用酒、醋作引,调成黏糊状,也可以清水调和,或蜂蜜调和,用生面捏一个薄饼,中间放上肉桂末,晚上入睡时敷于足心,有显著疗效。
临诊之余,回味亲手诊治的病例,真有陶醉的快感。
(作者为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教授。本文选自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诊余感悟》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