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辱能四两拨千斤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3:10:22

忍辱能四两拨千斤  把牛奶“存”在牛肚里 四种马喻

感悟 启迪 觉醒 2009-07-19 08:59:10 阅读179 评论30 字号:大中

  如何才能有魅力

有一位女施主,家境非常富裕,不论其财富、地位、能力、权力,及漂亮的外表,都没有人能够比得上,但她却郁郁寡欢,连个谈心的人也没有,于是她就去请教无德禅师,如何才能具有魅力,以赢得别人的欢喜。

 无德禅师告诉她道:“你能随时随地和各种人合作,并具有和佛一样的慈悲胸怀,讲些禅话,听些禅音,做些禅事,用些禅心,那你就能成为有魅力的人。”

 女施主听后,问道:“禅话怎么讲呢?”

 无德禅师道:“禅话,就是说欢喜的话,说真实的话,说谦虚的话,说利人的话。”

 女施主又问道:“禅音怎么听呢?”

 无德禅师道:“禅音就是化一切音声为微妙的音声,把辱骂的音声转为慈悲的音声,把毁谤的声音转为帮助的音声,哭声闹声,粗声丑声,你都能不介意,那就是禅音了。”

 女施主再问道:“禅事怎么做呢?”

 无德禅师:“禅事就是布施的事,慈善的事,服务的事,合乎佛法的事。”

 女施主更进一步问道:“禅心是什么用呢?”

 无德禅师道:“禅心就是你我一如的心,圣凡一致的心,包容一切的心,普利一切的心。”

 女施主听后,一改从前的骄气,在人前不再夸耀自己的财富,不再自恃自我的美丽,对人总谦恭有礼,对眷属尤能体恤关怀,不久就被夸为“最具魅力的施主”了!

 禅,不是理论,禅是生活,生活里有禅,就会法力无边,在人人尊,在处处贵,有禅,人生前途无往不利!

证严法师:把牛奶“存”在牛肚里

   有一位养牛的人,他养的牛,乳汁特别多,他觉得自己养牛的技术比别人好,因此很骄傲,逢人便说:“我养的母牛能出很多乳汁喔!”

       有人说:“既然你的母牛乳汁那么多,你应该展示一下啊!”
他洋洋得意地说:“当然可以!几天后,随便你们几个人来,我都能供应你们新鲜好喝的牛奶!”

       为了多储存一点,让大家都可以喝到鲜美的牛奶,于是他赶紧去挤牛奶;可是隔天却发现,昨天的牛奶都酸掉了。

       当时还没有冰箱,无论怎么收藏,都会很快酸掉。于是,他心想:既然这样,倒不如囤积在母牛的肚子里,那就不必担心了。他仔细盘算,一只母牛一天可以挤五桶牛奶,五天就有二十五桶,干脆等五天后再来挤。

       这期间,他把小牛牵走,不让小牛吃奶,又让母牛一直吃草,增加营养。五天后,他高高兴兴地要去挤奶时,却发现一滴也挤不出来!

       就像人类哺育一样,妈妈哺喂孩子母奶,如果孩子每天按时吃,时间到了妈妈自然就有乳水,孩子也能吃得很饱;如果孩子几天不吸奶,妈妈的乳水就没有了。牛也是一样的情形啊!

※  ※  ※
       人有无限的可能、无限的力量,但是有时会因一些想法或因素,让人面对工作时,想要“等一等”,当下不做,要累积多一点再一起做。于是,工作囤积多了,简单的事也变得复杂、不好处理;加上工作累积到一定数量,就得特别挪出时间去做,无端增加工作时间。

       更重要的是,人的力量也像牛乳一样,当下不去利用的话,这分力量是无法“储存”到以后再用的。

       所以“今日事,今日毕”,只要善于利用琐碎的时间把事情随手做好,就能免除许多“后患”,不但利人利己,也是真正在享受人生的使用权。

忍辱能四两拨千斤〈圣严法师开示 〉

   中国最著名的兵书〈孙子兵法〉里说,最上乘的谋略,是不必打仗就能让敌军投降。

  事实上,高明的武术家,通常是不跟敌人比拳头、比工夫,而是在受攻击时,能毫不费力用四两拨千斤的方法智取,使的双方都不会因此而伤亡。

  佛教经典中常提到忍辱行。所谓忍辱行就是慈悲与智慧,是积极进取的,绝非束手就缚,消极的等待着被攻击。

  佛教的忍辱就像是〈孙子兵法〉中说的,处理问题不是以暴制暴,而是善用智慧来处理,以慈悲来化解。

四种马喻:从不同根器 顿悟人生

 一天,释迦牟尼佛坐在王舍城的竹林精舍里,出去托钵的弟子们陆陆续续地回到精舍,一个个威仪具足,神态安详。弟子们静静地走到水池旁边,洗去沾在脚踝上的尘土,然后端端正正地坐在坐具上,等待佛陀的开示。

 佛陀结金刚座,慈祥地说:“世界上有四种马:

 第一种是良马,主人为它配上马鞍,套上辔头,它能日行千里,快速如流星。尤其可贵的是,当主人一扬起鞭子,它一见到鞭影,便知道主人的心意,迟速缓急,前进后退,都能够揣度得恰到好处,不差毫厘。这是能够明察秋毫的第一等良马。

“第二种是好马,当主人的鞭子抽过来的时候,它看到鞭影,不能马上警觉。但是等鞭子扫到了马尾的毛端时,它也能知道主人的意思,奔驰飞跃,也算得上是反应灵敏、矫健善走的好马。

“第三种是庸马,不管主人多少次扬起鞭子,它见到鞭影,不但毫无反应,甚至皮鞭如雨点地抽打在皮毛上,它都无动于衷,反映迟钝。等到主人动了怒气,鞭棍交加打在它的肉躯上,它才能开始察觉,顺着主人的命令奔跑,这是后知后觉的庸马。

“第四种是驽马,主人扬鞭之时,它视若未睹;鞭棍抽打在皮肉上,它仍毫无知觉;直至主人盛怒之极,双腿夹紧马鞍两侧的铁锥,霎时痛刺骨髓,皮肉溃烂,它才如梦方醒,放足狂奔,这是愚劣无知、冥顽不化的驽马。” 佛陀说到这里,突然停顿下来,眼光柔和地扫视着众弟子,看到弟子们聚精会神的样子,心里非常满意,继续用庄严而平和的声音说:“弟子们!

 这四种马好比四种不同根器的众生。

第一种人听闻世间有无常变异的现象,生命有殒落生灭的情境,便能悚然警惕,奋起精进,努力创造崭新的生命。好比第一等良马,看到鞭影就知道向前奔跑,不必等到死亡的鞭子抽打在身上,而丧身失命后悔莫及。 

“第二种人看到世间的花开花落,月圆月缺,看到生命的起起落落,无常侵逼,也能及时鞭策自己,不敢懈怠。好比第二等好马,鞭子才打在皮毛上,便知道放足驰骋。

“第三种人看到自己的亲族好友经历死亡的煎熬,肉身坏灭,看到颠沛困顿的人生,目睹骨肉离别的痛苦,才开始忧怖惊惧,善待生命。好比第三等庸马,非要受到鞭杖的切肤之痛,才能幡然省悟。

“而第四种人当自己病魔侵身,四大离散,如风前残烛的时候,才悔恨当初没有及时努力,在世上空走了一回。好比第四等驽马,受到彻骨彻髓的剧痛,才知道奔跑。然而,一切都为时过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