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资海外收购遭遇国际化“陷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8:07:45
近年来,中资公司在“走出去”的口号下展开了针对西方名牌企业的收购。由于中资企业在法律体制、文化理念等层面与“国际化”有着诸多差异,导致这些收购大多遭遇压力刹羽而归;要么在竞购成功后,盈利下降,市值缩水。收购法国汤姆逊电视机业务的中国TCL公司,今年上半年便亏损2.05亿美元。
中资海外收购:被迫退出与赢家诅咒
2005年是中资收购海外公司最为活跃的一年,中海油收购美国优尼科,海尔收购美泰克,与联想电脑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都吸引了国际媒体聚焦。
最终中海油面对美国国会和民间的强大压力,于2005年8月2日宣布退出收购优尼科的竞争。海尔对美国品牌美泰克的收购也因在融合方面出现困难而失败。
联想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历经波折后,于2005年3月9日获得美国政府的审批,但在开拓市场方面,却是遭遇了与中国企业并购先驱TCL同样的“赢家诅咒”。
今年8月31日英国《金融时报》的专栏文章《TCL怎么了?》一开头就发出惊呼,“哎哟!收购了法国汤姆逊电视机业务的中国TCL公司,今年上半年亏损了2.05亿美元”。
联想公司虽然情况稍好些,但是,联想的增长几乎完全是在中国市场。8月初,联想集团(0992.HK)公布了2006-2007第一财季业绩,该季度总营收35亿美元,同比增长38%,PC销量同比增长12%。但联想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后,却并未如预想中的那样在欧美市场开疆拓土。戴尔亚太及日本总裁Steve Felice评价道:“联想除在中国市场很不错之外,在其它地区市场都亏损。”
陷阱之一:舆论民意的力量
中资企业在海外并购中往往认为只要出得起高价,并购便应有把握,忽视了对普通民众利益和诉求的关怀。
麦肯锡公司资讯师乔纳森.沃特尔(Jonathan Woetzel)说,统计数字显示,中国企业发起并购,过程中大都处于劣势,其中七成以失败告终。尽管中国企业的出价通常高于竞争对手,然而中国企业的收购往往遭到被购公司所在国民意和舆论的阻击。
由于体制的不同,被并购企业的所在国大都关心国家安全、就业稳定和知识产权等。对于去年中海油并购优尼科案,中海油出资185亿美元,虽然比对手雪佛龙高,但终因美国国会和民间的强大压力,最终不得不宣布退出收购优尼科的竞争。
陷阱之二:不能够钻空子
中国企业在实现并购之后,如何与海外企业实现真正意义的融合也是一个难题。中国的企业习惯于采用灵活的方式,欧美的企业讲究按照规则和规定行事,不能够钻空子。
波士顿谘询集团兼并咨询业务主管亚历山大.罗斯说,中国买主往往急于要将新兼并的海外企业变成一家中国企业,让企业领导层的一个小圈子决定一切。而习惯于沟通渠道畅通、透明管理的西方经理们多有微词。
中方领导层还低估工会力量。TCL的主管就曾公开抱怨说,在欧洲让工人加班加点可不是件容易的事。RSM Hemmelrath中国区负责人Stucken博士对此表示,TCL购买德国的企业,当时就低估了德国工会的作用。德国的工会远不是中国人概念中的“工会”。
陷阱之三:并购目标存在偏差
中国企业在国际化进程中,喜欢收购发达国家的知名品牌企业,但兼并后才慢慢发现,这些企业实际上已步入暮年,或者已经濒临破产,如彩电对汤姆逊来说早已是个负担,IBM早在2002年4月就宣布不再从事个人电脑制造。英国《金融时报》指出:“中国企业收购的典型目标就是:低技术,但有较高的品牌知名度。”
德国汉堡一位银行工作人员在提到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时说:“中国的管理人员太注重一家公司的过去,而对这家公司的未来考虑得太少。”
陷阱之四:反垄断法律壁垒
2006年7月27日,欧盟委员会正式宣布,根据欧盟合并准则的深入调查,决定不予批准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公司(中集集团)间接并购荷兰博格公司。欧盟委员会认为,中集集团在此次并购中构成“准垄断”局面。
近年来,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屡出大手笔,联想、海尔、五矿、中海油、中集集团等大型企业纷纷向美国、欧洲的企业抛出橄榄枝,实施“走出去”战略。在此过程中,中国企业面临的主要障碍之一,就是东道国的反垄断法。
目前,大量的中国收购者是由中共政府控股的国有企业,这些公司的任何海外收购,均受到被购企业所在国从经济和政治双重角度的严格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