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竟然是世界上唯一没有滥发货币的国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1:33:12
作者:weonline 提交日期:2009-1-29
这是本人研究了美国,日本,欧洲,中国最近20年的货币供应量M2,M3数据的结果(数据来源美联储,日本央行,欧洲央行,中国央行,中国统计局等)
怎样算是滥发呢?我的理解是M2或M3同比增速高于实际GDP增长速度(非名义GDP),就是滥发
滥发最厉害的不用我说大家也知道了,正是我国
欧洲和美国差不多,日本货币增速几乎和GDP相等
日元这30多年来的表现还是非常不错的,尽管经济已经过了巅峰毕竟人家是从360日元兑换1美元升上来的,现在是90,整整4倍。人家宁愿银行破产,房价暴跌暴跌在暴跌,至少维护了日元的购买力,不该轻视日元。这一点德国马克,也就是欧元的前身差不多。1950年,4快马克换1美元,1995年1马克换1.35美元。马克和日元都是国际信誉度很高的货币。
中国要是碰到日本当年的经济形势,肯定超规模滥发货币,引发人民币贬值。所以说人民币美元从1.5-1到现在的6.8比1是有道理的。中国的m2实在太高了,长期看人民币没有理由成为长期升值的货币。不要以为gdp高,货币一定涨。关键是购买力,毕竟人民币购买力稀释程度远高于其他货币啊。
由于各个国家公布的数据有一定的缺口(中国不公布M3并缺少1990年前的数据,日本1996年前没有公布M3,美国2006年后也不公布M3),所以本人对比的是1990年到2005年的M2和M3数据
日本2005年的实际GDP为1990年1.17倍,M2为1990年的1.42倍(缺1990到1995的M3)
美国2005年的实际GDP为1990年1.59倍,M2为1990年的2.03倍,M3为1990年的2.45倍
中国2005年的实际GDP为1990年4.26倍,M2为1990年的19.53倍(无M3数据)
欧洲和美国差不多,由于没有GDP作为对比,就不公布了
作者:zl11111000 回复日期:2009-01-30 17:25:12
我们在研究金融市场时,常常提到M0,M1,M2,M3,L货币供应量,它们是什么意思?
首先谈谈什么是货币供应量(英文Monetary Aggregates) :
它是计算具有不同变现能力的货币数量,表现货币总体结构的指标。
货币供应量构成如下:
M0---现金
M1---M0+活期存款
M2---M1+定期存款,非支票性储蓄存款
M3---M2+私有机构和公司的大额定期存款
L----M3+各种有价证券
在这三个层次中 :
M。与消费变动密切相关,是最活跃的货币;
M1反映居民和企业资金松紧变化,是经济周期波动的先行指标,流动性仅次于M。;
M2流动性偏弱,但反映的是社会总需求的变化和未来通货膨胀的压力状况,通常所说的货币供应量,主要指M2;
M3货币供应指标,是一个衡量货币供应的主要指标,它包括钞票,硬币,活期存款和4年期的定期存款,即 M3=M2+其他金融机构的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欧洲央行用货币供应量的增长幅度来衡量通胀的压力。通过考察不同层次的货币对经济的影响,以从中选定与经济的变动关系最密切的货币资产,作为中央银行控制的重点,有利于中央银行调控货币供应,并及时观察货币政策的执行效果。央行对M3每年设一个增长目标范围,高于范围的M3增长引起通胀担忧。
作者:zl11111000 回复日期:2009-01-30 17:26:29
政府是不发放货币的
政府是 为央行发行的货币提供信用担保
相应的获得铸币税收入 但是铸币税收入是隐形的 他是通过政府指令央行替他偿还国债来冲销的。
央行向社会发放货币 大致有:印钞厂印发的现金纸币 资本项目下的票据和银行券发行
M0=流通中现金
M1=流通中现金+可交易用存款(支票存款\转帐信用卡存款)
M2=M1+非交易用存款(储蓄存款\定期存款)
M3=M2+其他货币性短期流动资产(国库券\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等)
M0流通中的现金量作为最窄意义上的货币
M1反映了社会的直接购买能力,商品的供应量应和M1保持合适的比例关系,不然经济会过热或萧条.
M2反映了现实的购买力,也反映了潜在的购买力,研究M2,特别是掌握其构成的变化,对整个国民经济状况的分析,预测都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M1 是狭义货币供应量, M2 是广义货币供应量; M1 与 M2 之差是准货币。
中美两国的区别:
在萨缪尔森的《宏观经济学》中M1=现钞+支票;M2=M1+储蓄存款。而在英国的银行体系中还有M0、M3等项目。根据我们国家统计局的公开资料,我国是以M0、M1、M2为框架体系。其中货币总量:M0、M1、M2。
M0=流通中现金
M1=M0+非金融性公司的活期存款
M2=M1+非金融性公司的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其他存款。
毫无疑问,我们是模仿国外的所谓现代银行管理、统计体系设立的M系统。但我们多年了的M系统仅仅是模仿,而没有实际经济意义。
比如,中美两国的M系统,若M1数值相同,则美国的有实际经济意义的现钞就是M1,而中国有实际经济意义的现钞则要远远小于M1。这个差别使中国经济单位没有足够的流通货币,而美国相对于中国则有充裕的货币。
造成这个差别的原因在于,中国的支票不能直接兑换成现钞,尽管它是货币。
再比如在M2项目下,若M2相同,则中国的储蓄额很大,但流通的、有实际经济意义的货币却很少,因为中国的M2被高额储蓄占掉了,而美国却几乎全部是M1(美国储蓄率很低)实际也就是全是M0,即决大部分是现钞,市场有经济意义的货币充足。而中国却是市场严重缺少有实际经济意义的货币。
这就是为什么美国一直倾向于使用M2来调控货币的原因。
中国金融界无论是理论家还是主管部分一直有一个非常固执和愚蠢的见解,认为美国人不储蓄。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见解,美国人也是人、也需要穿衣、吃饭、养老等支付,这些支付同样需要持有货币存量,那么为什么美国的储蓄率很低呢?其实既不是美国人不储蓄,也不是美国人没有钱,而是这些货币存量不在储蓄项目下,而是在支票项目下,即在M1项目下。
因此,同样的M2、M1、M0水准,美国的M体系有大量的具有实际经济学意义的货币,而中国则是严重货币短缺。
如果中国金融改革仅仅改变这个M系统,则中国实际有经济学意义的货币就将增加十万亿以上(储蓄转成支票,支票可自由兑换现钞),而货币总量却不需要任何改变。
另外一个方面,美国及西方国家设立M系统是为了便于统计和调控印钞数量及观测经济动向。其中支票有大额和一般额度,这才是区分M1和M2的关键,也就是说有多少交易是以大额交易的、有多少交易是以一般额度交易的。大额交易主要发生在大型公司之间和投资性交易。
正如前文所述,无论M1、M2,由于支票的自由兑换性,二者都有实际的经济学意义。在货币总量上意义相同,但在资金用途上却有重要的经济学意义。货币总量以M1出现,则消费和终端市场活跃;以M2出现,则投资和中间市场活跃。
美联储和各商业银行可以据此判定应如何判定货币政策。M2过高而M1过低,表明投资过热、需求不旺,有危机风险;M1过高M2过低,表明需求强劲、投资不足,有涨价风险。在货币总量则基本保持稳定
09年,人民币兑美元30:1,中国资本大规模出逃
作者:10537971 提交日期:2009-1-30 18:58:00 访问:727 回复:19
按:本贴为神贴,请读者做好记号以方便届时挖出来膜拜。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看中国巨额外汇储备的真实面目:
一,2000多亿中投控制的美元在投资美元资产产生账面巨亏
二,3750亿美元的美国两房债券,想必大家知道两房债券已经是形同垃圾了
三,2000多亿次级债,这2000多亿次级债不是形同垃圾,而是等同垃圾
四,6000多亿长期国债,4000多亿短期国债,预计今年美国金融危机恶化将会使得美国国债遭到恐慌性的抛售
五,2000多亿美元现金或者欧元资产
答案非常明显,中国巨额的外汇储备徒有其表,平仓后的实际美元已经不多了。
然后我们再来考察一下中国的制造业状况。(透露一下,中国的GDP60%由出口拉动,制造业中有77%是外资)
一,人民币升值。人民币升值可以说是打击中国出口的一记重拳,自从05年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升值累计超过20%
二,新劳动法的实施,提高了企业用工成本。
三,东盟,印度,韩国货币已经在08年相继对美元贬值,我们反而是升值,那么这样看来谁的产品相对美国便宜,谁的产品有吸引力?事实上我们的制造业已经是处于被东盟,印度,韩国围剿的状态中了。
四,金融危机下美国需求降低
五,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中美贸易摩擦很快就会加剧,进一步打击中国的出口
综合上面所述,中国的制造业正在面临全面的崩溃。
只要人民币进一步升值——恰巧近期奥巴马的财长指责中国操纵汇率,而人民币在今年升值的可能性极大,因为为了平息金融海啸第二波的来袭,美国只能是:财政部发行巨额国债,美联储包销国债,因为届时没有哪个国家会再去购买美国的国债,美联储包销国债=印钞票,这样美元将会迎来一场暴贬,美元暴贬则全球粮食和石油暴涨,为了对抗粮食和石油的暴涨,中国有可能不得不让人民币升值。
只要奥巴马政府开始实施强硬的贸易保护政策——这几乎没有悬念
那么,中国濒临崩溃的制造业就会被临门踹上一脚,进入全面的崩溃。
这样,中国外汇储备实际美元不多+制造业崩溃资本没有生路便形成了做空人民币的基础,届时,在全球媒体唱衰中国经济的消息面配合下,97年让亚洲国家闻风丧胆的对冲基金将会再一次降临亚洲——这一站是中国。
对冲基金大肆抛人民币,买美元,人民币兑美元开始走低,在对冲基金的带动下,国内的热钱和外资跟着纷纷抛人民币买美元大规模出逃而中国则因缺乏足够的美元,很快就会弃守固定汇率,人民币兑美元进入狂贬阶段,保守估计届时人民币至少30元兑1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