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媒体如何判断奥巴马访华成果——过度忍让,两手空空?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6:30:58
最近对于奥巴马中国之行的功过得失,国内外各有评论。纵观国内媒体,不论是官方媒体、市场化媒体或者门户网站,几乎都对奥巴马访华给予了正面评价。《人民日报(海外版)》认为“中美关系又迈一步”——奥巴马政府上台后,在对待中美关系的问题上,开了一个好头,实现了平稳的过渡,中美之间的政治互信在不断加强。素有“民族主义大本营”之称的《环球时报》,一改对美日等大国的质疑立场,以少见的积极笔调,在其封面文章中这样写道:“随便翻翻近代史,就知道中美这样的大国合作对世界和平与繁荣意味着什么。”以年轻人为主要受众的腾讯网,围绕奥巴马在上海的演讲制作了“今日话题”,其中几个标题这么写到:“对话,奥巴马比前任更温和”、“没有克林顿的火药味”、“也没有布什的一味传教”。至于奥巴马在演讲中对普世价值的宣言与对中国网络管制的批评,则被形容为对中国“温柔的鞭策”、“恳切的希望”。
显然,国内媒体“一边倒”地积极肯定奥巴马的中国之行,并且对中美关系持相当乐观的态度。然而,在大洋的彼岸,美国社会的舆论对奥巴马访华的评论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面貌。
1.  首次访华,过度忍让
《纽约时报》认为,“奥巴马对中国的领导集团表现了极大的顺从。” “奥巴马在上海见面会所见到的学生都是经过精心挑选出来的共青团员或是青年共产党员,而他们对奥巴马的印象是谦逊和随和——这两个词很少用来形容美国总统。” “在这场被严密控制和限制的见面会中,奥巴马仅仅对中国管制网络进行了小心和谨慎的评论,甚至没有提及言论自由,更没有批评中国政府。” (《纽约时报》2009.11.17)
“尽管奥巴马在访华前,回避了接见达赖喇嘛,以向中国政府示好。但中国领导人仍没有在奥巴马政府对中国和亚洲的政策上有任何让步。六个小时的会议,连续两天的晚宴,呆板的三十分钟新闻发布会——中国政府竟然不允许记者提问,奥巴马的第一次访华就碰上了一个更愿意对美国说‘不’的中国。” (《纽约时报》2009.11.17)
美国舆论已经意识到,奥巴马将经常需要面对会说“不”的中国。《华盛顿邮报》认为,“由于自身的经济危机和在中东的两场战争,奥巴马缺少和债主(中国)讨价还价的能力。与前任不同,奥巴马非常低调地向中国宣传美国的价值观。”(《华盛顿邮报》2009.11.19)《洛杉矶时报》评论,“奥巴马本次访华证明了美国领导人要求中国在经济方面做出变化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中国甚至开始批评美国自身的问题。中国领导人对奥巴马总统经济政策的建议不冷不热的回应,无疑对全球经济复苏投下了阴影。”(《洛杉矶时报》2009.11.19)《华尔街日报》也撰文指出,“北京几乎全部回绝了奥巴马的议题,并向他释放出一个明确的信号,美中关系已经改变。”(《华尔街日报》2009.11.19)
中国所持有的8000亿美元美国国债,让中美之间的实力天枰产生方向性的逆转,西方舆论认为,奥巴马的谦卑换来的只是中国的僵硬态度与沉默,中国让步的很少,以赢家之姿胜出。 “奥巴马空着口袋离开了北京。相反,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却从奥巴马那里得到了想要的东西——承认台湾和西藏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虽然,中国还不知道怎样在国际舞台上使用她与日俱增的影响力,但显然,中国已经学会如何在美国这里得到她想要的东西。”(《时代周刊》2009.11.18)
2.     人权问题,躲躲闪闪
人权问题依然是美国媒体关注的焦点之一。《华尔街日报》认为,“奥巴马的第一次访华已经成为了一次转折点——美国的衰弱和中国的进步。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人权问题完全被排除在议事日程,奥巴马连接触普通中国老百姓的机会都没有。”(《华尔街日报》2009.11.19)
《纽约时报》评论认为,“奥巴马总统在中国几乎就没有提及人权问题,他甚至直接躲开了任何评论中国糟糕人权记录的机会。”“1998年,克林顿总统访问中国,在联合记者招待会上,他直接与国家主席江泽民直接讨论了人权问题、达赖喇嘛还有天安门事件。2002年,布什总统在清华大学发表演讲(全国直播),他敦促中国政府推进民主、自由和依法治国。与前任相比,奥巴马在上海的见面会根本没有得到全国直播,只是由一家上海本地电视台播出。 ” (《纽约时报》2009.11.17)
《洛杉矶时报》认为,“美国官员也曾想安排奥巴马与中国的记者、律师、人权活动家、环境保护者,甚至任何普通的中国人见面,但最终没有成行。与前《财经》主编胡舒立的对话也不了了之。” (《洛杉矶时报》2009.11.18) “如果美国不愿意在人权问题上批评中国,那么中国政府就会更加不注重改善人权。而恰恰就在奥巴马访华期间,根据一家人权维护组织报道,大概有二十名人权活动家被软禁或是禁止旅行。” 过去那种中国政府在美国总统到访前夕释放异见人士,调整汇率或经济规则以为双边会谈创造良好气氛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 (《纽约时报》2009.11.17)”
3.重大问题,一无所获
尽管相对于老布什、克林顿、小布什等前任,奥巴马访华全程也展示柔软身段与前任所没有的低调姿态。在具体协议方面,奥巴马此行没有给外界带来太多惊喜。尤其在西方舆论界最为关注的几大议题:人民币汇率、伊朗制裁、双方应对气候变化与减低碳排放的具体承诺等,两国领导人的发言与联合声明里不是重申原有的承诺,就是略去不提。美国的主流媒体几乎一致认为奥巴马访华仅有互信承诺而没能产生实质协议作为成果,甚至批评此次访问为“两手空空”、“无功而返”等。
“奥巴马对于人民币升值和美国货进口的诉求,都被中国政府礼貌地拒绝了。” (《洛杉矶时报》2009.11.19)  “奥巴马强调了人民币升值对美国的重要性。被低估的人民币将美国的制造业已经逼到了非常不利的处境,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平衡。而胡锦涛却直接将矛头指向了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奥巴马没有在(向美国货)开放市场、打击盗版、保护知识产权、反对地方保护主义向中国施加足够的压力。”(《华盛顿邮报》2009.11.19) “奥巴马应该向中国指明,人民币升值是中国对治理全球经济不平衡所应该所做的贡献。人民币升值会使中国出口外贸价格上升,但同时更会增加中国消费者的购买力。”(《华尔街日报》2009.11.19)  “人民币汇率问题上,虽然中国政府面临着很大的压力,不仅来自美国的压力,也有来自欧盟和其他亚洲国家的要求,但中国没有就范。” (《纽约时报》2009.11.17)
“一旦到了中国,奥巴马总统的魅力就大打折扣了。他带着一张大大的“清单”,包括要求中国支持制裁伊朗、采取灵活的汇率机制等。但中国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无一例外的是‘不’。由于对伊朗石油的兴趣,中国越来越被看作是国际社会制裁伊朗的障碍。奥巴马原本希望中国领导人,可以向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那样,对伊朗的强硬态度做出公开的批评。” (《洛杉矶时报》2009.11.18) “在伊朗问题上,胡锦涛根本没有当众讨论中国是否会制裁伊朗。他只是表示制裁伊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 (《纽约时报》2009.11.17) 美国家安全委员会亚洲事务主任杰夫里·贝德(Jeffrey Bader),“我不会说我们从中国得到了答案,或是我们想要的答案,我承认,中国更关心的是朝鲜的核问题,而不是伊朗的。”(《洛杉矶时报》2009.11.18)
在很多美国媒体看来,奥巴马访华是其亚洲之行的重中之重——他是首位在任期第一年就踏上访华之旅的美国总统。显然,奥巴马首次访华的“成绩单”并不能让习惯了“狮子大开口”的美国各界满意。CNN高级政治评论员大卫·葛根(David Gergen)认为,“这不仅对奥巴马,更是对所有美国人的敲了警钟——国际社会的力量正在发生转变。尽管中国与美国相比,仍是一个‘弱国’。但中国发展的速度和世界对她的关注,都是值得我们反思的。为什么我们会有如此之多的国债,让中国成为了我们的最大债主。”(CNN新闻2009.11.18)  芝加哥大学东亚研究中心主任杨大力认为,“以往美国总是可以在世界各地去说,应该做这个做那个,因为那个时候美国的确有这样的影响力,但今天,美国没有了。”(《洛杉矶时报》2009.11.18)
与此同时,一些美国官员、专家和媒体也站出来为奥巴马辩护。奥巴马的高级顾问大卫·艾克斯罗德(David Axelrod)表示,“我们飞跃了大半个地球,并不是想看到人们的盛大欢迎,而是为了与亚洲国家进一步发展外交关系打好基础。从这一点来讲,我们做到了。”(NBC新闻网2009.11.19)美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迈克尔·哈默(Michael A. Hammer)表示, “奥巴马此行的目的向中国交流一些对我们国家利益重要的问题,但并不要用一种强势的姿态,而是向对方表示尊重的姿态。”布鲁斯金协会中国专家李侃如(Kenneth Lieberthal)认为,“美国实际上对中国的流行思潮有着巨大的影响,但是如果你直接走到中国人面前说——你们应该向我们这样做,反而,这会减低你的影响力。”(《纽约时报》2009.11.18) 美国《侨报》当地时间18日刊文说,奥巴马首次中国之行,就广泛的问题与胡锦涛进行了深入交谈,双方达成了诸多共识和若干具体成果。既增进了个人友谊,也加深了对中国的了解,还有机会表达美方的关切,取得了六大“成功”。美国《时代周刊》2009年11月16日也发表文章——《中美达成共识的五个领域》,“认为美中两国曾经的会面话题是相互价值,而今,讨论的范围已经上升到对全球都具有重要意义的问题。奥巴马的访华促使美中在贸易、绿色技术、朝鲜问题、相互不确定和教育五个关键领域达成了共识。”(《时代周刊》2009.11.16)
客观来讲,奥巴马团队在访华之前,就已经在向美国社会“降温”——不要期待在两天的会谈中产生重大的成果。也许英国《金融时报》的评论最为恰当——
“可能需要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才能判断奥巴马与中国开展友好战略接触的政策能否奏效:即中国在帮助美国对付美方官员所称的“全球重大问题”(如气候变化、核武扩散、经济失衡)上,提供更多实质性的支持。” 特别值得中国方面注意的是,尽管美国舆论对奥巴马冷嘲热讽,笑话他像是个挥霍无度的浪子去见债主,实际上大家当然知道,这并非一个单纯的借贷关系,而是双方经济深度纠缠、相互依赖的一个方面。同时,在这次奥巴马访华中,中国有关“贸易保护主义”的谴责,实际上也直接传达了中国经济尚未能摆脱对消费品出口的依赖,也就是对包括美国在内的国际市场的依赖。这种相互依赖使得哪一方也没有经济博弈的杀手锏。 说白了,美国需要中国继续购买美国的国债以稳定金融市场,振兴经济。中国也必须继续“借钱”给美国,因为美国经济的复苏,是保障中国外贸出口和外汇储备保值的必要条件。中美两国其实是在一条船上,正如温家宝总理所说的“和则两利,斗则俱伤” 。所以在未来一段时期,中国的外交还会是“防守型外交”,它不是一个开疆破土,创建制度型的外交,它是为内部的三大议题(政治稳定,经济可持续,国家团结)服务的。即使个别人有想法,可能也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