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进民也进是大趋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22:19:33
国进民也进是大趋势 
过去一年,中国出现了不少具国有背景的大企业收购民营企业的股份,令不少经济学家担忧出现了「国进民退」的现象,也有学者不认同这样的担忧。国家统计局副局长马建堂提供了国有和民营企业单位数、工业总产值、资产、利润总额、税金总额和就业人数作对比。数据显示,非国有企业(国有及国有控股之外的企业)二零零五年占所有企业数量的比重为百分之八十九点八九,去年提升至百分之九十五;产值比重由二零零五年的百分之六十六点七二上升至去年的百分之七十一点六六;资产比重由二零零五年的百分之五十一点九五升至去年的百分之五十六点六二;利润总额比重由二零零五年的百分之五十五点九六升至去年的百分之七十点三四;就业人数比重由百分之七十二点八一升至去年的百分之七十九点七零。他的结论是:「总体来讲,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的结论,统计数据并不支持国进民退的趋势。」
不仅统计数据,就是从理论和实践上来讲,也有学者认为,中国目前出现的国有企业收购或者控股民营,也不能简单归结为负面的国进民退。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崔之元接受亚洲周刊访问时表示,国有企业的收购现象,不代表国进民退,中国的经济实践表明,国进民也进,重庆一系列藏富于民的政策措施就是「国民同进」。以下是访问的主要内容。
怎么看实际出现的国企收购控股民企的现象?
假定有国有收购这个现象,我认为也不会回到以前的计划经济时代,这一轮基本上是市场行为。主要是金融危机后,在全世界出现一个通过国有企业来挽救金融危机的现象,这是全世界的现象。通用汽车已经百分之六十国有化了;AIG百分之六十九;花旗银行百分之三十六。为什么国有化,中国一些民营企业被收购,实际上与西方解决金融危机的逻辑是一样的。
以国有化的方式解救金融危机才能见效吗?
金融家索罗斯说,一个最好的办法,把银行金融机构国有化,至少部分国有化了。迅速剥离坏帐,把黑洞补上了,这样才能让经济启动。现在基本上是这样做的。原来入股花旗银行,政府只是优先股,没有投票权的,现在百分之三十六,奥巴马是有投票权的。这和美国联储局前主席格林斯潘的主张是相似的,这是从金融危机的实际情况而产生的。美国银行有建行的百分之十九的股份,实在不行就出售,美国银行靠在建行的股份,把国有化躲开了。在实际情况下,美国这样一个市场化的国家都需要国进民退。
主流的观点总认为,私有企业是最有效的,是这样吗?
这是误区。二零零一年诺贝尔奖得主乔治.阿克尔洛夫,他是柏克莱加州大学的经济学教授,他提出所有者掠夺理论。因为所有者的权益只能来自净资产,但净资产加负债是总资产,现在民企的特点是关连企业特别多,每个企业都是有限责任,已经和亚当.斯密设想的公司不一样了,老板可以把负债转移到其它关连公司,你转移出去更多,你会赚的。现在出现很多情况是大股东掏空本企业。重庆很多被国有化的企业是被迫的,面对私营企业老板把他自己的企业掏空了。西南证券是这样。原来的万洲商业银行也是这样。
你觉得应该怎样去看待进和退呢?
作为战略,有的时候可以是以退为进,退不是退出,而是为了更好的进。蒙牛事件中的牛根生就是从国有出来,现在又与国有结合。蒙牛一定有战略考虑,而不是简单的他退就让国进,最后的结果拭目以待。国进还是民进是灵活的,是时进时退;另外是有的地方退,有的地方进;是一盘棋。
有人指国进民退是倒退,有没有担忧的必要?
现在批评国进民退的人,整个思想没变,或变的很少。西方都在变了,都在重新进行探讨,但现在批评国进民退的人,还抱着西方传统的思想。现在国有企业经过脱胎换骨,是进入了市场化的国有企业,他们对现有的国有企业的认知有局限;第二是对一些事实判断不清,把国进民退简单化。改革实际上是不可逆转的。也不排除有人为利益集团说话。有的学者不了解情况,特别普遍的问题是指民营企业受歧视,他们贷款有困难。这些东西在九十年代有,但现在系统性歧视是不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