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旅行人文纪实的摄影体验——《藏地来风》摄影与感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0:10:26
曾经是三星数码相机的试用者,因此对三星的产品算是有了些印象。但这次不谈论器材的使用,而是与大家分享一下时下流行的“旅行人文纪实摄影”的一些体验。谈论将从我最近的广州影展《藏地来风》系列展品的拍摄体验开始。
 
挑选图片
当你完成一次旅游或者一个题材的创作后,面对一大塑料袋的胶片,或者硬盘里几G甚至几十G的图象,你头痛吗?你是一下就知道哪张图片可以用,还是狗咬乌龟------无从下手?这就是图象的后期挑选和编辑。可以这样说,图片的后期挑选、编辑是一个摄影师综合素质的最后体现。

[巴格玛尼]
2006年7月我的广州影展《藏地来风》展出的是西藏组照。这个系列之前我已经在广东青年摄协和中山大学做过摄影幻灯片讲座,数量是这次的几十倍。而这次是影展,数量要再次精简。在选图和制作方面,由于面对的不只是摄影圈里的朋友,还有大量的普通观众。因此,我要考虑的因素是:展出图片的视觉冲击力,并要兼顾所谓的“摄影艺术”。于是,我先在几千张10年来在藏区中拍摄的照片里挑选出100张,然后分别给4个在不同领域里工作的朋友帮选出最后的12张做展品。A朋友:在法国生活至少四年,攻读多媒体影象专业的30出头的中国人;B朋友:土生土长的40多岁的德国人,并一直生活在德国,从事与摄影无关的工作。C朋友:广州50多岁的某摄影协会的理事。D朋友:20多岁,大学美术专业毕业目前从事图片编辑工作。最后一个就是我本人。
 
结果:12张图片的五个方案里,有8张是相同的。剩下的4张,我用“得票多”的原则最后选定。于是,《藏地来风》系列12张展览图片的后期挑选和编辑工作宣告完成。

[大昭寺]

[红衣男孩]
最后得到的影展评论是: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厚重的色彩。几乎都是封闭式的构图,力求在取景框内完成对对象的所有陈述,不能多,也不会少。系列图片中有背景,有故事,充满了灵魂,无论是主体的描写还是气氛的烘托,都达到9成9的效果。静静地看着,便被感动了。可以这样说,作者的基本功无懈可击,照片可以作为教科书范本。该系列展品的摄影师,超越我们的不是技术,而是观念------或许我们太把摄影当回事了。

[灵魂国度]

[灵魂之门]
旅行摄影的经验分享
 
西藏照片拍的人多了,而且西藏的人文地理条件拍照时都很容易出彩。于是,大家都往西藏跑。而今年7.1“天路”的开通,更把西藏旅游的热潮推到了一个史前高峰。在这样的一个浪潮中,你如何让自己的西藏的图片不至于像大海里的一滴水?

[颂经前的喇嘛]

[色虚寺.太阳部落]
“大卫独夫这个系列优胜的地方,很明显在于头脑中的构思,以及对藏地文化中最玄妙部分的把握。”这是影展结束后我得到的一个评论。我相信,这个评论对大家的旅行摄影会有一些启发。对我自己而言,我一直坚信,作为旅游摄影,不能只专摄影的几个单项,全方位的技术非常重要,而与摄影对象的坦城交流则是基础中基础,对各种文化习俗从心底里的极端尊重和努力去理解,更是旅游人文摄影者必须具备的个人素质...... 你眼睛看到的景象,如果能在你的心里能产生感动等情绪,那么,你按下你的相机快门。至少,这张照片对你来说是有价值的。如果你稍微主动地利用线条、色彩、光线与主体的关系去经营一下画面,那么,可以肯定,你这张图片引起共鸣的,肯定不只是你自己一个。不管怎么样,你拍的图片,首先要先感动自己,然后才去想怎么感动他人。
作品的具体创作
 
我想用〈藏地来风〉里面的3张作品来做例子。
作品1:〈领魂灯〉
这张图片是在拉萨的大昭寺拍摄的。用的是平行追随拍摄法。这样的好处是:令处于运动过程中的朝圣者手里的灯清晰而其他运动物(包括朝圣者本人)和静物都虚化。这样拍摄手法需要丰富的经验,而且速度要非常精确。而虚化后人的背影有两笔浓重的好像油彩的红色和蓝色,以灯为焦点,与另一边静止的木柱形成对称,在追随的同时兼顾了画面的平衡。 这张图片给几乎所有现场观众都留下了深刻印象。

[领魂灯]
作品2:〈西藏的眼睛〉
这是张观众认为“最接近完美”的一张照片。这张图片是在川藏北线扎溪卡草原上的一个游牧部落的帐篷里拍摄的。在几乎全黑的背景中,我利用门口射进地面的光线的反光拍摄穿着藏族服饰的小男孩,并捕捉到小男孩脸上奇异的光辉和恍惚的表情。我认为画面不需要太多环境符号交待,都足够让人明白文化背景和宗教色彩。而眼神光是利用闪光灯制造的效果,因此孩子眼神清澈灵动。设置照相机的暴光量,让光线刚好在黑暗中勾勒出小男孩的右半身,左半身隐没在黑暗里。
 
一个观众在影展中给这张图片的评论是:就像一个人物在黑暗中慢慢浮现,虽然是瞬间静止的图片,却能让人联想到电影里慢镜头的动态。小男孩给我的印象,不止是眼睛,简直有点像灵童或者小活佛的感觉。小男孩鼻子阴影形成蝴蝶光斑,整个照片都和著名的用光大师伦勃朗画作风格相似,"用黑暗来描绘光线",加上藏民的服饰和宗教气质,其神秘感和伦勃朗的宗教题材也有相通之处。

[西藏的眼睛]
作品3:〈红墙〉
这张图片拍摄于日喀则的扎什伦布寺。当时是班禅回归本寺的前一天。红色两面墙的夹缝中两位身穿红色袈裟的小喇嘛的背影,似乎在向前未知的尽头探索什么。可以联想的内容也很丰富,但当时我想表现的是神圣的喇嘛生活中活泼人性的一面。我有一个活佛朋友,他在拉萨的色拉寺学习时穿的是袈裟,而在平时和我在一起的时候,就穿户外装----和我在西藏的样子几乎没什么区别。而在著名的〈六世达赖喇嘛的情歌〉中,达赖喇嘛唱出了一个精神领袖的凡人思想:白天在山上的布达拉,我是喇嘛仓央加错,夜晚在山下的拉萨,我是浪子桑旺堆。。。姑娘你家的狗啊,别叫得那么响亮。。。

[红墙]
总的来讲,作为一个旅游人文摄影者,熟识目的地的风土人情是必需。而另外一个重要的因素是,你必须熟识你的相机的各种功能,只有熟识了,你才可以利用好它。更重要的是,要定位好自己对目的地人的态度,总是居高临下地看事物,一定会令摄影的对象与摄影师产生距离。摄影大师说:“你的照片不够好,是因为你离得不够近”表达的就是心理距离。最后,认真挑选你拍回来的图片,选出后别急着公布,放在硬盘里每周看1-3次,一个月后,如果那张照片还是令你感动,那么这可能就是一张好图片。
 
图文/记者:大卫独夫
大卫独夫简介:
大卫独夫,英文名:David Wu
中国民俗摄影家协会会士,曾为National Park杂志特约摄影师。为多间媒体提供摄影和文字作品。
摄影,从中学时代的一台没拍几个胶卷的海鸥双反相机开始;断断续续地按着一台不是自己的凤凰205相机的快门,走过不知愁滋味、但要用一个月的生活费去拍一个彩色胶卷的几年大学生活。
1990年拥有第一台自己买的海鸥DF+50mm的相机。
摄影的最初概念是:记录眼睛看到的、心里感受到的东西。这概念一直延续至今。
让我感触最深的是:
作为旅游摄影,不能只专摄影的几个单项,全方位的技术非常重要,而与摄影对象的坦城交流则是基础中基础,对各种文化习俗从心底里的极端尊重和努力去理解,更是旅游民俗摄影者必须具备的个人素质。一直都在尝试拍“情感风光”,也就是把自己的情感放到风光片里面去。
现在主要是在纪实/民俗摄影、情感风光方面下功夫,偶尔拍些商业PP逸乐,拍些唯美风光怡情,拍些人物来练技。
走进网络摄影:
1999年某天被介绍到“新浪网摄影论坛”,并以“大卫独夫”的网名开始上传图片。后来又进入了“色影无忌.蜂鸟摄影联盟”。再后来加入据说是中文网络摄影最高水准之一的“江湖.色”。
快乐的是,结交了一大帮中外摄影爱好者和摄影师,结交了很多好朋友。摄影和网络真是个好东西,改变了生活的很多方面。
常用的器材:LEICA,CONTAX,NIKON
镜头焦距范围:17-200mm
最喜欢用的镜头:21mm/2.8,28mm/2.8,40mm/2.4,50mm/1.8,90mm/2.8
常用的胶片:FUJI VELVIA,KODAK 100VS,KODAK T-MAX10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