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大学会亏本!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6:44:46
● 孟丹丹(北京)
读大学会亏本!这项亏本的投资让逾百万的中国家庭后悔不已。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与腾讯网新闻中心最近联合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34.7%的受访者对自己进入大学感到“后悔”。他们认为投入过多的时间与高昂的学费,却无法找到工作;能够找到工作的,薪酬也是很低。
在北京开出租车的陈师傅谈到他的儿子大学毕业待业在家时,既感慨又无奈。他对本报说:“其实不是孩子不愿出去做事,只是获得的工资实在得不偿失。”
陈师傅的儿子学的是动漫制作专业。大学毕业后曾在一家公司做过设计。每日的收入按件计费:画一张画1毛钱,一天画100张,收入10元。而一顿午饭10元,每日不仅分文无收,还要倒贴车费。
“还不如就在家呆着呢!”陈师傅气愤道:“如果早知道上了大学还会是这样,倒不如初中毕业后就上职业学校,学门手艺或技能,省下的学费还能来付房屋首付呢!”
上大学高昂的成本不仅成为中国众多家庭的一项主要负担,更是许多贫困家庭不能承受之重。
宁夏盐池县麻黄山村里就贴了这样一个标语:“今天的学生,明天的贫困户”。一名中国西部贫困地区的村民,将自己两个孩子送去上大学之后,背负沉重借款;他深深感叹道:“再也不能送孩子上大学了。”
农民送子上大学
等于用50年收入
据本报了解,中国大学每年的最低学费是1万元(人民币,下同,约2000新元)左右,四年就需要4万。这笔费用相当于中国城镇居民两年的净收入(中国城镇居民年均收入1万零493元);农村家庭(按2004年中国农民人均年收入2936元计算)七年不吃不喝的积蓄;而对于西部农村贫困户,则相当于一个农民50年的净收入(西部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年收入约800元)。
这项投资的成本不包括学生读大学之前数年的寒窗苦读、或者名落孙山后的复读费以及家长、亲属付出的陪读时间和精力。
大学生就业难,是近年来中国社会棘手的难题。
自1998年至今,大学生失业人数每年都在20万上下。巨大的经济压力也给众多家庭和学生带来沉重的精神负担。中国社会调查所对北京、上海等2000名大学生进行的心理健康调查显示,逾九成大学生对自己毕业后的生活没有明确目标,8.3%的学生曾想过轻生。
与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困境成鲜明对比的是高技能工人行情看涨。广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公布的2006年全市工资指导价显示,高级技师的最高平均月薪为2万零626元,比博士学历人员的最高月薪高500元。
锻造工、仪器仪表装配工、常用电机装修工等技能工种,月平均收入都在2000元以上。今年广州市市属技校的1万7000名毕业生中,一次性就业率达到了98%。技校高级班毕业生就业后月薪平均已超过2000元。
市场给高级技工开出了高价,国家也在给予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政策性支持。发展职业教育已被提到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层面上。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央财政拨出40亿元人民币用于“十一五”期间资助中等职业学校的贫困生。
尽管如此,放弃读大学的机会而上职业技术学校,在中国人的心目中还是下下策。
北京一位坚持借款也要供孩子读高中考大学的母亲王东珠告诉本报:“就这么一个孩子,就是砸锅卖铁也要让他上大学。况且,现在有大学文凭就业都难,如果没有的话找工作更没门了。哪个用人单位的门槛不都是大学本科学历?!”
大学毕业的身份是干部,职校毕业只能是工人。干部和工人截然不同的身份意味着待遇、声望等巨大的差异。技师、高级技师虽然可以享受相当于工程师的待遇,但很难有进一步的发展前途。
一名老工人接受《中国青年报》采访时感慨道:“从前,技术工人通过一步步努力,可以当班长、当车间主任、当厂长,甚至当上国家领导人。现在已经很难再有这种情况。”  对于仅有一个孩子的中国家庭,为造就大批高技能人才,职业教育不仅应与学科教育平起平坐,而且还应给予更大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