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郊白领生存报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8:50:59

《南都周刊》专题文章:城郊白领生存报告

2009年5月7日 11:47  《南都周刊》

今春以来,珠三角都市一体化话题升温,政府推动一体化的动作提速,一体化政策相继出台。
广州医保可以在顺德与番禺的部分定点医院刷卡了;广州、珠海、佛山、东莞、中山、惠州、江门、肇庆八城共同签署了公积金异地互贷协议;7月1日起,番禺、花都、增城、从化等4个单独统筹的区,将与广州其他地区执行统一的社保政策;广东省长黄华华说,珠三角要努力实现油、气、电同网同价……
对于珠三角市民来说,这些一体化政策已经等得太久了。
相对于滞后的一体化政策调整,民间生活的一体化早已经开始。
在广州这个大都市,生活着一个庞大的候鸟群体,白天在市区上班,晚上在近郊新兴居住区生活。以房地产开发商为主体的商业力量先行一步,将候鸟市民们的日常生活拉入到一个跨越了行政分割的一体化进程。
一体化改变了候鸟市民们的生活方式。而通讯、教育、医疗、社保、公积金却一直受制于行政区划的分割,从而导致了他们的生活成本被体制性地提高。
我们盘算都市候鸟们在半拉子“一体化”下的生活成本,描述开发商等民间商业力量开一体化先河的轨迹,那是为了呼唤彻底的“一体化”生活尽早来临。
一体化不仅在珠三角演绎,长三角、京津一带,一体化也已经风起水生。在发达国家,一体化生活更是成了市民生活的常态。我们讲述它们的一体化得失,那是为了提醒主导一体化的各方力量,宜居宜业方是一体化的最终指向。
既然注定在都市里当候鸟,那就让城市变成一个温暖的巢吧。


准候鸟的生活算盘
南都周刊编辑 吴金记者· 炫风 实习生 李颖娟
每一个大都市都生活着一群候鸟市民,每日在市区与市郊之间“飞行”。他们参与了城市一体化的进程,同时又被一体化改变了生活。
由于距离市区较远,许多居住在郊区的都市候鸟每天只能早起,地铁上经常可以看到“补觉”的人们。摄影·刘浚
我,一名不甘心住在广州市中心的办公室主管,一个准备升级为三口之家的小家庭顶梁柱。
我最近在考虑选择一个新的居住地。这是一个需要不断量度成本与收益的问题。相比起那些懒散、没有计划性、走到哪算哪的人来说,我的成本观念无疑是非常优秀的:这不但关乎衣食住行的花费,还关乎这些活动的时间机会成本。
我在很早前就研究出广州生活成本是北京的3/4,或者在深圳生活的焦虑比上海要大等等指标式的结论,而现在,我要在这个城市找寻一个更佳居住地,而且还要尝试最热门的居住概念,譬如,“一体化生活”,卫星城,或者“都市候鸟”,总之就是远离市中心的世外桃源。
对我现在租住的那个单元,我已经无比厌倦了。我每天早上被窗外的车流吵醒,然后缩着脖子走上废气满街的路途,十分钟步行就回到那个充斥着不听话的同事的办公室。曾经有中介要我以90万元买下这个110平方米的蜗居壳,不过现在,我在想这90万元,是否可以在郊区找到我的桃花源?
显然,我不是耕田的陶渊明;我不能离开袋装咖啡和复印机。如何在一天内同时拥有田园的诗情画意与办公室里的指点江山?如何在享受大酒家的龙虾之余又能在乡间别墅睡个好觉?
“你的医保卡这里用不了”
早在2001年,广州的番禺就开始有房地产商打出田园景致的大楼盘,吸引着都市人迁居过去;还是在这个城市,现在又把一个西北面本来几乎什么都没有的小岛建好江堤、平整出绿地,几乎是两年里造出了一个叫金沙洲的新社区。
房地产商总是不遗余力地为我们造梦,而现在连地方政府都加入了这股锄头开耕一般的开发潮。譬如,新的郊外社区如今在广州几乎是四面开花,离广州的传统中心的距离,大概就是20到30公里之间,有的在广州辖内,有的不在广州辖内,却被视为广州的新居民区。有统计说,现在在广州过“候鸟生活”的人接近百万。
很自豪地说,我几乎到过广州周边所有的候鸟社区。几个被我称为“一体化生活开路先锋”的朋友,在五年前就邀请我去他们偌大的郊区居住地参观。第一次的经历看上去很不错,但当我在夏风阵阵的客厅里打开电视,顿时感觉就不对了:竟然没有我熟悉的频道,屏幕是乡镇的政府新闻。
前年我到一个著名房地产公司的郊区楼盘,那也是有山有水有树,但我进小区就闻到怪味:原来是附近的工厂(有意思的是,这些工厂都是为了减少城市中心的污染而外迁的)的废气随风而来,却不随风而去。空气污染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具体到折寿的程度,我是真算不出来,但于认真对待身体的我来说,这买口罩的费用,一年也得几百块钱吧?
为了抹去这些记忆中的阴霾,投身候鸟生活的潮流,爱命的我决定考察未来居住点们的医疗条件。我发现有些郊区的楼盘医院的门诊可以说是不敢恭维,譬如一家把广告做到俨然高级商业机构的楼盘医院,我看个普通感冒居然花了个接近200元,而我买最贵的感冒药,最多也不过20元而已——天哪,如果是猪流感那怎么办?
在上周,我拿着在市区牙科医院的病历,转到该小区附近的镇医院对我刚补过的牙齿进行检查。这下收费终于合理了,常规的检查费用才20多元,不过到了缴费时,那个满脸不耐烦的收费员说:你的医保卡在我们这里用不了,给现金!
我想打电话投诉她态度恶劣,却发现必须拨打长途。于是,突然想起了一个朋友,他现在喜欢说自己是“广佛人”。但他并不是政府“一体化”口号的热烈拥戴者,他的依据是手中的手机。在他居住的广州西北某小区,他永远都不知道自己姓“广”还是姓“佛”,到了每个月看电话清单的时候,他才发现,即使是同一地点,他的花费也是又“广”又“佛”的。
候鸟需要一辆车
说实话,虽然我对郊区生活有着无限憧憬,但每次到这些桃花源转转,都会因为各种意想不到的情况,或多或少地怀着不安离去。于是,回市中心的返程,比去时漫长得多,一条条通往中心与卫星镇或郊区的大路,就像夕阳下卷出的一个个大问号。
我不能浪费任何时间。每次从半小时到两三小时的行车时间,我都会拿出MP3听英文,或者记录当天的消费情况。我最喜欢的一个楼盘,接送巴士的费用是每次5元,一天来回就是10元,加上在市内转搭公交,有时还得打的,一个月五六百元的开销是不在话下的。如果错过了一班车,则意味着要在小区干等上半小时——对于讲究效率的我来说,半小时的损失简直是不可原谅。那么打车吧,对不起,这里很少有的士经过。
前几年,在非上下班的日子里,我尝试借别人的车,体现候鸟在城际飞行的感觉——不过一般都是为了送老婆(以及她的闺密们)去候鸟们的家里玩。确实,我会满脸不在乎地对她们说,“哪条路快走哪条呗!”
但我的心隐隐作痛,不要说那有名无实、遥遥无期的费改税了,也不说那过山车般起落的油费,更不要说不时而来的大塞车吧,总之每次经过高速公路的收费站(有的高速简直可以用1公里1元的路费来计算),我手伸出窗外,捏着钞票的样子,如果被画家看到,一定是幅深邃的无奈。
但就像候鸟没法离开翅膀,我也必须买一辆能在高速路上飞行的车。我在郊区的朝阳下计算:一辆便宜一点的车子需要七八万,而郊区楼盘的价钱比市中心大概低20%-40%,我的90万元大约能省下够买两辆车的本钱。在广州,一辆普通上下班的小轿车一个月的油耗大概是2000元左右,买楼剩下来的钱,真能过上五六年开车瘾?
但很快我就怀疑这是天真的幻想。我老婆的“据点”,包括宜家、PIZZA HUT、莎莎和水疗会都在市中心,而我从来没有在卫星地区发现类似能进入她品位的购物中心。这还不是最直接的影响,我到那些著名郊区楼盘的超市或市场去看,发现日用品和蔬果的价格普遍比市区高上那么一点——尽管大多是一毛半元,但精明的我明白这等于把整个日常消费提高了10%左右,这10%,大概两三百元,足够我每个月去郊县玩两次卡丁车了。
不过这个盘算显然没有获得老婆的认可。她的意见是,有了车以后,她可以到小区附近的乡镇市场买菜,而且城市边缘地区的购物基本不需要考虑停车费用。经过激烈的辩论,我们达成的妥协是:谁开车,谁付车辆出行的开支。这算是在郊区买房子之前的一个预备契约。
有了孩子怎么办?
停车位可能是候鸟在城郊生活最容易满足的东西,但也有一样东西在城郊是最难满足的:学位。
那是我上周在参加一个交际培训班时突然想到的问题。老婆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孩子了。我当然希望,自己养育的是一个完美的孩子,他拥有富于辨析力的头脑,国际化的视野,还有过人的意志品质,最好还是富于雄辩的。
为了这个想象,我事先认真地做好了功课,但得到的回馈并不乐观。
几个已经有孩子的熟人告诉我,到现在为止,主城区外的公立学校很少接收候鸟社区的孩子,他们有的把孩子送到小区的私立学校,有些则千里迢迢地在市区与郊区之间来回接送孩子。不过这两种途径都不符合我严谨的养育投资原则,因为前者很贵,后者特别麻烦。
我的一位朋友,所住的城郊小区远近驰名,里面都是都市的精英,他孩子所读的小区学校,学费每年2.5万,这令他一直耿耿于怀。但他别无选择,因为社区附近基本上没有公立的配套学校。
有时我甚至想,我的孩子是否也会成为小“候鸟”——白天在市中心接受优质名校的教学,夜晚则回到小区里,跟优质的邻居打交道。90万元在郊区买楼余下来的预算,看来基本要用在他身上了,买车也算是泡汤了。而且为了这个考虑,我要买郊区新住宅的话,必须到一个业主团体活跃的地方去。
我那细心的老婆还提醒我,小学之前是幼儿园,而很多候鸟社区的小区幼儿园是要排队争抢学位的。有一段具体的描述是这样的:带上折叠椅,帐篷,报纸,提前几天排队,有的家长还雇佣中介排队。那到时谁去做这个事情呢?再精英的住户,到时可能都要在那里做一趟排队族。
事情还没有完。我的孩子,从出生开始,就将远离了少年宫、体育馆、美术馆、图书馆、乃至电脑市场和植物园。这相当于他自一出生就做都市候鸟,可能一辈子都是都市候鸟。我倒是想知道,我的买车计划,是否要预备18年后他的一份?
这真是令人沮丧。在我的开心网停车站里,我只有哈雷摩托。不过,在广州城,摩托还不允许做都市候鸟的飞行工具!
田园诗之梦
在各种各样的调查之后,我几乎已经彻底放弃了我的都市候鸟计划。我原来的梦想是完美的,但在事实面前,吹毛求疵的我无疑感觉到痛苦。要命的是,我还意识到我的公积金在广州,所以提取也只在这城市有效——也就是说,如果我到佛山买房子,将不能用公积金贷款。
我已经确切地相信,90万去买我现在这租赁的房子,其实还不错。至少街口有三十多条公交线,走上15分钟还有地铁站,我想去打一场保龄球的话,打车3分钟就到了,还不会担心找不到车。
但是,在这个春天,我差不多破灭的田园诗之梦又被点燃了。开春以来,珠江三角洲原来由民间带动的生活一体化,正在转化为政府主导的进程。广州医保可以在佛山顺德与番禺的部分定点医院刷卡了;广州、珠海、佛山、东莞、中山、惠州、江门、肇庆八城还共同签署了公积金异地互贷协议。
我知道,真正阻碍候鸟生活的,是看不见的边界。好在,这些边界正在被逐渐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