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聆听的声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7:31:08

值得聆听的声音

曾昭鹏 (2009-11-20)

fieldset {width: 309px;border: 1px solid #990000;}legend {font-family: Arial,"宋体";font-size: 12px;font-weight: bold;color: #990000;}

  美国总统奥巴马本周首次访华,第一站在上海与中国青年对话,但这个既有看点又有意义的访问活动在中国只有上海地方电视台直播整个过程,官方地位更高的中央电视台反而没有做全国转播。当然,真正有兴趣的人还是能通过其他管道,如上网到白宫网站或转用卫星电视(如有)收看美国CNN频道直播的交流过程,一睹奥巴马的风采。

  从宣传的角度来看,奥巴马谈话的传播范围受到限制,削弱了他直接向全中国民众表达看法的效力,而中国这个动作反映了它在管制具政治色彩的信息方面,从来没有也不会放手。

  这样的情况不该让人感到惊奇。谁都知道在中国国内采用这种媒体管理和运作模式不会有任何问题或后果。

  不过,如果有意以这套思维和管理方式进一步登上国际舞台,为中国争取话语权,恐怕将面对很大的考验。在这样的背景下,几天前关于由新华社主办、拥有“中国CNN”之称的国际新闻电视台“中国国际电视台”(CITV)开始试播的消息,不得不让人感到好奇:具有官方背景的中国媒体如何面向国际?

  这其实不完全是一个新的话题。今年以来就有不少未经证实的报道指出,中国有意在今后几年投资数十亿美元,打造大型传媒集团以落实国家公关战略并发展自身的软实力。之前中国《环球时报》推出英文版、中国中央电视台阿拉伯语、俄语频道的开播,似乎都指向这个新趋势的诞生:中国越来越有自信,它在国际上要有自己的声音,维护自身的利益。

  然而对于这个做法的有效性的质疑,始终挥之不去。中国官方媒体的优势也是它的弱点,国家雄厚的人力和财力支持为它的国际化创造了条件,但也正是其官方背景使它难以摆脱一种受意识形态控制、作为政治宣传工具的印象。

  有句话说,印象就是现实。如果官方媒体观念不改变,进而扭转国际间对它的印象,最终其大量投入和所收获的国际影响力很可能将不成正比。想象有一天,中国媒体在国际上的声音越来越大,世界不得不听,但它说的话却没有人相信。

  处于先天性国际公信力弱势的中国官方媒体,要在一个信息流通不自由的环境中,打造一个具有全球公信力的形象和品牌,本已是一件极具挑战的工作。奥巴马此行的电视直播机会原本是一个它面对全球,向世界宣传自身脱离官方话语的难得机会,如今看来这个机会被白白浪费,确实可惜。

  内部考量和外部目标不协调,凸显了中国官方媒体的一种性格矛盾,未来这两种性格的继续拉锯将决定它们能否赢得国际信赖,从这个过程中外界也能观察中国政府在媒体公关的内外需求上所作的平衡。

  在这个不可轻易忽略中国的时代,中国观点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重点是如何证明中国的声音值得聆听。以CNN作为一个符号和指标,反映或许还是一种西方标准,但无可否认的是,要发掘属于中国的独特观点,中国需要一个更加开放独立的媒体环境,以及一套代表中国多元异质社会的价值观。

《联合早报》
(编辑:黄爱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