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共享与创新:高校知识管理的核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7:31:05
作者:徐高明(淮阴师范学院教务处,江苏淮阴)    转贴自:《江西社会科学》2002年05期    点击数:7178
[摘要]推进知识的共享与创新是高校知识管理的核心主题。高校知识共享的两种主要形式为个体知识的外显化和外部知识的内部化,实现高校的知识共享,必须构建校园网络技术环境,营造相应的文化价值观念,建立一定的激励补偿机制。加强基础研究和推进高新尖技术的开发与转化是高校知识创新的重要源泉和主要方面,创新是对继承的发展和提高,高校作为累积、传承知识的主阵地,为知识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高校还应为知识创新提供宽松、自由的校园氛围和环境,充分激发师生员工的创新活力。
[关键词]知识;共享;创新;知识管理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已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唯一驱动力,成为高校的核心资源,对知识的管理也成了管理活动的焦点。作为集知识生产、传播、创新、应用于一体的高校,正如科学管理取代经验管理那样,知识管理取代科学管理、人本管理也必将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知识管理必将成为高校管理改革的新视角。根据人们对知识管理的不同理解,从高校的性质和管理的本质考虑,我们认为,高校知识管理就是在一定的外部环境中,学校为实现教育目的,管理者依据知识管理理论,运用知识管理的方法和手段,充分掌握和利用学校内、外部知识,有效发挥学校成员的知识潜能,提高学校个体与整体的知识学习能力,创造有利于知识共享与创新的校园文化与价值观念,形成学校核心竞争力,以实现学校管理目标,取得最大办学效益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推进知识的共享与创新是高校知识管理的中心环节和核心主题。
一、“知识一直不停地流动和变化着,它对源于个人、针对个人及关于个人的日常工作和经营起着关键的作用。知识并没有摆在那里:它属于那些开发它、传播它、利用它的人。知识并不会层层重叠在一起,它是流动的”。因此,高校如果缺乏知识的流动与共享,就会出现校园信息流动不通畅;员工缺乏交流,没有相互学习的氛围;学校主要依赖于少数人的工作,扼杀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只注重个人的奋斗与创新,缺乏师生团队合作;对学校外界环境的变化反应迟钝,适应性差等不良现象,从而最终导致高校的低效率和低效益。同时还因为知识生命周期的短暂性和增值性,也要求高校积极推动知识的共享。一方面,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更新与传播速度非常之快,因而意味着知识的老化也加快,学校员工拥有的知识如果不进行有效的共享,一旦过时,就会一文不值,这样势必造成知识的浪费;另一方面,知识不同于资金、土地等物质资源,随着使用频率的增加,必然会越来越少,直至消耗殆尽。相反,知识本身在共享过程中,员工们可以发现对自己有用的知识,从中获得启发,从而发现解决问题的新方案或创造出新知识,而且使用得越多,创造的新知也就越多,知识本身的增值性就越大。正如莲花公司总裁库柏所言:“雇员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他们已经掌握了某些秘密知识,而是因为他们彼此进行合作,共享知识,从而创造新的有用知识”。
虽然知识共享在高校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但由于知识本身所固有的形态和特质,它又不能实现自动的共享。1996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把知识分为四种类型:知事(know—what)即关于事实的知识;知因(know—why)即关于科学原理以及自然规律的知识;技能(know—how)即做事的技巧和能力;知人(know--who)即人力知识,涉及谁知道什么和谁知道如何做某些事的信息,它包括了特定社会关系的形成,这就有可能接触有关专家并有效地利用他们的知识。这四种分类是从知识使用形态角度进行的,为了更深刻地理解知识的含义,并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我们还可以在以上分类的基础上,根据知识的内在特性,把知识进一步划分为加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两大类。可以通过语言、文字、符号及图表等编码加以明确表述,从而可以相互流通以及向外延伸扩散的为显性知识,以上四类中的事实知识和原理知识基本上就属于显性知识;而难以用语言、文字及网络等手段来实现传播的,存在于个人身上,与个别情境经验有关,主观独特的,而且难以具体化的则为隐性知识,以上四类中的技能知识和人力知识则基本对应隐性知识。“如果说显性知识是‘冰山的尖端’,那么隐性知识则是隐藏在水面以下的大部分,它们虽然比显性知识难发觉,却是社会财富的最主要源泉”,因而,这样就更为增加了知识交流与共享的困难程度。
尽管高校知识共享的实现过程十分困难和复杂,并有多种多样的实现形式,但主要形式有两种,即个体知识的外显化和外部知识的内部化。个体知识的外显化是指把师生员工个人的知识财富(包括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通过一定的交流方式(如书面交流、口头交谈和网络等)为学校中其他成员所共同分享,从而转变为学校的知识财富。目前高校立体化的传播途径和多样化的传播方式为师生的学术研究成果、教案、课程讲授计划、学习方法指导等显性的知识实现共享提供了一定的基础条件和极大的便利。相比而言,高校中诸如教师的教学经验、科研方式与思维,学生的学习心得、学习风格等经验技能型知识就不容易得以交流与共享,这种隐性知识的外显化难度较大。德特勒夫·哈尼施认为,获得这种隐性知识的唯一办法就是“密切观察他人的行为方式,注意他做的事情和做事的方式,把自己当作他人来进行思维,并且从他人的观点出发来看待事物,进行反思式观察”。
推进高校的知识共享,除了构建校内知识平台外,还积极发展校外知识网络,从而实现外部知识与内部知的交流与互动,最终达到外部知识内部化的目的。近年由于高校与外界边界的模糊化,这就更加要求学校自对外保持开放性,对学校外部的知识融入持欢迎态度,识和人才是否为学校独有并不是十分重要,知识和人的更新和互动才是管理的重点所在。外部知识的内部就是要把学校外的知识最大程度地内化吸收到学校知管理体系之中,并成为学校知识存量的一部分。纵向上,向上高校要保持与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联系,及时了有关方针政策,保证与上级主管部门的一致性,在政策架内自主办学;向下高校还要与用人单位保持密切联,多倾听用人单位对学校所培养人才的质量的意见,并据用人单位的意见和建议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向上看,高校在与兄弟高院和社会保持合作与知识共享互动的同时,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形势下,还应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提高自身的国际化程度。
知识共享不能自动实现除了是因为知识的形态和特质这个内在因素外,还因为存在着阻碍知识共享实现的外在条件。因此,为了顺利地实现高校的知识共享,首先,学校要创设知识共享的网络技术环境,这是硬件基础。高校应在因特网的基础上,建立起自己的校园网络,并研制开发出相应配套的应用软件,形成包括知识收集、知识分类、知识检索和知识交流在内的完整网络体系,以满足师生员工随时随地的在线学习和培训,相互坦诚友好地直接交流以及寻找适合的、有用的知识或方案解决现实中的种种矛盾与问题等各方面的需要。其次,要着力营造知识共享的校园文化氛围,这是一种至关重要的软环境。高校领导的行为和态度是形成学校共享文化的主要因素,比如学校领导舍得在建设实现知识共享的校园网络上花精力和财力;能在学校管理和决策中与师生员工进行民主平等的交流;带头在网络中传播自己的业务经验和学术研究动态供他人借鉴等等,这些都将在无形中向师生员工传播知识共享的意识。此外,知识共享的校园文化更主要地体现在信任这一核心价值观上,学校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应努力创造一种相互信任的氛围,只有坦诚与信任,才能进行相互交流,进而实现知识的共享,没有信任,知识的交流与共享也就无从谈起。第三,学校还应建立知识共享的激励补偿机制。不能实现知识共享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没有人愿意将自己以很大代价获得的知识免费奉送给他人,否则就会丧失自己的竞争优势,为此,学校除了把知识共享作为评价师生员工的教学业绩的标准之外,还应把它与考核、晋级、评优、培训进修等奖励制度联系起来,对积极奉行知识共享的人员进行必要的利益补偿。
二、知识创新主要是指高校通过科学研究,获取新的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知识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追求新发展、探索新规律、创立新学说、积累新知识,并把它们运用到教学和社会服务中去,以促使高校获得自身的竞争优势和发展,进而推动国家和社会的进步。知识经济时代,科技是核心,人才是关键,教育是基础,创新是灵魂。没有创新能力,就只能跟在别人后面爬行,甚至失去生存的权利。相反知识创新可以将高校的劣势转化为优势,可以说,谁拥有知识创新能力,谁就拥有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优势。同时,知识创新还是高校长期持续发展的动力源,高校要想持续发展,就必须进行知识创新,学校如果仍然因循守旧,缺乏创新精神,不进行知识创新,终将会在一日千里的时代前进潮流中被淘汰。因此,在知识经济时代高校知识创新的广深、深度和方向将最终决定着学校的前途和命运。
一提到知识创新,也许人们就会想到,就是要进行创造和发明,就是发展高新尖技术,其实不尽然,高校基础研究才是知识创新的重要源泉。“基础研究绝不是仅仅产生‘故纸堆’,它除了提供非常珍贵的前沿性文献资料,还通过生产和转移知识、技能、工具和形成许多有解决复杂问题能力的专业联系网络而使技术发展受益”。1998年哈佛大学校长陆登庭先生也同样强调了高校基础研究的重要性,他指出,我所说的基础研究指的是一种并未考虑其实际应用性,而是源于我们深入探索自然和人类的激情的科学研究。本世纪的许多有实际意义的科学发现之所以能够实现,是因为学者们并不是出于追求发明创造的实用性,而是在探索自然界的基本知识。今天人类在遗传基因领域内的进步可以追溯到近半个世纪以前DNA的发现。当时很少有人预见这一发现的重大作用。强大工具如激光、硅能、超导、卫星、光学纤维、核磁共振成像的发现都可以直接或间接地追溯到最初并未考虑到实际应用性,而只是最基本层次上对于知识的探索。因而高校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应重新认识基础研究的价值,摆正它的地位和发挥它在知识创新中的应有作用。
1997年10月4日出版的英国《经济学家》杂志把大学称作“知识的工厂”,认为大学不仅是知识的创造源、人才的培养库、文化的传播者,也将是经济的增长源。在当今时代,由于高校社会服务功能的拓展和增强,高校的知识创新已与高科技知识经济的发展实现了有机的结合,加快了知识创新与发明转化为生产力的步伐,如以斯坦福大学、伯克利大学为主导发展起来的美国硅谷科技工业园区,以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为核心的波士顿科研中心,还有日本的筑波工业城和英国的剑桥工业园,以及中国的中关村等等,都是依托某一所或某几所高校,由高校、研究机构、产业部门和企业共同参与构建的,是高校哺育形成的知识型企业,是高校知识创新成果转化的结晶。因而,我们认为正因为高校具有强大的知识创新功能,所以高校是社会的创新源,是国家创新体系的第一执行主体,以开发和转化“高、精、尖”技术的知识创新工作也是高校知识管理的主要方面。
当今科技发展在日益专门化和专业化的基础上,更是呈现出多元整合的综合化趋势,跨学科的特点更加明显。因而“组织只依靠一个人或一个部门艰难地进行创造性突破是不够的。单个人或者部门的突破很少能实现,而且往往非常脆弱。如果能在组织各个部门之间沟通信息和创意,培养在跨职能部门的团体中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就能更加系统地发现很多潜在的创新。”这种“团体”就是现在较为流行的所谓“项目组”、“课题组”、“工作团队”等,它们往往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来自同一组织的不同部门甚至是不同组织中的个体,为了实现某一特定目标而组成的集合体。目前,高校中还较为普遍地存在着“文人相轻”的不良意识,建立一定数量的项目组或工作团队,对于推进高校的知识创新十分迫切和必要,它是对高校职能管理的一种补充,是一种流程创新。由于这种工作团队中的成员的群体目标明确,由不同背景和不同经历的个人组成,具有较强的互补性,相互之间信任感较强,同时具有较强的团体内聚力,为了共同的目标他们往往在知识分享和使用的过程中比较容易实现知识的创新。作为累积、传承知识主阵地的高校,继承了前人丰富的文化知识和历史经验,为高校知识创新提供了坚实的前提和基础,没有继承,知识创新就如“无米之炊”、“无水之源”,创新也就无从谈起,任何创新都不是凭空产生的,正如牛顿在临终前所说:“如果我所见的比笛卡尔要远一点,那是因为我是站在巨人的肩上的缘故”。知识创新是在知识传承基础上的扩大、加深、重新组合和发展,是对继承的发展和提高。我们应正确认识到它们的辩证关系,让知识创新活动建立在厚实的基础之上,沿着正确方向发展。
知识创新也不是一般简单的重复性劳动,而是一种高投入、高风险的创造性活动,有时为了规避失败的风险,人们往往不愿创新和不敢创新,然而高校最大的风险又在于不进行创新,所以要激发师生知识创新的热情,高校就必须想方设法消解或补偿知识创新中的个人风险或项目组(工作团队)风险,承认、容忍甚至是赞许失败。同时,我们也应认识到复杂的陈规旧习、条条框框的制度规范和一层不变的现状是知识创新的天敌和大碍,宽松、自由的校园环境才是创新之花茁壮生长的肥沃土壤,才是创新之光自由闪烁的广袤空间。为了充分激发组织的创新活力,洛克希德公司便成立了“臭鼬工房”(Skunk Works)即“闲人止步、非请莫入的研发重地”,划出一区作为创造力专用的区域。在这样的环境里,创造力高强的精锐人才可以随心所欲地发挥能力,而不致冲撞公司其他地方尚未准备就绪的旧文化。
参考文献:
[1] [美] 科塔达等 网络时代的管理:IBM和其他公司是如何成功的[M]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2]王芳华等 知识管理论[M] 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1999
[3]王得禄等 知识管理:竞争力之源[M]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
[4] [德] 德特勒夫·哈尼施 知识管理与学习方法创新[J] 新华文摘,2000,1
[5]宋梅等 大学如何面向21世纪[J] 新华文摘 1998,8
[6]格拉斯著 卓越管理的新思维[M]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0
[7] [美] 奈德·赫曼著 全脑革命[M]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