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复胀时期的股市表现——摘自平安证券中期策略报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1:34:08
通货复胀时期的股市表现——摘自平安证券中期策略报告(2009-07-07 20:16:55) 标签:股票  分类:历史统计

11919-1925,美国

人为复胀措施:1920年底,为摆脱因控制恶性通胀而引发的经济萎缩局面,美国开始采取人为复胀措施:首先是联邦储备委员会贴现利率持续下降,累计下降300个基点。其次,货币当局投放基础货币。具体措施就是当欧洲源源不断的黄金流入美国并兑换成美元时,美联储并没有采取对冲手段,导致基础货币大幅增加。

 

 

 

经济表现:随着利率下降与货币投放增加,美国经济开始恢复活力,从最终消费品到生产原材料次第复苏,工业产值增长率持续上升。由于复胀措施使得消费复苏,非耐用消费品率先见底,随后是制造业见底,上游资源品复苏。美国由此迎来了“飞扬的30年代”。

 

 

股市表现:1921年7月物价指数滑落速度减缓,市场预期复胀将要出现,股指开始反映良好预期,在复胀预期下,股指快速反弹,一年的时间涨幅接近100%。随着预期的逐渐兑现,市场没有带来意外的惊喜,呈现出宽幅震荡走势,随着人为刺激的结束,出现了经济的自然底,经济自身的机制开始发挥作用,真正意义的复胀--自然复胀出现,股指以再次大幅上升体现经济恢复的状况。

 

 

21931-1933,美国

人为复胀措施:联储在1932年进行了大量公开市场操作投放基础货币以刺激经济。但是联储对于黄金流出的因素考虑不周,款与准备金的比率以及存款与通货的比率都加速下滑,反映去杠杆化的程度远远超出预期,1932年存款通货比率的暂时企稳被第三次银行危机打击,市场信心直到1933年存款保险制度诞生才开始恢复。

  而且,期间因为担心通胀,联储局不合时机的提高了贴现率,以期阻止黄金流出对货币存量的影响;与此同时,长期债券收益率走高阻碍了经济的恢复。  经济表现:工业产值的角度看,虽然危机的最恐慌时期为1933年,但工业产值实质上在32年便达到最坏水平,从而再次演绎了同样的规律,人为刺激后的经济有再次回落的可能,从而形成经济的自然底,但从程度上看,此次回落的影响不及第一次。体现在股票市场上,股票市场无论在预期是否达成的情况下,都会有所回落,但即使预期未达到目标,其回落的程度也很难超过前次。

 

 

股市表现:大萧条时期的复胀预期首先出现在32年的4月份,此时政府开始大规模进行公开市场购买,在此情况下,股指再次体现出对复胀的乐观看法,股指在短短的2个月的时间中上涨了一倍左右。

  390年代,日本

人为复胀措施:日本复胀的手段主要是使用宽松的货币政策,包括降息,发行政府债券等。但由于糟糕的银行体系使得银行放贷意愿不足,且政府一直没有剥离银行系统坏账,银行盈利多用来冲销历史坏账,导致货币流通速度始终不达预期。虽然物价水平有所上升,但力度比较弱,经济缓慢恢复。

 

 

 

经济表现:在政府的复胀措施下,日本经济确有起色,GDP增速缓慢回升。而1997年的金融危机使得有复苏希望的日本经济再次陷入泥潭,从而最终导致股市再度下跌。

  股市表现:腹胀预期期间,日本股市上涨幅度达到55%,上涨时间为1年。之后由于预期落空,股市重新转为下跌。  4、中国的前一次经验

人为复胀措施:在1996年初,中国政府一方面大幅度降息,一方面大规模投放信贷,在此期间信贷余额同比增长率接近40%。大幅降息与大规模信贷并没有阻止GDP增速下滑。

到1997底-1998年初,政府不得不动用财政手段,大量增发国债进行政府投资,以期引导民间投资,导致国债占GDP的比例大幅度上升。与此同时,政府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激发国有企业自身的活力。

    经济表现:GDP增长率1996-1997年持续下降,刺激政策失败;政府在1997年底和1998年再次动用财政政策手段之后,GDP增长率在99年一季度略有起色,其后虽有回落,但总体呈现振荡上行的态势。  股市表现:1996年,大幅降息和大量信贷投放引发复胀预期,股市开始上升,幅度达到195%。其后复胀实际上归于失败,物价水平在负值区域运行,股市随即陷入长达两年的调整(箱型整理)。

此时中国政府不得不再次动用财政手段刺激经济,再次人为复胀。此时股市在经历长达2年的休整后再次上行,并创出2245的高点。其后,由于经济增速回落,物价指数回调,以及国有股减持等事件的冲击,股市开始下行。

中国第一个自然底造成的反弹没有成功,可能更多归因于中国股票市场特殊问题,即股权分置问题,同样在国内经营的上市公司,H股在第一个自然底顺利走出,便是对这种预期的验证。

   历次人为复胀阶段股市涨幅均不菲,持续时间也比较长。幅度最小的为日本90年度初的那一次,股市涨幅为55%,反弹持续一年;幅度最大的发生在中国在1996年,股市上升195%,时间持续1年4个月。平均而言,复胀预期阶段,市场上涨约九成,时间可持续一年。

 

图表29  历次人为复胀预期阶段股市表现

阶段

低点

高点

幅度

时间

美国1920

65

105

62%

1年

美国1932

40

74

85%

4个月

美国1975

600

1000

67%

1年

美国1982

800

1300

63%

1年

日本1995

14500

22500

55%

1年

中国1996

512

1510

195%

1年4个月

中国1999

1047

2245

114%

1年1个月

平均值

92%

1

资料来源:平安证券整理

 

5、恶性通胀时期的股市

在美国,二战结束后发生的恶性通胀主要是由于之前发行的货币过多,而美联储没有及时采取措施回收流动性,导致引发恶性通货膨胀。我们看到在此期间,股市先期因通胀预期而上涨,而一旦恶性通胀真正来临变成现实后,股市反而不再上涨而是开始进行长时间的整理。

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美元与黄金脱钩,没有不再受黄金的约束导致美元泛滥,最终由于“石油危机”而触发导致恶性通胀。我们看到在恶性通胀发生前股市大幅度上涨,在恶性通胀发生后市场开始大幅度调整。可以看出,在(恶性)通胀预期阶段,股市提前反应并上涨,等到(恶性)通胀预期兑现的时候,股市反而需要调整而变得疲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