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好学多才多艺 中国外交官子女在国外挺争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7:18:52
在国外,有这样一群特殊的中国孩子,他们的父母都是中国驻外使馆的外交官,他们从小就随父母常住国外。在新的环境里,他们碰到新的朋友,也遇到新的挑战。
突破语言关不难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随外交官父母在日本生活的大多是年龄较小的孩子,和已经在国内上完中学的学生。相对而言,小学到中学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随父母驻外的最不容易。
对于小孩子来说,语言是他们面临的最大问题。由于语言不通,刚到日本的小朋友最初几个星期无法同当地孩子交流,常有一种被边缘化、被冷落的感觉,有的孩子甚至不愿意去幼儿园。好在幼儿园的老师对新来的外国孩子都比较照顾,大多数中国孩子的适应能力又很强,几个星期的相处之后,不少中国孩子就能和日本孩子通过肢体和语言交流了,一年之后,仅从语言上已很难区分其国籍。
中国驻美大使馆的外交官子女有几十个人,这些孩子平均10岁左右,语言不通也是困扰他们的问题。志强在国内上3年级,去年11月才来美国,现在跟外交官爷爷奶奶住在一起。谈起报到的那天,他有点不好意思:“我除了会说‘你好’和 ‘谢谢’这两个英文单词,其他都想不起来了。”志强笑着告诉记者,自己练英语凭的就是胆大,跟这些金发碧眼的小朋友交流起来一点也不害怕,说不出来就用手势,听不懂就记下来问老师,回家再问爷爷奶奶。几个月下来,志强不但英语迅速提高,还交了几个好哥们。
去年9月来美的张一鸣今年上7年级。这个在国内读重点班的孩子,来美之后英语水平突飞猛进,现在阅读《华盛顿邮报》不成问题,英语作文的流畅程度连外交官父亲都感到吃惊。他说,学校有一种自行开发的课后阅读测试软件,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级别的英语练习题。“我最喜欢做这个练习,每当得到高分时,我就更加自信,并挑战更高级别的习题。”他还告诉记者,校图书馆按照学生阅读能力的高低,分类收集了许多图文并茂的读物,看不懂的可以上网查询,他的阅读速度也因此越来越快。“现在,我平均每天可以读完一本小书。”
聪明才智赢夸赞
与普通中国家庭相比,外交官更重视孩子综合能力的培养。天成今年9岁,学习绘画已经一年多了,“想象力丰富,构思巧妙,画笔简练”是美国老师对他的评价。去年,他在整个市区中小学绘画比赛中获得了3年级以下组的第二名,作品被选入市区官方挂历,作为5月份的封面。
两岁就来美国的小安妮天资聪颖,记忆力出众,如今5岁的她俨然是一个“美国公民”。她喜欢听美国老师讲课,爱看美国动画片,玩英文电子游戏,跟父母讲话几乎全用英语。安妮4岁的时候就被华盛顿一所著名的公立小学破格录取。两个学期下来,她的阅读、数学两项成绩名列全年级前5名,老师赞不绝口。这么优秀的孩子让父母都有点犯愁:回到国内,小安妮该上二年级了,可她连一年级的学龄还不够呢。
开朗、健康的晓华出生在高级职业外交官家庭,现在他在华盛顿市郊的一所中学里读九年级。与同龄的孩子相比,他显得更加自信。“美国的学校学习太轻松了,尤其是数学。”他说,这里每天下午两点多就放学了,作业也不多,自己的数学成绩在这里简直是“鹤立鸡群”。学习之余,晓华还参加了学校田径队,每天下午练习一两个小时的跑步。由于父母工作繁忙,晓华平时寄宿在亲戚家,只有周末才回家。“回家就像过节一样,我最爱上网、打篮球。”他还经常下厨,施展一下从学校学来的厨艺,例如做比萨、甜饼,总是让父母惊喜不已。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除了少数上私立学校的孩子感到学习压力较大外,绝大部分的外交官子女都在公立学校就读,孩子们普遍感到“轻松又快乐”。
小叶随外交官父母在德国常住,她告诉记者,德国老师似乎也没有中国老师那么敬业。 “他们上课时,会很负责地把所有东西讲明白,但是一下课,老师就抛开手里的活,享受自己的课余时间。”有人认为,在国外学习很轻松,随便混混就可以上大学,小叶摇摇头说:“德国人是有名的严谨,学校更是宽进严出,一个班30个人,每年都有复读的同学,最后能上大学的可能只有不到一半人。由于平时成绩占到总成绩的2/3,有些老师又不提前通知考试,所以你随时都要绷紧自己的那根弦。”
大孩子出国更有优势
外交官的工作节奏非常快,跟孩子在一起的时间有限,许多孩子都习惯了独立生活。在美国,孩子们的维权意识很强。一次,一名外交官的儿子学习成绩不太理想,父亲举起手想教训一下儿子。可儿子不干了,他警告老爸:“根据美国法律,我是受到保护的。如果你打我,我就报警!”父亲自嘲地说:“打了也没关系,因为我有外交豁免权。”
中国外交官有着清醒的政治头脑和坚定的斗争意识,在这一点上,他们的孩子也毫不逊色。一名驻美参赞的孩子德西今年上三年级,一次历史课上,老师让大家介绍国籍,一位同学说自己是“台湾人”。话音刚落,只见德西站了起来,大声说道, “不对,你是中国人,因为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到了德西的身上,老师惊奇不已。
驻日使馆的官员告诉《环球时报》的记者,在这些使馆子女中有一些是高中毕业后随父母到国外常住的,他们算是最幸运的。这些孩子在国内完成了高中学业,可以直接在国外上大学。他们年轻,很容易闯过语言关,融入当地社会,更重要的是,他们都有父母在身边,能得到多方照顾,不像一些小留学生因为缺乏父母关心、照顾而发生问题。
记者认识的驻外人员中,至少有十多位的子女已在日本读完大学。毕业之后,他们有的留在日本工作,有的回国就业,还有不少人被日本公司派到中国工作。这些孩子熟悉中国国情,又了解日本经济文化,有国际视野,十分适合从事中日两国之间的各项交流工作。
家长们的顾虑
据华盛顿的老记者们回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驻美使馆里还是以“孤男寡女”居多,外交官在任期内偕子女在海外生活,是上世纪90年代末才逐渐放开的。如今孩子在身边了,家长们却有喜有忧。
由于外交官经常轮换,孩子们会在父母任期届满后一同回国,又面临择校学习的问题。在外国生活几年后,孩子们可以说上一口地道的外语,但中文水平普遍退步,数理化等科目也比国内同龄孩子落下一大截。部分孩子回国后,进不了重点中学,有的不得不留级一年。
一鸣来美国前是国内重点学校实验班的学生,同学之间竞争相当激烈。为了回国后跟上进度,他把所有初一的课程教材和参考书都备齐了带到美国,每天做完美国学校的功课后,他就自学国内的课程,一点也不比在国内轻松。
小叶的母亲为了让她不丢中文,从小叶到德国起就建议她每周写一篇周记,一是为了巩固语言,二是要记录当时的感受。如今4年过去了,她的中文水平仍旧不差。
为了解决外交官们的部分担忧,中国驻美国大使馆从几年前就办起了中文班,家长们争先恐后地把孩子送到中文补习班学习,效果很好。今年4月7日中文班正式更名为“阳光”学校,成为中国所有驻外使领馆中的第一家中文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