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嗔,嗔戒 - 静能致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3:23:03

不嗔,嗔戒——静能致远

 

 

杂草害田地,嗔恚害世人。
施与离嗔者,故得大果报。

    无欲无求!生亦何苦,死亦何哀!常告诫自己勿嗔,其实很难做到,不过想想那止水,少许安慰!嗔又能如何?何嗔只有呢?

    慢慢地觉得自己过于哀怨了!一个字“嗔”!正如佛家所说嗔是最毒的,其咎最深的!迅速调节自己,但没有目标和志向的人是碌碌无为地,也是很难调节的,正如孩子,调节她现在的心情的唯一办法就是转移她的注意力,找一个更能挑逗她的兴趣点的东西,但是一个没有什么能让他感兴趣的人又有什么办法来转移他的注意力呢?可悲!

不可能让每个人都如愿
但每个人都会让我为难
让我心力憔悴也让我觉得美
有时候幸福就象是受罪
但没有它我宁可陨碎
我心系着远方

可脚下已慌张

我常常在现实门外徘徊
以为能用爱去异想天开
可能这太孩子气
但就请任我去
你能赐予我的时间不多
太多的机会都已被错过
我愿不惜代价
只要完美一下

直到某个将来
当我变成回忆
漫漫被你忘记
只留下梦继续


开放分类: 佛教、字典、贪、痴、嗔

 chēn
【动】
(形声。从口,真声。本义:发怒;生气)
同本义。也作“謓”〖getangry〗
謓,恚也。——《说文》
字亦作嗔。又如:嗔怒(生气;发怒);嗔怪(生气怪罪)
责怪;埋怨〖blame;complain〗。如:嗔道(怪道;怪不得);嗔色(不满的脸色)
用同“謓”。睁大眼睛〖stareangrily〗。如:嗔目

【嗔怪】对别人的言行表示不满。
chēnguài
〖blame〗∶责怪
孩子不懂事,你就别总嗔怪他了
〖rebuke〗∶强烈的非难

嗔(也写作"瞋")chēn生气,对人不满,嫌:~怒。~怪。莫~着他。

嗔tián 1.盛貌。参见"嗔嗔"﹑"嗔咽"。


tián
【形】
(形声。从口,真声。本义:盛大。同“阗”)同“阗”。盛大〖grand〗
嗔,盛气也。从口,真声。——《说文》
盛气颠(嗔)实。——《礼记·玉藻》
另见chēn

又作嗔怒、嗔恚等,指仇视、怨恨和损害他人的心理。《大乘五蕴论》中说:“云何为嗔?谓于有情乐作损害为性。”《成唯识论》中则说:“嗔者,于苦、苦具,憎恚为性,能障无嗔,不安稳性,恶行所依为业。”嗔是佛教所说的根本烦恼之一,与贪和痴一起被称为“三毒”。

嗔的产生与作用与贪正好相反。贪是由对事物的喜好而产生无厌足地追求、占有的心理欲望,嗔却是由对众生或事物的厌恶而产生愤恨、恼怒的心理和情绪。佛教认为对违背自己心愿的他人或他事物生起怨恨之情,会使众生身心产生热恼、不安等精神作用,对佛道之修行是十分有害的。因而佛教把嗔看作是修行的大敌。对佛教修行所言是这样,如果是对他人或社会而言,则嗔的危害更大。因嗔怒他人而起仇恨之心,便会发生争斗,或导致互相残杀,轻者危害一家一村,重则使整个社会,乃致使整个国家陷入灾难,因而《大智度论》卷十四中说,嗔恚是三毒中最重的、其咎最深,也是各种心病中最难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