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太人关于财富、幸福和快乐的智慧(二)(连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1:29:16
 

犹太人关于财富、幸福和快乐的智慧


上帝如何惩罚长老

    有一个故事,说一位犹太教的长老,酷爱打高尔夫球.

    在一个安息日,他觉得手痒,很想去挥杆,但犹太教义规定,信徒在安息日必须休息,什么事都不能做.

    这位长老却终于忍不住,决定偷偷去高尔夫球场,想着打9个洞就好了.

    由于安息日犹太教徒都不会出门,球场上一个人也没有,因此长老觉得不会有人知道他违反规定.

    然而,当长老在打第2洞时,却被天使发现了,天使生气地到上帝面前告状,说某某长老不守教义,居然在安息日出门打高尔夫球.上帝听了,就跟天使说:“我会好好惩罚这个长老的.”

    第3个洞开始,长老打出超完美的成绩,几乎都是一杆进洞.长老兴奋莫名,到打第7个洞时,天使又跑去找上帝:“上帝呀,你不是要惩罚长老吗?为何还不见有惩罚?”上帝说:“我已经在惩罚他了.”

    直到打完第9个洞,长老都是一杆进洞.因为打得太神乎其技了,于是长老决定再打9个洞.天使又去找上帝了:“到底惩罚在哪里?”上帝只是笑而不答.

    打完18洞,成绩比任何一位世界级的高尔夫球手都优秀,把长老乐坏了.天使很生气地问上帝:“这就是你对长老的惩罚吗?”

    上帝说:“正是,你想想,他有这么惊人的成绩以及兴奋的心情,却不能跟任何人说,这不是最好的惩罚吗?”

    生活需要伙伴,需要倾诉的对象.快乐和痛苦都要有人分享.一个孤独的人,没有倾诉伙伴的人,是很难真正感到生活的愉快的.

 

让金钱在回馈社会中散发温暖

    《塔木德》说:“《圣经》发射光明,金钱散发温暖.”“如果赚的钱都揣进自己的腰包,你就不是一个真正的富翁.”许多在经济上成功的犹太人都愿意慷慨地回馈社会.

    英国的牛津和剑桥这两所大学各有一个“伊沙克·沃夫森学院”,这来自于一个犹太人的名字.

    被誉为当代最慷慨的慈善家的伊沙克·沃夫森是一个苏格兰犹太人,英国最大的百货公司“大宇宙百货公司”的总裁.该公司拥有3000多家零售商店,同时涉及银行业、保险业、房地产,还有水陆路运输业等.

    1955年,沃夫森设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基金会,在以后的20年间,为各个方面,主要是教育机构提供了4500万美元的经济资助.许多大学和学院都向他颁发了荣誉学位证书.

    沃夫森非常乐于对人讲这样一个故事:

    曾经有一个人问他:“沃夫森这个家伙既是皇家外科医师学会会员和皇家内科医师学会会员,又是牛津大学的教会法规博士和剑桥大学的法学博士,而且还是这所大学的这个博士那个大学的那个博士,他到底是干什么的?”

    “他是个写东西的.”

    “写东西?他写了些什么?”

    “支票.”

    赚钱的能力是评价一个商人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但只有那些不仅仅为自己谋得利益,而且慷慨回馈社会的人,才能真正实现自我的价值,得到社会的认可.

上帝与三个商人

    在犹太人中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三个商人死后去见上帝,讨论他们在尘世中的功绩.

    第一个商人说:“尽管我经营的生意几乎破产,但我和我的家人并不在意,我们生活得非常幸福快乐.”上帝听了,给他打了50分.

    第二个商人说:“我很少有时间和家人呆在一起,我只关心我的生意.你看,我死之前,是一个亿万富翁!”上帝听罢默不做声,也给他打了50分.

    这时,第三个商人开口了:“我在尘世时,虽然每天忙着赚钱,但我同时也尽力照顾好我的家人,朋友们很喜欢和我在一起,我们经常在钓鱼或打高尔夫球时,就谈成了一笔生意.活着的时候,人生多么有意思啊!”上帝听他讲完,立刻给他打了一百分.

    不会欣赏和享受每日的生活是现代人最大的悲哀.太多的人忙于奔波,为了赚钱而无意中预支了“此刻的生活”.这种状况应该及时得到纠正.

 

丢掉的财富以后还可以再赚回来

    1929年,纽约股市崩盘,美国一家大公司的老板忧心忡忡地回到家里.

    “你怎么了?亲爱的!”妻子笑容可掬地问道.

    “完了!完了!我被法院宣告破产了,家里所有的财产明天就要被法院查封了.”他说完便伤心地低头饮泣.

    妻子这时柔声问道:“你的身体也被查封了吗?”

    “没有!”他不解地抬起头来.

    “那么,我这个做妻子的也被查封了吗?”

    “没有!”他拭去了眼角的泪,无助地望了妻子一眼.

    “那孩子们呢?”

    “他们还小,跟这档子事根本无关呀!”

    “既然如此,那么怎能说家里所有的财产都要被查封呢?你还有一个支持你的妻子以及一群有希望的孩子;而且你有丰富的经验,还拥有上天赐予的健康的身体和灵活的头脑.至于丢掉的财富,就当是过去自忙一场算了!以后还可以再赚回来的,不是吗?”

    三年后,他的公司再度成为《财富》杂志评选的五大企业之一.这一切成就仅靠他妻子的几句话而已.

    爱比克泰德说:“智者不为自己没有的悲伤而活,却为自己拥有的欢喜而活.

 

不能脱离真正的生活

    从前有个优秀的拉比,受到大家的景仰.因为他的行为高洁,为人亲切而富于慈爱之心;他做事十分拘谨,很注意小节,同时,对神又非常地虔敬;生活谨慎得走路不会踩上一只蚂蚁,对神所建造之物绝不加以破坏.所以,他理所当然地受到弟子们的衷心爱戴.

    过了80岁后的某一天,他的身体突然一下子开始变得虚弱了,并很快地就衰老下去.他知道,自己的死期已经临近,便把所有的弟子叫到了床边.

弟子到齐了之后,拉比却开始哭了.弟子十分奇怪,便问道:“老师为什么要哭呢?难道你有过忘记读书的一天吗?有过因为疏忽而漏教学生的一天吗?有过没有行善的一天吗?您是这个国家中最受尊敬的人,最笃敬神的人也是您;并且您对那像政治一样肮脏的世界从来没有插过一次手,照道理老师您没有任何哭的理由才是.”

    拉比却说:“正是因为像你们说的这样,我才哭啊.我刚刚问了自己:你读书了吗?你向神祈祷了吗?你是否行善?你是否做了正当行为?对于这些问题,我都可以作肯定的回答.但当我问自己,你是否参加了一般人的生活时,我却只能回答:没有.所以我才哭了.”

    以后的拉比们常用这则故事来劝说一些不在犹太人共同体活动中露面的人,以使他们一起“参加一般人的生活”.从这里不难看出,这个“一般人的生活”不是指一般意义上的衣食住行,也不是指常人的其他感性生活,而是特指犹太民族的集体生活.

    《塔木德》明确宣布:如果一个犹太人完全与一切世事脱离,只是用功学习10年的话,10年后他就不能向神祈求宽恕了.因为不管你把学问做得多好,把自己与社会隔开,这本身便是罪恶.

 

做一个真实的人

    犹太裔美籍作家伊利亚科山曾经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名叫埃迪的男人在来自上流社会的妻子的帮助下获得了事业上很大的成功,他们的生活看起来富足而美满.可是有一天,埃迪似乎被一双巨大而无情的手推进了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之中.出了事以后的埃迪觉得一切都变了,他感到生活虚假得令人难以忍受.

    他曾经为了一个下等女人而离开妻子,但受到事业、金钱和家庭的压力,他又回去了,继续尝试着做个标准的丈夫,维持着已有的“成功”.一切的伪装在他撞上了一辆卡车,差点儿死掉之后轰然崩塌.

    这时候,一个女人唤醒了埃迪心中长久以来埋葬的自我.这个女人没有受过正统的教育,这反而使她显得率真.完全不同于那些出身名校的、谈论名人、格言以及时代杂志的滔滔不绝的女人,她只谈自己的经历和感受,所有的话都来自内心.她说的是自己真实的生活,否则她就静静坐在一旁什么都不说.

    埃迪终于下决心放弃了事业、财富和家庭,与这个女人结了婚.他们在一个小镇上开了个杂货铺,埃迪成为一个作家.他再也不会有不安的感觉.

    她用自己的真实深深地吸引了他,因为人成年以后总是在压抑——不要大喊大叫,不要太坦率太丰富了.我们所受的教育告诉我们只说可以被接受的话,听起来很聪明的话;只读那些专家们认为有价值的书……但是这个女人完全是她自己,她什么也没失去.因此,她所说的和她所想的是那么简单而富有魅力.埃迪最终从那个众人眼里“成功”的男人中逃了出来,重新做他自己.

    在人类关系中,率真和纯真总是含着冒险的成分.于是,我们忍不住并且是不知不觉地设计了一副面具,以避免坦诚相见可能带来的伤害.但是,为了获得理想的人生,必须做一个真实的人,大声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

 

我需要的是你们捉蜻蜓的乐趣

    莱格的爸爸是一位富商,但不幸患了绝症.临终前,见窗外的市民广场上有一群孩子在捉蜻蜓,就对他四个未成年的儿子说:“你们到那儿给我捉几只蜻蜓来吧,我许多年没见过蜻蜓了.”

    不一会儿,莱格的大哥就带了一只蜻蜓回来.富商问:“怎么这么快就捉了一只?”

    大儿子说:“我用你送给我的遥控赛车换的.”

    富商点点头.

    又过了一会儿,莱格的二哥也回来了,他带来两只蜻蜓.富商问:“你这么快就捉了两只蜻蜓?”二儿子说:“我把你送给我的遥控赛车租给了一位小朋友,他给我3分钱;这两只是我用两分钱向另一位有蜻蜓的小朋友租来的.爸,你看这是那多出来的1分钱.”富商微笑着点点头.

    不久老三也回来了,他带来10只蜻蜓.富商问:“你怎么捉这么多蜻蜓?”三儿子说:“我把你送给我的遥控赛车在广场上举起来,问:‘谁愿玩赛车,愿玩的只需交1只蜻蜓就可以了.’爸,要不是怕你急,我至少可以收20只蜻蜓.”富商拍了拍三儿子的头.

    最后到来的是莱格.他满头大汗,两手空空,衣服上沾满尘土.富商问:“孩子,你怎么搞的?”莱格说:“我捉了半天,也没捉到一只,就在地上玩赛车,要不是见哥哥们都回来了,说不定我的赛车能撞上一只落在地上的蜻蜓.”富商笑了,笑得满眼是泪,他摸着莱格挂满汗珠的脸蛋,把他搂在了怀里.

第二天,富商死了,他的孩子在床头发现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孩子,我并不需要蜻蜓,我需要的是你们捉蜻蜓的乐趣.

    幸福快乐与否,不在于目的的达到,而在于追求的本身及其过程.你在匆忙实现一个又一个目标的时候,是否偶尔停下来,享受一下生活的乐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