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白宫217年(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21:22:59
美国白宫217年 老房子的故事(图)   文章提供 于 2009-1-19 20:28:33 (北京时间: 2009-1-20 9:28:33) 阅读时出现乱码? 解决办法
  2009年的白宫,因入住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而格外为世人关注。尽管白宫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能够向公众开放的国家元首办公地点,但参观条件甚为苛刻,要求10人以上成团,并提前6个月申请。如果你很幸运地申请通过的话,你能看到的部分也仅仅限于主楼和东翼。在神秘的背后,白宫也和世界上其它老房子一样,历经修建、改造,有过年久失修差点报废的经历。不过经过了217年,白宫依然充满了活力,是所有美国家庭和住宅的代表。富兰克林·罗斯福在一次讲话中提到:“我从未忘记,我住在一幢属于全体美国人的房子里,我受到他们的信任。”

  白宫的建筑设计竞赛

  在200年岁月中,白宫风云深深影响了整个世界的历史,白宫建筑群也成了历史性建筑。它带有浓厚的英国建筑风格,又在随后的主人更替中一层层融入了美国建筑的风格。朴素、典雅,构成白宫建筑风格的基调。

  白宫的基址是美国开国元勋、第一任总统乔治·华盛顿选定的,始建于1792年,1800年基本完工。但第一位入主白宫的总统并不是华盛顿,而是第二任总统约翰·亚当斯;从此,美国历届总统均以白宫为官邸,使白宫成了美国政府的代名词。

  白宫的设计者是著名的美籍南卡罗来纳州爱尔兰人建筑师詹姆斯·霍本,他根据18世纪末英国乡间别墅的风格,参照当时流行的意大利建筑师柏拉迪的欧式造型设计而成,用弗吉尼亚州所产的一种白色石灰石建造。但当时并不称白宫,“白宫”是1902年西奥多·罗斯福总统正式命名的。

  白宫的建设属于法国著名建筑师和土木工程师 Pierre Charles L'Enfant的一个宏大市政计划。当时他收到了9个白宫设计方案,转由乔治·华盛顿本人抉择。

  美国总统华盛顿的三点要求:宽敞、坚固、典雅

  方案出台之前,华盛顿对未来的美国总统官邸就早有定见:它决不能是一座宫殿,决不能豪华,因为在这里工作的主人是国家仆人。他提出了建造总统官邸的三点要求:宽敞、坚固、典雅,给人一种超越时代的感觉。他相信自己的国家会很快富强起来,扩展疆域,在世界上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建造总统官邸含糊不得。对于即将开始设计和建造的总统官邸,华盛顿执意认为无须高大,有三层高就足够了。


1846年最早的白宫照片

  英国乡村建筑风格的方案中选

  从各地来的设计方案不少,选择余地相当大。一位名叫霍本的年轻人前来费城拜会了华盛顿,告诉总统说,他准备亲自到首都看过地形后再作设计。果然,霍本赶到乔治镇住下,用20天时间画出了设计图,实际上他一定是早有腹稿了。 7月16日,华盛顿也来到乔治镇,于次日召集杰弗逊等人选定设计方案。霍本的设计脱颖而出,成为首选。

  爱尔兰出生的建筑师詹姆斯·霍本设计的总统官邸方案是从18世纪英国乡村建筑风格中发展出来的。

  大规模的施工从1793年开始,霍本亲自担任施工建筑师。首先是在今天白宫北面的草坪一带垒造了三个砖窑,烧制砖块,供国会大厦和白宫建筑的需要。

  建筑师对施工质量要求极高,建筑材料有许多来自美国各著名产地,所以施工期拖得较长,以致首任总统华盛顿并没有在这里住过。在他离任的时候,官邸刚刚完成了建筑轮廓。

  华盛顿总统于1792年7月16日选中了詹姆斯·霍本提交的方案,但并不完全满意。他认为霍本把白宫设计得规模太小,缺乏装饰,不符合国家总统的气派。在华盛顿的敦促下,白宫比原计划扩大了百分之三十。

  工程于1792年10月13日奠基。工程于1800年11月1日竣工,耗时8年,花费232,371.83美元,考虑通货膨胀的因素,大约等于现在的二百四十万美元。

  白宫的扩建和两次大翻新

  扩建西翼

  南北战争时,白宫人事繁忙,过于拥挤。有人对白宫的位置提出质疑,认为北部的一条运河和沼泽会引致疟疾和疾病。准将纳撒尼尔·米切勒提议放弃白宫作为居住地,而用作商务。但这一计划被国会否决。

  1891年,第一夫人卡罗琳·哈里森提议扩建白宫。

  1901年, 西奥多罗斯福搬到白宫后,聘请三大建筑师对白宫进行整修和扩建,其中包括增加了西翼。总统威廉霍华德塔夫脱随后为西翼添加了额外的空间,包括增加了椭圆形办公室 。

  杜鲁门重建

  和其他美国总统不同的是,杜鲁门入住白宫的时间非常之短。理由是有屋宇结构专家在他上任後不久指出白宫随时有倒塌的危险,部份主因是因为在1812年战争中,白宫的墙壁和地基曾被火焚烧,以致在结构上出现了问题。於是杜鲁门对白宫的地基进行了大规模的重建工程,另外又在白宫的南翼柱廊的第二层,加建了一个阳台(即所谓的「杜鲁门阳台」)。至於杜鲁门一家则搬到附近的布莱尔宫,作为自己的「白宫」。

  1950年经国会批准进行彻底重建。现在白宫由主楼、东翼、西翼3个独立的建筑物组成。主楼的底楼有“中国厅”,陈列着历届总统用过的中国餐具。二楼为总统全家的住所。各层都有当年某届总统精心布置的一些房间,现称绿厅、蓝厅、红厅等,是根据室内的装饰特点命名的。东翼包括剧院及一些办公室。西翼主要是总统及其工作人员的办公处。国宴厅宽阔高雅,能容纳140人就餐。整个大厅都漆上古象牙色,新壁炉上面刻着约翰·亚当斯进入白宫第二天写的话:“我祈祷上苍赐福于这幢房子和今后居住这里的所有的人。愿惟诚实和智慧的人在此屋顶下永远统治。”

  1902年西奥多·罗斯福首次把行政办公室迁至西翼。最早的“椭圆形办公室”建于1909年,天花板是总统印章的浮雕,壁炉上方挂着乔治·华盛顿的画像。总统办公室后面飘扬着美国国旗和总统旗。

  肯尼迪恢复

  后来,约翰·肯尼迪总统的夫人杰奎琳亲自指导恢复白宫内部的本来模样。在由准备退位的艾森豪威尔总统夫人带领她巡视白宫时,她就为其充斥着没有历史感的复制家具而感到沮丧。她认为白宫代表着国家,就应当恢复其历史形象。她要求组成一个美术委员会,着手进行这项工作,到处寻找古董家具和历史艺术作品,甚至亲自向曾经设计过白宫的人写信。完成恢复工作后,1962年2月14日她自己出面带领CBS 的电视主持人拍摄专题参观巡游整个白宫的电视节目。

  杰奎琳主持的许多社交活动使得总统夫妇成为国内文化界的焦点,在美国的历史上第一次对音乐、艺术和文化如此关注,杰奎琳的每次招待使得每位到白宫参加国宴的客人感到都是一个美好的夜晚。杰奎琳将原来的U形餐桌撤走,改成八人的圆桌。在维也纳美国总统和原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会谈中,杰奎琳和赫鲁晓夫的交谈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虽然总统谈判以失败告终,但赫鲁晓夫很欣赏美国总统夫人。


白宫南草坪

  基于上述原因,杰奎琳被认为是60年代美国妇女心目中公认的时尚引领者。

  如今,总统办公桌是1880年维多利亚女王赠给拉瑟福德·B·海德的,用女王陛下的“果敢” 号船上的木材制成,以承认美国营救1855年在北极水域内失踪的“果敢”号船所做的成功的努力,从此每届总统都使用这张办公桌。在1963—1977年间,这张办公桌在史密斯·索尼亚学校展览。桌面上有里根总统保存的一件饰物,上面写着他喜欢的一句话:“如果一个人不在乎谁来获得荣誉,那么他能做的事和能去的地方将永无止境。”白宫里还悬挂着历届总统的画像,陈列着他们使用过的瓷器和家具。园内则到处是草坪、树木、花丛和喷泉,景色幽雅。现在白宫的某些地方则定期开放,免费供全世界游人参观。“白宫”已成为美国政府的别称,“白宫发言人”即“美国政府发言人”之意。在美国,Executive Mansion指总统官邸,也指某些州的州长官邸。在白宫和国会之间有著名的联邦调查局。最高法院则位于东国会街。

  历届美国总统的白宫生活

  每逢新任美国总统宣誓就职,历史的步伐总会在华盛顿发生急转。

  2009年1月20日,这情形将再一次发生。届时美国将迎来新的内阁成员,新的议会,新的外交政策,新装饰风格的白宫东翼,新面孔的丢人现眼的总统亲属(这方面可不乏前车之鉴),自然还有新一批的总统宾朋。

  然而在历届美国总统的私生活中,也有许多事情是多年如一的。白宫终身任职的管家团队的女佣一如既往地为总统铺床;厨房的炊事员照样削土豆,炒鸡蛋;园丁仍旧会在春天种下3500株郁金香球茎,让它们在“玫瑰园”开放。

  照料美国总统的衣食起居成了一项产业,从业者有几百人,基本上靠纳税人养活,而白宫门外的百姓对他们的工作内容知之甚少。一届届的美国“第一家庭”来了又走,“各自享有四年或八年的暂住权”,前任总统官邸大管家加里·沃尔特斯说。但围绕着总统生活的工作人员、各项传统和机制却常能世代延续。

  加里·沃尔特斯对此深有感触。他先后担任白宫副总管和大总管职务,在这个全美最出名的地方一干就是31年,从福特到小布什,服侍过六任美国总统,经历过国际国内的许多危急时刻,最终在2007年退休。他曾掌管着有90名工作人员的服务团队,其中包括男仆、女仆、厨师、领班、电梯操作员、花匠、陈设主管、木匠、电工和管道工。从某种角度讲,这就像管理一家全世界门槛最高的酒店,只不过这酒店具备四项经常相互冲突的主要功能:家、办公楼、大型博物馆以及最高集会场所。令人难以置信的是,白宫在活动高峰期每周要接待的宾客可达3万名之多。

  沃尔特斯是个陆军老兵,曾在原来的白宫警卫队(现为美国特勤局制服警卫处)供职。他把军事化的精准和极度谨严的作风带入了工作中。他的工作日从来就不是朝九晚五的,而记忆中最难熬的时段,是在每次前“第一家庭”搬出白宫和新“第一家庭”搬入白宫之间。前者通常在1月20日上午10点离开,而后者在当天下午4点就会入住。

  沃尔特斯在这一天的理想安排是将卸任总统一家的物品搬出白宫,把新袜子放进衣橱抽屉,安置私人家具,把画挂上墙,把新总统的家庭照片摆好,让厨房准备最受青睐的小食——而这一切都要在六个小时的空当内打点完毕。由于新任总统到1月20日中午,也就是他的搬运车在护卫队的伴随下停入白宫车道两小时后,前任总统动身前往国会大厦时才算正式上任,因此不可能提前开始这些工作。为了能按时完成任务,沃尔特斯需要同时调动全部90名工作人员,把他们分成几个小组,各司其职。准备工作历时数月,其间员工要一遍遍地口头复述工作程序,力求有条不紊。(然而,尼克松总统提早搬出白宫那次,没来得及做这种演练。员工们听说第一夫人通过总管办公室索取打包箱,“这才知道总统辞职了,”前白宫陈设主管贝蒂·C·蒙克曼说。)

  有几次交接工作尤其困难。2001年1月20日,克林顿在椭圆办公室呆到凌晨四点才离开,“留下尚待清理的办公桌”,沃尔特斯回忆道。他不得不等到总统就寝,才能和克林顿的工作人员一同动手,为新任总统小布什腾出办公室。

  不过,等这一阵忙乱过后,“白宫首先要实现的功能还是家居。”沃尔特斯说,“服务人员的职责是投合每个总统家庭的需求,不能指望这一家人来适应白宫。”

  为了营造舒适环境,沃尔特斯一到11月大选结束,即将卸任的总统邀请下任总统一家造访白宫时,便开始询问未来第一夫人的喜好:想用哪间屋子做卧室,早上几点起床,洗手间应该放哪种牙膏,餐室需要准备哪些小食。

  小布什说他爱吃咸脆饼。这种点心在2002年给他惹了麻烦:他在白宫的卧室内看橄榄球赛时,被一块咸脆饼卡住了喉咙,昏死过去,栽倒在地,又醒了过来,整个过程的目击者只有他的两只宠物狗。老布什当年要的是比较容易下咽的蓝钟牌冰激凌。尽管他曾当众吃过炸猪肥膘,实际上却只是假作与民同乐,他从没在白宫里点过这种食物。“那全是逢场作戏,”沃尔斯特说,“他根本不吃这些东西。”


椭圆形办公室的设计代表着总统在其政体中的核心地位——他要亲身参与人民的事务

  小布什还喜欢在南骑楼的弧形大理石楼梯下放一个喂狗用的不锈钢水盘,白宫园艺总管戴尔·黑尼有时会兼职去遛总统的爱犬“巴尼”和“比兹利小姐”。克林顿的女儿切尔西曾邀请她的朋友在国宴庭里吃比萨饼。福特的女儿曾在东厅举办她的中学毕业舞会。而里根虽然在公众的印象里以老式好莱坞明星做派著称,实际上他和第一夫人却喜欢坐在电视前搞二人世界,安享以精致托盘呈上的夫妻晚餐。

  那总统们都吃什么?尽管除了一楼的主厨房外,居住区的二楼也设有一间厨房供总统使用,但总统和第一夫人通常不在白宫自己做饭。克林顿夫妇喜欢在宴会曲终人散后到厨房喝上几杯香槟,或是在冰箱里找剩菜吃。但大多数总统家庭只是在白宫主厨提供的备选菜品中定出一周的菜单安排。国宴、年度国会户外餐会以及节日期间的外交使团招待会全部都由纳税人买单,但总统要为他的家人和私人宾客支付餐费。新任总统在最初几个月被自己的账单吓到,是常有的事情。

  “我不记得有哪位总统没抱怨过。”沃尔特斯说,他对罗莎琳·卡特看到账单数额时的讶异记忆尤深。“卡特夫人来自佐治亚州,当时物价较低。但实话实说,你们用的可是世界顶级大厨。他们放进菜品的辅料,那精致的摆盘,跟在高级饭店吃饭没什么两样。”

  食物由特勤局认可的供货商供应,但也有些是来自农贸市场,偶尔还会从食杂店采购。有时白宫的厨师会在上班途中顺便到当地肉铺去挑块肉,为总统的餐桌应急。葡萄酒都是美国本土品牌(自福特总统在任时开始,白宫停止供应法国葡萄酒),酒厂直接供货,产地在弗吉尼亚州、爱达荷州和加利福尼亚州。(但白宫宴饮中的法式遗风仍经久不衰:玛米·艾森豪威尔夫人在国宴菜单上列入她最爱的苹果千层酥时,用的是法语"Betty Brune de Pommes"。)

  服务人员负责将需要清洗的衣物送到市里的高档洗衣店,费用由总统家自行支付。总统的衬衫和全家的被褥毛巾都是在白宫洗烫的。总统的男仆负责使皮鞋保持光洁,并直接交代管家钉回脱落的衣扣。总统每天自己从衣橱中选出一身正装,但假如领带可能在上镜时显得过分花哨,服务人员会提出异议。“我想不出有哪位总统让别人为自己挑选衣裳。”沃尔特斯说。

  总统离开白宫时,无论是乘坐被内部人员称为“猛兽”的豪华防弹车,还是搭乘“空军一号”飞机,抑或入住大型酒店(他出国访问时所到的每一处都需要占用600至800间酒店客房),身边都会张开滴水不漏的庞大保护网。

  总统身边的随行者包括一大车白宫工作人员、国务院官员、特勤局人员、通信专家、“空军一号” 和“海军陆战队一号”(总统的专用直升机)的机组全体、国防部人员还有媒体工作者。大型出访通常一行可达800人,其中有30名白宫工作人员,100多名特勤人员,另有约150名媒体代表——电视台和广播电台的通讯员、摄像组、录音师、平面媒体和通讯社的记者、摄影师等等。

  这群人乘坐两袈飞机:空军一号上坐的是总统本人、他的下属、特勤人员,后舱还有一小拨记者;白宫的媒体专机——通常是一架联航的747客机——负责搭载其他媒体人员。(空军一号中的14个媒体座位由各家记者轮流乘坐,不过无论坐哪架飞机,媒体都花费不菲,价位通常与头等舱相仿,甚至更高。)此外还有运送总统专车和备用车的货机,有时还要运“海军陆战队一号”,与白宫专机一起飞往每一站。

  保护网的核心在白宫内部被称为“包裹”,包括总统、高官、专门保护总统的特工和一小部分记者,它基本上将总统与保护网的其他部分及外部世界隔离开来。“包裹”之内,一切沉静有序,它的外围则是全天候运作的保障体系,为了保证总统的清静环境而忙碌不休。

  负责小布什出行事务的人是乔·哈京,他是前白宫办公厅副主任,力求在保护总统安全与保证一定曝光率之间达成平衡。“你不能总是把他锁在防弹车里拉来拉去吧。”哈京说,“得让他出来露露脸才行。”

  哈京需要提前一年为小布什的出访做准备。每年11月或12月,他都会和白宫办公厅主任及国家安全顾问一起,拟定下一年五到六项的总统出访计划。其中一些是固定项目,例如工业化国家的八国集团会议,或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峰会,都要求美国总统必须出席。而其他出访,比如小布什在2008年2月的非洲之行,则是为了宣扬布什当局的政策,展示一下白宫的旗帜。

  “我的地理知识有限,做这项工作没有地图可不行。”哈京说道。国家安全顾问办公室的会议桌上摆满了展开的地图,再加上空军一号飞行员的随时答疑,哈京和他的小组成员就可以最终敲定旅途中最为适当的落脚点。除了地理上的考虑,还有至关重要的政治因素。随着布什执政的推进,他在国外越来越不受欢迎,便常常在欧洲之行的落脚点中加入阿尔巴尼亚之类的前社会主义阵营国家,以期从当地的亲美群众那儿赚取些欢呼。


总统在战情室准备与伊拉克总理展开视频会议。只有得到最高授权的工作人员,才能进入这件神秘的高科技指挥部

  白宫通信局(WHCA)在总统访问的每一站设下自己的通信系统。出访时,美国总统在酒店套房中只消按动一个电话按键,就能直接与美国直拨通讯系统连线。出于安全考虑,小布什从不随身携带自己的手机,但旅途中随时都可拿到备用手机。

  总统的豪华防弹车内专门配有一部手机,在这里打电话永远不会受到噪音干扰。坐过这辆车的人都说,车内安静异常,仿佛给外部世界按了静音键一样。总统能看到车外的人群,却听不到人声,尤其是当“猛兽”的大号八缸引擎那深沉的轰鸣声响起的时候。

  空军一号是总统的庇护所。他可以在机舱中睡觉——飞机前端有个套间,配有淋浴和两张沙发床。在飞机上还可以进行日常的健身,在小布什的膝盖出现问题,不得不放弃跑步之前,他出访时会在空军一号上安置一台跑步机。飞机上的厨房提供正餐,掌勺的是军用飞机乘务员,然而他们的烹饪技术和营养搭配实在让人不敢恭维。牛排、鸡肉和猪排是常见菜品。2002年6月,小布什前往佛罗里达州宣传合理饮食及身体保健的旅途中,空军一号发给全体乘客的镶金边菜单上,不过是咸牛肉三明治、薯条和草莓芝士蛋糕。

  总统游刃有余地穿梭于各场会议,身边的工作人员却忙得团团转,所有行动方案都提前列在厚达几百页的简报中。“我们前往地球另一端的国家时,能将着陆时间精确到分钟。”哈京说,“但你必须胸有成竹,容易慌乱的人参与不了这种旅程。”只有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才能随总统出访,他们要知道该站在哪里,穿什么样的衣服,如何与外国的达官显贵交谈,以及何时需要拔腿就跑。

  尽管有简报可供参考,而哈京的人员队伍也十分老练,但出访偶尔还是会出纰漏。2005年5月在第比利斯,有人将一枚手榴弹投入成千上万的喧闹群众中,幸好手榴弹有故障,才避免了一场致命偷袭。2004年,小布什亲自挤进一群安全特工中间,将一名与智利警察推搡起来的特勤人员拉开。2002年小布什访华时,在前去与江泽民主席共进午餐的途中,他的豪华防弹车突然急停,以致国际通讯社的报道说是发生了爆胎,令人联想到特勤人员在后备箱里翻找千斤顶的景象。实际上汽车是出了机械故障,而小布什立刻坐进了另一辆备用车。

  当然,总统也与普罗大众一样,更乐于回到自己家里。尽管罗纳德·里根曾表示他常常感到白宫像鱼缸般压抑,但大多数总统和他们的家人都非常喜爱这座官邸。

  怎么会不喜欢呢?毕竟这里有刚刚粉饰一新的电影厅,观看从制片厂连夜送来的好莱坞大片再适合不过。(过去几年中,小布什曾在这里看过《追风筝的人》和《完美比赛》。)这里有游泳池,福特总统曾经在池中穿着泳装接受媒体的采访。这里还有网球场以及伯德·约翰逊夫人创建的儿童游艺园,花园里绿树成荫,小径上排列着历任总统的孙辈孩童留下的手印和足印铜塑。

  最重要的是,白宫具有浓厚的家庭气息和历史氛围,以及一条众所周知的必然规律:第一家庭无论在这里受到多好的照料,最终都将成为过客。或者,用一位白宫终身服务人员当年委婉提醒时为第一夫人的芭芭拉·布什的话说:“总统来了又走,管家却会留下来。
来源: 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