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悠”何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14:21:47
  “忽悠”何意?       庄子讲了个寓言故事,说古时候,南海有个大帝,名字叫“悠”,北海有个大帝,名字叫“忽”,中央有个大帝,名字叫“混沌”。“忽”与“悠”是一对好朋友,来来往往都要经过“混沌”的领地。“混沌”是个没有七窍的的怪人,别人骂他听不见,怒目对他也看不见,所以天生是个好脾气。忽悠二帝在“混沌”的领地上可自由自在啦,他们在“忽悠”面前做鬼脸,甚至说话也十分不客气,“混沌”从来不生气。不仅不生气,还拿出好酒好菜热情地款待他们。
      一天,悠和忽又碰到了一起,谈起了混沌,他们打心眼里感激这个中央大帝。于是便商量如何报答混沌的恩德。他们说,每个人都有眼耳口鼻……七个巧,可以用来看呀,听呀,吃吃东西,闻闻香味儿,偏偏混沌大帝一巧也没有,未免美中不足!我们何不有志一同,同心协力为他开窍?说干就干,两个好心的朋友就带了斧头、凿子来到混沌这里。一个用凿子,一个抡大斧,丁丁当当,一天凿一个巧,到了第七天,七窍终于开通了,可是“混沌”却死了。这真变成因福而祸,报德以怨了!      道家的老祖宗老子说过“绝圣弃智,民利百倍”。好多人自认为是得道的圣人、智者,总想着为人开窍,这些不过是扰乱苍生的家伙而已,可悲可叹。至于那些为欲所驱为利而动之辈,不过坏了良心的“忽悠”二帝,以巧言令色惑人、以蝇头小利诱人、以自己都怀疑的仁义道德套人。因此,如为人所“忽悠”,被忽悠者一开始一定便有茅塞顿开,如明明德之感。等到自己清醒过来时,那又是一次茅塞顿开,如明明德。人就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忽悠中获得智慧,达至至善。      故“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大道无名”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