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墙为何一夜倒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23:15:26
上一篇: 中关村票贩江湖 下一篇: 拆墙20年 柏林墙为何一夜倒塌 南都周刊 @ 2009-11-2 14:12 阅读(1592) 评论(3) 推荐值(112) 引用通告 分类: 未归类

在推倒柏林墙前几个月,已经有数万东德人通过匈牙利边境被剪开的铁丝网逃往奥地利。许多家庭还带来了两三辆小汽车,如果丢失一辆就可以马上用另一辆。东德人在追求什么呢?看似戒备森严、东德人历尽千辛万苦也未必能顺利翻越的柏林墙,又为什么却在一夜之间倒塌?

文·景凯旋(南京大学教授)

1990年,德国人民在庆祝统一后的第一个新年。

翻越柏林墙
  柏林墙为什么会倒塌?国内报道多归因于计划经济的落后与民族认同的感情方面。这样说自然也没有什么错。但问题在于,第一,为什么不是由东德统一,而是由西德统一?第二,当时的东德是前苏联阵营中经济最好的国家之一。有一个例子可以证明,在推倒柏林墙前几个月,已经有数万东德人通过匈牙利边境被剪开的铁丝网逃往奥地利。许多家庭还带来了两三辆小汽车,如果丢失一辆就可以马上用另一辆。
  那么东德人在追求什么呢?
  他们追求的是自由选择。二十年前的11月9日,约有7万名东德人参与了德国有史以来最大的一场示威活动。它是那一年一系列民主运动的高潮,波兰、匈牙利、捷克等国相继发生变革。在东德莱比锡的大游行中,人们为了防备流血镇压,让孩子呆在家里,自己走上街头,不断地高喊“我们才是人民”和“自由”的口号,而压制自由的象征——柏林墙也在这一天被示威游行的群众推倒,士兵们站在一边看着,柏林墙两边的人们哭泣着拥抱在一起。今天的德国总理默克尔也在这些群众中,并成为最早踏上西柏林土地的东德人之一。第二年,分裂的德国统一了。
  自从1961年柏林墙建起之后,这座水泥墙就将东西德分割开来。建墙的目的是为了阻止东德人逃往西德,寻求他们所想要追求的幸福。这堵墙横在欧洲的心脏,在欧洲人心中成为一个巨大的创痛,当年美国总统肯尼迪在柏林墙发表著名演讲,他称柏林墙是“世界上第一堵不是用于抵御外敌,而是用来对付自己的百姓的墙”,“自由有许多困难,民主亦非完美,然而我们从未建造一堵墙把我们的人民关在里面,来防止他们。”东西欧洲从此被人为隔绝,东欧人包括东德人在内,在苏联帝国的控制下,生活在另一种体制里,完全失去了选择的自由。许多东德人仅仅因为父母的宗教或政治原因,失去求学的权利,甚至不能去东欧国家旅游。许多人被迫成为秘密线人,监视和告发自己的邻居甚至亲人。
  翻越柏林墙从此也成为争取自由的象征。几十年来,不断有东德人冒着生命危险越过此墙,逃往西柏林,有的人直接开车撞破水泥墙,有的人挖了上百米长的地道,还有的人跳楼、游泳,藏在西德游客的汽车后座厢里,甚至还有人自制出一艘潜水艇,潜到西柏林。有一个广泛流传的故事,两家人秘密造了一个气球,带着孩子,升上高空,当他们飞过柏林墙降落在西边时,因为不知是否成功,在里面呆了一天一夜,不敢出来,直到西德军人出现在他们面前,告诉他们:“你们自由了,这里是西德领土。”
  据统计,在这场争取自由的过程中,共有5000多人逃离成功,3000多人被捕,239人被枪杀。   谁掏空了“墙基”
  德国统一以后,产生了许多反映东西德分裂的电影,如《柏林生活》、《逃出柏林》、《一墙之隔》、《再见,列宁》、《窃听风暴》等,这些影片无论是从什么角度切入,但都不能回避一个关于自由的主题。这些电影常让我回到二十年前,引起回忆与思考。当年,当听到柏林墙倒塌的消息时,我内心充满了激动。
  对于东德人当年推倒柏林墙的心情,我完全能够理解。那时候,我已经在大学任职几年,业余时间便翻译昆德拉的作品。此前,我只读到过前苏联的一些文学作品,对东欧的文学不是十分了解,但第一次读到昆德拉的小说,我就被其中描写的人生处境打动了。《玩笑》中有一个情节,主人公开了一句政治玩笑,结果被他的女友告发,被发配到劳动营改造。记得小时候也曾因为开玩笑,将学生下乡劳动说成是“劳改”,为此还在全班作了检讨,深挖自己的思想根源。所以读到这一情节时,我特别感到一种“家族的相似性”,从而更深刻地理解了那种压制人性的社会。
  在我所翻译的三部昆德位作品中,《为了告别的聚会》是在柏林墙倒塌前一年出版的。其间还翻译了一部奥维尔的《动物农庄》,发表在上海的《小说界》上。《玩笑》与《生活在别处》则是在90年代初得以出版。此时,整个东欧已经转型,人们用和平的方式选择了自己所想要的生活方式。
  人不可能仅仅满足于吃饱穿暖,他还有精神层面的追求,还要开口说话,因为一个玩笑就获罪,就被关进监狱,这样的制度是不符合基本人性的。由于人与人之间不敢说真话,互相提防、猜忌甚至背叛,整个社会丧失了生机和创造力,人们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如何应付来自权力的压制,社会必然会走上自我毁灭之路。
  在我看来,前苏联、东欧制度的失败,不是由于冷战,也不是由于军费竞赛失败,而是由于统治者高踞于人民头上,将全部财富都用来维护自己的利益,罔顾大多数普通民众的福祉,尤其是人们的基本权利。最终,生活本身的要求注定要战胜那种强制实行的乌托邦构想。   推墙的“代价”
  美国华盛顿韩战纪念墓上刻着这样的字样:“自由是要付出代价的”(Freedom is not free)。”的确如此。在今天统一的德国,有无自由已经不再是个问题。但自由却需要代价,对此我的理解是:一,自由的获取需要付出艰苦努力;二,自由有时还会给人带来困窘。由于面临完全的社会转型,东欧国家包括前东德地区,不可能人人都能得到益处。东欧的转型,除了那些失去特权的人认为过去更幸福外,许多普通民众也经历了一个痛苦的适应过程。
  从计划经济突然转到市场经济,开始时就造成了经济的滑波,失业人数增加。因为东欧国家走的不是所谓的“渐进”道路,而是“一夜剧变”,它的变革虽然保证了起点公正和高福利政策,却也造成了劳动力成本抬高,经济效益较低;或者说,在效益与公平之间,东欧国家首先选择了后者。这是一个无奈的选择,因为对他们来说,国家之上是人,任何改革都不能让弱势群体做出牺牲,国富民穷的改革是行不通的。
  对于目前关于许多前东德人不满意现状的报道,我一直表示怀疑。如果一个富人到东欧旅游,他会得出别人不如自己的结论;但如果一个穷人到那里去旅游(假如他有这个机会的话),他可能会得出完全不同的看法。
  正如东欧问题专家金雁所说:“我们完全可以设想:假如20年前东德没有民主化,而是原来的执政者忽然羡慕起市场经济的‘花花世界’来了,他们完全可以用行政手段来‘招商引资’,不搞什么高福利和1:1马克兑换,更不搞西方式的自主工会,而是充分发挥廉价劳动力和随意圈地的优势,以铁腕手段‘减员增效’——如果是这样,西边的制造业资本不一窝蜂地涌进来才怪呢!土耳其人、巴尔干人也都不用雇了,东德的‘农民工’比谁不好使唤?如果是那样的话,东德没准早发生‘奇迹’了,制造业大爆发,廉价产品充斥西方,都不是不可想象的。如果是那样的话,德累斯顿也会多出十倍的烟囱,而不是像如今这样多出许多哥特式、巴洛克式的尖顶!——只是,如果这样干,如今的东德人会更加满意吗?”
  事实上,东欧国家所面临的并不是一个自由与面包的两难问题。记得上世纪90年代,曾有过大量关于前苏联、东欧国家经济糟糕的报道,现在这种报道很少有了。在经历了十多年的体制改革后,东欧国家已经度过最艰难的时期,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改观。其中斯洛文尼亚、捷克、匈牙利已经进入发达国家行列,而爱沙尼亚、斯洛伐克、克罗地亚、立陶宛、波兰、拉脱维亚等国的发展势头也不错。至少在这些国家,由于保证了改革的基本公正,尤其是对权力的限制,没有发生那么多的贪腐和群体事件。
  市场经济比计划经济更有活力,而市场经济的实质就是个人的自由,东欧国家的变化已经证明了这一点。不管他们现在还有多少困难,大概很少有人希望再回到柏林墙倒塌以前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