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农业文化遗产,不要立农耕文化标本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3 23:59:53
间作套种、稻鱼共养对中国人来说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中国作为一个传统农业国家,在农业、养殖实践经验上来说有着世界上少有的、连续的传承基础,中国农民很早就有了“顺天时,量地利,用力少,成功多”的“天地人稼”思想,稻田养鱼就是这一思想观念影响下的农业发展形式,“千斤稻,百斤鱼”就是体现了这一点。    古老的生产模式在21世纪会遭遇到什么?浙江青田传统稻鱼共生系统被选为联合国粮农组织首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试点,成为2005年浙江十大文化新闻之一。然而,青田古老的农业生产方式成为农业文化遗产的影响力不仅仅只局限在青田的稻鱼共养。
龙现村位于青田县东南,是个远离一切交通干道的村落。早在1999年,龙现村就被中国国家海洋总局认定为中国田鱼村,这个村在稻田中养鱼已有上千年的历史。《青田县志》载:旧青田“九山半水半分田”、“梯山为田,窖薯为粮”。县境地处浙南中低中丘陵区,地形复杂,以丘陵低山为主。一方面,青田地处瓯江水系,水资源丰富;另一方面,“浙东溪水峻急,多滩石,鱼随水触石皆死,故有溪无鱼。”而山区难以普遍开挖池塘养鱼,因此宜稻、宜渔面积少。利用有限的水土资源进行稻鱼共养,成为必然选择。

青田龙现村
古代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产量低,为了有限地利用资源,老祖宗就想出了这么个一举两得的办法。随着近代集约化农业的发展,特别是农药、化肥的使用,古老的生产方式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左右,以中国科学院武汉水生生物研究所为代表的科学家们曾经发展出一套较为完善的稻田养草鱼的技术,在四川、湖北等地推广。这虽然是绿色产业,但是农民们发现,这种技术不能用农药、化肥,不仅麻烦,收入还不如单独种稻或单独养鱼,所以就逐渐荒废了。
古老的生产方式并不能给村民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稻鱼共生”靠的是人工分散劳动,同集约化农业相比,耗时、费力、增收有限。虽然也有人靠田鱼赚到了钱,可种田养鱼毕竟是个苦差事,村里的年轻向往大城市的生活;即使留在村里从事农业生产的,也已经有人为了省事开始使用农药。现在村里基本都是中老年,让他们像以前那样拔草除虫也不太可能,特别是在虫灾比较严重的年份。
为了养鱼,村里的水稻田几乎不施农药,化肥也是能少用就少用。插秧、除虫、拔草……人们在祖辈就曾走过的那道田埂上往返,时间似乎并没有在这里留下痕迹。
从绿色农业的角度来讲,过渡使用农药、化肥不可取,但那是一个我们完全可以控制的区域,一个切实施行的标准就完全可以做到这一点;从现实状况来说,现代科技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为人们尽可能地提供便捷高效。我们不可能去掉现代文明在生活中的印记,回到刀耕火种的年代,因为那一切已经成为过去。
现实的生活需要与“农业文化遗产”不可避免地发生冲突。生产力并不发达龙现村是个华侨村,大部分青壮劳力都在国外打工。村里有一户人家六个孩子都在欧洲打工,挣了钱就想在村里盖一座六层小楼。村委认为这样做和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准则有冲突,就驳回了这家的要求。
想建楼被禁止,想节省劳力又受限制,那么,应当如何协调农民的需要和保护区原汁原味的需要呢?“种稻养鱼”的生产方式和“饭稻羹鱼”的生活方式是中国传统农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表现在“天、地、人、稼”和谐统一的思想观念、农业生产和知识及农业生产工具上,也反映到乡村宗教礼仪、风俗习惯、民间文艺及饮食文化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现在的龙现村已然成为外界眼里的文化景观。村民的生活节奏被打乱,是选择先进的生产方式还是保留一成不变的农业文化遗产模式生产生活、按照生活在大城市里的人们给他们划定的圈子走下去,安安静静地做现代社会里的文化标本?
也许,一种生产方式的消失对人类是难以估量的损失,然而,我们真正需要保护的不仅仅是稻鱼共生的生产方式,而是包涵了保护和发展人类与环境和谐相处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