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家门小学教育科研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8:10:17

《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明确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追求教育民主化和个性化,是新课程改革赋予我们的任务,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自主能力,张扬独特个性,关键是教师要转变观念,把持一套科学的、全面的、有效的教学策略。

一、   良好的情景和氛围是主体参与的需要

1、重要前提:和谐的师生情感。“亲其师”方能“信其道”。师生间的真挚情感以及相互的交流和感染是良好的课堂气氛的基础。师生在教学过程中不是强制和服从的关系,而是一种平等、认同的关系。教师要允许和独立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特别是对学生以自己独特的视角看待事物的发言更不要轻易否定。要尊重他们的见解、情感和人格,鼓励学生与教师进行情感的交流,与他们最大限度的沟通,并逐步引导学生由师生间的情感发展为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情感。这样,教师的激情得以发挥,学生也能在一个平等、宽松、愉快的情境中毫无心理压力的去追求和探索。

2、最佳氛围:良好的群体影响。运用良好的群体影响可以带动越来越多的学生参加到语文学习的全过程中来。同学之间相互作用是最直接最具有影响力的。同学具有独到之处的见解,老师的肯定和表扬,同学的称赞和羡慕,都能引起伙伴的仿效和追求。六人小组的集体讨论,学生相互的启发,彼此的激励,激烈的竞争,既可提供发表自己见解的内容,也能激发起同学争先发言的欲望和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如在设计听说训练《家庭风波》教学环节时,采用浙江电视台中“人生AB剧”的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弄清了家庭风波的原因,并以《错在哪里》为题自由组合代表队发表自己的看法。`效果明显,整堂课全员参与,学生情绪十分高涨,真正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

3、可靠向导:浓厚的课堂情趣。众所周知,好奇是儿童的天性,兴趣是入门的向导。心理学研究表明,恰当的问题情境能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创设一些问题情境,把学生引入到情境中来,使学生意识到问题的存在,从而开动脑筋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有位教师在教学《群鸟学艺》一文时,全文学完后,她安排了这么一个独具匠心的教学环节:“老鹰没学会搭窝的本领,当他们知道了自己错了时,他们又会怎样做呢?请你来编《群鸟学艺》下集。”学生听到老师抛出这么一个问题,顿时兴趣盎然,不一会儿,一篇篇充满童趣的《群鸟学艺》下集产生了。

4、内在动力:认识自己在学习中的价值。充分地认识自己在学习中的价值。学生间在各方面存在差异是正常的,这就需要教师一点一滴的保护调动各种类型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看到自己的“闪光点”,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和在集体中自身的价值。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研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要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获得成功的精神体验,教师一定要为学生架好梯子,让学生通过一定的努力,自己发现知识,教师绝不能去暗示,更不能代替。即使学生一时不能发现问题,教师也要有足够的耐心,给出充足的时间,等待学生去思考、发现。学生体味到成功的愉悦,感受到自己和别人一样是学习的主人,就会自觉清除消极的心理障碍而主动参与到教学全过程中来。

二、下放权力,抬升自主的空间是主体参与的关键

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的方式和手段是能不能把学生推向主体地位的关键。这就需要我们把主体教学思想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之中。主体性教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做到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只有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才能使他们的智慧得到启迪,能力得到发展,创新意识得到培养,那么如何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呢?最重要的就是教师不宜以自己的思想去束缚或代替学生的思想,以自己的思维模式去限制和规范学生的思维活动,而应尊重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尽可能地在学习上给学生自由选择的权力,把教学真正从教师移到学生,这样才能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1、把评价权还给学生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是“权威”,主宰了整个教学过程,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只要回答“对”或“不对”,教师以“法官”的姿态作出评价,学生的回答只是为了满足教师心中的标准答案,真有种“答对就是王,答错就为寇”的感觉。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的只是“权威与依存”的关系。如果我们把评价权还给学生,教师讲的话很少,学生的活动积极,时间就充裕了,学生“主体”地位就体现得相当明显。

教育的对象是一个个具有个性的活生生的人,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教学其实是目中有“人”的教育,它应让每个人的能力、气质、性格得到充分的张扬,重视个性的发展,注意人的个性化、多样化,以适应社会多样化的需要。如《落花生》一文,课文旨在通过爸爸的话,要求我们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但当今社会我们到底应该做怎样的人呢?我在教学时设计了一个小环节:“实话实说”,当今社会到底需要像“落花生”那样的人还是像“苹果、石榴”那样的人,我们发现不同个性的学生有不同的表现:感情细腻,性格内向要做“落花生”那样的人,脚踏实地、默默无闻,好金子总会发光的;直爽活泼的人,要善于推销自己,不然可能一辈子都无法被人发现……这一环节的设计,不迷信文章本身的情感要素,而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给学生以表现个性,发展个性的时间与空间,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上的主人。

同时,听、说、读、写作为学生的全面语文能力的四个方面,是整个语文教学中着力需提高的。我们把评判权交给学生,使其吸收原句的优点,同时明确指出存在的不足。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必须仔细地进行听辨,指出自己与他人的异议所在,并在头脑中迅速进行思考,组织成一段合理的语句,如“我认为某某在哪儿说得很好,但有一点我不够同意……我的想法是这样的……”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他们使用评价性语言进行表达的能力就会有很大的提高。
    2、把提问权交给学生
     宋代教育家张载说过:“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思起于疑,他从疑的角度来谈论读书的进与退。他还说“可疑处而不疑者,不曾学。”意思是说在应该提出问题之处,而没有疑问,跟没有学一样,学书就必须质疑。而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是教师问,学生答。问题由老师提出,学生只是被动作答,处于被支配地位。笔者曾在小学语文教学杂志中看到过一位专家对这种教学模式的批评:“目前语文教学中的一大弊病仍在一个牵字……教师顺着课文的情节不停地问,学生在老师的‘启发’下,逐一说出提纲中预拟的字眼。实际上是让学生猜老师手中的‘底牌’,学生实在说不出,最后还是由老师一锤定音。”如果把提问权交给学生,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才能调动起来,才能在学习上知渴知饿,到处找水喝。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正是他们探索真理的开始。如果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一种使学生好奇的氛围,使学生对授课的内容具有热情,在热情的驱使下产生需要获取知识的渴望,他们就会自觉地成为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最近,笔者有幸参加了“走进新课程标准”全国小学语文新教材教学观摩活动,听了于永正、支玉恒、王崧舟、孙双金等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的课,发现他们的课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把提问权交给了学生。其中孙双金老师在教《天游峰的扫路人》(苏教版)时,学生在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后,提出了十二个问题,孙老师将学生的十二个问题又梳理归纳为三个问题:(1)为什么老人每天上下扫天游峰不嫌累?(2)老人为什么不愿意离开天游峰?(3)老人能活一百岁吗?(4)课文为什么要写一个平凡的扫路人?然后就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进行深入地学习,整堂课学生都是自己问自己答,成了学习上的真正主人。
     3、把设计权留给学生
      作业是教学反馈方式之一,教师从设计到布置到批改,每天耗费了大量的时间。但有的学生面对作业,草草了事,甚至有的厌恶反感,索性两手一摊,不做。究其原因,多年来作业延续了教师设计,学生完成的传统。设计上缺乏新意,学生一直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不敢提出异议,学生怎么会有兴趣?而让学生自己设计作业,不受课内学习内容的限制,不拘泥于教学大纲和教材,留给他们自主创造的空间,让他们自己选择计划、探究、体验,自主地学,自觉地学,学习效率比强迫学习高出许多倍。同时学生自己设计的作业无现成的东西照搬无固定的模式可遵循,恰恰给学生创造了大量的实践机会,满足学生活泼好动、渴望自主,希望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愿望。学生自己设计作业,冲破封闭的圈子,向课外延伸,跟生活接轨,如学习完《我爱绿叶》后,学生们自发做了社会调查,了解了自己住的小区的绿化情况,提出了活动方案,并写出了一份份调查报告。

   总之,要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要营造一个自主的空间,不能再把种种权力紧抓在手里,只有把权力下放于学生,让朗朗笑声,融融情谊,轻松活泼的交流浸透课堂,让学生在愉悦中放飞思维的小鸟,那么,“埋在孩子们心底的智慧种子,就一定能生根、开花,并结出丰硕的创新之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