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教材教学顺序的方法略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3:12:37
调整教材教学顺序的方法略谈 作者:陈炳飞    文章来源:教学与管理    点击数: 418    更新时间:2005-12-4

  一、前知后移
  指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将教材前面出现的知识移到后面实施教学的现象。具体分为课内前知后移和课间前知后移两类。
  1.课内前知后移
  教材有些章、节的开篇内容就是一些总结性或规律性知识,它们通常要借助对后续知识的分析和归纳得出;如果按教材原有顺序实施教学,会使学生在上课伊始便坠入“ 五里雾中”,既降低了课堂教学效率又会挫伤学生继续学习的积极性。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妨将这些内容后移,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探索新知。
  例如,“ 全球性大气环流” 第一自然段便阐述了大气运动的意义:“ ……使高低纬度之间、海陆之间的热量和水汽得到交换,调整了全球的水热分布,是各地天气变化和气候形成的重要因素”。如果教师上课初就试图对此作出全面解释,耗时很多,也很难令学生透彻理解;而在讲完“ 三圈环流”和“ 季风环流”之后,再学习全球性大气运动的意义,可以引导学生有根有据地分析这一知识点,并逐步提高他们分析推理和总结知识的能力。
  2.课间前知后移
  教材中许多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紧密相连,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组织学生参与相关的实践活动,以引导学生立足已有经验探索新知。但是,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需要一定的条件和时间,因而常出现实践活动与教学进度不合拍的现象,由于时效性不强,这些实践活动的价值便会大打折扣。因此,教师一方面要积极创造条件,及时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另一方面,可以将那些与后续知识关联不大,且活动周期较长的教学内容后移,以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学习和运用“ 有用的地理知识”。
  例如,“ 太阳、月球和地球的关系” 一节中包含“ 月相”这一知识点,从知识的内在联系看,“ 月相及其变化”是日、地、月运动关系的集中体现。但由于以下三方面的原因,最好在开学初先布置学生连续观测一个月的月相,记录并总结月相的变化规律,然后再学习月相,此时,第一单元教学早已结束。其一,本节内容知识点偏多,月相又是教学难点,一课时难以完成全部内容的教学,加之只有第三单元的“ 潮汐”要以“ 月相”为基础,这样安排不仅不会影响学生学习后续知识,而且还可以分散重、难点。其二,学生在观察后,可以形成“ 月相及其变化”的直观印象,并得出各种各样的结论和猜想,进而渴望了解月相变化的规律和成因,此时实施教学,学生兴趣盎然、思维活跃、印象深刻。其三,日、地、月在相互绕转过程中形成的位置关系是月相变化的成因,因此,学习月相离不开地球运动知识,尤其要借助于学生在学习地球运动过程中形成的空间位置感,也就是说,先学“ 地球运动”,再学“ 月相”更符合认知规律。
  二、后知前置
  指教师根据学生特点、教学内容等实际情况,将后面内容调到前面实施教学的现象,可以分为课内后知前置和课间后知前置两种。
  1.课内后知前置
  (1)激发学生兴趣。教材中有些后出现的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趣味性很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妨将这些内容前置,或直接作为新课导入的材料,以学生熟悉的事例激发他们主动参与学习和探究的兴趣。   
  例如在 “ 工业地域的形成”一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妨先从本地的“ 经济技术开发区”( 教材后面内容)入手,引导学生全面理解“ 工业联系”的内涵,再逐步分析工业地域的形成过程。
  再如,笔者在教学“ 旅游景观的欣赏( 一)”时,以教材后面出现的当地景点——苏州园林”为切入点,启发学生从已有的直接经验出发,饶有兴趣地讨论苏州园林的特点,掌握“ 抓住景观的特点”这一知识点;然后提出“ 游览园林时,如何才能看出‘ 层次’,观赏到‘ 框景’?”进入“ 选择观赏位置”的教学;以“ 什么季节到拙政园可以赏荷花”的设问引入“ 把握观赏时机”的教学。
  (2)突出重、难点。一节课中,学生在不同时段获取知识的效率不同,通常情况下,学生在课堂教学的前段时间学习效率较高。按知识体系编写的教材难以顾及这一因素,有些自然节的重、难点内容偏后,如果按教材次序实施教学,有些学生会因注意程度不够、学习疲劳等原因,最终不能透彻掌握重、难点知识。因此,教师在不割裂知识连贯性和递进性的前提下,可以有意识地将重、难点内容前移,引导学生在效果最佳的教学时段突破重、难点知识。
  2.课间后知前置
  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为强化前后知识间的联系,贴近学生的学习实际,可以将教材后面章、节提前教学。
  例如,在“ 大气环境”单元教学中,可以将“ 常见的天气系统”调到“ 全球性大气环流”之前,并将“ 全球性大气环流”中的“ 气旋”调到“ 锋面”之前实施教学。其一,“ 大气的运动”最后自然段提及实际海平面上的低压和高压中心,随后学习“ 气旋和反气旋”,可以使前后知识紧密联系在一起,便于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新知;其二,“ 全球性大气环流”显著地影响着各地气候,而且它本身也是一种气候现象,将它安排在“ 气候的形成和变化” 之前,便于学生系统理解“ 气候的形成”这一教学难点;其三,相对而言,“ 常见的天气系统” 属较小尺度的大气运动,“ 全球性大气环流”和“ 气候的形成和变化”是大尺度的大气状况,新的教学次序可以使单元内知识的联系更紧密、分类更清楚。
  三、次序重组
  前知后移和后知前置是并存的两个方面,有知识的前移,必然有知识的后置;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必要的增、删。因此,教师在教学准备阶段要统筹考虑各种教学要素,科学重组教学次序。次序重组包括对教材原有顺序的全面调整,以及增、删内容后教学次序的再确定两个方面,它是教师基于实际情况的教学创新,比单独的前知后移和后知前置要复杂得多。
  1.调整教材原有顺序
  教师在充分研究教材和学生的前提下,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构成特点,通过分、合、调等方式重组教材原有次序,使之更符合学生的认知基础和生活经历。
  例如,高中《 地理》选修下册3-6单元侧重于治理保护,7-12单元偏重于开发利用。由于选学本册教材的学生多数要参加地理高考,因此,教师可以结合初中地理内容,对教学次序进行重新编排,使教学活动更具实战性。笔者将$%(单元的教学顺序调整为:荒漠化的防治、水土流失的治理、农业中低产田的治理、商品农业区域的开发、山区农业资源的开发、河流的综合治理。调整后,教材“ 先治理保护、后开发利用”的编排思路基本不变,并将“ 农业开发”类内容组合在一起,便于比较和联系。同时,兼顾到中国区域地理知识,将教学案例按西北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的顺序呈现出来,可以帮助学生在有序读图过程中巩固、强化空间分布知识;重新组合以后,还有助于引导学生按“ 认清地理位置、了解主要地理事物的分布、分析区域主要特点、因地制宜地开发整治国土”的结构整体掌握中国地理相关知识,并促进他们读图、归纳、评价、分析、运用能力的提高。
  2.重组修改内容后的教学次序
  目前,高中阶段使用的是统一的文本教材,但不同地域的学生特点和教学资源千差万别。因此,有经验的教师多会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增、删。尤其在人文地理教学中,教师如果不适时加入学生身边的或即时发生的案例,采用千篇一律的教学次序、波澜不惊的教学方式,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修改内容后的教学顺序往往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心理和效果,因此,教师在增、删教学内容的同时,要精心重组教学次序;教学过程中既重视知识的递进关系,又不时采用“ 插叙”、“ 倒叙”( 相对于教材顺序)等方式组织教学,吸引学生满怀激情地探究熟悉的、有趣的案例,令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增长知识、发展能力、优化情感。
  四、预留空间
  课堂教学是一种动态发展的过程,课前确定的教学次序只是教师单方面的、相对静止的预设行为,即使考虑到多方面因素,也难以适合差异明显的每一位学生,适应课堂上时刻产生着的每一种变化。因此,教师既要在教学准备阶段科学编制教学程序,又要预留课堂生成、发展的空间和余地,以便根据课堂教学情境的发展和变化,灵活调整既定的教学程序。例如,教师按课前计划的“ 先分析,后举例”的顺序实施教学时,发现学生的反应不佳,可以及时调整为“ 先举例,后分析,再举例”的顺序组织教学;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反馈情况,经常要临时增、减课前准备的内容,此时,教学次序就要作相应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