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上的冷兵器(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4:31:06
.style3 {color: #006699}   中国史上的冷兵器(四) 老木匠 发表于 2009-10-6 2:04:00  

防身装备

任何搏斗行为都是由攻击和防御两方面组成,作战中的将士也需要这样两方面的装备。象《水浒传》里的黑旋风李逵那样习惯赤条条上阵绝非普遍现象,任何军队作战都必须具有防身装备。

头部防护具

古代一般将防护头部的装备称胄,以后称盔、兜鍪等等。原始的护头具可能是兽皮制的,而目前能见到的最早的青铜头盔是在殷墟出土的,距今已有约三千多年。头盔和护身甲一般连称,只要上阵就是随身披挂,只有打了败仗,为了赶紧逃跑,才会“丢盔卸甲”。公元前638年,鲁国干涉邾国内政,邾国起兵攻打鲁国。鲁僖公看不起邾国,没有作好准备就列阵迎战。臧文仲劝告说:“没有准备的军队人再多也打不了胜仗,《诗经》上说:‘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以先王如此的道德风尚,依然如此谨慎,何况是我国这样的小国。君不要以为邾国小就看不起,蜜蜂这么小,蜂刺也足以伤人,毕竟邾国也是一个国家!”鲁僖公不听。结果鲁军在会战中大败,鲁僖公狼狈逃窜。邾军缴获了鲁僖公的“胄”,挂在自己的城门上表功。

从出土文物来看,直到春秋时期,青铜头盔的形制变化不大,基本都是略有拉长的半球形(因当时男子头顶后上方有突出的发髻),中脊突出,饰有花纹,中央处有一个安放帽缨的装置。这种头盔可以有效遮蔽脑部及耳朵,现在还没有发现护脸鼻、颈项部位的附件。不过文献材料来看,当时的胄是包括护脸鼻、颈项的。比如公元前479年,楚国发生内乱,楚国的贵族叶公子高(就是那个以“好龙”出名的叶公)起兵平叛,打败叛军后,他按照当时习惯“免胄”准备进入都城的北门,有个人对他说:“你为什么不戴胄?国人望君如望慈父母,万一有个盗贼射箭伤你,那不就要断绝了人民的希望了吗?赶紧戴好胄吧!”叶公听从劝告戴好胄,可是没走几步,又有一个人上来劝谏:“君为何要戴胄入城?国人望君如望丰年,每日盼望,得见君面,才可以放心。知道君还健在,就会蜂拥跟随。你现在自己掩面以绝民望,这也太过分了吧!”说得叶公只好赶紧又把胄取下。

        青铜头盔价格昂贵,不可能是全体士兵的护头具。在战国以后铁制头盔出现后,似乎仍然没有普及。出土的秦兵马俑依旧大多未戴头盔。以后历代军队也只有军官或一些特殊使命的部队才佩戴金属头盔。北齐兰陵王高长恭,是一员猛将,但面容姣好,为在作战时威吓对方,他经常在头盔下再戴上一个相貌凶猛的面具。564年北齐与北周在芒山一带会战,高长恭率500骑兵直冲周军阵营,直到被围困的洛阳城下。城上北齐守军不认得他,高长恭脱下头盔和面具,守军才知援军杀到,里应外合,打败北周军队。武士为歌颂大捷,创作了《兰陵王入阵曲》长久流传,为历史名曲。这种带有面具的头盔在后世依然使用,比如据史书记载,北宋名将狄青“临敌被发、带铜面具”,身先士卒,冲锋陷阵。明代的头盔有的有一圈护颊颈的延伸下沿,有的是以锁子甲缀在头盔的下沿。

从史书记载以及流传至今的一些绘画来看,宋元明清时期普通士兵的护头具比较简单,一般就是有沿的布帽或毡帽,中央也有帽缨,往往以帽缨的不同颜色来表示所属部队的番号。

身体防护具

防护身体的装备总称甲,或者也称介、函。传说是夏朝的第六代国王予(或写作杼)发明了甲,装备军队与东夷作战。早期的甲都是用兽皮制作的,为了剪裁和缝制的方便,将牛皮之类的兽皮剪裁成一片片的长方块,再用皮条连缀起来,做成可以套住身体的护身甲。皮甲还要涂上起保护和装饰作用的漆。未经鞣制的生兽皮干燥后相当坚硬,能够挡住一般力量的箭矢和刀剑棍棒的打击。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金属武器的普及,士兵普遍穿甲作战,因此“带甲”成为士兵的代名词。春秋时拉战车的马匹也都要披甲。公元前589年,鲁国、卫国、晋国的三国联军进攻齐国,齐顷公骄傲轻敌,摆开阵势后说:“等我把这批敌军收拾了再吃早饭不迟。”马匹没有披甲就发起冲锋,结果全军覆没,齐顷公自己单车狼狈逃窜。可见当时一般情况下战马都应该披甲作战。

春秋战国时期还出现了铜制或铁制的护臂、护胫、胸甲,作为皮甲的补充。再进一步的发展,就是用铁片代替原来的皮甲片,用金属线缀连成铁甲,这种铁甲在古代称为“铠”。由于铁铠呈黑色,西汉时也叫“玄甲”。以后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非常流行铁铠。铁铠连有袖筒的,技术难度最大,号为“筒袖铠”,据说是诸葛亮发明的,25石的劲弩也射不穿。比较常见的是“两当铠”,是用背带将前后身两片铁铠连接挂在肩膀上,恰似现在的背心。当时称背心叫“裲裆”,故此得名。还有一种是在胸前和背后有用大片铁片打制的圆形护甲,号为“护心镜”,因为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称为“明光铠”。唐代是铁铠甲最发达的时代,除了以上3种外另有光要、细鳞、山文、乌锤等等名目。并出现了“锁子甲”,这是用铁链编制成的铁甲,便于穿着,又比一般的铠甲轻便。宋代仍然发展金属甲,有铜、铁锁子甲、光明细钢甲、山字铁甲等名目。

金属甲最大缺点是重量太大,无法灵活作战。宋代的铁甲重量有50斤,明代铁甲加上头盔总重量达为57斤,再加上其他武器装备,一个穿着铁甲的士兵负重88斤半。作为步兵来说这就大大限制了作战以及机动的能力。另一个不可忽略的缺点是价格昂贵,根本不可能让所有的士兵全部装备铁甲。如唐代普通士兵的护身甲有白布甲、皂绢甲、布背甲、皮甲、木甲等。唐末河东节度使徐商还曾试制“纸甲”。

自从约4世纪出现马镫后,骑兵的作战能力大大加强。金属甲的重量可以由战马承担,对于士兵作战妨碍不大。因此上述的铁甲主要是用来装备骑兵的。西晋十六国混战时开始出现“铁骑”部队,即装备铁甲的骑兵。唐、宋两代都有“铁骑”部队。尤其是北方游牧民族骑兵往往以铁甲装备作为突击力量的主力部队,用来集中冲击对方阵地,或者在退却时起到屏障作用。比如突厥、西夏等少数民族王朝军队的主力都是“铁骑”。最为著名的就是金朝号为“铁浮图”的重骑兵,穿着两层铁铠,箭矢无法穿透;另外又有负责两翼包抄的铁骑兵,号为“拐子马”。这两支铁骑兵“专以攻坚,战酣然后用之”,号为无敌。后来在1140年的顺昌战役中被击败。横行天下的蒙古骑兵约有40%是披挂锁子甲的重骑兵,是近战肉搏的主力。据说当时蒙古骑兵还贴身穿着丝绸内衣,当箭矢射入后,可以连内衣一起拔出箭镞。

自明代开始普遍使用火器作战后,皮甲的防护作用降低。战马容易被火器惊吓,骑兵装备铁甲也意义不大。因此甲的发展逐渐停顿。明代注重护身具的轻便性,开始使用棉花为制甲材料,以几层棉絮棉布来阻滞箭石的侵彻,以柔阻刚,颇有几分现代防弹衣的思路。这种棉甲初成品俗称“胖袄”,再用金属铆钉加固。有的在关键部位缀上铁片,就是所谓“青布铁甲”,按照规定每付重量为24—35斤。清代沿袭了这一趋势,至清中期后实战中已几乎不再使用护身甲。 手持防护装备

作战时士兵手持的防护装备称古代统称干,以后称盾、牌(或写作排)。干很早就和戈连称,作为武器的代名词。《诗经?公刘》描绘周族首领公刘带领部众迁居周原的情形:“弓矢斯张,干戈戚扬”。

早期的盾或许就是一块木板,到西周时,盾都蒙上兽皮。最好的是蒙犀牛皮的“犀盾”,被认为是最牢固的盾。当时步兵使用的“步盾”是长方形的,尺寸比较大,可以遮蔽半个身体;车兵使用的是“孑盾”,尺寸较小,只能遮蔽身体的一小部分。到战国时开始出现将金属片包裹的盾,可以抵挡长矛的冲击。《韩非子》中“自相矛盾”的寓言,说明盾可以用来防御长矛。另外战国时骑兵成为重要兵种,骑兵使用的盾更小型化,为了手持方便,一般作成凸圆形,盾牌后有两条系带,可以绑在手臂上使用,号为“旁牌”。

《史记》记载公元前206年刘邦与项羽“鸿门宴”,范增授意项庄借酒舞剑,打算借机刺杀刘邦。危急时刻刘邦的勇将樊哙手持“铁盾”冲进营帐,营门口持戟卫士上前阻止,被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被撞倒在地。樊哙入内谴责项羽不义,刘邦才得以逃遁。铁器相当沉重,不大可能用作单手持用的防护具,这种“铁盾”或许就是包有铁皮的木盾。

古代的盾牌大多经过油漆,一般正面都要画上各种凶猛狰狞的图案,常用的如虎面、龙面等等,以壮声势。472年,北方的游牧少数民族柔然侵扰北魏边境,北魏献文帝率军出征,任城王拓拔云为中军大都督,建议说:“柔然部落的马匹没有见到过‘武头盾’,如果先头部队作战时以这种盾牌前列,肯定可以打胜仗。”拓拔云亲自带了先头部队前进,“相率而歌,方驾而前”,柔然的战马受惊,结果溃不成军,部落首领也被擒获。

盾牌在唐以后各代没有很大的发展。只是注重按照盾牌的使用方法进行分类。宋代步兵、骑兵都配备旁牌,又制作专用于守城、可以遮蔽士兵身体大半的“立牌”。立牌有竹制的和木制的,比较宽大,有支架,可以抵挡一般的箭石打击。

明代军队步兵使用的木制盾牌有“手牌”、“燕尾牌”、“挨牌”等名目,手牌是长梯形的小盾牌,燕尾牌是下部有三角缺口的盾牌,挨牌是有凸弧面的长盾牌。另外还有“藤牌”,用藤条编成凸圆形盾牌。另外明代军队还装备了一批大型盾牌,用以掩护火器发射,称“火牌”。如神行破敌猛火刀牌,用生牛皮蒙面,后部有喷射火器,作战时持牌发火,据说可喷两三丈远。虎头火牌结构基本相同,在牌面上开有射击孔,可以发射火枪或火箭。最大的无敌神牌可以遮蔽25名操作的士兵,有几排发射孔。

清代军队只装备步兵盾牌,不再使用大型盾牌。由于火器的发展,盾牌的防护作用迅速降低。清中叶后军队已不再使用盾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