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逐鹿话禹王—黄冈新闻网 黄冈日报 鄂东晚报 黄冈日报在线投稿 投稿 黄冈新闻 黄冈论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5:57:30

千古逐鹿话禹王 余彦文 熊宇庭 王良勇


    禹王城遗址位于黄州城北。据《黄州府志》载:禹王城原名邾城,因楚宣王灭邾,令其国君邾子移居于此故名。又名女王城,乃楚王女之封地是由。此城宋称“永安”,明称“禹王”,今沿明号。
楚之城邑秦之郡
    邾城并于楚国版图,当于公元前655年至640年之间。当时,楚成王挥师东扩,江淮间的弦、黄、六等诸侯小国尽被吞并,此地亦为楚国城邑,并得以迅速发展。到战国时期,城池已具规模。
    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克楚国郢都(今荆州市区),楚顷襄王被迫迁都于陈,后徙于钜阳、寿春。楚国统治重心逐渐东移,楚国贵族多居于此,使其成为楚国的重要城邑。
    邾城之名始于公元前255年。战国后期,楚考烈王即位,在重臣春申君黄歇的辅佐下,一度振兴,挥师北伐,先灭鲁国,再亡邾国(遗址在今山东省邹县境内),迁邾国君民羁居于此。邾国君民在原有城池的基础上,筑城建屋,扩大规模,并将此城正式命名为邾城。战国后期,邾城在战国七雄中声名显赫,是当时长江中下游著名的大城邑。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秦始皇翦灭六国,一统天下后分天下为36郡,后增至40郡。今鄂东大部分地域隶属衡山(今安徽天柱山)郡。秦国设置衡山郡后,沿袭楚国旧制,定邾城为衡山郡城(亦如今日省会),成为秦帝国重要的地方政治中心之一,也是全国首屈一指的大城邑。
称王衡山定国都
    残暴的秦王朝仅历二世就短命而亡。公元前206年2月,西楚霸王项羽论功行赏,分封汉王刘邦等18王,其中百越领袖吴芮以“率百越佐诸侯从入关故,立芮为衡山王,都邾”,衡山王即是18王之一,邾城是其国都。
    项羽败亡后,吴芮转而投奔刘邦,刘邦改封他为长沙王,并将都城由邾城远迁长沙。从公元前209年至公元前164年的45年间,朝廷设衡山郡,郡城在邾城。
    公元前164年,安阳侯刘勃晋升为衡山王,邾城即为衡山王国都。前154年,爆发吴楚“七国之乱”,衡山王刘勃与朝廷“坚守无二心”,次年,七国之乱平定,衡山王以有功之臣入朝,遂迁往济北。
    与此同时,朝廷将庐江王刘赐改封为衡山王,仍以邾城为国都。后因刘赐心怀不轨,与其弟弟淮南王结盟谋反,于公元前120年,被汉武帝以谋反罪论处,令其自尽,还殃及王后、王子、列侯、二千石、豪强及民众达数千人之多。令邾城空巷,满城恐怖,人人自危。汉武帝还一不做二不休,借题发挥,颁布了左官律和附益法。左官指仕于诸侯的官吏,左官律即限制和处罚这些官吏的法律,附益即指对违背朝廷而与诸侯结党营私者要处以重法。并规定,诸侯只能在封地享受衣食租税,不得参与政事。这就是因邾城事件而产生的对我国历史有重大影响的“左官、附益之法”。
因人废都作县治
    衡山王被废之后,衡山国都即被改为衡山郡。次年,余怒未消的朝廷再废衡山郡,改设为邾县,隶属于江夏郡(今安陆市),邾城成为邾县县城。
    邾城作为邾县县城,经历了西汉至东汉近三百年的平静岁月,也得到平稳发展,但在国内声名寂寞。西汉末年至东汉初年,朝政更迭、社会动荡,邾县随江夏郡(其郡城已迁至西陵,即今武汉市新洲城区)而上下沉浮,公元35年,汉光武帝派大将岑彭招降了江夏郡太守侯登,邾城正式归属东汉。
    公元47年,位于今鄂西的巴人造反,武威将军刘尚率兵镇压,并迁降众7000余人至江夏界,安置在以五水(倒、举、巴、浠、蕲水)为中心的地界,从而形成了当时有名的少数民族——五水蛮。之后又不断迁入,随着蛮民增多,邾城就成为管理五水蛮民的中心城邑。
    邾县经过汉武帝时的打击,在两汉数百年间,经济社会发展都相对滞后,虽平安无事,亦未显繁华。直到汉末三国时期,寂寞许久的邾城又活跃于政治舞台。汉末,江夏太守黄祖任命一代枭雄甘宁为邾长,镇守邾城,甘宁不满黄祖的压抑,阴蓄叛意,挟邾城投奔东吴,成为孙权的大将,在孙权征剿黄祖、进军江夏的战斗中冲锋在前,传为天下奇谈。
陆逊屯兵镇邾城
    三国时,邾城地处吴、魏两国交界,纷争不绝,干戈不断,或属吴,或属魏,每次得失都关系到国势强弱,成为天下英豪瞩目的具有战略性的城池。
    公元208年赤壁大战后,曹魏势力北退,孙吴将邾县从江夏郡划出,归治蕲春郡,蕲春郡辖蕲春、浔阳、邾县,但曹魏军队旋又夺回蕲春,于是邾城成为孙吴在长江以北的一个战略支撑点,直接面对来自东面蕲春和北面大别山的曹魏军队,在江北相互角逐抗衡,成为军事战略要地。孙吴于公元211年、223年两次从邾城大规模出兵,进攻蕲春之敌,均取得胜利。
    而邾城西北之江夏,乃曹魏控制之地,也是孙吴志在必得之地,双方在江夏间经常举重兵进行武装争夺。邾城自然成了孙吴经略江夏的大后方。
    公元241年8月,东吴丞相、驻镇武昌总管荆州防务的陆逊鉴于邾城乃吴、魏两国之军事要地,关系到东吴江山安危,采纳张梁建议,遣重兵3万屯守邾城,并修缮加固城池。邾城担负着东抗蕲春、西援江夏、北御大别山的重任,是拱卫东吴的军事重镇。
    公元280年,晋建威将军王戎率军顺江东下,攻伐吴国,所向披靡。吴牙将以邾县降,邾城遂归西晋。西晋到东晋初年,邾城的守军数量有所下降。陶侃任武昌(今鄂州)太守时,虑事周密,志在中原,当时有人建议效陆逊故事,陶侃便率诸将北渡邾城,实地考察后,认为当年孙吴置镇邾城,以重兵防御的策略是正确的,但现在时势不同,优势不再,遂不同意重兵驻守邾城。
刘基悲歌悼故都
    东晋咸和年间,羯人石勒统率的后赵大军驰骋中原,所向无敌,以至东晋的地方政权在大别山以北无法立足。公元333年,石勒去世,东晋宰相庾亮认为可趁机恢复中原,经过谋划,于公元339年3月完成北伐战略部署,并调派豫州刺史、征虏将军毛宝与西阳郡太守樊峻统兵万余驻防邾城,准备正式北伐。但就在当年8月,后赵石虎调动大军进攻荆州北部,又派大将夔安率两万虎狼之军奇袭邾城。毛宝守军不敌,遂向庾亮求援,庾亮认为邾城牢固,没有及时救援。战争持续一月有余,终因后援不继,邾城沦陷。毛宝和樊峻率6000残兵拼死突围,退至赤壁江边,再陷后赵重围。晋军前有大江阻隔,后有追兵围剿,6000人全部投江,溺毙殆尽,演出了人类历史上悲壮的一幕。
    邾城沦陷,标志着晋军北伐的失败。同时,后赵军队为报复晋军之浴血抵抗,遂将其军事大本营邾城夷为平地。邾城被彻底毁灭。
    自战国至东晋600余年间,邾城作为江淮名城,军事重镇,见证着兴衰荣辱,得失成败。经历了国阜民安、金戈铁马。邾城的历史,是一部辉煌而悲壮的历史。后人登临遗址,凭吊往事,往往唏嘘感叹,不可自己。明代开国元勋刘基有《邾城怀古》一诗,可鉴心迹:
“孤城寥落偏蒿芜,万里萧条近楚符。
鸦带夕阳归旧垒,雁将秋色下平湖。
遗墟渺渺生禾黍,古木苍苍接里闾。
故事岂劳重借问,江汉流水自萦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