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移民维权更加理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20:51:35
一些政策和知识应该“归还”给他们,他们应该成为水电开发的知情者、参与者,而不是被动的移民
 让移民维权更加理性
———专访“绿色流域”主任于晓刚博士


□驻京记者 刘鉴强

在澜沧江上,漫湾水电站被认为是全国水电站的“五朵金花”之一。2001年底,正在亚洲理工学院攻读流域管理规划博士学位的于晓刚,与云南大学和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的研究人员,一起进入漫湾电站库区,考察这朵“金花”。他们进行的是一种国际上最新的研究:水库的社会影响评价,即水库对社会的综合影响。
当时,漫湾电厂已连续5年被评为国家电力系统的最优企业。除了本公司获利1.2亿多元外,向国家缴税约1亿元,向云南省财政提供税收5000万元,向库区所在地云县、景东、南涧和凤庆县缴税共5000万元。企业和政府达到“双赢”。另外,电厂的职工有漫湾股权,值班经理年薪达12万元,漫湾电厂还有自己的四星级宾馆,属职工集体所有。领导和职工也“双赢”了。
但在距水坝仅800米的田坝村,考察人员发现,这里的240多位居民,一半以上靠拣漫湾电厂的垃圾为生。近10人在水坝修建之后患上了精神病;社区组织在瓦解,吸毒、偷盗、打架斗殴现象普遍。
当时,漫湾电站被认为“投资最省”,“效益最高”,成为电站样板。“可是,我们考察后发现,所谓‘投资最省’,其中一个因素是电力公司对当地移民的补偿最低。所谓‘效益最高’,其中一个因素是电力公司对移民的后期扶持最少。”于晓刚说。
2002年,一份新华社内参送交中央领导,《漫湾电站建成十年,库区百姓贫困化严重》。中央和省领导极为重视,责成云南省有关单位进行调查,调查后认定情况属实。
两年之后,于晓刚又来到漫湾库区。老百姓的生活状况令他震惊:拣垃圾,依然是许多家庭的重要收入。
他意识到,在修建巨型水利工程这样关系到切身利益的问题上,如果老百姓不能参与进来,恐怕还要这样贫困下去。
从今年始,以于晓刚为首的民间环保组织“绿色流域”,在三江流域开展了更多的工作。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今年7月下旬,在云南丽江举办了一个特殊的培训班,参加者是三江流域的移民和因水电开发而可能成为移民的村民。于晓刚说:“一些政策和知识应该‘归还’给他们,他们应该成为水电开发的知情者、参与者,而不是被动的移民。”
如何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均衡、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虎跳峡工程成为记者的关注点。

“启蒙”村民
  记者:你们培训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于晓刚:主要是四个方面。一是介绍近年来全国很多环保部门、研究机构、民间组织、环保人士对三江地区大规模水电开发的争议,让村民们认识到他们面临的困境和风险,同时这也是全国关注的焦点。
我们还向村民们介绍了《世界水坝委员会报告》。这份报告对世界许多水坝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发现水坝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巨大。目前在联合国的框架下,各国政府、水电公司以及公民社会正在对水坝与可持续发展这一焦点问题进行对话。
我们也向村民讲解了中国的移民政策。目前,中国的许多移民政策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落实。另外,也还存在一些盲点:一是老百姓不能充分参与,导致移民安置出现一系列的不公平问题。二是移民安置的监测评估不是由中立的第三方来进行,而是在系统内自我监督,很容易导致水电建设中出现腐败,导致工程质量差,百姓安置差。第三,移民安置中,没有体现保护私人财产的宪法精神。对移民,国内一般叫“补偿”,而不是“赔偿”。什么叫“补偿”?衣服撕破了,打个补丁而已。国际上通行的做法是赔偿,按照现在的市场价格,原质原量地赔偿给移民。即撕破了人家的衣服,就应去买一件同样的赔给人家。
还要考虑到水坝建设造成的无形影响与损害。过去我住在路边,现在被迫搬到山沟里;过去我家门前有学校,现在没有了,孩子得不到方便的教育。这样,社会服务的可及性被损害了,水电公司也要给予相应的赔偿,建公路,建学校。
现在的情况是,村民一旦搬迁,就需要经过10至20年的努力才能恢复原来的生活水平。既然要建电站,公司的经济效益一定是很高的,就应把对移民足够的赔偿打入成本,不能通过剥夺移民来使公司成本最低,收益最大。

移民应该参与决策
记者:那移民如何才能保证自己的权益不被剥夺?
于晓刚:重要的是参与决策。大型的水电水利开发工程都可能导致一部分人受益,另一部分人不同程度地受损。因此,应在项目决策的早期通过社会影响评价确认项目的受影响群体,确认他们参与决策的权益,以保证项目最终也使他们受益。利益相关群体的参与决策应该是真正知情并在没有任何政治压力的状况下参与决策。
通过我们办的培训班,老百姓开始知道应该怎样去诉求,怎样避免受到负面的影响,怎样与有关方面谈判。过去老百姓这种意识比较弱,等搬迁了,水电站修起来了,才发现自己的粮食不够吃,生活陷入了困境。可那时候就已经晚了。
参与式社会影响评价的知识,使他们能在水电建设之前或是搬迁之前,了解自己可能受到的影响。他们就可以要求政府和水电公司保障新的居住点要有水,有电,有路,有学校,有市场,有医疗服务。培训班的第四天下午,我们还同这些村民一起到金沙江河谷的石鼓镇,走访那里的村民,了解那里的情况。当地居民通过与他们的交流意识到:如果修建虎跳峡电站的话,将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另外,受影响群众应该分享水利和水电的开发利益。受影响群众应是首要受益人。政府和水利水电开发方应与受不利影响的群众共同协商,达成多方一致同意和法律上可执行的补偿和分享利益的条款。
我国正走向政治文明,要求在重大的决策中,要让老百姓知情和参与。过去没有“治理”的概念,新的发展观则要求各利益相关者进行平等的对话,透明、公开、民主,这样才能达到最好的治理。这是可持续发展的路子,也是中央大力提倡的。我们相信地方政府迟早会理解的。

维权方式在进步
记者:去年,漫湾库区曾经发生过集体上访事件。你们对村民进行培训后,他们对移民权利的诉求方式有什么改变?
于晓刚:以前在集体上访中,他们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结果移民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今年培训班结束后,村民自己组织起来学习相关政策,更加理性地分析移民问题。村民不再只向政府反映困难,而是分析问题,提出建议,帮助政府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比如在漫湾库区,有村民提出对移民款进行审计,有的村民提出政府的移民安置规划应该让移民更多地参与。
在大朝山库区,村民们意识到,原来移民还有那么多好的政策。这使他们的利益诉求有了更多的政策基础。过去是“法藏官府,威严莫测”,老百姓也认为法是对付老百姓的,而今老百姓已经意识到法律和政策是他们维护权利的有效工具,而不是造成大的冲突。这是他们很大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