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城战役在毛泽东战争算术思想形成中的作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0:47:25

[军史随笔(2)]土城战役在毛泽东战争算术思想形成中的作用

毛泽东不是一个军人。在军事指挥方面,他更适合担任的角色是战略全局指挥。在局部战役指挥中,他更喜欢充当一个游击者。避实击虚和以多打少,是他基于自身力量和资源的判断而屡试不爽的战术姿态。事实上,三次反围剿及璋州战役的胜利,也大多得益于他的这种相对低调的战法。

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敌强我弱都是一个显见的事实。敌我双方在各项技术、物资、装备等参数上确实是有着明显的差距的。主要由未经特别训练的农民组成且武器装备大大落后的红军,在单兵作战能力上确实难以与敌人的职业化军人相比。在这样的情势下,采取游击或偷袭战术,即使对一个职业军人而言也是正常的。何况毛泽东根本就不是一个军人。

但在一定的优势条件下,我军也不是不可进行一些布武堂堂的运动战。游击战术这种小打小闹的非正规战法在一些训练有素的军人比如刘伯承、彭德怀等的眼中也确实有点小气。在第四次反围剿中,周恩来、朱德、刘伯承、彭德怀、林彪指挥下的红军,也确实以如虹的气势一举击败了不可一世的国军名牌十一师系统。
可从战争经济学的角度而论,以敌众我寡的资源对比打运动战,确实是一件很蚀本和不划算的战法。所以,从毛泽东东山再起的第一天起,避免打消耗战就是他的一个绝不动摇的战略思想。这一战略思想甚至贯穿他指挥战争的始终,抗日战争中意义重大的百团大战居然受到了他的严肃批判,也和这样的战役太不划算有关。

而长征中在遵义会议上复出后的第一仗土城之役(又称青杠坡战斗),就是强化毛泽东这一战略思想的关键事件。正是在土城之役后,毛泽东选择了不与国民党军硬碰硬而是灵活机动的战术原则,声东击西、四渡赤水、飞夺沪定、巧渡金沙、远上僻壤、取径草地,走得都是轻灵腾挪的太极路子。而且极力反对攻击打鼓新场和南下成都,都是从保全自己胜过消灭敌人这一出发点进行的思考和决策。抗日战争中,这样的指示更是比比皆是。

可毛泽东这样避实击虚、扬长避短的军事思想又都是经过研究后的成果。秋收起义使他认识到了敌强我弱,于是他宁肯选择作“山大王”。长征中的土城之役让他认识到红军已经没有一次围歼敌人在二个旅以上的实力从而更加强调游击和偷袭。解放战争初在大同集宁战役的失利让他意识到共产党史军队暂时还没有在局部的压倒性优势从而更中强调“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土城之役,就是东山再起的毛泽东对红军实力的一次摸底和调查。以三千人的牺牲换取敌人三千人的牺牲这样看似够本实际上相当亏本的战争算术,使得毛泽东痛下决心:不到特别的必要,绝对不可以同优势的国军拼消耗。

有多少家底做多少生意,这不仅仅是毛泽东的战争算术,还是他的政治算术。“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和军事对手如蒋介石是这个原则,和政治对手如张国焘也是这个原则。巴西分兵,毛泽东宁肯率了一三军团进行小支队行动,也不去和张国焘拼消耗。以低调的行动追求高调的结果,这就是毛泽东的大智慧。而这种智慧,是和土城战役加之于他的战争算术相关。

遵义换帅之后,又进行了数千人的兵力补充,仍然在次第动用了一三军团和干部团之后仍然和郭勋琪的川军打成平手的严酷事实,让毛泽东清楚地知道了自己的这支军队的战斗力现状。带过七百人搞过井冈山割据、带过三万人打过反围剿的他,清楚地知道了,流动中减员剧烈的红军,根本就经不起较大规模的战役考验。于是,做为长征红军在渊源、利益、人脉等方面而言都名符其实的新的掌门人,他再次祭出了在他来说已经架轻就熟的游击战——事实上,在没有根据地的长征中,“游击战”也更加名符其实。

与其说是毛泽东的英明指挥挽救了红军,不如具体说是毛泽东天才一流、实事求是的战争算术导引了长征的胜利。

而土城之役的开门不红,却正是长征中的一方面军“从胜利走向胜利”的转折点。因为这一仗让毛泽东把他的游击理论和实践,修炼地更加炉火纯青。







标签: 笔公史论    毛泽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