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人航天神舟飞船副总指挥尚志:神舟沃土展奇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1:01:14
特约通讯员 冯春萍 本报记者 唐先武 王翰林
<--enpcontent-->
2003年7月22日,一个看上去极其普通的夏日上午,天不是太热,甚至有点微风习习。在北京航天城内一间大会议室里,在鲜艳夺目的五星红旗下,40岁的神舟飞船副总指挥尚志,带领即将开赴酒泉发射基地的200多名参试人员,庄严地举起右手———“我是神舟五号载人飞行试验队队员,肩负着伟大祖国和中华民族的重托,为圆满完成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圆我中华飞天梦想,我宣誓……”“神舟”五号发射前的这一幕,一直印在领誓人尚志的脑海里。
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起步之初就加入到神舟飞船研制队伍中来的尚志,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自动化工程专业,历经十几年的风风雨雨,如今已成为一名出色的指挥员,在研制神舟飞船这片沃土上施展着自己的聪明才智。
往事如烟。一天上午,飞船总指挥袁家军将尚志叫到办公室,神情严肃地向他交办一项特殊任务:立即着手调研有关气囊的各种情况,并拿出具体方案来。关于气囊,他的第一反应就是汽车上有。由不得半点迟疑,他们立即开始找汽车生产厂家,分别给一汽、二汽打电话,接着又找清华大学汽车碰撞试验室,连偶然在一个路牌广告上发现气囊商标的线索他们也不放过。最终,研制气囊的任务还是回到了航天自己的研究所。大范围的调研再度展开,天津的气瓶、沈阳的橡胶材料、航空院所的器材……一圈跑下来,尚志就在这中间来回张罗。“货”置办齐后,投入生产。一个多月的时间,他们进行了十几次试验。产品定型后,又做了十几次的飞船返回舱空投试验,在第13次空投试验中,他们发现气瓶与气囊、气囊与伞舱盖之间都有脱离现象。这样一来,气囊根本起不了作用,更别提保什么安全了。经分析找出问题所在后,他们又展开技术攻关。
2002年夏季的一次空投试验结束后,科技人员立即着手对试验数据进行判读分析,仔细检查了伞舱盖上的气囊、降落伞伞衣、伞绳等的工作状况,从中获得了大量有效的试验数据,进一步考核了整个飞船回收着陆分系统的安全性与可*性。返回舱气囊工作状态良好,可*性得到验证,意味着从今往后可以正式投入使用。
喜讯传回北京,为此奔忙一年多的尚志,终于放心地舒了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