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江西省萍乡市上栗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23:15:24

       上栗,扼吴楚通衢要地,为湘赣边贸重镇。

地域概况

      上栗县位于江西西部,萍城之北。距省会南昌260公里,距长沙124公里。南北长45公里,东西宽25公里,总面积721.11平方公里。“319”国道纵穿南北,南(昌)长(沙)公路和沪瑞高速公路分别横贯东西,公路交通便捷,区位优势明显。境辖6镇3乡1场,155个行政村,8个街道社区居委会,10.96万户,人口462217人,其中农业人口约40万,占人口比例88%,人口密度630人/平方公里,为全省人口高密度县、区之一。

       1997年12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上栗撤区设县。

自然环境

       上栗县境内以丘陵、山地为主,约占总面积70%。东北面多山,西、南及中部多丘陵,杨岐山主峰张口岭是全境最高点,海拨947.4米。金山镇麻石是全县最低处,海拔70米,平均海拨233.7米。萍水河、栗水河分别发源于境内杨岐山的东、北二侧,自北向南和自东向西,接纳境内大小支流16条,分别注入醴陵渌水入湘江。

经济产业

       上栗历为综合性农业经济区。全县19万亩耕地,人均耕地仅0.42亩。种植业以水稻为主,粮食作物产值约占农业总产值的60%左右,林业用地约占全县总面积的6成左右。森林资源丰富,全县除一个国营垦殖场外,还有集体股份制林场和私营林场24个,杉、松、毛竹和茶尤是全县主要的用材林和经济林。金山、东源、桐木和赤山的茶油、长平的山羊、生姜、板栗和赤山、福田的柑桔是本县主要的土特农产品。上栗地区的手工业生产历史悠久,就地取材,创造了较多的名优特产,其中尤以鞭炮、烟花中外驰名。上栗是爆竹祖师李畋的故乡。明末清初,上栗的“正边”、“八扣”爆竹,每年以10万箱以上的成交额销往东南亚地区,上栗地区的鞭炮烟花进入国际市场已有200多年的历史,特别是上世纪70年代以后,应用科技手段,使全县的边炮烟花生产跨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上栗镇生产的“波波系列烟花”、“长手牡丹”和桐木烟花厂生产的“花蝶”烟花多次荣获国家农业部、外经部的“优质产品”称号,1987年上栗镇出口烟花厂生产的“火箭筒”、“夜景”、“绿林军”烟花在西班牙 圣塞瓦斯蒂安市举行的第24届国际烟花节大赛中获“集体二等奖”。近年来,通过对边炮烟花实施安全整改之后,上栗地区的边炮烟花生产上规模、上档次,边炮烟花产品已经销往全国乃至世界的4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全县的主要支柱产业,边炮烟花生产的财政税收占全县财政税收的75%以上。边炮烟花生产所需的原材料又推动了全县化工、印刷、运输及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矿藏

      境内矿产资源丰富,现已探明的矿床、矿点达150多处,有煤、铅、铁、金、铜、硫、锌、磷、瓷土等10余种,尤以煤、瓷土为主,煤的储量在8000万吨以上,铅1500万吨,另外,石灰石、海泡石、大理石等矿产资源更是储量大,品位高,分布广,极富开采利用价值。

历史概况

      上栗自古以来人文荟萃,名人辈出。这块钟灵毓秀的热土,哺育了一大批俊杰贤能的优秀人才。有世居“吴头楚尾”麻石街北的唐代 贞观年间的爆竹祖师李畋,以研制爆竹而闻名遐迩;有编纂《贞观新书》30卷且“新书声价满皇都”的唐朝进士唐廪;有清乾隆时探花、官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和兵部侍郎、太子少保、编注《五代史记》74卷的“江西才子”刘凤诰;有清同治优贡、编纂《辽史记事本末》、《金史记事本末》的著名历史学家李有;有遵同盟会旨意,发动和组织萍浏醴起义的左、右督统蔡绍南和魏宗铨;有西安交通大学校长、教育家、哲学家彭康,有长春地质学院院长、著名地质学家喻德渊教授,有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部队政委、中共第九、第十、第十一届候补中央委员、中顾委委员的王六生少将、有任中国音乐学院副院长、著名音乐家的彭晓峰' href="http://www.hudong.com/wiki/%E5%96%BB%E5%AE%9C%E8%90%B1" target="_blank">喻http://www.hudong.com/wiki/%E5%BD%AD%E6%99%93%E5%B3%B0" class=innerlink>彭晓峰教授。此外,还有曾任中共第一届中央局组织主任、中央政治局第五届政治局常委、中央第六届中央政治局委员、陕甘宁边区政府代主席、后叛变革命的张国焘和原台湾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常务委员、台湾 国民党战争学院院长,台湾国民党陆军上将肖而光都是上栗人。

自然及旅游资源

      上栗山川秀美,环境幽雅。杨岐山重峦叠嶂,钟灵险峻,奇石林立,气象万千。清溪孽龙洞蜿蜒数里,洞中有洞,洞洞相通,石乳石笋,千姿百态,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杨岐山普通寺,为我国佛教五家七宗之一—杨岐宗发祥地,乘广、甄叔、方会3位高僧是中国佛教史上的杰出名人,杨岐宗传入日本后,为日本佛教大宗之一。境内傩文化源远流长,赤山丰泉石洞口的傩神庙始建于元末明初,其傩庙、傩具、傩舞堪称中国傩文化的“三宝”圣地,至今保存完好。上栗南街花园塘佑神观始建于东晋 永和九年(354),堪称赣西寺庙之最。赤山拱辰塔,桐木震龙塔,上栗栗江桥、长平平基村的牛王宫均为境内市级重点保护文物。境内瑶金山寺前的古罗汉松,树龄1400余年,至今枝繁叶茂,堪称“国宝奇树”。杨岐山寺后的“倒栽柏”均为历经千余年的古树名木,杨岐山的方竹、金山镇白鹤村的红桎木均属国家名贵竹木之珍品。革命纪念地和革命文物较著名的有萍、浏、醴起义的策源地金山麻石龙王庙,有班竹山起义的指挥所班竹山慧历寺,有毛泽东率秋起义队伍途经小枧驻地的沈华公祠和小枧傩神庙。有1930年8月中共湘东特委在桐木成立时的会议旧址桐木街团山岭下的李氏宗祠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