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4:22:14

乐清市位于浙江省东南部沿海,东临乐清湾,南临瓯江。全市陆地面积1174平方公里,海域面积270平方公里,辖21个建制镇,10个乡,人口115.3万。这里气候温和,水土肥沃,自然资源丰富,素有“旅游胜地”、“鱼米之乡”之称,在温州台州宁波舟山沿海走廊中,乐清历来是主要的经贸集散地。

乐清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远在四千年前,东瓯先民即在此繁衍生息,流下了许多石斧、石锛、石矛、石犁、石坠等石器。乐清历史上曾有过王十朋、翁卷、李孝光、赵士桢、章纶、高友玑等名人。王十朋为南宋开科状元,翁卷为南宋“永嘉四灵”诗派的杰出代表,李孝光为元朝一代文豪,《元史》称他“以文章负名于世”,赵士桢为明代杰出兵器专家,其火器发明列为当时世界先进。铸于宋元佑七年的能仁大镬,属亚洲第一大镬,它折射出了乐清市悠久而璀璨的历史文化之光。

目录

·                                 • 地理位置

·                                 • 行政区划

·                                 • 风土人情

·                                 • 地形地貌

·                                 • 水文条件

[显示全部]

乐清市-地理位置

 

 

乐清市

乐清市位于浙江省东南部沿海,东临乐清湾,与玉环、洞头两县海域相连,南隔瓯江与温州市区相望,西倚永嘉县,北界台州市黄岩区,东北与温岭市接壤。界于东经120°47′5″~121°15′18″、北纬27°57′34″~28°32′26″之间,市境陆域略呈长方形,东西宽约25公里,南北长约65公里。乐清市北距宁波市直线距离为200公里,距舟山240公里,距杭州250公里,距上海330公里,区域位置非常优越。全市陆地面积1174平方公里,海域面积470平方公里,辖21个建制,10个,人口112.9万。这里气候温和,水土肥沃,自然资源丰富,素有“旅游胜地”、“鱼米之乡”之称,在温州台州宁波舟山沿海走廊,乐清历来是主要的经贸集散地。

乐清市具有较为齐全的交通网络,104国道和甬台温高速公路贯通我市全境,沿海航线可直达大连青岛连云港上海广州海南及长江中下游地区;作为温州市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乐清市工贸旅游港口城市的地位和潜在优势十分独特,是我国沿海中部和中南地区对外经贸的理想中转枢纽之一,也是滨海工业区的工业良港和原料码头。七里港区为乐清的“海上门户”,是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提到的天然良港,也是宁波至厦门之间海岸线上唯一而适中的深水港区,其以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温州大港的核心,开发前景广阔。

乐清市-行政区划

 

乐清市辖21个镇、10个乡,17个社区、32个居民区、912个行政村:成镇 柳市镇 磐石镇 黄华镇 白石镇 象阳镇 翁垟镇 虹桥镇 蒲岐镇 南岳镇 清江镇 芙蓉镇 南塘镇 雁荡镇 大荆镇 仙溪镇 湖雾镇 石帆镇 淡溪镇 七里港镇 北白象镇 城北乡 天成乡 四都乡 岭底乡 雁湖乡 双峰乡 镇安乡 福溪乡 龙西乡 智仁乡

乐清市总户数33.91万户,总人口115.5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04.56万人,占总人口的90.53%。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984人,拥有耕地36.54万亩,人均占有耕地面积0.32亩,不到全省平均水平的一半。

乐清市-风土人情

 

乐清龙

建房:旧时建房要请阴阳先生择基定向,选日破土动工,木工师傅和泥水师傅在动工,切木,上梁,砌灶,造仓,安装大门时均须送“利市钱”,或设酒席款待。

分家:儿子成家立业,分家自立门户,娘舅是分家的仲裁者。只分给男的,长子又有优先权。新灶升火,须从老灶引火种,称“暖灶”。分家时厨房,餐室用具如菜柜,桌凳等一般由媳妇娘家赠送。

迁居:搬入新居,给新邻居分送汤圆,以示“结缘”并置酒席招待亲友,以示庆喜。

做寿:老人年满六十,七十……,逢诞生之日,晚辈送寿面,寿桃,寿糕,祝老人长寿。老人招待吃寿面,寿酒。

过生日:八十年代新兴的礼仪,小孩或青年人在每年生日,邀请好友,摆上生日蛋糕,点燃生日蜡烛,共同庆贺。

求雨:久睛无雨,河水枯竭,禾苗萎黄,农民心急如焚,无力胜天,只得向“龙王”求雨。兴师动众,祈求甘霖。1970年,淡溪水库蓄水,抗旱能力提高到80多天,求龙王降雨的旧俗,已成历史陈迹。

乐清市-地形地貌

 

市境陆地面积1174平方公里,滩涂面积134.40平方公里,海域面积270平方公里。市域山丘、平地、浅海水域的面积构成比为“六山二地二水”。土壤类型多样,有红壤水稻土滨海盐土等7个土类,土壤分布的地理地域分异性强,土质肥沃,养分富足。地势由西北向东、东南倾斜,雁荡山脉纵贯南北,主峰百岗尖海拔1056.60米,支脉横穿市境北、中、南,浸入乐清湾和瓯江。中部和东南部沿海海积平原地面高程3.5~10米,岛礁与浅海滩涂分布在乐清湾,市域海岸线长达193.33公里。低山、丘陵、平原、岛屿、浅海滩涂与沙带构成了乐清地形地貌的五个层次性结构。

乐清市-水文条件

 

乐清市

我市境内河流、山溪密布如网,共1758条,河道总长约1034公里,集雨面积588平方公里,径流总量13.91亿立方米。大多数河流、山溪由西北流向东南,注入乐清湾,流程较短,具有山溪特点。河流主要有五大相对独立的水系:一是大荆北部山区的大荆水系,二是芙蓉西北部山区的清江水系,三是虹桥西北部山区的虹桥水系,四是乐成镇北部山区的乐成水系,五是城北山区的柳市水系。

乐清湾流域总面积约1470平方公里,流域多年平均径流量约10.3亿立方米。湾内地形较为复杂,总趋势是西北向东南倾斜,由浅滩向深水槽渐变。

乐清市-气候条件

 

乐清市属中亚热带海洋型季风气候,由于东面临海,西北为雁荡山和中雁荡山环抱,形成独有的气候环境。全年四季分明,降水充沛,冬夏温差较小。沿海平原地区年平均气温17.9℃,≥10℃活动积温5561.7℃,年平均光照时数1713.9小时,年无霜期258天。年平均气温自沿海平原向内陆山区递减,海拔每升高100米,平均气温下降0.55℃,无霜期也相应减少8~9天,年平均降雨量1556.3毫米,降水量因受地域地形差异、季风和海流的影响,降时空变化很大,年际降水量不平衡,丰、枯交替出现。

乐清是灾害性天气多发地区。主要灾害性天气有台风洪涝干旱风暴潮冰雹寒潮焚风等,其中以台风、洪涝、干旱最为多发。市境有影响的台风和有严重影响的台风7~9月出现机率最高。干旱一年四季均可能发生。

乐清市-社会经济

 

乐清市

乐清是中国市场经济发育最早、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改革开放以来,乐清人扮演“弄潮儿“的角色,以敢为天下先而闻名四方,率先建立了以股份制为主要组织形式的经济发展格局,引起了海内外新闻界、经济界、学术界的普遍关注。从1993年开始,乐清跨入综合实力百强县(市)行列。1998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123.2亿元,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8579元,人均居住面积35.9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219元,人均居住面积32.5平方米,人民生活水平达到了中国政府提出的“小康”生活标准。

乐清已形成一个城镇群,以市政府所在地乐成镇为中心,全市分布着16个经省政府批准的对外开放重点卫星镇,这些卫星镇分布合理,建设颇具规模,其中柳市乐成虹桥、北白象四地人经济综合实力跻身温州“十强”、浙江“百强”行列。

乐清于93年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后,便开始雄心勃勃地编制现代化中等城市的总体规划,原先这些若即若离的城镇,大多成了新市区的一部分。乐成片为政治文化科教中心,翁垟片为石化中心,雁荡山和中雁荡山为旅游渡假中心,乐清的这种城市格局被专家称为组团式城市。如今,一个集工贸、旅游、港口为一体的现代化中等城市,正悄然崛起于东海之滨。

乐清是温州经济模式的发祥地。早在70年代中期,家庭作坊、个体工业已在乐清市兴起。80年代出现了股份合作企业,现已逐步走向规范化,并已向集团化方向发展。1998年,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企业数占全市工业总数的70%,其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90%,股份合作经济给乐清工业经济发展开创了“黄金时代”,全市现已建成工业小区25个,标准厂房310万平方米,有近900家企业进入工业小区,分布在104国道乐清段两侧,构成长达50多公里的“工业走廊”,集团公司44家,其中13家为全国无区域集团,6家企业跨入了全国知名乡镇企业行列,形成了以低压电器、电子机械仪表、服装、皮革、船舶修造、工艺美术等为主导行业的工业体系。

乐清市场网络健全,全市拥有生产资料和消费品贸易专业市场82个,其中较大规模的10个,年总成交额30多亿元。柳市低压电器、虹桥电子元器件专业市场分别被称为“低压电器之都”、“电子元器件基地”。全市现有30万人在全国各地经商、办企业、建市场、建立了覆盖全国的市场信息网和乐清产品营销网络。

随着“质量立市”意识的确立,拳头产品不断问世。在国家“长征二号”捆绑式火箭、核潜艇和正负电子对撞机中,都有乐清生产的配件。全市已有78家企业通过了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其中一家企业还通过了ISO14000环保体系认证。1992年以来,共开发国家级新产品30多个,省级新产品449个,专利产品661项,其中15项填补了国内空白,1996年,进入中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市)行列。

乐清被国务院列为首批对外开放县市后,便把目光瞄准了国际市场。至1998年底,全市已创办“三资”企业173家,出口生产企业300多家,上百种产品远销70多个国家和地区。98年出口供货值近26.3亿元。

乐清市

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为乐清首创,并且发展势头强劲,目前,全市1/3以上耕地掌握在3200多户规模经营户手里,其中经营百亩以上的各类农场237家,土地适度规模经济继续朝着农田园林化、设施机械化的方向发展。

乐清教育、文化发展迅速,民间办学极富特色,现有民办中小学和职业技术学校29所,幼儿园548所,建立了乐清广播电视台,创办了《乐清报》,涌现出了一批有影响的艺术家,乐成和虹桥两镇还被命名为浙江省“东海文化明珠”。

近年来,乐清的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在距离市中心25公里的半径范围内有黄华七里和温州两座大港,有距乐清境内仅20公里的温州机场和30公里的路桥机场,有与全国铁路网相连的金华至温州铁路终点站,北京至福州的104国道南北横穿乐清全境,在建的黑龙江同江至海南三亚沿海高速公路乐清段一期工程——温州大桥湖雾岭隧道已建成通车,二期工程正在建设之中。装机总容量为145万千瓦、位于磐石镇的温州电厂一期工程已投入运行,沪-浙-闽-穗大容量光缆干线在乐清市境内的乐成镇和雁荡镇切口。全市电话普及率达每百人12部,城镇自来水普及率达100%,均名列浙江省前茅。

乐清正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良好的基础设施和强大的综合实力,大力推进沿海岸线的“海上乐清”和港口建设,沿104国道线的工业走廊和文明走廊建设,沿雁荡山脉的旅游画廊和山老区开发建设,积极营造改革开放的思想环境、繁荣健康的文化特色、时代特征、乐清特点的发展路子,把乐清建设成一个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社会进步、人民富裕的现代化中等城市。

乐清市-生物资源

 

市境内植被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南部亚地带。目前多为栽培植被或次生演替植被。天然植被群落类型主要有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竹林和灌木草丛林,其中常绿阔叶林主要树种有樟楠类、

乐清市

槠栲类、冬青科、山矾科、杜英科等;落叶阔叶林主要树种有水青冈属、椴属、栎属榆属、枫香属、酸枣属等;常绿针叶林分布面积广,主要树种有马尾松刺杉柳杉柏木、毛竹等,其中马尾松遍布低山丘陵,占全市林地面积的90%;针阔叶混交林主要树种有松、杉、柏与木荷、枫香、苦槠、苦楝、樟等,属多异龄树种多层次混生伴生群落;竹林以毛竹为主,还有水竹、青皮竹、凤尾竹、孝顺竹、方竹、旦竹、绿竹、麻竹等,有少量乔木混生;灌木草丛林是在阔叶林砍伐后的荒山上形成的,主要树种有白栗、盐肤子、桧木、石栎、马银花、青冈、胡枝子、化香、冬青等,生长茂密,多为薪炭林和水土保持林。人工植被有用材林、经济林和农田植被等类型。用材林有马尾松林、杉木林、柳杉林、柏树等。经济林有竹林、油桐、乌桕、油茶、黑荆树、板栗、檫树、秋茄、茶、桑、柑桔、梨、李、桃、杨梅、枇杷和引种的木麻黄。农田植被有水稻、麦、油菜、薯类、绿肥、棉花、糖蔗、蔬菜类、瓜类、花卉、药材等。四旁绿化林种有桉树、水杉、银桦、银杏、苦楝、泡桐、悬铃木、喜树、香樟、枫杨、柑桔等,清江以南还有榕树。

全市境内有种子植物160科1281种,其中裸子植物计9科29种,被子植物151科1252种,还有苔藓植物41科53种,蕨类植物29科87种及各种藻类、浮游植物101种。辖区内有野生哺乳动物8目19科53种,鸟类19目49科182种,爬行动物3目10科43种,两栖动物2目7科26种,淡水鱼类1纲23科65种。此外,乐清湾海域资源丰富,动物有鱼类2纲74科190种、甲壳类动物2目17科74种、潮间带贝类4纲40科77种、浮游动物18类134种。

乐清市-土地利用特点

 

“六山二水二地”的土地构成是乐清市土地格局的总体特点。据2001年土地变更调查结果,全市陆地总面积210.25万亩。其中耕地面积42.24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20.09%;园地11.78万亩,占5.60%;林地82.98万亩,占39.47%;居民点及工矿用地15.07万亩,占7.17%;交通用地3.03万亩,占1.44%;内陆水域13.18万亩,占6.27%;未利用地41.97万亩,占19.96%。

全市土地利用率达90.02%,但垦殖率仅为23.95%,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土地利用率高,垦殖率低,是乐清市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的显著特征。
乐清市土地资源还有一个明显特征就是土地后备资源相对较为充足,有一定的开发潜力。据调查全市拥有滩涂资源20多万亩,可开发5万亩,是宝贵的土地后备资源。同时,全市山丘坡地宜农地面积较大,也是重要的土地后备资源。

乐清市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总体较好,呈现山、田、海涂并进的局面,主要表现在:第一,有计划地加强植树造林,提高了森林覆盖率,到2001年底,全市森林覆盖率达52.2%。第二,强化了农田基本建设,到2001年,全市建成标准农田4.90万亩,占全市耕地的10%左右;全市农田(地)旱涝保收面积已达11.36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31.09%。第三,合理地开发了海涂滩地资源,到2001年全市海水养殖面积为13.02万亩,已围垦面积为5.96万亩。

乐清市-水资源总体特征

 

乐清市

乐清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3.91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总量12.75亿立方米,地下水总量1.16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1129立方米,低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                                                     
同时,本市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衡,平原地区耕地集中,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但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仅896立方米,供需缺口大。而西北山区虽然人均水量达1510立方米,但由于受地形的限制,水资源利用率不高,只有12.0%。

为了进一步开发水资源,提高本市水资源利用率,乐清市从实际出发,以提高防洪、御潮、供水能力为主攻方向,通过高起点规划,高水平设计,高标准建设,配套挖潜,重点建设了一批水利工程设施。截止到2001年底,已修建各类山塘水库586座,主要有中型水库4座,小型水库105座,山塘459座,现有水库总库容10800万立方米。平原河网1033公里,蓄水量3619万立方米。共建水厂供水站136座,总供水能力达12万吨/日,受益群众68万人,开发饮用水源20余处,创建了饮用水源保护区13个,保证了全市居民生活用水和大部分城市发展、工业发展用水。此外,开展节水工程,推广喷滴灌面积5万亩,有效地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
乐清市十分重视开发水产养殖面积,提高水面利用率,2001年,全市已开发水产养殖面积18.01万亩,其中海水养殖面积13.02万亩,内陆水域养殖面积达4.99万亩。

一是水利设施不足,分布不平衡,抗御旱涝灾害的能力低,全市旱涝保收田仅占耕地总面积的31.09%,城镇防洪能力低,城市区域的防洪能力仅5-10年一遇,山区乡镇的防洪能力更低;二是部分水利工程设施老化、质量差、标准低、配套不全,不能充分发挥效益;三是堤防标准低、防洪御潮能力低,全市现有海塘157公里,而三级标准仅占13%;四是供水不足,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全市水资源供水工程可供水量为2.89亿立方米,但总需水量约为3.67亿立方米,缺口为0.78亿立方米,且水资源利用率仅21%,按水资源转换标准37.5%的规定,相差16.5%;五是水行政执法不严,水利工程、河道和水土保持管理机制不完善,水利工程管理尚未建立起良性循环机制。

乐清市-海洋资源特征

 

乐清市拥有193.33公里的海岸线,270平方公里的海域面积,并有西门岛等14个面积500平方米以上的岛屿,其中属乐清市管辖的乐清湾面积占全市海域总面积的93%。

乐清市

乐清湾系浙江省四大海湾之一,是半封闭海湾。全湾面积77.5万亩,乐清市占37.66万亩,其中滩涂20.16万亩,浅海17.5万亩。湾内港叉密布,潮流畅通,水质肥沃。自然饵料丰富,这里滩涂广为分布,潮涨为海,潮落为滩,适宜鱼、虾、贝、藻类繁衍生长,水产资源丰富,使乐清市成为全省重点海水养殖基地,水产养殖业名列全省前茅,为国内外少见的“海洋牧场”。

乐清市拥有得天独厚的港口和航道资源,其中,磐石、七里港至黄华沿江岸线有18公里长,深水岸线长达9.4公里,仅七里港到黄华的沿海地带,可建万吨以上深水泊位36个;乐清湾也具有良好的建港自然条件,从大鹅头至东山头之间有3公里前沿水深达10米的海岸线,可建12个1-2万吨级的深水泊位,南岳沙港头可建4个5-10万吨级的深水泊位,是温州市沿海难得的深水港址。

本市拥有广阔的滩涂资源,后备土地资源较丰富,现有滩涂面积20余万亩,其中高中涂面积12.1万亩。海涂泥土质肥沃,有机质含量高,海涂围垦后适宜种植水稻柑桔糖蔗蕃薯等作物,还可以发展海水养殖业等。

乐清市海洋资源具有建港、水产养殖、海涂围垦等多种开发利用功能,海水养殖为其开发的主导功能。随着科技的发展,海涂养殖发展迅速,养殖品种增多,产量、产值大幅度上升,尤其是乐清湾的种苗生产闻名全国,其蛏苗产量占浙江省的80%以上,泥蚶人工育苗400亿颗,中间培育70亿颗,现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泥蚶育苗基地和最大的泥蚶中间培育基地。

乐清历史上几次向海疆迁移海塘,规模大,形成今日的虹桥、乐成、柳市平原。建国后至2001年全市围垦造地173处,围区面积5.96万亩。

经过多年建设,乐清市现有磐石、七里-黄华、蒲岐-沙港头、东山-上埠头、大荆等5个港区、拥有3座客货运码头、10座货运码头。其中磐石港区有一座2万吨级的煤炭专用码头、1座1000吨杂货码头、1座3000吨货运码头;七里港区有1个2.5万吨级泊位、1个1.5万吨级泊位、1个1000吨级泊位、2个500吨级泊位。此外,磐石、南岳沙港头5000吨级码头扩建工程,和七里港二、三期工程,正在规划实施中。但总体上说,乐清市的深水岸线资源还有待进一步开发利用。

乐清市-旅游资源特征

 

乐清市山川秀丽,名胜古迹众多,旅游资源丰富,品种多样,特色鲜明,品味颇高。雁荡山风景区(包括雁荡、中雁荡)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是乐清市旅游产业的支柱。雁荡山峰、瀑、洞独具特色,以山奇水秀闻名天下,山上冬暖夏凉,不仅是游览胜地,也是避暑休养的好地方;中雁荡山山势雄伟,景色绮丽,以“古、幽、奇、秀”为其特色,其景色贵在天然,峰奇嶂险,洞幽瀑秀,嶂碧岩峭,水绿林翠,是观光旅游、休养度假的海滨山水风景名胜区。此外,乐清市境内其它人文景观旅游资源也很丰富,全境有文物保护单位54处,从乐成八景到蒲岐的古城墙,从宋代的石塔到明朝的牌坊建筑,从唐朝文人的石刻到现代墨客的题字均有很高的旅游观赏价值。还有南岳镇所属的桃花岛,也是闻名的春季海上旅游胜地。

雁荡山风景区景

乐清三湖

观相对集中,主要集中于灵峰、灵岩和大龙湫一线,仅180多平方公里的景区就有大小景点550个,相当多的景观可以在一天内游览完毕。各景点景物配比适当,布局有序,游赏的适宜性较高。
近年来,乐清市依托雁荡山风景区,发展观光旅游农业。雁荡山风景区在条件适宜的果园、茶园、花卉基地、海涂等地,开展水果、茶叶、花卉欣赏、采摘、品尝以及海涂捕捞等游人参与性活动,使观光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以农业活动和农业景观吸引游人亲自参与到农业生产过程中,使游人在观赏、劳作、品尝中体验农家乐的新型旅游产品。目前,观光旅游农业越来越受到游客的青睐,已成为乐清市旅游业中的新鲜血液

乐清市旅游业起步虽早,但发展相对缓慢,加之地理因素的制约,除传统线路外,区内的绝大部分景点景物尚未得到合理开发,全市旅游基础设施、接待设施不完善,旅游景点连贯性差,山海旅游体系不完善,旅游收入比重偏低,仅占全市GDP的3.1%。

乐清市-生态环境特征

 

乐清市生态环境系统结构较为复杂,森林生态、海洋生态、城市生态和农村生态较为和谐,系统自我修复能力、自净能力强,环境容量大;但由于水、土地等自然资源缺乏,目前,全市农业生态环境压力仍然较大。

乐清市

乐清市政府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十分重视。改革开放以来,乐清市有计划地强化农田基本建设,加强植树造林,提高了森林覆盖率,水土保持工作得到明显改善;建设标准堤塘等防洪工程,增强了防灾能力;稳步发展森林公园和风景名胜区,保护了生物多样性。使乐清市的生态环境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森林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保护

1999年乐清市实现县级绿化达标,森林覆盖率提高到52.2%。到2001年,全市林地绿化率在90%以上,农田林网化率78.8%,初步形成山区、平原沿海、城镇四大绿化体系,全市自然保护区面积已占国土总面积的17.3%。同时,加强了生态示范区建设力度,加大对雁荡山景区和中雁荡山景区的管理,通过封山育林,加大《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的执法力度,积极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

海洋生态保护
乐清湾系浙江省四大海湾之一。1991年市环保局对近岸海域进行了环境质量功能区划,并于1999年依照海水水质执行标准的修改做出了相应调整,保证了乐清市水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水环境质量
据《2001年乐清市环境状况公报》,全市主要饮用水源全部符合国家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88)的Ⅱ类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标准。地面水环境质量调查结果表明,平原河网水质全部劣于Ⅴ类,河段水质均未满足功能要求。海洋环境质量调查结果表明,乐清湾水质保持上年度Ⅳ类水平,符合功能要求,但富营养化水平有所升高。

生态示范区建设
1996年乐清市开始着手生态示范工程建设,1997年创建了黄华镇长林西生态示范村,1999年开始创建四都省级生态示范乡,从而拉开了以建设生态农业、生态林业等生态产业为基点,以发展生态旅游为主线的帷幕,打响绿色生态旅游品牌。2000年,乐清市积极开展创建乐清市生态示范区工作,编制了《乐清市生态环境建设规划》。

农村生态保护
大力推广使用低毒低污染易降解农药,提倡使用有机肥,减少化肥使用强度,提倡使用可降解农用薄膜。引导规模化养殖,努力探索畜禽养殖污染物资源化之路,结合生态示范村、乡、镇的建设,走产沼、肥田之路。在山区大力发展有机食品、绿色和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其中雁荡山茶场所产茶叶已取得有机茶认证。

一是乐清湾生态系统日渐脆弱,水体水质呈恶化态势,特别是有机污染加剧,富营养化明显,油类污染严重,重金属污染加剧。二是乐清市水资源形势严峻,局部有所改善,但总体仍趋恶化;地表水污染导致地下水的水质恶化也不容忽视。三是高毒农药的使用仍是乐清市农业污染的主要因素,化肥施用过量对农业生态环境构成了相当的威胁,农膜使用也造成了一定的“白色污染”。四是生活垃圾和畜禽养殖业污染较为严重,是造成乐清市河道水体污染的一个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