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20:36:15

 

 喀纳斯风光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称新,位于中国西北边陲,面积166万平方公里,占中国国土总面积的六分之一,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位于中国西北部,东南联接甘肃省青海省,南部联接西藏自治区,新疆地处亚欧大陆腹地,周边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蒙古印度阿富汗等八个国家接壤,在历史上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现在又成为第二座“亚欧大陆桥”的必经之地,战略位置十分重要。边境线长达5400多公里,是中国边境线最长、对外口岸最多的一个省区,这使新疆对外开放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自治区现辖23个市、7个地区、5个自治州、68个县和自治县,首府为乌鲁木齐

目录

·                                 • 历史

·                                 • 政区划分

·                                 • 地理

·                                 • 人口民族

·                                 • 资源

[显示全部]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历史

 

 

 丝绸之路

新疆,最原始的称呼是柱州,汉称西域,意思是中国西部的疆域,这一名称自汉代出现于我国史籍,一直沿用到清朝统一新疆,之后改称新疆。
近代新疆各地考古发掘资料表明,最晚在六七千年以前,新疆地区已有人类活动。在大约距今二三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天山南北各地,诸如哈密的三道岭、七角井、吐鲁番盆的阿斯塔那、乌鲁木齐县的柴窝堡,以及木垒、奇台、伊犁库车巴楚且末于阗皮山等地都已出现人类祖先活动的遗迹,其石器型制、打刻技术以及共存的陶器色彩、花纹与我国甘肃内蒙宁夏等地相近。
新疆位居东西交通孔道,历史上十分频繁的民族迁徙和交往,导致了新疆古代居民错综复杂的种系族属和民族关系。
西域同中原地区的交往联系源远流长。 很早以前,我国的丝及丝织品便中经西域远销南亚欧洲古希腊人称中国为“丝国”。沿此以往,这条横贯东西的贸易通道被后人统谓作“丝绸之路”。
我国古史中对于西域地理历史的真实具体记载当始自汉代,同样也在汉代,中央政府在西域各地开始设置地方政府机构,所以,自汉代以后,西域便已是我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至西汉初年,天山南北各地社会经济已有很大发展。
西汉王朝统一西域大业是从讨伐匈奴开始的。匈奴是秦汉之际在我国北方草原地区活动的一个实力强盛的游牧民族,初弱,后强盛。匈奴对北方地区,包括西域的统一管辖,结束了该地区长期以来诸游牧部落不相统属的分割局面,为后来全国性的统一局面形成创造了条件。
汉武帝 刘彻为了打败匈奴,巩固其统治,决定“通西域,以断匈奴右臂,隔绝南羌,月氏”。为此他先派张骞两度出使西域,以加强同西域诸地的联系,共同对付匈奴。张骞西使加深了中原地区对西域的了解,密切了两地之间政治、经济联系,扩大了汉朝在西域诸地的政治影响,为汉朝统一西域创造了条件。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后不久,公元前121年汉朝大将军霍去病大败驻牧在河西走廊一带的匈奴浑邪王和休屠王,汉朝在此置武威、酒泉两郡(后改为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从而切断了匈奴同氐、羌诸部的联系。尔后汉朝同乌孙的联盟使匈奴在西域更显孤立,公元前109年,汉军将领赵破奴等率部西征攻破楼兰、姑等西域重镇。前102年,汉军攻破大宛城(今费尔干纳),汉朝在西域各国中的威望大增。翌年,汉朝在西域的轮台、渠犁等地驻兵屯田,并置使者校尉统领之。使者校尉是汉朝政府设在西域的最早的地方官员。
公元前60年,驻扎西域的日逐王贤掸降汉,天山南北诸地均归汉朝中央政府统属。西域都护府的建立,标志着西域诸地自此成为我们统一多民族伟大祖国的组成部分。汉朝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加强了西域同中原地区的关系。
西汉末,外戚作乱,王莽篡权,内地政局不稳天山南北各地复陷入分裂割据状态。东汉初年,匈奴南下,重新统治了西域各地。公元73年,东汉王朝派遣大军攻伐北匈奴,其中汉将窦固、耿忠等率部出酒泉,于天山一带击败匈奴呼衍王部,占据伊吾(今哈密市)。同时,窦固部将、时任假司马的班超受命顺天山南麓西行收复失地,班超以其卓越的政治、军事家才干,在西域各地人民大力帮助下,南征北战,有力地稳定了西域的政治局势,后受封为西域都护“定远侯”。班超在任期间,还派甘英等人于公元97年出使大秦(东罗马帝国),其使团足迹曾抵达波斯湾,使东西方之间的交往联系得到进一步发展。
西汉时期,随着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传播,极大地带动促进了西域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西域的农作物胡麻蚕豆石榴大蒜葡萄苜蓿等相继传入内地,被誉作“天马”的大宛马、乌孙马、各种毛皮也通过“丝绸之路”源源不断地进入到中原地区。同时,原地区的丝绸和丝织品也传入西域并经此西传欧洲。此外,伴随着屯田士兵而传入西域的先进的生产工具和农业经验,如铁铧、铁锄等铁制农具及代田法,还有掘井技术和冶铁技术等。
西域的手工业,如陶器制造,毛纺织品,玉石制造业技术工艺俱有相当高的水平。汉代新疆广泛流行汉朝的五铢钱,和田马钱以及安息银币等说明了该地区蓬勃发展的商业水平。

 

 高昌古城


现有的石窟壁画和大量的汉文记载都说明当时西域的音乐舞蹈艺术已有相当高的水平,并给内地很大影响。
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域出现了社会大动荡和民族大融合的局面。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空前繁荣、昌盛的时期。唐朝统一了西域,并在西域设立了安西大都护府和北庭大都护府,以及回鹘西迁,是这一时期西域历史上的两件大事。北宋时期,西域存在着高昌回鹘王国、子阗王国、喀喇汉王朝三个并立的地方政权。到了南宋时期,于阗王国并入喀喇汗王朝,但又出现了西辽王朝。
1206年,蒙古汗国建立,1271年改国号为元。蒙元时期西域大部分地区为成吉思汗次子察合台的封地。明代,西域在东察合台汗国统治之下。明朝中叶,东察合台汗国演变为叶尔羌汗国。元、明两代,西域各族人民为保卫和开拓祖国边疆、繁荣西域经济、发展科学文化技术,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清代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空前巩固和发展的时期。18世纪中叶,清朝先后平定了准噶尔贵族和大、小和卓的叛乱,统一了新疆,并采取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治理措施,这对于我国西北疆域的最后界定,新疆各主要民族及其分布格局的形成,以及新疆各民族之间、新疆与中原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与交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771年,土尔扈特人在首领渥巴锡的带领下回归祖国。
乾隆二十四年(1759)后,改称西域为“新疆”或“西域新疆”,清政府开始在新疆各地置官立府,行使中央政府对天山南北各地的管辖治理。新疆与内地的军政体制基本一致,国家的统一局面得到进一步加强。
1840年是中国近代社会的重要分界,鸦片战争以后,新疆和祖国其他地区一样,逐渐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新疆各族人民反地外国入侵,反对分裂以及反对封建剥削压迫的斗争任务更为繁重。新疆同祖国的命运越来越密切。
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大清王朝日益衰弱,中国领土主权遭到帝国主义的践踏。位处祖国西北边陲的新疆更深受沙俄侵吞之害。沙皇俄国在完成对西伯利亚的扩张之后,开始蚕食侵占我国领土。1860年到1851年前,沙俄迫使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中俄北京条约》 、 《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订》和《中俄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 。由于清朝衰落,就连毗邻新疆的浩罕小国都有伺机吞并我国领土的野心。一些反动和卓打着“圣战”的旗号,攻城掠地,无恶不作,给新疆人民带来沉着灾难。沙俄又借口伊犁农民起义和阿古柏势力威胁到俄国安全,打着保护和代守的旗号,公然出兵占领伊犁。新疆面临为外国瓜分侵占的危险。
清政府在经过一场所谓“海防和塞防密瓜”的争论之后,西北防务生新得到清统治者的关注和重视。光绪元年(1875年),陕甘总督左宗棠受令以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清军入疆顺应历史潮流,得到新疆各族人民的拥护和支持。至光绪三年底,清军已陆续收复到天山南部诸地,阿古柏的侵略政权覆没。
光绪七年二月,清政府使臣曾纪泽曾国藩之子)经过与沙俄艰苦的谈判,几经周折,双方签订《中俄伊犁条约》,条约议定次年沙俄军队撤出伊犁,中国以赔款和允许俄商在新疆贸易不纳税,俄国在嘉峪关和吐鲁番设领事作为代价。1882年,伊犁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
光绪十年(1884年),清政府发布新疆建省上谕,刘锦棠被任命为首任新疆巡抚。将迪化直隶州升为府,新疆军政中心由伊犁移到乌鲁木齐。实行以军府制为主体的多元性行政管理体制到单一郡县制的转换,使新疆行政建置与内地趋于一致。
清朝对新疆的经营,无论是规模和范围皆远胜从前历代,社会经济得到前所未有的进步和发展。1、屯田戍边,农垦事业规模空前。2、移民及人口增长。3、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进入一个新的时期。4、商业贸易有一定发展。5、兴办各种文化教育事业。
清王朝进入公元20世纪后,已是穷途末路,气数临近,资产阶级革命运动日益高涨。革命党人的足迹,也踏上新疆的土地。1911年10月武昌起义不久,新疆革命党人刘先俊等人计划于迪化城策动起义。因叛徒出卖而失败。翌年,以杨缵绪冯特民、李辅黄为首的革命党人在伊犁起义成功。宣告清朝在伊犁反动统治的结束。之后因清朝宣统皇帝退位,袁世凯命杨增新为新疆都督,杨增新采用软硬兼施的手段,迫使革命党人妥协,资产阶级领导的伊犁起义失败。但伊犁起义作为新疆各族人在资产阶级革命影响下发动的旨在推翻清王朝,埋葬封建专制制度的伟大革命斗争功不可没。伊犁起义还激发了新疆各族人民反帝爱国斗争的热情和斗志。
杨增新窃取伊犁起义成果,担任新疆都督后,实行专制独裁统治,制造民族不合,推行愚民政策,镇压不同意见。遭到社会各界的反对。在统治新疆17年后,终于死于统治集团内讧。1928年,愚昧不堪的金树仁继新疆都督,社会动乱进一步加深。1933年末,金树仁被迫出逃。阴险狡诈的封建军阀盛世才接任都督,开始他长达10年之久的反动统治。
1933年是新疆的多事之秋。以穆罕默德·伊敏为首的大突阙主义分子妄图分裂祖,破坏国家统一,但由于人心向北,几个月后就覆灭了。

 

 盛世才


盛世才是一个典型的反动政客。摆出一付积极治理新疆的虚伪面孔,积极发展同苏联的联系,妄图利用苏联人的支持保持自己“新疆王”的独裁地位。在一些进步青年的影响和苏联的帮助下,盛世才于1936年形成“反帝、亲苏、民平、清廉、和平、建设”的“六大政策”。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中国共产党为了团结一切力量共同抗日,同盛世才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7年10月,盛世才同意我党在迪化成立八路军办事处,滕代远任主任。随后,党中央派遣了一百多位党员来疆工作。
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疆工作取得的成就使盛世才十分不安,1939年有意制造磨擦,冷淡关系。1941年德国法西斯发动侵苏战争,盛世才错误估计形势,公开与苏联、中共彻底决裂。制造所谓“四一二阴谋暴动案”捕杀中共党员,残酷杀害陈潭秋毛泽民林基路等中共党员,抛弃六大政策,投向国民党蒋介石。
新疆沦入国民党反动统治之下后,各族人民生活日益恶化,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更加尖锐。政治局势的恶化孕育了三区革命风暴。
三区革命是在国内外形势影响下,在苏联的支持和进步知识分子领导下的新疆各族人民反对盛世才和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民族解放运动。
1943年3月,国民党政府发布命令要求各族人民捐献一万匹军马,交不出就按就出市场价格一倍的马价交现金。1944年8月,尼勒克县牧民首先发动反对“献马运动”的武装起义。成立“东土耳其斯坦共和国”临时政府。1945年初,革命军打败国民党。同年,三区民族军正式成立。
1945年8月14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同一天《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在莫斯科签字。国内外和平的呼声越来越强烈,蒋介石派张治中到新疆同三区革命政府进行和平谈判。1946年1月,双方签订11项和平条款,根据条款规定,改组新疆省政府,成立由三区革命代表、七区代表和国民党中央代表共同组成的新疆省联合政府,张治中任新疆省联合政府主席,阿合买提江、包尔汉任副主席,阿巴索夫任副秘书长。纠正三区革命初期的一系列错误,抛弃了“东土耳其斯坦”的旗号,团结新疆各族人民,使革命走上正确轨道。
1946年,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内战,破坏和平。导致新疆省联合政府破裂。
然而,国民党反动派悍然发动内战,并不能阻挡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的历史步伐。1949年,人民解放军已解放了全国大部分地区,国民党政权土崩瓦解。1949年秋,党中央派遣邓力群到伊犁与三区革命政府联系,三区革命政府涌跃响应。1949年9月,新疆警备司令陶峙岳、新疆省政府主席包尔汉分别通电起义,新疆宣告和平解放。接着王震将军率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第一兵团进驻新疆。1949年10月1日,新疆各族人民同全国人民一起,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的历史,从此开辟了一个新时代。”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区划分

 

 

 新疆行政区划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我国1955年10月1 日成立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治区行政区包括23个市、7个地区、5个自治州、68个县和自治县。23个市:自治区管辖地级的乌鲁木齐市(自治区首府)和克拉玛依市;石河子市、阿拉尔市、图木舒克市、五家渠市、北屯市(交兵团管理的5个县级市);其余16个县级市交所在的自治州或地区代管:哈密市吐鲁番市阿克苏市喀什市和田市、伊宁市、塔城市、阿勒泰市、奎屯市、博乐市、昌吉市、阜康市、库尔勒市、阿图什市、乌苏市、米泉市。7个地区:哈密地区、吐鲁番地区、阿克苏地区、喀什地区、和田地区、塔城地区、阿勒泰地区。5个自治州: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昌吉回族自治州、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68个县中有6个民族自治县(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焉耆回族自治县、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
区划列表:
乌鲁木齐市天山区沙依巴克区新市区水磨沟区头屯河区达坂城区米东区乌鲁木齐县
克拉玛依市克拉玛依区独山子区白碱滩区乌尔禾区
吐鲁番地区吐鲁番市鄯善县托克逊县
哈密地区哈密市伊吾县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
和田地区和田市和田县墨玉县皮山县洛浦县策勒县于田县民丰县
阿克苏地区阿克苏市温宿县库车县沙雅县新和县拜城县乌什县阿瓦提县柯坪县
喀什地区: 喀什市疏附县疏勒县 英吉沙县 泽普莎车叶城麦盖提岳普湖伽师巴楚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图什市阿克陶县阿合奇县乌恰县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库尔勒市轮台县尉犁县若羌县且末县焉耆回族自治县和静县和硕县博湖县
昌吉回族自治州昌吉市阜康市呼图壁县玛纳斯县 奇台县吉木萨尔县木垒哈萨克自治县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博乐市精河县温泉县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州直辖)伊宁市奎屯市伊宁县霍城县巩留县新源县昭苏县特克斯县、尼勒克县 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
塔城地区塔城市乌苏市额敏县沙湾县托里县裕民县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
阿勒泰地区阿勒泰市布尔津县富蕴县福海县哈巴河县青河县吉木乃县
直辖行政单位:石河子市阿拉尔市图木舒克市五家渠市
新疆现有14个地、州、市,88个县(市),其中33个为边境县(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新疆的重要组成部分,有174个团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理

 

 

 塔里木盆地

地形:新疆地形地貌可概括为“三山夹两盆”。北部有阿尔泰山,南部有昆仑山天山横亘中部。阿尔泰山与天山中间夹着准噶尔盆地,面积约20万平方公里;天山与昆仑山中间夹着塔里木盆地,面积约53万平方公里,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盆地中部,面积约33万平方公里,是我国最大、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塔里木河长约2100公里,是我国最长的内陆河。在新疆东部有吐鲁番盆地,最低点-154米,是我国海拔最低的地方。新疆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年均天然降水量100多毫米。区内山脉融雪形成众多河流,绿洲分布于盆地边缘和河流流域,绿洲总面积约占全区面积的5%,具有典型的绿洲生态特点。
气候:新疆远离海洋,四周有高山阻隔,海洋湿气不易进入,形成明显的大陆性气候。 气温变化大,日照时间长(年日照时间达2,500-3,500小时),降水量少,空气干 燥。新疆年平均降水量为150毫米左右,但各地降水量相差很大。北疆山区的年降水量可达500-600毫米,而南疆的且末、若羌年平均降水量仅约10毫米,为全国降水量   最少的地区。一般说,冬季气温北疆高于南疆,夏季气温南疆高于北疆。最冷月( 1月 ), 平均气温在准噶尔盆地为零下20度以下,该盆地北缘的富蕴县绝对最低气温曾达到零下50.15度,是全国最冷的地区之一。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在号称“火洲” 的吐鲁番为33度以上,绝对最高气温曾达至49.6度,居全国之冠。由于新疆大部分地区春夏和秋冬之交日温差极大,故历来有“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之说。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口民族

 

截止2004年底,新疆人口为1963.11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约占60.5%。新疆共有47个民族成份,其中世居民族有13个。各民族中,维吾尔族897.67万人,占总人口的45.73%;汉族780.25万人,占39.75%;哈萨克族138.16万人,占7.04%;回族87.63万人,占4.46%;柯尔克孜族17.12万人,占0.87%;蒙古族16.96万人,占0.86%;塔吉克族4.35万人,锡伯族4.08万人,满族2.41万人,乌孜别克族1.42万人,俄罗斯族1.13万人,达斡尔族0.67万人,塔塔尔族0.47万人,其他少数民族共10.79万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资源

 

 

 

 雪莲

生物资源:新疆的生物资源种类繁多、品种独特、特性优良,开发和发展的潜力较大。新疆野生动植物达4000余种。农作物地方品种及引入品种达10000多个,不少物种品质优异。新疆地方畜禽品种具有适应性强、抗病、耐粗饲等优良特性。新疆还是多种果树的原始起源中心和次生中心,果树资源丰富,其中优良品种约300余个。天然药物如:麻黄罗布麻甘草贝母雪莲等分布广泛,质量上乘,具有独特的品质和优良的特性。
水资源: 新疆三大山脉的积雪、冰川孕育汇集为500多条河流,分布于天山南北的盆地,其中较大的有塔里木河、伊犁河、额尔齐斯河、玛纳斯河、乌伦古河、开都河等20 多条。许多河流的两岸,都有无数的绿洲,田园阡陌,村镇相望,颇富“十里桃花万杨柳”的塞外风光。这是新疆各族人民世世代代生息活动的主要基地。新疆有许多自然景观优美的湖泊,总面积达9,700平方公里,占全疆总面积的0.6%以上,其中有著名的十大湖泊:博斯腾湖艾比湖布伦托海、阿雅格库里湖、赛里木湖、阿其格库勒湖、鲸鱼湖、吉力湖、阿克萨依湖、艾西曼湖。新疆境内绵连的雪岭,林立的冰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大冰川,共计1.86万余条,总面积2.4万多平方公里,占全国冰川面积的42%,冰储量2.58亿立方米,是新疆的天然“固体水库”。新疆的水资源极为丰富,人均占有量居全国前列,有待于大力开发。大沙漠占全国沙漠面积的2/3,其中塔克拉玛干沙漠的面积为33.67万平方公里,是我国最大的沙漠,为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仅次于阿拉伯半岛上的鲁卜哈利沙漠。准噶尔盆地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面积48,000平方公里,为我国第二大沙漠。新疆沙漠中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和矿产资源
光热资源:新疆具有得天独厚的水土光热资源。日照时间长,积温多,昼夜温差大,无霜期长,年太阳能辐射量仅次于西藏,对农作物生长十分有利。新疆现有耕地6038万亩,人均占有耕地3.12亩,为全国人均数的2.1倍。新疆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在三山和两盆的周围有大量的优良牧场,牧草地总面积7.7亿亩,仅次于内蒙古、西藏,居全国第三。
矿产资源:新疆矿产种类全、储量大,开发前景广阔。目前发现的矿产有138种,其中,9种储量居全国首位,32种居西北地区首位。石油天然气稀有金属、盐类矿产、建材非金属等蕴藏丰富。新疆石油资源量208.6亿吨,占全国陆上石油资源量的30%;天然气资源量为10.3万亿立方米,占全国陆上天然气资源量的34%。新疆油气勘探开发潜力巨大,远景十分可观。全疆煤炭预测资源量2.19万亿吨,占全国的40%。黄金宝石玉石等资源种类繁多,尤其是和田玉最为出名,古今驰名。

 

 博斯腾湖


旅游资源:新疆旅游资源丰富而独特。按照《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的资源分类,在中国旅游资源68种基本类型中,新疆至少拥有56种,居全国之冠。新疆自然景观神奇独特,冰峰与火洲共存,瀚海与绿洲为邻,自然风貌粗矿,景观组合独特。著名的自然风景有天池喀纳斯湖博斯腾湖赛里木湖巴音布鲁克草原等。新疆人文旅游资源丰富,在新疆5000多公里古丝绸之路的南、北、中三条干线上留下数以百计的古城池、古墓葬、千佛洞、古屯田遗址等人文景观,其中,交河故城高昌故城楼兰遗址克孜尔千佛洞香妃墓等蜚声中外。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艺术和风情习俗绚丽多彩,构成了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旅游人文景观,深受中外游客的喜爱。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交通

 

 

 兰新铁路

铁路:新疆铁路营业线里程达3006公里(其中复线里程987公里),区内共开行国内旅客列车9对,乌鲁木齐至阿克苏旅游列车1对,直通货物列车18对,乌鲁木齐阿拉木图的国际列车1对,复线化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新疆铁路运输拥有内燃机车数289台,淘汰了蒸汽机车,全部实现了内燃化牵引。
公路:公路通车里程已达3.46万公里,其中公路国道7条,共8810公里;省级干线60条,共6847公里。国省道公路中,高速及一级公路227公里,二级公路5086公里。公路通行能力大大提高,初步形成了以乌鲁木齐为中心,以7条国道干线为主骨架,东连甘肃、青海,通往内地各省区,南接西藏,西出中亚、西亚各国,并与境内60条省道公路和众多县乡道路及客货运输站点枢纽组成的公路交通网络。公路民用汽车保有量35.17万辆(其中货运汽车16.58万辆),车辆构成趋向合理,缺重少轻的局面大有改现。
航空:新疆民航拥有11个机场,其中飞行区4E级2个(乌鲁木齐、喀什)、4D级2个(库尔勒、和田)、3C级5个(阿克苏、伊宁、阿勒泰、克拉玛依、塔城)、2B级2个(库车、且末)。航线59条,其中区内12条,区外40条,国际6条,香港1条,航线总里程150473公里。拥有客运飞机21架,其中伊尔-86型3架、图-154型5架、波音737-300型2架、波音757-200型6架、ATR-72型5架。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

 

 

 吐火罗文

原始社会时期。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山海经》《穆天子传》中,有关周穆王西巡昆仑会见西王母的故事。新疆境内考古发掘出土的大量陶器,其中不少彩陶的图案纹饰与中原内地同期出土的陶 器图案纹饰相同或相近似。距今3000年前,新疆出土的彩陶三角形纹、涡纹、弦纹的绘制和诸如陶豆一类器形, 说明甘肃和内地彩陶艺术已影响到新疆彩陶文化的发展。
汉唐时期。两汉统一西域,丝绸之路的开通,造成东西方文化在这里大汇聚、大交融,促成西域文化空前繁荣。天山北部的草原游牧文化、天山南部农耕文化迅速发展。随着军事屯田和汉族移 民,中原的先进文化和耕作技术传入西域,形成了以汉文化为主的屯垦文化。同时,中原文化、印度文化、两河流域文化、波斯文化、希腊文化、罗马文化等在这里荟萃、交融出现了多种语言文字的使用,如汉文、吐火罗文于阗文粟特文等。
1995年10月至11月,民丰尼雅遗址3号棺出土色彩斑斓的锦被上织着"王侯合昏,千 秋万岁宜子孙"的小篆汉字和纹样;8号棺木出土的一只色彩艳丽的锦袋上有篆书文字:"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揭 示了汉、晋时期尼雅与中原王朝密切的政治和经济关系。唐代诗人岑参、骆宾王、洪亮吉等撰写的雄浑的大漠 、壮丽的山川、奇特的气象、悲壮的征战奇观等奇妙绝伦的诗篇,脍炙人口,久传不衰,称为中国文学史上的"边 塞诗"。
随着佛教由印度沿丝路传入西域乃至我国内地。佛教文化成为当时西域的最重要 的内容。龟兹佛学家、佛经翻译家鸠摩罗什来到内地讲译佛经、著述佛学经文。东晋高僧经西域赴印度取经,著有《佛国记》 。回鹘文《弥勒会见记》是我国最早的诞生在西域的戏剧文学剧本。唐代高僧玄奘去西天取经,写 《大唐西域记》 。吐鲁番地区考古发掘出土的大量汉文文书、契约等,表明唐代前后汉文在高昌地区文字使用方 面的主体地位。龟兹石窟和高昌石窟中的佛教内容的壁画,显示出中外绘画技艺萎萃交融的特点。唐代于阗尉迟 跋、尉迟已僧父子动用凹凸技法,表现佛教内容和西域人物花鸟,震惊长安。龟兹乐、高昌乐、疏勒乐等在隋唐 时期乐曲中占有重要地位。除乐曲外,琵琶、箜篌、鼓、角等西域传统乐器也传入内地,成了唐代以及后世音乐 演奏中的主要乐器。西域舞蹈如:胡腾舞、胡旋舞、拓枝舞等传入中原宫廷乃至民间。

 

 《福乐智慧》


宋元明清时期。喀刺汗王朝(9世纪末一1211)时期,随着伊斯兰教传入西域并逐渐 扩展,伊斯兰文化对西域文化的影响愈来愈大。著名维吾尔族学者玉系甫·哈斯·哈吉甫编著了反映当时社会及精神文化生活的诗体百科全书《福乐智慧》,著名维吾尔族学者马赫穆德·喀什噶里著有突厥语工具书《突厥语 大词典。维吾尔族诗人玉素甫阿吉著有爱情叙事长诗《艾里甫与赛乃姆》 。蒙元时期有著名维吾尔族文学家马 祖常;著名维吾尔散曲作家贯云石;著名维吾尔族农学家鲁明善著有《农桑衣食撮要》 。明代旅行家陈诚著有《西域行程记》《西域番国志》等。柯尔克孜族民间文学优秀代表作品、著名史诗《玛纳斯》 、蒙古族民间文 学优秀代表作品、著名史诗《江格尔》《阿凡提的故事》是产生于察合台汗国时期的民间文学的代表作之一。叶尔羌汗国时期,马赫麻·海答儿·尕豁刺的《拉失德史》和沙·马合木·楚刺思的《编年史》 。阿曼尼莎罕 收集、整理、编创的维吾尔《十二木卡姆》 ,它是东方音乐文化的无价之宝,它像蒙古族的《江格尔》 ,藏族的《格萨尔》 、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等英雄史诗一样,具有世界性的影响。随着清朝对新疆的统一,大批内地 汉族军民进入新疆北路屯戍落户,在乌鲁木齐巴里坤、奇台一带,汉族文化成为当地文化的主体。秦腔、河北梆 子、新疆曲子等杂技等艺术班社相继出现,并迅速不断地普及;纪晓岚、林则徐、戴澜、刘锷等被谪来疆,在新疆 留下了不少名篇佳作。
近、现代时期。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等革命精神在新疆的传播和弘扬,推动了新疆 文化的发展。抗日战争时期以陈潭秋、毛泽民、林基路等革命烈士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疆各族人民中传 播马克思列宁主义、宣传中国共产党关于建立抗日民主统一战线的正确主张,开展声势浩大的抗日救亡运动,推 动新疆民族文化发展,与此同时,许多进步文化人士如茅盾、杜重远、张仲实、赵丹、王为一等在乌鲁木齐从事抗日进步的文化活动,组织各族工人、农民、教师、学生、职员、商人等广大民众创作演出抗战进步歌曲、话剧 、秦腔、京剧、新疆曲子等剧节目。在新疆各族人民中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全疆各地各族人民群众和进步人士,先后组织"反帝会"和各民族"文化促进会",开展各种民族进步的文化活动。著名爱国主义诗人黎·穆特里夫以歌颂抗日救国的伟大斗争为主题,著有《中国》 、 《给岁月的答复》等战斗诗篇。民族话剧《蕴倩姆》 、 维吾尔剧《艾里甫与赛乃姆》、杂技《达瓦孜》 、哈萨克族阿肯弹唱《萨里哈与萨曼》 、 《阿尔卡勒克》,柯尔 克孜族"玛纳斯奇"弹唱《玛纳斯》等剧节目相继搬上艺术舞台。民族传统文艺活动如维吾尔族"麦西来甫"、哈 萨克族"阿肯弹唱会"、柯尔克孜族"库姆孜弹唱会"、蒙古族"那达慕大会"、锡伯族"西迁节"、汉族的"元宵灯会 "等久传不衰,极具民族特色,为广大各族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为新疆民族文化亮丽的景观。
"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疆民族文化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级各类文化机构、队伍、设施建设逐步建立并逐渐形成规模;濒临灭绝的民族文化遗 产得到及时抢救性挖掘,各民族传统文化焕发了新的生机;反映时代巨变的具有浓郁民族特色、地域特点的一批优秀剧(节)目陆续搬上舞台和银幕;广大各族人民群众参与丰富多彩的立化艺术活动空前活跃;文物保护管理和 博物陈列展览有了长足进展;"歌舞之乡"的民族文化艺术卓有成效地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尽管出现了"文化大 革命"时期的文化逆转,但进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来,作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新疆民族文化迎来了更加光辉灿烂的春天,更加焕发出勃勃生机。新疆民族文学艺术、群众文化、图书馆、文物博物、文化艺术教育、文化市场、对外文化交流等都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并走上了前所未有的稳定发展、全面繁荣的道路。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宗教

 

 

 喀什艾提尕尔清真寺

新疆是多宗教地区。主要宗教有伊斯兰教、喇嘛教(藏传佛教)、佛教基督教天主教东正教萨满教,其中伊斯兰教为维吾尔、哈萨克、 柯尔克孜、塔吉克乌孜别克、塔塔尔、撒拉东乡保安等10多个民族所 信奉。伊斯兰教在新疆社会生活中有着较大的影响。现在全疆各地伊斯兰教的清真寺和其他宗教活动场所包括喇嘛庙、天主教堂等,共23,000多处,充分满足了各族信教群众的需要。新疆宗教组织主要有伊斯兰教协会、伊斯兰经学院和佛教协会等。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校列表

 

 

 新疆大学

新疆大学、石河子大学新疆农业大学塔里木大学新疆师范大学、新疆艺术学院、新疆财经大学、伊犁师范学院、喀什师范学院、乌鲁木齐职业大学、新疆医科大学、新疆石油学院、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昌吉学院、新疆职业大学、新疆天山职业技术学院、新疆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新疆警官高等专科学校、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行政区划历史沿革

 

1949
撤销荛鲁都斯县,并入和靖县(新疆省人民政府1949年12月批准)
1950
和硕县驻地由乌什塔拉迁至清水河子
1951
本年度无变更
1952
1.设立伊宁市,以伊宁县的部分地区为其行政区域(政务院1953年5月22日批准)
2.设立喀什市,以疏勒县、疏附县的部分地区为其行政区域(政务院1953年5月22日批准)
1953
1.撤销托里中心区,设立托里县(政务院1953年1月10日批准)
2.迪化市更名为乌鲁木齐市,迪化县更名为乌鲁木齐县(政务院1953年11月20日批准)
3.乾德县更名为米泉县(政务院1953年11月20日批准)
4.孚远县更名为吉木萨尔县(政务院1953年11月20日批准)
5.绥来县更名为玛纳斯县(政务院1953年11月20日批准)
6.景化县更名为呼图壁县(政务院1953年11月20日批准)
7.承化县更名为阿泰县(政务院1953年11月20日批准)
8.镇西县更名为巴里坤县(政务院1953年11月20日批准)
9.巩哈县更名为仉利克县(政务院1953年11月20日批准)
10.设立莎车市,由莎车县析置(未成立)
1954
1.设立南疆行政公署,辖喀什专区、和田专区、阿克苏专区、莎车专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行政公署治伊宁市(政务院1954年批准)
2.设立伊犁哈萨克自治州,辖伊犁专区、塔城专区、阿勒泰专区、州首府为伊宁市(1954年11月27日成立)
3.设立昌吉回族自治州,辖乌鲁木齐专区的乌鲁木齐县、米泉县、昌吉县,驻地昌吉县(政务院1954年3月16日批准)
4.设立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辖焉耆专区的和靖县、和硕县、焉耆回族自治县,驻地焉耆回族自治县(政务院1954年7月16日批准)
5.焉耆专区更名为库尔勒专区,驻地由焉耆回族自治县迁至库尔勒县(政务院1954年7月16日批准)
6.设立克孜勒苏柯尔克孜族自治自治州,辖喀什专区的博乐阿图什县、乌恰县及阿克苏专区的阿合奇县(1954年7月14日成立)
7.设立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辖伊犁专区的博乐县、精河县、温泉县(1954年7月13日成立)
8.阿山专区更名为阿勒泰专区(新疆省人民政府根据内务部意见于1954年2月1日报告备案)
9.迪化专区更名为乌鲁木齐专区(新疆省人民政府根据内务部意见于1954年2月1日报告备案)
10.阿泰县更名为阿勒泰县(新疆省人民政府根据内务部意见于1954年2月1日报告备案)
11.仉利克县更名为尼勒克县(新疆省人民政府根据内务部意见于1954年2月1日报告备案)
12.撤销七角井中心区,并入哈密县(内务部1954年4月12日批准)
13.撤销焉耆县,设立焉耆回族自治县(1954年3月15日成立)
14.撤销宁西县,设立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1954年3月25日成立)
15.销木垒河县,设立木垒哈萨克族自治县(1954年7月17日成立)
16.撤销和丰县,设立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1954年9月10日成立)
17.撤销蒲犁县,设立塔什库尔干塔吉克族自治县(1954年9月17日成立)
18.撤销巴里坤县,设立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1954年9月30日成立)
19.撤销莎车市,并入莎车县
1955
1.撤销新疆省,设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1955年9月13日决定,10月1日正式成立)
2.喀什地区的喀什市划归南疆行政公署直辖(国务院1955年5月28日批准)
3.伊犁地区的伊宁市划归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直辖(国务院1955年5月28日批准)
4.撤销喀什专区,所属的疏附县、疏勒县、伽师县、岳普湖县、巴楚县、英吉沙县和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5.治县划归南疆行政公署直辖(国务院1955年11月21日批准)
6.撤销伊犁地区,所属的伊宁县、昭苏县、霍城县、特克斯县、新源县、尼勒克县、绥定县、巩留县和察7.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划归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直辖(国务院1955年12月31日批准)
8.设立阿克陶县,以塔什库尔干塔吉克族自治县第二区、第四区共计7个乡,英吉沙县的第六区、第七区、9.第八区共计19个乡,疏勒县塔什米里克区的第八乡、沙依瓦克区的第五乡、乌帕尔区的第十乡,以及乌10.恰县第三区的第六乡、第七乡,驻地英吉沙(国务院1955年11月21日批准)
11.沙湾县驻地由沙湾镇迁至三道河子(国务院1955年7月1日批准)
12.伊宁县驻地由伊宁市市区迁至吉里圩孜(国务院1955年7月1日批准)
13.疏附县驻地由喀什市市区迁至疏附县托库札克巴镇
1956
1.撤销南疆行署和莎车地区,设立喀什专区,辖原南疆行政公署直辖的喀什市、疏附县、疏勒县、巴楚县、英吉沙县、岳普湖县、伽师县、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和原莎车地区的莎车县、泽普县、叶城县、麦盖提县。原行署管辖的阿克苏专区、和阗专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由自治区直辖(国务院1956年4月21日批准)
1957
本年度无变更
1958
1.撤销乌鲁木齐专区,所属的奇台县、阜康县、玛纳斯县、吉木萨尔县、呼图壁县和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划归昌吉回族自治州;吐鲁番县、托克逊县由自治区直辖(国务院1958年4月28日批准)
2.撤销温宿县,并入阿克苏县(国务院1958年5月29日批准)
3.设立克拉玛依市,以和布克塞尔蒙古自治县、托里县、乌苏县的各一部分地区为其行政区域(国务院1958年5月29日批准)
1959
1.昌吉回族自治州的乌鲁木齐县划归乌鲁木齐市(国务院1959年11月9日批准)
2.和阗专区更名为和田专区;和阗县更名为和田县(国务院1959年6月16日批准)
3.婼羌县更名为若羌县(国务院1959年6月16日批准)
4.于阗县更名为玉田县(国务院1959年6月16日批准)
5.玉田县更名为于田县(国务院1959年8月3日批准)
6.设立乌鲁木齐市天山区、沙依巴克区、新市区、水磨沟区、头屯河区(国务院1959年批准)
7.富蕴县驻地由可可托海迁至额尔齐斯镇
8.裕民县驻地由察汗托海迁至哈拉哈布
1960
1.撤销库尔勒专区,所属的库尔勒县、尉犁县、轮台县、且末县、若羌县划归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国务院1960年11月12日批准)
2.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人民政府驻地由焉耆回族自治县迁至库尔勒县(国务院1960年11月12日批准)
1961
3.设立哈密市,以哈密县城镇和火车头公社、铁龙公社、钢铁公社、先行公社、红旗公社及火箭农场为其行政区域(国务院1961年1月25日批准)
1962
1.撤销哈密市,并入哈密县(国务院1962年10月20日批准)
2.设立温宿县,以阿克苏县的部分地区为其行政区域(国务院1962年10月20日批准)

 


1963
本年度无变更
1964
本年度无变更
1965
1.和靖县更名为和静县(国务院1965年11月3日批准)
2.绥定县更名为水定县(国务院1965年11月3日批准)
1966
1.撤销水定县,并入霍城县(国务院1966年1月18日批准)
2.霍城县驻地由城区(霍尔果斯镇)迁至水定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1966年2月3日批准)
1967
本年度无变更
1968
本年度无变更
1969
本年度无变更
1970
1.自治区直辖的吐鲁番县,托克逊县划归乌鲁木齐市;鄯善县划归哈密地区(国务院1970年11月25日批准)
2.设立博湖县,以和硕县的跃进公社、光明公社急焉耆回族自治县五号渠公社为其行政区域,驻地为包拉苏木(国务院1970年11月20日批准)
3.设立乌鲁木齐市南山区,以和静县的部分地区为其行政区域(国务院1970年11月20日批准)
1971
本年度无变更
1972
本年度无变更
1973
本年度无变更
1974
本年度无变更
1975
设立吐鲁番地区,辖乌鲁木齐市的吐鲁番县、托克逊县和的鄯善县,驻地吐鲁番县(国务院1975年1月30日批准)
1.设立伊犁地区,辖原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直辖的伊宁市、伊宁县、霍城县、尼勒克县、新源县、巩留县、伊克斯县、昭苏县、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驻地伊宁市(国务院1975年8月29日批准)
2.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管辖伊犁地区、塔城地区、阿勒泰地区(国务院1975年8月29日批准)
3.设立奎屯市,以克拉玛依市的部分地区为其行政区域,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首府由伊宁市迁至奎屯市(国务院1975年8月29日批准)
1976
1.设立石河子地区,辖石河子市和塔城地区的沙湾县;昌吉回族自治州的玛纳斯县(国务院1976年1月2日批准)
2.设立石河子市,以沙湾县的部分地区为其行政区域(国务院1976年1月2日批准)
1977
设立哈密市,以哈密县的部分地区为其行政区域(国务院1977年1月6日批准)
1978
撤销石河子地区,所属的沙湾县划归塔城地区;玛纳斯县划归昌吉回族自治州;石河子市由自治区直辖(国务院1978年6月5日批准)[一说国务院1978年8月5日批准]
1979
1.撤销伊犁地区,所属的奎屯市、伊宁市、伊宁县、尼勒克县、新源县、巩留县、特克斯县、昭苏县、霍城县、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划归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管辖(中共中央国务院1979年9月2日批准)
2.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代管的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改为自治区直辖(中共中央国务院1979年9月2日批准)
3.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首府由奎屯市迁至伊宁市(中共中央国务院1979年9月2日批准)
4.设立库尔勒市,以库尔勒县的库尔勒镇办事处、新城办事处、团结办事处和特克其公社、英下公社、卡尔巴克公社,以及焉耆县的塔什店办事处为其行政区域(国务院1979年9月2日批准)
1980
本年度无变更
1981
本年度无变更
1982
克拉玛依市升格为地级市,下设克拉玛依区、独山子区、白碱滩区、乌尔禾区(国务院1982年2月6日批准)
1983
1.撤销昌吉县,设立昌吉市(国务院1983年7月21日批准)
2.撤销库尔勒县,并入库尔勒市(国务院1983年8月19日批准)
3.撤销哈密县,并入哈密市(国务院1983年9月9日批准)
4.撤销阿克苏县,设立阿克苏市,以阿克苏县和温宿县的红旗坡农场和实验林场的屋、六个队为其行政区域(国务院1983年8月19日批准)
5.设立和田市,以和田县的和田镇、肖尔巴克公社、拉斯奎公社之一部和县良种场为其行政区域(国务院1983年9月9日批准)
6.吉木乃县驻地由吉木乃迁至托普铁热克(国务院1983年4月25日批准)
1984
1.设立伊犁地区,辖原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直辖的伊宁市、伊宁县、尼勒克县、新源县、巩留县、伊克斯县、昭苏县、霍城县、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驻地伊宁市。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管辖奎屯市和伊犁地区、塔城地区、阿勒泰地区(国务院1984年9月14日批准)
2.撤销阿勒泰县,设立阿勒泰市(国务院1984年11月17日批准)
3.撤销塔城县,设立塔城市(国务院1984年11月17日批准)
4.撤销吐鲁番县,设立吐鲁番市(国务院1984年12月26日批准)
1985
撤销博乐县,设立博乐市(国务院1985年6月4日批准)
1986
撤销阿图什县,设立阿图什市(国务院1986年6月7日批准)
1987
设立乌鲁木齐市东山区,以水磨沟区、乌鲁木齐县各一部分地区为其行政区域(国务院1987年11月27日批准)
1988

 


本年度无变更
1989
本年度无变更
1990
本年度无变更
1991
本年度无变更
1992
撤销阜康县,设立阜康市(民政部1992年11月3日批复 民行批[1992]130号)
1993
本年度无变更
1994
本年度无变更
1995
本年度无变更
1996
1.撤销乌苏县,设立乌苏市。(国务院1996年7月10日批准)
2.撤销米泉县,设立米泉市。(国务院1996年12月30日批准)
1997
本年度无变更
1998
本年度无变更
1999
将乌鲁木齐市南山矿区更名为南泉区 (国务院1999年8月10日批准)
2000
本年度无变更
2001
2001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行政区划变更情况:撤销伊犁地区。(国务院2001年10月6日批准)
2002
1.调整乌鲁木齐市南泉区行政区划:(1)将乌鲁木齐市天山区的乌拉泊街道和乌鲁木齐县的达坂城镇、东沟乡、西沟乡、阿克苏乡、柴窝堡乡归乌鲁木齐市南泉区管辖。(2)南泉区更名为乌鲁木齐市达坂城区,区人民政府驻地由鱼尔沟迁至达坂城镇。 (国务院2002年3月9日批准)
2.设立县级阿拉尔市(国务院2002年9月17日批准 国函[2002]81号)
3.设立县级图木舒克市(国务院2002年9月17日批准 国函[2002]82号)
4.设立县级五家渠市(国务院2002年9月17日批准 国函[2002]83号)
2003
本年度无变更
2004
本年度无变更
2005
本年度无变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