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斌:老农供养出21名大学生(中国青年报 2006-7-26)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0:40:54
封底人物
一位59岁的河南农民,用攒下的40万元积蓄,自办福利院,收养着39名孤儿,从他们中间走出了21名大学生。他早有思想准备,不图回报——
老农供养出21名大学生
2006-07-26
本报记者 李斌
7月21日这天傍晚,十几个孩子走在一条田间小道上,晚风吹来,带着阵阵清香。他们说着笑话,又一句接一句唱起《快乐老家》。吴琳就在其中,一路上,她快乐地咯咯直笑。
两年前,吴琳可没想到会有今天这样的生活。那时,她的父母在不到一年里相继离世,留下她和弟弟。姐弟俩在一个月里整夜守着火炕,烤完了自家种的四亩烤烟,将烟叶烤得一片焦黑,却没有一个亲戚伸出援助之手。这让她感受到了世态炎凉,“不相信还有温情”。
但牛志远改变了她的看法。2004年9月的一天,河南省襄城县十里铺乡单庄村这位59岁的农民,骑着自行车找到学校,出现在刚读高二的吴琳面前。“以后我来承担你的学费和生活费。”牛志远宣布。吴琳惊愕地张大嘴,望着这个身穿旧衬衫、又黑又瘦、胡子和头发一片灰白的老头,“不敢相信天上真会掉馅饼。”
从那时起,吴琳成了牛志远收养的39名孤儿中的一个。她打消了退学的念头。今年高考,吴琳考了508分,上了专科线。
除了吴琳,这群孤儿里,今年还有16个孩子同时考上大学。其中9人超过一本线,一人被北京大学录取。
“仲书芬,670分,北京大学;苗晓伟,614分,郑州大学;张超锋,大专,500分,报的是黄河水利学院;郭京克,628分,南京大学……”牛志远得意地一一数来。
正是这位农民,几乎倾尽家产,给这些孤儿营造了一个家。这个家,是县城8公里外公路边一座很不起眼的小院,紧闭的铁门旁挂着一块牌子,上书“阳光福利院”。
院子里成排的杨树沙沙作响,豆角和辣椒挂满枝头。孩子们的房间很干净,水泥地板,白色墙壁,有电风扇、书桌和台灯。女生寝室还有一台25英寸的康佳彩电。
这里原本是牛志远家的3亩责任田。2000年,这位当地首屈一指的铜像铸造师傅,在这里建起了加工厂。他本来有可能成为农民企业家,但2002年,他却将加工厂改办成福利院。
开办福利院,是这位农民此生最大的愿望。“这不是一朝一夕的想法。”牛志远说。他9岁丧父,14岁辍学,从小饱尝歧视和冷遇。“我小时候受过的苦和现在的孤儿一样,我理解他们的难处。”他凄然说道。
这39名孤儿中,收养时间最长的,已有8年。他承担了他们的学费,还给其中每个中学生每月补助100多元生活费。
“穷的、没爹没娘的孩子我都要。”牛志远脸色沉重。
两年前,牛志远花了50元给吴琳买了件冬衣。她特别高兴:“我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穿新衣服。”
一个孩子在牛志远这里喝到了一瓶杏仁露,她低低地说:“这是我第一次喝饮料。”
一个10多岁的男孩,进福利院之前,冬天只能蜷缩在单薄的被子里瑟瑟发抖,“从来不知道睡在褥子上是什么感觉。”
不止一个孩子,被牛志远收养之前,为了一日三餐能有保障,在学校的食堂里卖饭、端盘子、洗碗、打扫卫生,晚上跑到河堤上捡矿泉水瓶。
一个女孩,父亲去世,母亲双目失明,每三个星期从哥哥嫂子那里拿到5-10元,一顿饭嚼一个馍。牛志远看到她时,她“脸色苍白,骨瘦如柴”。
还有一个孩子叫祝豪,从小生活在惊恐中。患有间歇性精神病的母亲病情发作时,连儿子都不认识。母亲牵着他的手走路,总会指着前方用颤抖的声音说:“有白胡子老头。”祝豪读五年级时,父亲患肺癌去世;初一上半学期,母亲跳河自杀。此后,他的夜晚噩梦不断,直到8年前来到牛志远家。
“孩子们的苦难太多了,讲到明天早上也说不完。”牛志远长叹一口气,“如果不是走投无路了,谁愿意到福利院来?”
牛志远有4年没给老伴买过衣服了,但每年总有几次领着一帮孩子来到县城最大的服装市场,任他们挑选各自的衣服,然后笑呵呵地去付钱。“衣服是人的招牌,他们应该和正常人家的孩子一样。”牛志远说。至于他自己,在夏天,总是只有两套衣服换来换去。
“我就是孩子们的家长。”牛志远郑重地说。
这个家长很操心。每天早上5点半,牛志远要起床做饭。孩子上县医院看病,他会陪着跑前跑后。住校读高中的孩子们每3周回家一次,有的孩子回来得晚,他会一直坐在门口等着。返校时,他要把孩子们送上车,买好车票,然后看着公共汽车冒着烟慢慢远去。
孩子们考试没考好,他得想法安慰他们:“大风大浪都经历过了,还怕这点小事。”孩子们说,牛志远善解人意,“就像爷爷一样亲切。”
去年,牛志远收养的孩子中有4个考上了大学,他一个一个亲自送到学校,帮着办理各种入学手续,买好脸盆、雪花膏等日用品。
今年高考期间,他给17个要参加高考的孩子各加了10元生活费,每天还骑车到县城给每人送去4袋伊利牛奶和5根火腿肠。6月9日,他在福利院摆上“高考庆功宴”,男生喝啤酒,女生喝杏仁露,大家举杯同饮,欢声笑语。
从1978年铸造铜像开始,20多年里牛志远一度攒下40万元积蓄。现在,这些积蓄用光了,还背负了7000元的债务。大儿子和二儿子也被“套牢”在福利院,充当起了“管家和保安”。
“几十万元如果平分给我们弟兄4个,每人也有10万。他本来可以很轻松地待在家里,带带孙子孙女。”二儿子牛永军说,他反对父亲的做法,但无奈父亲“专横,只按自己的意见办”。对牛志远的做法,在福利院开诊所的儿媳“不理解也不支持”。她还有点不满,“给村民看病挣的一点钱,也都贴补在了那些孩子身上”,而且,“自己孙子孙女上学,学费他不管,还没有对那些孩子亲。”
有村民笑牛志远傻,“把钱花在没有血缘关系的人身上”,“亲儿子都不管父亲,以后他们还管你?”
但牛志远很坦然:“我不图回报。”这样的话他对每个孩子都说过:“你们成才了,不来看我也行,我不难过。”他说自己早有思想准备,只希望创造一个环境,让这些失去父母的孩子“别犯罪,能成为国家的人才”,“这就很值了。”
当然,“咱也感谢孩子。”这位老人说,“他们回了家就帮我洗衣服、刷鞋,下雪的夜晚,还搀着我走路。”
去年9月,河南电视台做了一档大学圆梦的节目,在全省找了4个学生,阳光福利院就占了两个。主持人问他们:“如果牛爷爷老了,福利院怎么办?”
两个孩子哭了:“爷爷对我们这么好,以后我们要拿工资给福利院,供更多的弟弟妹妹上学。”“爷爷干不动了,我们辞掉工作来干,福利院的牌子任何人不能摘走。”这番话,听得牛志远直掉眼泪。
和牛志远接触了七八年,襄城县委宣传部副部长于自奎觉得老牛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有一种信念在支撑。”他将这种信念解读为“雷锋精神”。比雷锋小7岁的牛志远,曾铸造了一座1.5米高、200多公斤重的雷锋铜像送给驻地部队,他“希望雷锋精神能在部队继续传下去”。在孩子们的房间里,他也贴上了几张1990年出版的雷锋画像。
牛志远的事迹被多家媒体报道后,福利院收到了2.6万元捐款。但面对21名大学生所需的高昂费用,牛志远如今直犯愁。
“明年,我的铜像手艺还得干。”他盘算着,这样可以挣上两三万,“再种30亩烤烟,能收入6万元左右。”福利院要继续办下去,还要接收更多的孤儿。
自己有多难,牛志远很少跟孩子们提起。只是吴琳偶尔听叔叔(牛志远的儿子)谈起,去年为了凑集4个孩子上大学的费用,“爷爷瘦了十几斤。”
“看到孩子们平平安安,我就心安。”说完这句话,牛志远突然失声哭了起来,“我承受了很多的压力。”他咬着嘴唇,摇了摇头,“太难了!太难了!”不过很快,他又恢复了从容自若的表情。(文中吴琳与祝豪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