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城市水价 上调谁之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23:00:21

在水务市场上,中国引进了部分外资。此次多城市的水价上调,是引进外资之祸,还是自然垄断a、定价不透明之?过?

涨价:酝酿已久

7月16号,一些专家在 “解读水价问题”论坛上语出惊人:“不能因为有些人喝不起水,就不提高水价”、“低水价是资助了高收入者,而不是资助了低收入者”。遍布互联网的质疑声让之前沉寂了好多年的水价成为这个夏天最让人惶惑的风景。

“这轮水价上涨并不是突然暴发,其实酝酿已久。”清华大学水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傅涛说。“2008年遇到通货膨胀,CPI迅速走高,让各地的水价上涨计划纷纷流产。”于是,CPI持续低位运行的今年,自然被看成上调价格的最好时间窗口。

其实,如果仔细翻看近几年的历史,就会发现,自来水的涨价其实一直在悄然进行。

中国水网10年来对全国35个重点城市的水价进行跟踪统计显示:我国35个重点城市的水价逐年增长,平均速度达到7.14%,污水处理费平均增长速度达到13.91%。到2007年,我国35个重点城市的平均供水价格已经由2000年的1.08元上涨为1.63元/吨,污水处理费则从0.25元/立方米一跃上升至0.70元/立方米。

只是,这次的涨价有点特殊。

除了影响广泛的大城市水价全面的大幅上涨之外,国家发改委态度的悄然变化同样值得关注。虽然水价调整的权力在地方,但是地方调整水价要向国家发改委备案。国家发改委对全国水价上涨调控改变了思路:从过去单纯抑制水价上涨,转为适当上调水价,鼓励供水企业参与市场竞争,优胜劣汰。

政策层态度的转变除了带动这一期水价的普遍上涨之外,还必将产生一些更加深远的影响。而这种转变,无疑让逐渐走上前台的外资自来水厂商欢喜雀跃。

 

外资:水价推动者?

对于价格的上涨,盼涨价如盼甘霖的外资厂商自然欢迎,因为之前的低价格已经让这些较早进入中国公共产品供给领域的厂商苦不堪言。

上海浦东威立雅自来水有限公司是法国水务巨头威立雅进入中国市场以来,成立的第一家集制水、输配、服务为一体的中外合资供水企业。“合作7年以来,我们从来未调整过水价,对此,外方股东强烈不满。”上海浦东威立雅自来水有限公司一位员工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相似的声音同样的出现在兰州。“合资以来这几年我们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兰州威立雅水务集团董事长孙晓霞曾经对媒体这样解释:工业用水的减少、企业改制的开销、原料价格的上涨、更换设备的成本已经使价格的调整成为维持供水质量的必要手段。

为了说明企业的成本压力,她还给出了一组统计数据:2008年该企业实际售水量为21005.04万立方米,售水收入28813.52 万元,售水成本34604.73万元,亏损5791.21万元,平均每立方米亏损0.276元。

同样的问题,普通民众的看法却并非如此。“2007年,威立雅用远高于竞标对手的17.1亿元人民币获得兰州市供水集团45%的股权,这个巨大的经济包袱才是他们提价的最终原因。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只不过这次偿还他们的是我们这些普通老百姓”,在兰州生活了几十年的王姓市民对《Vista看天下》的记者说。

对于外资的这种高溢价收购行为,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专家徐宗威认为确是事实,也确实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价格的上升,因为这种对公共产品经营的介入会产生几个不可避免的问题。

首先,收购后的企业必然更加重视投入产出比。自来水企业的股权出让是有特许经营时间的。“在这段时间内,不仅要提前算清本钱、利息并消化高溢价,还要在这些特许经营时间内为自己带来利益。”而提高水价无疑是全面并尽快提高公司利润的好办法。

其次,在自来水厂,外资收购的是公共事业单位的股权,而这类公共事业单位的自然属性之一便是垄断。竞争的缺失使得垄断厂商可以通过提高价格而非降低成本的方式提高利润。

另一方面,在跨国公司或其他社会资本进入水业后,自来水企业的管理成本是否控制得当同样需要监督。“管理不科学导致的成本控制不严格在进入中国的外资中并不少见。”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威立雅自1997年进入天津获得第一个项目起的10多年时间里,天津居民生活用水的价格先后上调了八次,由每吨0.68元提高到了3.40元。”人们开始担心,曾经发生在印度的由于外资进入供水领域而导致的水价持续上涨的现象,会不会在中国上演。

吸收和利用外资的目的是强化竞争机制,在对垄断的打破中实现产品价格的逐渐下降。但是,一旦产品的价格不但没有下降,反而出现大幅的上升,是不是就可以把一切问题归结为引进外资和外资对利润的追求?

“如果将水价上涨归结于外资的推动,在这一点上,我是不赞同的。” 长期从事基础设施领域咨询的上海济邦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燎称:“目前,国内外资企业在供排水领域所占的份额相对来说还比较小,外资的话语权相对有限。即使外资不参与,不少纯国有水务公司也很期望能够实现水价上涨,因为这些国有自来水企业处于长期亏损状态之中,只是国有的性质淡化了对于利润的追求。”

“从统计上看,这次水价涨价并没有多少外资因素。”北京大岳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金永祥也不认同将水价的上涨归于外资的推动:“毕竟在有外资参与的供水城市中,外资所占比重还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大部分供水还是掌握在国有供水企业手中。”

“确切的说,不是单一的外资,也不是单一的国企,而是一直模糊不清的成本核算给了企业随意涨价的机会”,在谈及涨价的根源时,一位专家对《Vista看天下》的记者说。

 

成本:合理定价的基石

7月20日,是兰州市政府召开水价上涨听证会的日子。就在这一天,兰州市出台了两种方案,拟提高居民生活用水的价格,提价后水价将达到1.75元/立方米和1.85元/立方米,提高幅度为20.69%或27.59%。

“涨价看来是必须的了,‘逢听必涨’已快成为惯例了,只是涨多少的问题,不信你就看着吧。”在接受《Vista看天下》记者采访时,一位兰州市民如是表示。

而就在听证会发布之前不久,一则消息的公布同样让人印象深刻:武汉新洲区水务局副局长因陪客吃饭饮酒过量而突发心脏病死亡。

愤怒的网民将全国十几个城市的水价问题,与这位副局长联系在一起。

 “涨价,我不服。凭什么用糊涂账算出来的糊涂价,要我们稀里糊涂的接受”,与其说民众对涨价不接受,不如说厂商们对成本的分析和价格的制定难以服众。

“不是说成本不能提,但如果用成本说话,就要交出一本算的清清楚楚、让老百姓心服口服的明白账。”在谈及成本推动价格上涨这一理论时,央视新闻观察员王锡锌说。

对于自来水的成本,徐宗威认为其构成大体有三个方面:原水成本,占水价的20%;运营成本,占水价的70%;税费成本,占水价的10%。

这其中,运营成本是考察和操作的重点。而这部分成本又包括了四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就是净水成本,过去一般要求的化验指标应该是36项。但现在,由于水源品质的恶化已经到了影响居民健康的程度,因此国家提出,到2012年要达到106项化验指标。净水要求的提高必然推动净水成本的上升。这部分成本的上升有情可原。

第二块就是输配成本,主要是指供水管网的巨额投资。一般的观点,输配成本,也就是说自来水的供水管网的建设投资应该由公共财政来解决,不能因为铺设管网的重新架设而把成本分摊到普通市民身上。

第三块是管理成本,这部分成本应该随着科技水平的进步和管理水平的提高而逐渐下降,至少应维持不变。

最后是收益成本,即自来水供应单位的正常经济得益,为不损害社会公众利益,这部分成本现在基本上控制在社会平均利润水平之下。

“只有把这四个方面的成本算出一个清晰明白的帐,自来水价格的上涨才能在民众之中得到支持和拥护。”

而除此之外,还有一部分成本不得不提,就是来自供水企业内部的浪费。资料显示,2008年上海自来水产销差率是17.5%,也就是说将近1/5的水在未进入正常使用之前就已经被浪费掉了,这一块如果完全通过价格机制由老百姓补偿确实不公平。

7月16日,甘肃省物价局公布了关于兰州威立雅水务集团供水成本监审的报告。根据成本监审结果,兰州威立雅水务集团单位定价成本为1.72元/立方米。根据此监审结果,此次居民生活用水价格每立方米提高0.30元至1.75元/立方米,兰州威立雅水务集团就会盈利。

政府监管部门能对水务企业成本精准调查计算的,在业界看来,相当少见,但在宛如“雾里看花”般看待水价上涨的消费者眼里,这种清楚的成本公开却是最重要的。

不论对于急于保护资源的国家还是对于急于摆脱亏损的企业,抑或是苦苦等待的百姓,一个清晰明白的账目都是未来一切努力的基础。

 

定价:多种力量的博弈

怎么通过价格政策的合理制定更好地在满足全社会正常需求的同时,更好的兼顾到资源的节约?

“一刀切”显然不是好办法。

“买奔驰宝马的人会在乎油价是多少钱吗?同样的道理,水价的统一上涨真正影响的还是工薪族和社会的底层人,我们必须更加精打细算地过日子。”在谈及水价上涨的影响时,有民众对记者这样表述。

“调整要注意一些关系的平衡,比如对弱势群体的保护,这是有利于这个行业的社会公平,也是一种社会责任的体现。毕竟无论如何改,自来水终究具有公共品的性质”,这次,专家的建议与普通老百姓的价值取向取得了一定程度的一致。

全国政协委员、水利部副部长胡四一在谈到水价改革时表示:缺水城市水价要高额累进加价。依据这样的思路,完全可以定一个个人最低用水量标准,对超出部分属于奢侈与浪费型,在价格上实行累进制,提高价格或者课以重税,这样就可以兼顾各方利益。

在这方面,香港的四级水价似乎可以成为内地进行水价改革的参考。在香港,为了更好的兼顾社会各阶层对水资源的需求,同时借助价格杠杆实现社会公平,政府部门制定了分级收费制度:第1级:前14吨免费;第2级:继后的35吨3.57港元;第3级:再继后的21吨,5.55港元;第4级:7.78港元。这一制度多年以来的良好运行证明了其具有比较好的效果。

走过很多是非,惹来无数争议的水价必将以定价作为这场大戏的谢幕演出。而如何定价,考验的又不仅仅是政府的决策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