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德与小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07:19:21

“大德”与“小惠”

周桂钿

    过去,常有人说儒家用小恩小惠来拉拢百姓。实际上,儒家虽然讲过对人民要施以恩惠,但并不是讲小恩小惠。例如,《论语·雍也篇》记载:“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孔子认为“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者,何止是仁人,必定是圣人。尧舜还感觉难以做到。这里讲的是“民”“众”。对于民众能够博施,就是大德,不是小惠。孔子讲的“德治”,孟子讲的“仁政”,都是属于大德的范围。《论语·宪问篇》记载孔子对管仲的评价也可以看出这一点。当子路提出:“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孔子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当子贡提出:“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孔子回答说:“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管仲做好政治,造福后代,是大德。他如果为公子纠殉难,那就不过是失大德而得虚名。政治最重要的是为国家人民谋利,管仲相桓公,霸诸侯,是为齐国。后代人民受其赐,说明利于人民。利国利民的表现,就属于大德。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按这轻重顺序,背君而利国利民,有什么不可以呢?顺君而害民,则是轻重颠倒,失去“大德”。

   《孟子·离娄下》载:“子产听郑国之政,以其乘舆济人于溱、洧。孟子曰:‘惠而不知为政。岁,十一月,徒杠成;十二月,舆梁成,民未病涉也。君子平其政,行辟人可也,焉得人人而济之?故为政者,每人而悦之,日亦不足矣。’”子产任郑国相,主持郑国政务。溱、洧是两条河,由于没有桥梁,人们不能过河。子产用自己的马车放在河中,让人们过河。(可谓方便群众。)孟子认为这种做法只能叫做“惠”,即给一些人带来好处,还不能说真正知道“为政”即执政。周朝规定每岁十一月修筑小桥,十二月修大桥。(周历比夏历早两个月,周历十二月即夏历十月。这是农忙以后的时间。)发动并组织农民修筑桥梁,解决群众的过河问题。这件事做好了,人民就没有发愁过河的。所有群众过河的问题都解决了,就不必用自己的马车放在河里当桥用。如果这件事情没有做好,全国有许多河流,国相有那么多马车吗?可见国相的马车所能解决的问题就非常有限。马车是当政者的工作需要,是为了减少在路上耽搁的时间。如果马车放在河里当桥用,影响了国相的用车,会影响政务。当政者只要做好政治,出门时,让路上行人避开,也是可以的。这样虽然给一般行人带来一些不便,却可以减少国相在路上耽搁的时间。孟子认为这也是需要的。哪能让每一个人都感到方便呢?那样的话,你的时间就不够用了。国相做不好政务,将会使百姓遭到更大的损失。不过,孟子讲的是道理,群众也是可以接受的。但是,有些现代官员并非工作需要,也不是由于安全的考虑,而是为了讲排场、耍威风,前呼后拥,严重扰民,那是应该反对的。

    朱熹注这段话时说:“惠,谓私恩小利。政,则有公平正大之体,纲纪法度之施焉。”(《四书集注·孟子·离娄下》)惠,就是小惠,是指按个人的意思给少数人特殊的小利益。政,就是为政,执政,行大德的政治。为政就需要公平正大地实施纲纪法度,使全体人民都能得到好处。他的马车有限,需要渡河的地方很多,不能根本解决群众的普遍问题。朱熹注曰:“言每人皆欲致私恩以悦其意,则人多日少,亦不足于用矣。诸葛武侯尝言‘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得孟子之意矣。”(同上)为政如果没有法度,规则,谁来要求什么,就答应什么,不按规定,破坏规矩,给他好处以讨他的喜欢。对这个人有了私恩,这叫小惠。他高兴了,如果人人都这样要求,就不能都给予满足。诸葛亮曾经说过:“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故匡衡、吴汉不愿为赦。先帝亦言,吾周旋陈元方、郑康成间,每见启告,治乱之道悉矣,曾不语赦也。若刘景升、季玉父子,岁岁赦宥,何益于治!”(《答惜赦》,《三国志·蜀书·后主传》注引《华阳国志》文)要用大德治理社会,不能用小惠治理社会。诸葛亮讲的是赦的问题,即赦免罪犯。赦免犯人无罪,对于犯人来说,似乎施了恩惠,但对于受害者来说,却不是好事,使坏人不能受到应有的惩罚。诸葛亮提到匡衡、吴汉都不同意实行赦免。《汉书·匡衡传》载:汉元帝问以政治得失,匡衡上疏说:“虽岁赦之,刑犹难使错而不用也。”即使每年都实行赦免,也很难做到刑罚设而不用。后来他又上疏提到“不以私恩害公义”,仍然是这一思想。《后汉书·吴汉传》载:吴汉在弥留之际,跟皇帝说了最重要的话:“臣愚无所知识,唯愿陛下慎无赦而已。”只希望皇帝千万不要赦免。当时的现实是,政府经常赦免罪犯,皇帝以为做了好事,却成了东汉时代行政中的一大弊端。王符在《潜夫论·述赦》中说:“今日贼良民之甚者,莫大于数赦。赦赎数,则恶人昌而善人伤矣……大恶之资,终不可化,虽岁赦之,适劝奸耳。”经常赦免犯人,只能鼓励坏人,伤害善良平民。损害人民利益最严重的就是频繁赦免罪犯。有的罪犯三番五次杀人,又三番五次地被赦免,赦免后没有改过的表现,反而更加疯狂地报复。有的已经杀了几十人,还被赦免,“身不死则杀不止”,都是因为赦免造成的。陈元方、郑康成经常与先帝即刘备讲到治乱的问题,从来未提及赦免的问题。刘表父子虽然每年都赦免一批犯人,对于治理又有什么帮助呢。朱熹认为诸葛亮的说法是正确领会了孟子思想的精神实质。小惠治世,老实人吃亏,爱哭的小孩多吃奶,爱吵的人占便宜。无原则地给少数人好处,坏人得不到应有的惩罚,善良百姓得不到保护。当政者不能出以公心,不能主持公道,不能“平其政”,不能公平地处理政务,特别是与群众有关的所有事情,就不能树立当政者的威信。总之,儒家主张实行“大德”,忌行“小惠”。这是君子之道。行小惠者,是小人之道。“执政为民”,就是要公平地处理政务,才能真正做到为民。为人民服务,执政为民,是儒家提倡的君子之道,是诸葛亮讲的“治世以大德”。

《贞观政要》卷一《政体》第十章载唐太宗与群臣对话,是很有意义的政治对话。内容如下:

 

   贞观八年,太宗谓侍臣曰:“隋时百姓纵有财物,岂得保此?自朕有天下已来,存心抚养,无有所科差,人人皆得营生,守其资财,即朕所赐。向使朕科唤不已,虽数资赏赐,亦不如不得。”

 

    政治不好,社会不安定,百姓即使有一些财物,也保不住;政治清明,社会安定,人人拥有自己的财物,都能安心生活。做好政治工作,是对人民的大德。只给少数人赏赐,而做不好政治工作,那就是小惠。虽得小惠的人也保不住财物。魏徵以晋文公为例佐证唐太宗的看法。他说:“晋文公出田,逐兽于砀,入大泽,迷不知所出。其中有渔者,文公谓曰:‘我,若君也,道将安出?我且厚赐若。’渔者曰:‘臣愿有献。’文公曰:‘出泽而受之。’于是送出泽。文公曰:‘今子之所欲教寡人者,何也?愿受之。’渔者曰:‘……今君出兽砀,入至此,何行之太远也?’文公曰:‘善哉!’谓从者记渔者名。渔者曰:‘君何以名?君尊天事地,敬社稷,保四国,慈爱万民,薄赋敛,轻租税,臣亦与焉。君不尊天,不事地,不敬社稷,不固四海,外失礼于诸侯,内逆民心,一国流亡,渔者虽有厚赐,不得保也。’遂辞不受。”

    这里提到的“尊天事地,敬社稷,保四国,慈爱万民,薄赋敛,轻租税”就是当时人认为做好政治工作的具体内容。政治做好了,渔者也能享受太平;政治做不好,天下大乱,一国流亡,渔者虽然得到厚赐,也保不住。做好政治是大德,厚赐渔者是小惠。这个渔者很有政治眼光,深明大义。史学家记载此事,也是深明大义的。有人想研究平民哲学,我不知道这个渔者的说法属于平民哲学,还是精英哲学?

   子产用自己的马车给行人渡河,晋文公厚赐渔者,东汉时代皇帝经常赦免罪犯,在儒家看来,都属于“小惠”,偶尔做一下,未尝不可。但是,如果以为这就是政治的全部,或者以为这就是最好政治的主要内容,那就错了。实行儒家所说的“大德”,就是首先要解决全体人民的温饱问题,其次要重视教育工作,全面提高人民的文化素质,知道如何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维护社会伦理,稳定社会秩序,构建和谐社会。与此同时,要健全法制,严格执法,惩治罪犯,清除腐败,保护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历代儒家政治理论中所共有的观点,是孔子、孟子、贾谊、匡衡、桓潭、吴汉、王符、诸葛亮、魏征、武则天、朱熹、王夫之等历代政治思想家的一种共识。

    当然,有的官员借口行大德,不行小惠,实际上为自己捞好处,不关心群众生活,在他们看来,群众的利益都是小事,只有他的私利才是大事。经常用“人民”的名义,谋自己的私利,或者将自己的私利说成是公益事。制定政策时,首先考虑如何有利于自己和亲属、亲信。领导者如果常被这些下属所欺骗,爱提拔这样的下属,不是官僚主义者,就是贪污受贿者,一定不是称职的官员。有的传媒喜欢吹捧行“小惠”的官员,在群众中造成很不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