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石油的一些数据整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1:19:16
在能源使用中各类能源占的比重: 2007年,石油在世界能源中的占比为33.7%,煤炭为26.5%,核能估计不到1%。 根据enerdata给出的数据,2007年,全球用于汽油和柴油的石油消费占石油总消费的53%,而且这个比例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也就是说,由于油价上涨,其他领域能不用石油,人们就尽量不用了,可是,汽油和柴油还不得不用。这跟汽车等交通工具的大量使用有关。 石油价格波动的历史: 在历史上,石油价格就经历过大幅度的波动,特别是两次重大的石油危机期间(分别为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1978年伊朗革命),石油价格都出现了疯狂的波动。这一轮的石油价格上涨大致是从2003年的30美元一桶启动的,其后大涨小回,到今年正式踏进了100美元关口。 这一波上涨刚刚启动时,就让中国人吃亏了:在新加坡上市的中航油老总陈久霖就折戟沉沙在40美元一线:2003年5月,当国际原油从30美元涨到40美元时,陈久霖判断油价会回去,于是放手做空航空石油,越赌越输,结果损失惨重。 从2003年算到现在,在5年时间里,石油价格上涨了200%,论涨幅,前两次石油危机的涨幅也有大致200%,不过,那都是在很短时间内实现的;也无法在高位保持很长时间。这次恐怕情况有所不同。 第一次石油危机是阿拉伯国家为了打击以色列,把石油价格猛然从3美元提高到10美元出头,涨幅大致为200%,并从1974年1月1日开始执行。其后不久,就因高油价而爆发了世界性经济衰退,导致对石油需求的减少,并进而导致石油价格回落。 第二次石油危机由于伊朗革命和两伊战争,油价从1979年的13美元涨至第二年的34美元,涨幅也近200%,但是,其后石油价格长期低靡,只是 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期间,石油价格有过一段大起大落(有人说那是第三次石油危机)。到了1998年,石油价格回落至10美元一线。 最近的这一轮油价上涨虽然也有战争的因素(2001年的“9·11”之后,美国两次在中东用兵),但是,由于这些战争都是事先做过充分准备的,所以市场的反应并不激烈。跟以往不同的是,这一轮石油价格上涨与美元贬值和投机势力做大有密切的关系。 石油的生产成本: 世界各地的石油生产成本很不相同。依照1990年代的数据,最便宜的中东地区每桶的成本仅为1至3美元,英国北海的油田则为4至21美元。当时的报告说,国际上大的石油公司的平均“井口成本”大致为每桶9美元,加上运输费用和必要税费,生产商的平均保本水平在12美元上下。一些拿到好的资源的石油商能把成本做得更低,所以雪佛龙说它在10美元就有得赚应该不是吹牛。 假设石油的生产成本在过去的十多年里增长了2倍,则其平均成本为36美元。当原油价格接近140美元时,每桶石油的利润就高达100美元,利润率超过300%! 需求中的中国因素: 依照独立机构enerdata给出的数据,在2007年,中国新增的能源需求占世界整个新增需求的45%(欧盟和日本的能源需求处于净减少状态):自 2000年以来,中国在世界能源总消耗的比重逐年增加一个百分点,至2007年的17%,这个比重仅次于美国(占比20%),甚至高过欧盟(占比 15%)。

依照中国海关部门的统计,2006年,中国进口原油1.4518万吨,2007年为1.5928万吨,估计2008年将超过1.7万吨。 近期以来导致石油价格波动的因素: 1. 从需求来说。在以往,世界石油的需求方主要是发达国家,它们都没有实行补贴制度,在高油价下,人们自然会减少石油的需求。比如,两次石油危机使得法国石油的消费量在其能源消费总量中的比重下降了15.8%,日本下降了12.9%。而这一次,中国、印度等被称为“新兴国家”在新增需求方面占了大头。而中国、印度,此外还包括新的用油大户中东地区,都对国内用油进行补贴。

2. 美元贬值也是一个对石油价格有重大影响的因素。由于美国的财政和贸易“双赤字”,美元有内在的贬值要求。石油相对于美元成了“硬通货”,“卖出美元,买入石油”成为一个有效的规避美元贬值的途径。有研究说,美元每贬值1%,每桶石油就上涨4美元。

3. 防止出现严重的经济衰退以及金融衍生产品的进一步危机,美联储正在释放流动性,而流动性恰恰为石油期货合约的投机提供着资金。正如房地产投机者转手买卖合同推高了房价一样,对冲基金和投资银行也正通过投机高杠杆比率的石油期货获利,以此来修复他们因为次贷危机而出现的亏空。在以高油价为基础上创造出新的衍生金融工具之前,希望石油期货的泡沫也会破裂。 受石油涨价影响的中下游行业: 福建晋江陈埭镇,这个全国闻名的鞋都正在面临着巨大压力。志勇鞋底厂的负责人丁义勇告诉记者:仅仅从5月20号到6月9号,热塑性橡胶(SBS)就上涨了三千块一吨,涨幅达到20%,平均每天涨1%。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玩具生产国和出口国,我国的玩具生产量大约占到全球玩具的70%,其中从广东出口的玩具总量占到全国出口额的75%。广东省玩具协会会长杨大行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广东多数玩具的原材料是塑料,而塑料是石油的副产品。

农民也间接受到高油价的冲击,黑龙江省黑河市四家子乡农民何树文是个种着500亩大豆、100亩小麦的农业大户,但一提起化肥价格,他就胆战心惊。国产的磷酸二铵去年三四月份每袋138元,现在已经涨到了240元,“有的质量好点的产品还买不到”,45%的复合肥(俗称大力王),从去年的115元涨到了175元,“供货商说还要涨”。

关于石油涨价的争论:

1. 社会动乱论

2008年6月4日,马来西亚宣布分别调高汽油及柴油价格41%及67%,全国驾驶者蜂拥驱车到油站加油,引起交通大混乱,首都吉隆坡交通瘫痪。6月5日,大部分油站门可罗雀,但在吉隆坡市中心及北部城市均有反对派人士和平示威,反对派政党正在发起10万人参与的全国示威,迫使政府将油价回复到提价前水平。

2008年6月4日,印度政府也开始宣布提高国内燃油价格,汽油和柴油的零售价提高了约10%。这是印度12年来成品油提价幅度最大的一次。全国各地因此爆发示威,受加价影响最严重的西部更导致商业活动停顿、学校关闭、飞机与火车停驶。

数千法国及意大利渔民亦在布鲁塞尔欧盟总部所在地区示威,警察封锁部分街道,有渔民指政府将责任推给欧盟,所以要前来示威。英国则有约1500名电单车驾驶者在大曼彻斯特郡中心地区高速公路慢驶。

日本12个渔业组织几天前亦达成协议,未来几个月会展开罢工。此12个组织的鱼产量占全国逾半。

类似的情形在美国、西班牙等许多国家发生,国际油价上涨已演变成世界范围内的政治和社会问题。

2. 导致下游产品生产成本论

业内专家预测,以2008年的石油价格与中国进口油品量计算,仅仅由于石油涨价,我国经济运行成本就会上涨1600亿美元,相当于人民币一万亿元以上,这个数字超过了2007年我国上市公司利润总和的一半,同时相当于2007年GDP增量部分的40%,这意味着,如果按照国际市场价格放开油价,我国产业瞬间提高 40%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