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江口市改革开放25周年发展纪实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08:58:38
浏览次数:679  发布时间:2004-3-25 14:53:57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拉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时至今日,已过去了二十五个春秋。二十五年改革似春风化雨,吹拂了祖国神州大地,滋润了八百里武当,给鄂西北汉江河畔的均州大地注入了活力,开辟了丹江口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纪元。25年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广泛开展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全市人民的积极性、创造性得到了充分发挥,全市上下团结一心,务实开拓,从改革开放中看到希望,得到了实惠,这25年成为建国以来丹江口市经济社会发展最为活跃的新时期。这25年,是改革开放的25年,是催人奋进的25年,是硕果累累的25年;经过这25年的建设和发展,丹江口市已经由一个贫穷的传统农业县跃居为汉江中游一颗闪亮的明珠--新型的工业旅游城市。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全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国民经济呈现出持续、快速、稳定发展的态势。2003年全市生产总值为374297万元,比1978年净增353636万元,是1978年的18.1倍,按可比价计算,年均增长率为9.6%,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为327141万元,农业总产值达81002万元,固定资产投资为64347万元,财政收入为36158万元,分别比1978年增加309341万元、75756万元、63722万元、34174万元,分别是1978年的18.4倍、15.4倍、103倍、18.2倍,全市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经济发展水平位居全省前列。25年间,全市综合实力的大为提高,不只表现在量的扩张上,而且也发生了深刻的质的变化。第一、二、三产业比例由1978年的17.8 : 65.5 : 16.7,逐步转变为2003年的13.0 : 47.0 : 40.0,呈现出不断优化态势。

    --农业经济稳步发展,结构调整成效显著。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当人们冲破"左"的"一大二公"、"割资本主义尾巴"、"穷过渡"等桎梏,逐步建立起家庭承包制为主的双层经营体制,农民的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发挥,加上科学技术在农业的推广应用,从而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2003年,在农业遭受严重灾害的情况下,全市农业总产值达81002万元,是1978年的15.4倍,按可比价计算,年均增长5.1%;粮食总产量达66068吨,其中单产482斤,比1978年单产增加163斤,增长51.1%;油料产量达8721吨,单产181斤,分别比1978年增长3.8倍和103.3%。在稳定发展粮油生产的同时,坚持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上做文章,使优质高效经济作物逐步取代了过去的纯农业,初步形成了以优质粮油、柑桔、药材为主的种植业,以牲猪、黄牛、水产为主的养殖业,以速生蔬菜为主的干鲜菜加工、无公害蔬菜业,以花卉、苗木为主的经济林业。2003年全市柑桔面积已发展到13.4万亩,蔬菜5.7万亩,茶叶1.04万亩,分别是1978年的11.8倍、3.9倍和2.08倍。主要农产品产量:水果68148吨,肉类21873吨,蔬菜151697吨,茶叶122吨,水产品18711吨,分别比1978年增长445倍、3倍、6.2倍、28倍和43.6倍。2003年各种经济作物总产值达28953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78.2%,比1978年提高50个百分点;2003年全市农村二、三产业收入达17.1亿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75%,比1978年提高了53个百分点。

    --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工业主体地位日益突出。1978年,丹江口市乡级以上工业企业135家,其中市属工业117家,全市工业总产值仅为17800万元,其中:市属3101万元,没有一家过千万元的企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充分利用区位和资源优势,明确发展重点,到目前为止,已形成了电力、机械、冶金、化工、医药、纺织、造纸、建材等工业支柱产业,工业已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2003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已达327141万元,是1978年的18.4倍,按可比价计算,年均增长7.7%。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市工业经济发展逐步由量的扩张转入质的提高,工业经济效益稳步提高。2003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税总额达37216万元,比1978年增长5.9倍,年均增长8.0%;全市工业增加值14.52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38.8%,比1978年提高了20个百分点,高于生产的增长速度。

    --固定资产投资加快,经济发展后劲增强。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加大投资体制改革力度,加强对投资总量的宏观调控,注重投资结构调整和提高投资效益,全市投资建设取得了突破性发展,极大地拉动了全市经济和社会全面快速发展。2003年,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4347万元,比1978年增长102倍,年均增长20.4%,1979年到2003年全市累计投资675778万元,比前26年(1953-1978年)累计投资增加662620万元,增长50.4%。尤其近几年来,丹土路、六(两)路、丹江大道建设、锻造厂、丹江铝业公司先后二期改造新上项目,汉十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农夫山泉丹江项目建设、丹江二桥建设等重大项目的投入建设和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扶贫开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大量投入,都有力地推动了全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交通运输、邮电通讯业发展迅速,城市功能日臻完善。1978-2003年全市国有单位用于交通邮电投资累计达  万元,为前26年的15.4倍,2003年全市货运量为610.3万吨(其中:公路为548.6万吨),货运周转量为57180.1万吨/公里;客运量为910.1万人(其中:公路752.8万人),旅客周转量为54566.1万人/公里,分别比1978年增长8.7倍、42.5倍、17.2倍、40.1倍,分别年均增长9.5%、16.3%、17.3%和16.0%;邮电通讯超前发展。25年来,丹江口市邮电通讯事业发展突飞猛进,业务不断拓宽,通讯能力显著提高。2003年邮电业务总量达8283万元,比1978年增长144倍,年均增长22.0%;2003年未固定电话用户达50572户,其中农村用户24021户,电话交换机容量达65992门,分别比1978年增加54倍、42.9倍、23.9倍;移动电话用户年未达41800户,小灵通用户达6012户,互联网用户达2236户;城市建设力度加大,城市功能日臻完善。全市已建城区面积达24.6平方公里,先后兴建了人民广场,改建了老广场,完成了人民路、丹江大道、均州一路改造工程并投入使用;车站路、丹二巷、六0五厂门前改造,景岗山公园建设,丹江二桥、沙河沟改造、净乐宫复建等项目工程相继开工;农网改造进展顺利、城网改造逐步开展;市内公交和出租车线路先后开通;使城市整体功能日臻完善,城市品位日益提高。

    --市场繁荣旺盛,财政金融快速增长。1978年以后,随着"对外开放,对内搞活"政策的贯彻落实,一系列流通体制改革措施的出台,市场繁荣兴旺,稳步发展。2003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156710万元,比1978年增长27.4倍,年平均增长14.3%,形成了多种经济成份、多种经营方式、多种流通渠道并存的大流通、大市场、大贸易的市场格局。外贸出口取得突破性进展。2003年全市外贸出口金额10553万元,比1978年增长50.5倍。财政、金融快速增长。2003年全市财政收入为36158万元,比1978年增长17.2倍,平均年增长12.3%,财政支出为29505万元,比1978年25.4倍,年平均增长14.0%;金融机构年未各项存款余额为337116万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款达247970万元,金融机构年未各项贷款余额为148608万元,分别比1978年净增333511.1万元、247439万元、144217万元,分别增长92.5倍、465倍和32.8倍,分别年均增长19.9%、27.9%、15.1%。

    --立足资源优势,开发优势资源,使旅游业正日益成为第三产业发展的龙头。1978年,我市投入大量资金对武当山古建筑群进行修复建设,积极开发旅游资源,以武当山古神道、琼台道教斋饭、伍家沟故事村、吕家河民歌村等新的旅游项目开发取得了显著成效,城区九龙岛建设初显规模,王家庄和净乐湖、银梦湖等旅游靓点显现生机和活力。同时在中央电视台播放武当山旅游信息,以及"中国十堰武当旅游网站"和"中国武当网站"先后开通,扩大了我市旅游对外交流的力度和影响。2003年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1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3亿元。旅游业的发展,推动了全市第三产业的发展,2003年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达149634万元,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达40%,比1978年的提高了23.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已成为丹江口市国民经济支柱产业。

    --坚持科学发展观,全市科、教、文、卫、体等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全社会达成共识,科教事业发展受到社会高度重视,在政府科研与开发机构不断增多的同时,各大中型企业也纷纷兴办科研机构,使全市科研队伍不断发展壮大,科研成果不断涌现,并逐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1996年创建全国科技县(市)验收合格;2003年高新技术增加值达3078万元。教育事业稳定发展,全市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普及率均达到国颁标准,2003年丹江口市境内中专学校2所,在校学校人数2500人,比1978年增长14倍;教职工人数99人,比1978年增长1.6倍;大专院校从无到有,已发展大专院校1所,在校学校人数5768人,教职工人数370人,已形成从幼儿教育到大中专院校为一体的综合教育体系;文化建设日新月异,丹江口市连续多年被国家授予"全国文化先进县(市)",新建两座电视台,开通了有线电视,电视覆盖率达82.2%;在体育方面,1990年以来我市体育工作连续保持了"全国体育先进市"称号;在卫生方面,市第一医院达到国家二等甲级医院标准,全市医院床位数1250张,卫生技术人员1800人,分别比1978年增长50.1%和100.4%。

    --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人民生活明显改善。1978年以来,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经济发展,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人民生活明显改善。2003年,全市在岗职工工资收入为11514元,比1978年增长19.5倍,年平均增长12.8%;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6286元,比1982年增长15倍;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368元,比1978年增长32.8倍,年平均增长15.1%。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不断增加,生活质量有了新的突破,城乡居民生活水平逐步向小康迈进。2003年全市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9%,比1982年降低了17.23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8.84%,比1985年降低了15个百分点。城乡居民居住条件不断改善,高档消费品逐步进入居民家庭,由实用型向享受型迈进。城市人均居住面积18平方米,每百户期未拥有重要消费品彩电139台、家用电脑12台、空调78台,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23.98平方米,每万户期未拥有主要消费品彩电38台、黑白电视机63台、电话机47部、移动电话12部、电冰箱4台、摩托车6辆,逐步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迈进。

    --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工作成效显著。25年来,我市不断加大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工作力度,使"中国水都"的品牌效应逐渐增强。一是相继出台多项优惠政策和对外开放的政策,不断加强招商引资工作;二是通过对外窗口,努力扩大对外交流;三是积极开展文化搭台经贸唱戏活动。通过举办"武当武术全国邀请赛"、"武当国际旅游节"、"中国水都协作交流会"、"丹江柑桔节"、"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开工纪念邮票首发式"等大型文贸活动,努力提高丹江知名度,有力地推动了全市经济的发展。2003年实际利用外资352万美元,成功地引进了北京醇酒业集团、农夫山泉等大型企业来丹江落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