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国当“媒体使者”经历记 面对面的直接交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9:20:42
在德国当“媒体使者”经历记 面对面的直接交锋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新闻网     更新时间:2009-7-15 9:34:43 360docimg_0_     核心提示2008年9月中旬到12月中旬,我应德国罗伯特·博世基金会之邀前往德国参加了首届“中德媒体使者”交流活动。在三个月的时间里,我一直“泡”在德国媒体圈中,不仅努力尝试着以一名普通媒体人的身份去了解德国同行,更努力尝试以一名中国记者的身份,告诉德国同行们一个真实的中国。

  2008年9月中旬到12月中旬,我应德国罗伯特·博世基金会之邀前往德国参加了首届“中德媒体使者”交流活动。在三个月的时间里,我一直“泡”在德国媒体圈中,不仅努力尝试着以一名普通媒体人的身份去了解德国同行,更努力尝试以一名中国记者的身份,告诉德国同行们一个真实的中国。

  学新闻:课堂内外的聆听与思考

  罗伯特·博世基金会是德国最大的工业基金会,在近年与中国的交流方面一直主要涉及科技、教育等领域,媒体方面的具体交流项目2008年是首次。

  项目选择了汉堡媒体学校这样一所高校作为执行主体,学习课程的涉猎面非常广泛。例如,媒体概况讲座从德国报刊、广播、电视谈起,进而拓展到媒体从业人员、纸媒发行和广电制度等;政治新闻采编从德国政治体制和欧盟入手,进而具体到政治新闻的采写;经济新闻采编则从德国经济产业出发,进而结合当前的经济危机细致分析媒体报道。此外,还有广播和电视媒体的相关课程,不仅讲授广播和电视节目的采编和制作,也有专业采访设备的使用等技术课程,还有外出采访录制到后期制作配音的实践课程。

  前来讲课的讲师,绝大多数都是从德国各媒体请来的一线采编人员,而非学者或研究人员。而正因为此,我们在学习之余一些思考的结果,就有了直接的反馈对象,课堂上我们甚至会反客为主与德国同行们交流。

  课程的设置还紧密结合走访实地调研,包括德国联邦议会外交委员会、外交部、汉堡州政府、汉堡世界经济研究所,以及德新社、《时代》《德国金融时报》等等。每到一地,聆听之外的提问与有关相应中国情况的介绍,都成为固定环节。中国话题在德国各处之热,常常令我惊讶;然而不少德国人对于中国情况了解之肤浅也总是令我感叹。

  这样的情形,与很多外国人对中国现代社会各方面了解的欠缺是类似的,也值得反思。在我们向世界展示形象时,究竟有哪些不足?我们的对外宣传、文化输出还有多少潜力可挖?

  做新闻:德新社全方位体验

  在一个月集中学习之后,我们各自被分配到相应的德国媒体去实习,“像一名普通德国记者一样去工作”。由于我来自通讯社,德新社自然就成了首选,我也顺利如愿以偿。

  鉴于自己有过近十年的工作经验,同时也在德国工作过,因此我不愿简单地前往某一编辑部在文字堆里度过两个月的实习时间,而尝试将自己定位为一名观察者,希望能全方位了解德新社。经过和联系人、德新社总编室的马克先生几轮拉锯之后,我终于获准在德新社多个编辑部“转圈”实习,几乎把德新社跑了个遍。

  我实习的第一站,从混合新闻编辑部。由于科技新闻是我的老本行,因此自然首先就去德新社的科技编辑那取经了。几天观察、交流下来,发现他们的工作流程不仅高效,而且非常强调后方的指挥、策划。面对没有专业科技记者的窘境,几位科技编辑每天的任务要四处搜寻大量新闻线索,然后分门别类,或指定前方记者前往采写,或干脆自己动手写稿播发。“我们什么都得自己来,因为科技新闻这块一直缺人、缺钱(采访经费)……”,编辑胡默尔女士的话,引起了我的共鸣。

  接下来前往经济新闻编辑部和国际政治编辑部,赶上全球金融危机和美国大选这些话题,自然又为我提供了许多鲜活的学习素材:经济编辑们每天关注中国,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了中国经济数据之后,立刻有人招呼说,“潘,快帮我们看看!”消息之后是综述,报道详细而具体;政治编辑们不停连线驻美国记者,人物、言论、特写、花絮、分析,各类稿件令人眼花缭乱。

  两个月下来,德新社的总社、分社、子公司我一共跑了七八个部门。马克先生也说,“据我所知,我们虽然常常有交流人员,但还从来没有哪个有机会像你一样跑这么多部门!”

  辩新闻:面对面的直接交锋

  2008年对中国而言,是极不平凡的一年。而围绕中国发生的许多重大事件,德国媒体出现了许多非常浅薄、片面,甚至错误、恶劣的报道。“新闻自由”“网络自由”“人权”等话题,也成为许多德国媒体肆意攻击中国的幌子。在此次项目交流期间,我作为一名来自中国国家通讯社的记者,多次受到德国各界人士就上述话题的询问。这其中,既有态度诚恳友好的交流,也有许多恶意相向的责难。于是,面对面的交锋就在我们整个交流活动中不时出现。

  尽管我的德语水平有限,但是得益于曾经在德国的工作经历以及一些与外媒打交道的经验,我努力尝试着去交流。

  更多的交锋,常常以不经意的方式出现在平常的交流之中。前往《图片报》交流时。当我正在介绍一些项目的基本情况时,突然一位面庞瘦削、戴着眼镜的老先生从桌子远端抛过来一句话,“你们中国上网自由吗?”这个话题我在参加奥运报道时与同行们多次交流,并不陌生。“中国上网或许没有德国上网自由,但是绝对比你想象的要自由。在中国被封锁的网站,都涉及一些违反中国法律的内容。而德国,对诸如儿童色情和极端势力的网站,也是封锁的吧?”听到这样的回答,那位提问者不再言语。

  而实际上,后来的实习交流中我们陆续发现了更多德国的新闻自由、网络自由也只是相对自由的实例。例如,很多媒体都会经常提及所谓的“自我检查”,这虽然和他们攻击别国的“新闻审查”制度名称不一样,但是实际内容是一样的,报道的倾向性常常很明显;例如,德国许多媒体网站的论坛,根本不可能由网友担当版主,而是由内部人员负责,并且对所有发言帖子逐一手工审核。

  项目临近结束时,德国记者协会汉堡分会下属杂志《北德之峰》记者克劳迪娅女士前来采访我,也谈及这一话题。我再次向她陈述了我的上述观点,并且举例说,“根据ALEXA这家最为权威的第三方网络流量统计商的数据,即便是撰写了大量有关中国负面报道的《明镜》周刊的网站,依然有许多中国读者,甚至来自中国的读者超过了奥地利和瑞士这样的德语国家!这不能说明中国网络的自由吗?”回国之前,我收到克劳迪娅女士撰写的稿件。“这位中国记者希望,德国记者在撰写有关中国的报道时,应该至少有一些有关中国最基本的知识,但是很遗憾,情况并不总是这样……互联网上的自由,同样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

  看到这样的文章,我觉得可以算是此次“媒体使者”之旅的一大收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