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媒体称中国名人书信珍品多来自废品回收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21:33:48
近年来,中国书画拍卖市场一度沸腾。去年,上海朵云轩艺术品拍卖行的秋季拍卖会最后一场,拍卖师突然停下手里的小锤,宣布说,拍卖成交总额已经达到了两亿人民币。拍卖场里,甚至出现了背着书包的大学生,他们也凑了小几万块钱,指望在字画投资上拣漏。这种全民“热昏”的直接后果,就是市场上出现了大量赝品,往年的赝品也趁着大好形势纷纷现身。很多买家,手里攥着钱,却辨认不出他们想要的真品。
与书画相比,中国的名人书信因为造假难度高,行情反而一直相当稳定。一封真正的名人书信,当年的信封,信笺,邮戳,邮票,这些凑在一起,缺一不可。而且,在通讯不发达的年代,信件几乎是唯一的交流工具,信的内容往往情真意切,比任何传记都更加直接地还原当时生活情态。所以,一封傅雷家书可以从人民币小几千块,一直追到4万块。去年年底,郁达夫致王映霞的七封情书更是拍到了37万4千元的高价。
你可千万不要以为这些名人书信都是名人或名人后代自己拿出来的。中国庞大的废品回收站系统和脸色黝黑的拾荒者,是这些书信得以见人的“终端”。他们的脉络像巴黎地下世界一样,星罗棋布,有条不紊。这是一个肉眼几乎看不见却频频有致富神话爆发的世界。
在北京和上海两地,穿街走巷的废品回收者,都严格划分了“管辖范围”,有的甚至还像报社记者一样有各自的奔跑“条线”。北京的废品回收总头目,心里有一张堪比googleearth的文化名人分布地图。
一些老翻译家,著名学者居住的小区里,每天的垃圾都有专人负责翻拣。市面上多见的中国著名学者钱钟书先生写给翻译家董先生的信札,就是董先生家的保姆不慎当垃圾丢出来的。等到保姆追出门,拣垃圾的人早已不知去向。现在钱钟书先生的一页普通信札,市价是人民币五千元以上。
上海作家协会主席王安忆所住的小区里,据说她家的垃圾也没有被放过。当代文化名人往来的书信,也有价值。有经验的人说,连着十天去翻垃圾,可能都没发现啥东西,第十一次,偏偏有货。在中国,做这一行的,头上哪天掉馅饼,谁又说得准呢?
和每日的坚持不懈相比,最令拾荒者开怀的是遇到那些中国老牌出版社和杂志社搬家。出版社往往将仓库里的东西整体打包,当作废品卖出来。所有打包的箱子不能翻看,一口价:十万元。这时候要考验拾荒者的眼力和胆魄,这十万元的废品里面,可能什么也没有。可能就有几通中国著名画家徐悲鸿价值人民币一百万元的信札,有胡适,徐志摩的信手涂鸦。
如果在这些废品箱子里面掘到宝,中国的拾荒同行便艳羡地称那些人“大出来了,大出来了”(发达了),一边兴奋地加大着自己手里的拾荒力度和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