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也羞辱农民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11:12:12
重庆籍农民工秦中友长期在山西省打工,两天之内,他集高兴、气恼、羞辱于一身,最后总算遇到了“活雷锋”……
这是条不会轻易“破碎”的新闻。上周,秦中友接到包工头电话,说赶紧来领工钱。拖欠多年的血汗钱总算要结清了,老秦长嘘一口气。
“还不快提走!”包工头瞪着眼拖出俩编织袋冲老秦嚷嚷。老秦一看却傻了。“别傻,4万块一分不少!”打开编织袋,1元人民币每叠100张,10叠一捆,整整40捆。钱终究是钱,老秦二话没说,提起俩编织袋就走,惟恐包工头临时变心不给了。
好歹工钱要了回来。尽管受了包工头的羞辱,老秦忍了。毒日当头,赶紧存银行去,老秦提着俩编织袋朝银行赶。可说啥都想不到,接下来的两天,他受尽众银行的羞辱。难道“人民币”也羞辱农民工?
跑了农行、工行、建行、中行、农信社的各色营业网点,哪家都不给老秦好脸色。走进一家农行,在一片哄笑声中,老秦跟柜台的储蓄员急:“我这也是人民币,我要找媒体给你们曝光!”跑到日头西斜,老秦徒叹银行真他妈的势利!
恼归恼,可老秦还得求银行。第二天,银行的脸色更青了。愤然中,老秦偶遇《山西晚报》记者……可没料想,众银行不买记者的账,一上午才存了3捆钱。
没法,老秦拉上记者去了当地管银行的银行。这下好了,一位科长立马唤来两个手下开车带老秦走,行前还叮嘱:“哪家银行不给存,你们就带他俩去哪家存钱。”管银行的来了,瞅那银行的客气劲,简直宾至如归哟。
第二天,报上的消息绘声绘色,可没跟银行讲客气……干脆把新闻做成连续报道,第一步,调查4万元零钞的来路。
结论出来了,零钞的第一源头是当地公交公司,第二源头是银行,银行嫌点零钞费事,就把成捆的零钞当成包袱甩给包工头,利用农民工这个弱势群体来消化零钞。
可是银行未曾料想,这个农民工还能来点事儿,受了羞辱能想到媒体,想到管银行的银行。于是,众银行联手羞辱农民工的不耻才大白于天下。曝光,曝光!弱势群体受到欺侮缺乏其它制度维权的通道,曝光也算是“黑暗”中的一丝“荧光”。尽管曝光也是小概率事件,但小概率总比无概率要好,也算是社会小有进步吧,阿弥陀佛!
民谚说得好: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好的制度孕育好的制度文化和社会文化,有缺陷的制度孕育出有缺陷的制度文化和社会文化。
现有的对农民工乃至整个农民群体的制度有缺陷,具体就不展开评说了。紧扣着秦中友受“人民币”羞辱的事说,众银行如此势利、缺德,正是长期受到拿农民工不当人的社会文化的耳濡目染所致,而这等劣文化的形成,又是有缺陷的“农民工制度”长期作祟所致。(鲁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