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伪贵族的网球情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02:45:07
一个伪贵族的网球情结(2006-06-05 12:46:33)   分类:老梁说网球 一个伪贵族的网球情结
文/老梁
国庆节期间,一位久未谋面的仁兄突然来电,让我给他弄几本网球的杂志或书籍看看,并向我咨询有关网球器材品牌之类的事情,档次越高越好。据我了解,这位仁兄素来与体育运动无缘,细问根由,他说出一番令我瞠目结舌的话来,“网球是贵族运动,我发财了,要是不会打网球多让人笑话啊!”
从朋友处辗转得知,这位仁兄新近二婚,娶了(或者说嫁了)一个大他几岁的富婆,他所谓的发财,大抵是鲁迅所言“做富家翁女婿换来的”。在当前的中国,这也是令人趋之若鹜的合法致富途径,我辈若有腹诽,多半是艳羡加眼红,私下里大有“彼可取而代也”之嫌。只不过他关于网球与贵族的高论,却令我久久心气难平,说不清是鄙夷还是悲哀。
在这位仁兄的思维中,“贵族”即等于富人,俗称有钱人,这固然是囿于个人的智识局限,但根源却在于传统意识形态的大环境。在中国,“贵”与“富”唯一的区别是“贵”除了拥有“富”的金钱外,还拥有权力,即不受一般规则的限制,“贵族”也就是享有特权的“特等公民”。这与西方意识形态中“贵族”的概念有天壤之别,在西方人眼中,“贵族”除了血统标识外,更主要的特征是一种人文精神的传承;一种个性价值的展现;一种自由生命的体验;一种承担责任的良知,“贵族”之所以卓而不群,其精神层面的内涵要远远高于物质层面,并极其重视传承的浸润,所以“培养一个贵族,至少需要四代人的时间”。而中国人眼中的“贵族”特征,大抵是极为世俗的权力与财富,其不可侵犯与不受约束,必然导致“为富不仁”、“不义而富且贵”的泛滥成灾,所以中国的“贵族”可以如暴发户一般速成,离真正意义上的“贵族”,差得实在太远,并且几乎不存在认知上接攘的可能。这也是东西方文化的鸿沟之一,社会学家福柯称之为“精神上之不可翻译”。
网球作为舶来品,打上了鲜明的西方“贵族运动”的烙印。比赛双方隔着球网,不存在剧烈的身体接触,体现了文明传承上的进步。同时,选手在自己这一半的场地上,努力将球回接到对方的半场,与其说是与对手对抗,毋宁说是在挑战自我。在这方天地里,生命的灿烂,肌体的活力,意志的磨练,乃至个性的绽放,种种由表及里的抗争都深刻地展示了“贵族精神”的丰富内涵。网球运动得以风靡世界,绝非运动形式之幸致。
网球进入中国后,尤其是近年来在大中城市的广泛开展,爱好者日众。但是,从器材到场地不菲的运动消费,使网球运动难以真正深入中国民间,于是,网球隐隐然成为强势群体的运动象征,成为财富阶层的某种标识,这绝对是一种不正常的异化。这种异化甚至逐渐构筑了一道“柏林墙”,我那位可爱的仁兄,便是这堵墙非常自觉的“义务看护人”。
在现今中国的网球爱好者中,不乏“义务看护人”的精神同道者,他们每每陶醉于伪贵族的网球情结中。我常看到这样的场景:网球场外一排排豪华轿车,它们的主人??几个大腹便便的持拍者,悠悠然摆出一副憨态可拘的“贵族”嘴脸,他们不是在享受网球,而是在品味附着上网球上厚厚的“伪贵族鸦片”。
于是,真正的贵族精神迅速流失在中国的网球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