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票”勾起的记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7:03:51


文/晨声

在我们家的客厅里,依旧醒目的陈列着旧社会槐木制的“八仙桌”、“太师椅”;掉了漆的“条箕”;连跑了60多年的“座钟”;墙上还挂着 “中堂”……不过在这里面我最喜欢的还是那放在座钟旁一雄一雌的“墨绿色陶狮”。我一直弄不明白这些“古董”在我们家为什么60年不换?但却不因此而羞耻,反倒感觉光荣,毕竟保留这些“古董”已经足够难得。自己欣赏它们20多年,慢慢地也成种习惯。

索性网上“码字”,记录了这些难得的“古董”,用“搜狗拼音”,灵活又迅速。可久而久之,汉字却渐渐模糊。提起笔来,往往记不得“汉字”的模样,于是翻阅字典,查找这个“汉字”。不经意间,一张粮票从书中滑落。望着掉落在地的粮票,一时间勾起我尘封已久的记忆:

那年,我上小学,也学汉字,汉语字典是语文课的必备。为了买它,父亲带着我到新华书店排了好长时间的队。终于买到手,高高兴兴的捧它回家。那个时候,汉语字典成了我儿时的“玩伴”,随身携带。父亲还给了我这张粮票,让我做书签用。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这张粮票还夹在厚厚的字典里。

为了让父亲回忆当年那辛苦的排队,我拿粮票给他看,并感谢他当年的培养。然而在父亲内心,最辛苦的排队并不在这里:

那时候我还小,记不得事。父亲为了买煤,深夜到煤店门口排队,一等就是一整天。终于买到煤,还要一个人搬运回家。到家又是深夜,草草洗刷后懵然大睡,第二天还要不耽误上班。

这张粮票作为计划经济的产物勾起了父亲尘封多年的买煤经历。回忆当年辛酸生活之余,也不忘向长辈倾诉,他就是我的祖父,一个年逾90的老人。可祖父并不以此当事,并嘲笑父亲没见过“大场面”:

父亲出生于生产救灾,正赶上中国最困难的时候。“饿谁也不能饿孩子,苦谁也不能苦儿子”成了祖父当时的目标。于是,在全家人几乎都吃白菜帮就地瓜的时候。父亲却享用着家里所有的细粮和点心。

当然,最痛苦的回忆并非于此,全家人为父亲一人节省下的白面,在济南一次大水中淋透。白面如此精贵,如何舍得?于是奶奶“泥水和面”的将它们烙成圆饼,一点儿也没浪费。即便这样,圆饼也被当时已是半大小子的父亲食用了大半。

父亲竟有如此“糗”事,听了这段故事的我自然乐到合不拢嘴。但祖父的故事并未因此而结束。在有了我之后,全家的粮票就都围着我一人转:家里平均每人每月32斤得粮票,总要匀过一些给我,一直到90年代中期的市场经济。这时候家里的生活才开始好转,全家人也不再为我吃不到白面而担心。

直到今天,父亲依然保留着为我省下的粮票,即便是现在的市场已经用不到它们,家里也不舍得丢掉。

60年的岁月,三代人的故事!眼前的“粮票”勾起了这尘封已久的记忆。但相比较祖父和父亲生活的艰辛,80后的我终于想到自己的幸福。同样很理解家里的这堆“古董”为什么舍不得丢弃,因为它们和“粮票”一样,都是我们家历史的见证。

时间拼命跑,地球呼呼转。有时我会想:现在都市的“大生活”,好像每个人都上紧了发条,拼命的工作、拼命的赚钱。人们很乐意畅想着美好的明天,可大部分人最终只留下给自己的嚼头。于是人们叹息命运,信誓旦旦的要发泄心中的不满。不过当你回顾过去,常常会不经意的发现如今的幸福!



查看原图



查看原图



查看原图



查看原图



查看原图



查看原图



查看原图



查看原图